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式窨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5575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开式窨井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公用设施,特别是窨井盖。
窨井盖是市政公用设施中的重要设备元件,它关系到群众的安全,市容市貌的美化,可长期以来,窨井盖频频被窃,大街小巷时见一个个黑洞朝天,如设陷井,夜晚小孩若掉进两米多深的大窨井内,危及生命,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克服盗窃市政公用设施屡禁不止的现象,除了加强治安巡逻外,还必须对窨井盖的结构作相应改进。现有技术的窨井盖为整体式,直接复盖在窨井座上,不作任何固定,这显然是很容易被盗窃的,为了达到防盗目的,如今有不少改进结构,但由于结构上的不够完善,始终未被厂方接产,使窨井盖结构仍然处于原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开盖方便、防盗性能好的对开式窨井盖。
实现本实用新型首先将窨井盖改进为两扇对开式,中间设置开启孔,便于钩拉开启,两扇对开式与整体式相比,使偷窃者难以脚踏破坏,因力点到支点的力臂变短,破坏它必须费很大的劲。同时在每扇盖的下部设置一对铰轴与座固定,形成盖相对于座可启闭的铰接连接,该连接提高了窨井盖的防盗性能,座上还具有托台,支承关闭后的盖。
本实用新型与公知技术相比,对开式的结构具有开盖方便之优点,设置在下部的铰轴结构必须利用工具才能拆卸,给偷窃者造成障碍,是非轻而易举就能偷到的,因此防盗性能提高,确保市政设施完好无损,这对消灭黑洞朝天的隐患、确保人身安全、使群众走路具有安全感都有积极的意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开启状态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
按上述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对开式窨井盖(见图1-4)的座(1)和盖(2)以铸铁翻砂制得,座(1)的周边具有斜加强筋(5),利用其斜面与地面基础灌注成一体。盖(2)为两扇对开式,相当于启闭方便的橱门,盖上有开启孔(4),供开盖时钩拉用,每扇盖(2)的下部设有一对铰轴(7)与座(1)固定,形成盖(2)相对于座(1)可启闭的铰接连接,该铰轴(7)可以是一对掩埋在盖(2)下部凸缘(8)内的螺钉,亦可以是掩埋在盖(2)下部凸缘(8)内的螺钉和销轴的组合,即一端用螺钉与座螺接,而另一端用销轴紧压入盖,再插入座孔中,构成一对铰轴。
为了使每扇盖(2)得到稳固的支承,故在座(1)设置铰轴(7)的一端设有内伸的低于座上顶面的托台(3),使关闭后的盖(2)得以支承并与地面持平。
在每扇盖(2)与座(1)的另一侧边上还具有一对凸耳铰接结构(6),即在盖上开两个槽,座中有两个凸耳,与槽相配嵌入,座上凸耳的两侧形成扇胛(9),同时达到支承盖的目的,使盖的支承更稳固。
该窨井盖由于设置了铰轴(7)连接,故必须借助工具才能拆卸,这对偷一块窨井盖的偷盗者来说,是化不来的,故具有很好的防盗性,同时开盖方便省力。
权利要求1.一种对开式窨井盖,包括与地面基础固连的座(1)和可开启的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2)为两扇对开式,盖(2)上有开启孔(4),每扇盖(2)的下部设有一对铰轴(7)与座(1)固定,形成盖(2)相对于座(1)可启闭的铰接连接,座(1)上有支承盖(2)的托台(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式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每扇盖(2)与座(1)的另一侧边上具有一对凸耳铰接结构(6)。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开式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轴(7)是一对掩埋在盖(2)下部凸缘(8)内的螺钉。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开式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轴(7)是掩埋在盖(2)下部凸缘(8)内的螺钉和销轴的组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开式窨井盖,由盖和座组成,盖是对开式结构,相当于启闭方便的橱门,具有开启孔,盖的下部设有一对铰轴与座固定,形成盖相对于座可启闭的铰接连接,座上有支承盖的托台。该窨井盖开盖方便,防盗性能好,能确保市政设施完好无损,消除了黑洞朝天的隐患,确保人身安全,使群众走路、行车具有安全感。
文档编号E02D29/14GK2166159SQ93242258
公开日1994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16日
发明者林山 申请人:林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