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水力推进器的行走式水下清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9965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水力推进器的行走式水下清淤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驱动的疏浚机,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控制沉浮的、自动行走的、具有水力推进器的行走式水下清淤机。
本申请人于1989年3月1日提出申请的第CN89202327.9号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远控行走潜吸清淤机,它包括驱动部件、泥泵、行走轮和机身,行走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机身的两侧且分别与驱动部件中的两个电机相连,机身上固定安装着刚性浮力箱,泥泵与泥泵电机立式安装在机身中央。这种清淤机可在水下灵活自如地前进、倒退及转弯,进一步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由于泥泵与泥泵电机立式安装在机身中央,使整机重心偏高,当遇到风浪、泥底软硬不均、高低不平时容易倾斜且难以恢复平稳;由于泥泵吸口垂直位于泥泵下方,当在水域中遇到杂草、塑料薄膜、塑料袋、砖头石块等杂物堵塞吸口后很难进行清理;此外,由于浮力箱为固定容积的刚性浮力箱,无法随意调节浮力,当机器在水下出现故障后常无法使其浮出水面,而需人力辅助才能拖曳上岸。
在此情况下,本申请人于1996年3月6日又提出了另一专利申请,即名称为“水下清淤机”的第96206610.9号中国专利。这种水下清淤机包括一机身,与机身相对固定的驱动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机身下方两侧且分别与所述驱动部件中的两个电机相连的行走装置,一与机身相对固定且与所述驱动部件中的泥泵电机相连的泥泵,对称地固定在机身上的、容积可变的浮力装置,以及与泥泵出口连通的排泥管。其中,泥泵和泥泵电机呈卧式安装在机身底表面上,泥泵吸口前设一与其连通的贮杂物箱;该贮杂物箱下端敞口,上端安装一可翻动的盖板;以及在该贮杂物箱内的泥泵吸口处设一滤网。这样,可使整机重心大大降低,稳定性大大提高;杂物堵塞泥泵吸口后,可翻开上端盖板,方便地清除杂物;并可通过改变充气量来改变浮力大小。然而,当这种清淤机在高低不平或软硬相差较大的水底淤泥层上行走时,常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当这种阻力迫使清淤机停止前进时,机身两侧行走轮的继续转动只会使行走轮下陷,从而使清淤机的前进遇到更大的阻力。这将影响清淤机作业的连贯性,使清淤工作效率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这种机器仍难适应水下复杂的土层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水力推进器的行走式水下清淤机,它不仅具有原有水下清淤机的各种优点,而且能适应水下复杂的土层条件,并可在水面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具有水力推进器的行走式水下清淤机,它包括一机身;驱动部件,包括两驱动电机和一泥泵电机,它们均与机身相对固定;行走装置,它们可转动地安装在机身下方两侧且分别与所述驱动部件中的两个驱动电机相连;一泥泵,它与驱动部件中的泥泵电机相连,泥泵和泥泵电机呈卧式安装在机身底表面上;一排泥管,它一端与泥泵出口连通;浮力装置,它固定在机身上;一贮杂物箱,它与泥泵吸口连通,且该贮杂物箱下端敞口,上端安装一可翻动的盖板,并在该贮杂物箱内的泥泵吸口处设一滤网。此外,在所述机身上还固定安装着至少一个水力推进器。
在所述的清淤机中,所述水力推进器可包括安装在所述机身轴向一端中央处的一个水力推进器;也可包括安装在所述机身轴向两端中央处的各一个水力推进器;并且还可包括对称地安装在所述机身横向两侧端部的各一个水力推进器。
在所述的清淤机中,所述水力推进器可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电机,一联轴器、一螺旋桨、以及一固定在机身上并包围着所述螺旋桨的导流罩;也可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电机,一减速器、一螺旋桨、以及一固定在机身上并包围着所述螺旋桨的导流罩;并且还可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电机和一轴流泵。此外,所述驱动螺旋桨或轴流泵的电机可是一潜水电机。
由于在清淤机上安装了水力推进器,因而水力推进器产生的推力可克服因机身较多陷入淤泥中产生的阻力,从而是清淤机在高低及软硬相差较大的淤泥层中能行走自如。此外,当利用浮力装置使清淤机浮在水面时,可利用水力推进器使清淤机在水面移动。由此可增加清淤作业的连贯性并提高清淤效率。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以便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图2是
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参看
图1和2,在机身12的横向两侧分别装有两个行走轮17和24,以作为整机的行走装置,它们分别由驱动电机21和22通过减速器20和23再通过链条齿轮机构驱动。但也可在机身的下方两侧安装其它结构的行走装置——如螺旋推进器(未画出),以便推动整机在水下行走。在机身12的中部呈卧式安装着泥泵26和与其相连的泥泵电机32,也即泥泵26的旋转轴线与泥泵电机27的轴线对齐并平行于地面。此时,泥泵26的吸口朝横向方向,而其出口朝上并与排泥管3连通。在泥泵26的吸口前安装一贮杂物箱15。贮杂物箱15下端敞口形成开口14,上端安装一可翻动的盖板25。泥泵26的吸口与贮杂物箱1 5连通,且在泥泵吸口处设一滤网10。当然,滤网10也可设在贮杂物箱15的下端开口14处(未画出),但效果不如前述设置方式佳。在机身12前后端(或两侧处)对称地装有一对互相连通的容积可变的浮力装置8和11,它们可以是气囊,也可以是如
