扒泥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4504阅读:9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扒泥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整盐田用的扒泥耙,属于挖运泥土的装置。
目前的盐场,修整盐田是一项大的工程之一,现有盐滩的修整方法,大都是采用人工挖泥运土法,即等把盐滩田彻底晒干后,用人把泥一锹锹挖净,装入大筐抬走,这种修整方法,一费人工,二费力气,且劳动强度大,盐田的修整周期长,工作效率很低,以不适应生产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省人力,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的机械,人工合一使用的扒泥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配合牵引车、滑轮固定柱使用。由扶把、托架、滑身、牵引环、铲身、侧档板构成。扶把包括把柄、把杆和把托。把托焊接在把杆上,把杆焊接在把柄上,把杆为2根。本实用新型的铲身由铲、铲架构成,铲与铲架焊接为一体,铲身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有侧档板,以防泥土流走,铲身中间框架的前后两面均焊有牵引环,牵引环分上下环,以供连接钢丝绳用。为使扒泥耙能在泥土中运行自如不至下沉,铲身的后部焊有两个半圆形滑身。本实用新型的托架设计为2个,呈V形,其顶点分别焊接在铲架上,其两条边分别与把杆相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为使扶把能向前滑动,铲身在与把托接触的部位安装有轴套。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1中,把柄(1)、托架(2)、滑身(3)、牵引环(4)、铲身(5)、侧档板(6)。图2中,轴套(7)、把杆(8)、把托(9)、铲架(10)。图3中,铲(11)。本实用新型的把柄采用焊接管,长535mm,为了使人在扶把作业时,省力,把柄(1)的两端各有一半径为150mm的圆弧,把杆(8)为2根,长860mm,它的上端直接焊在把柄上,下端焊有把托(9),两把杆的间距为1000mm,把托(9)采用1寸的焊接管,把托(9)插入铲架(10)的轴套(7)中,与托架(2)的短边连接配合。托架(2)的V字顶角焊接在铲架(9)上,长边卡在把杆(8)上。本实用新型的铲身(5)近似于推土机铲,铲身(5)的左、右两侧焊有档板(6),两侧档板(6)用φ10圆钢与

=3的钢板焊接而成,对称焊接在铲身的左右两侧。铲架(10)中间框架的前后两面均焊有牵引环(4),牵引环分为上下环,使用时将钢丝绳穿入牵引环(4)一头固定在滑轮固定柱上,另一头系在牵引车上,由于盐滩泥水混合,为了使扒泥耙在泥水中运行自如,不至于下沉费力,本实用新型的后面焊接两个半圆形钢板滑身(3),扶把焊接在铲身(5)的后面。本实用新型的铲身(5)由角钢、铁板焊制而成。在距铲架(10)的两端各500mm处设有轴套(7)。
本实用新型由牵引车,滑轮固定柱配合使用,作业时,将滑轮固定柱固定在盐田一端,钢丝绳的一头固定在滑轮固定柱上,然后穿过牵引环(4)至牵引车。本实用新型的牵引车采用卷扬拖拉机,人扶把柄(1),把柄可随把杆向前自由滑动,在牵引车的牵拉下,本实用新型完成扒泥修滩任务。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省工省力,工作效率高,修盐滩田周期短等优点,适合各种盐场修整盐池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修整盐田用的扒泥耙,包括牵引车、钢丝绳、滑轮固定柱,其特征在于a、扶把由把柄(1)、把杆(8)、把托(9)构成,把托(9)焊接在把杆(8)上,把杆(8)焊接在把柄(1)上;b、铲身(5)由铲(11)、铲架(10)构成,铲(11)与铲架(10)焊接为一体,铲身(5)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有侧档板(6),其中间部位的铲架前后两面均焊有牵引环(4),其后部焊有两个滑身(3);c、托架(2)为两个,均呈V字形,其顶点分别焊接在铲架(10)上,其两条边分别与把杆(8)相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扒泥耙,其特征在于,滑身(3)为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扒泥耙,其特征在于铲身(5)在与把托(9)接触的位置上设有轴套(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修整盐田用的扒泥耙,由扶把、铲身、托架、侧挡板、牵引环,滑身组成。扶把的把托焊接在把杆上,把杆焊接在把柄上。铲身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有侧挡板,其前后两面均焊有牵引环,其后部焊有两个半圆形滑身。托架为两个,呈V字形,其顶点焊接在铲架上,两条边分别与把杆相焊接。铲身在与把托接触的位置上有轴套。本实用新型具有省力、工作效率高,修整盐池周期短等优点。
文档编号E02F3/00GK2139572SQ9223074
公开日1993年8月4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21日
发明者孙兴义, 曹清河, 孟海波, 王幼存, 李佩贵, 张德军 申请人:河北省长芦大清河盐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