图1所示的底部用刚性材料,顶部和/或侧面用柔韧材料制成的容器。浮力装置8和11使用的气泵通常安装在岸上控制箱内,这时可通过通气管4使气泵与浮力装置连通。此外,浮力装置也可包括或采用体积不变的刚性浮力箱(未画出),通过在箱内充水来调节机器在水下的重量。许多大浮球1套装在排泥管3上,许多小浮球7套装在电源线2和通气管4上。这样,可使排泥管3、以及电源线2和通气管4分别漂浮于水面16上。为指示在水下的清淤机的位置和行进方向,可在机身12上固定一方向标6,且该方向标6总能露出于水面16之上。此外,作为驱动部件的电机21和22、以及泥泵电机27固装在机身12上。
另外,如图所示,在机身12的轴向一端中央处还固定安装一水力推进器5。该水力推进器5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电机9、一联轴器18和一螺旋桨19,以及固定在机身12上并包围着螺旋桨19的导流罩28。
使用时,气泵通过通气管4向浮力装置8和11内充入适当量的气体,以使整机对水底淤泥层有较佳比压。开动泥泵电机27,淤泥从在贮杂物箱15下端的开口14吸入,通过贮杂物箱15内腔,再通过滤网10进入泥泵吸口,然后通过泥泵出口从排泥管3排出。淤泥中的杂物由滤网10挡在贮杂物箱15内,打开盖板25,可方便地从贮杂物箱15内取出上述杂物。当电机21和22同时启动,且两侧行走轮同向转动时,机器向前或向后走动;当电机21和22启动使两侧行走轮相互反向转动时,机器可原地左右转动。在清淤过程中,当在高低不平或软硬相差较大的水底淤泥层上行走而遇到很大的阻力而停止不前时,可启动水力推进器5,并使其推力方向与机器的行走方向一致,从而可克服阻力而继续连贯作业;此外,也可使水力推进器5与行走轮实行联动,使水力推进力与行走方向保持一致,以便随时克服大的阻力。当需要调整机器的工作位置或因机器故障需要上岸时,可通过通气管4向浮力装置8和11内充入适当量的气体以使机器上浮,然后启动水力推进器5,使其在水面上移动至所需位置。
除了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许多改变,如所述水力推进器5也可包括安装在所述机身轴向两端中央处的各一个水力推进器;还可包括对称地安装在所述机身横向两侧端部的各一个水力推进器。此外,所述水力推进器5也可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电机,一减速器、一螺旋桨、以及一固定在机身上并包围着所述螺旋桨的导流罩;并且还可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电机和一轴流泵;或者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其它水力推进器。而所述驱动螺旋桨或轴流泵的电机可是一潜水电机。可以认为,所有这些改变均未超出附后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水力推进器的行走式水下清淤机,包括一机身;驱动部件,包括两驱动电机和一泥泵电机,它们均与机身相对固定;行走装置,它们可转动地安装在机身下方两侧且分别与所述驱动部件中的两个驱动电机相连;一泥泵,它与驱动部件中的泥泵电机相连,泥泵和泥泵电机呈卧式安装在机身底表面上;一排泥管,它一端与泥泵出口连通;浮力装置,它固定在机身上;一贮杂物箱,它与泥泵吸口连通,且该贮杂物箱下端敞口,上端安装一可翻动的盖板,并在该贮杂物箱内的泥泵吸口处设一滤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身上还固定安装着至少一个水力推进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推进器包括安装在所述机身轴向一端中央处的一个水力推进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推进器包括安装在所述机身轴向两端中央处的各一个水力推进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推进器包括对称地安装在所述机身横向两侧端部的各一个水力推进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推进器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电机,一联轴器、一螺旋桨、以及一固定在机身上并包围着所述螺旋桨的导流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推进器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电机,一减速器、一螺旋桨、以及一固定在机身上并包围着所述螺旋桨的导流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推进器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电机和一轴流泵。
8.如权利要求5至7之一所述的清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螺旋桨或轴流泵的电机是一潜水电机。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水力推进器的走行式水下清淤机,包括一机身,驱动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机身下方两侧行走装置,一呈卧式固定机身上的泥泵,固定在机身上的浮力装置,与泥泵出口连通的排泥管,设在泥泵吸口前方的、下端敞口、上端设一可翻动的盖板的贮杂物箱,以及固定安装在机身上的至少一个水力推进器。这种装置稳定性好,沉浮控制性好,吸口处的杂物易清除,且可在高低及软硬相差较大的淤泥层中自如行走。
文档编号E02F3/88GK2356070SQ98247310
公开日1999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17日
发明者朱永兴 申请人:朱永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