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膨胀式衬管悬挂器以及使用方法_4

文档序号:8287501阅读:来源:国知局
2)附接至所述内管具(20),并能相对于所述内管具(20)轴向滑动, 所述滑动杆件(32)布置成,当所述膨胀锥(40)插入所述内侧套管柱(15)时,所述滑动杆件(32)的上端接触所述膨胀锥(40),以及 在与所述膨胀锥(40)接触后,所述下端接触所述扭矩锁定套(16),并推压所述扭矩锁定套(16)使其与所述内管具(20)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可膨胀式衬管悬挂器系统(10),其中,所述膨胀锥(40)具有均压孔(68),该均压孔(68)提供所述膨胀锥(40)的底部与顶部之间的流体联通,从而,在将所述膨胀锥(40)推入所述内侧套管柱(15)时,使所述膨胀锥(40)下方区域与所述膨胀锥(40)上方区域之间的压力均等化。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可膨胀式衬管悬挂器系统(10),进一步包括剪切销(26),该剪切销(26)使所述扭矩锁定套(16)与所述内侧套管柱(15)接合,以及限制所述扭矩锁定套(16)与所述内侧套管柱(15)之间的轴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可膨胀式衬管悬挂器系统(10),进一步包括液力增强器(18),用于推压所述膨胀锥(40),所述液力增强器(18)包括: 滑动心轴(36),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并围绕所述内管具(20),所述滑动心轴(36)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以液压方式驱动;以及 附接于所述滑动心轴(36)的所述第二端的压头(38),在所述滑动心轴(36)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压头接触所述膨胀锥(40)并且将其推入所述内侧套管柱(15) 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膨胀式衬管悬挂器系统(10),其中,所述液力增强器(18)进一步包括: 间隙(74),其位于所述滑动心轴(36)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内管具(20)之间,通过流体口(76),所述间隙(74)与所述内管具(20)的内表面流体连接;以及 内侧可移动套筒(84),其定位在所述内管具(20)的内部并具有孔(87),所述内侧可移动套筒(84)具有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 其中,当处于开启位置时,所述孔(87)与所述流体口(76)对准,使得所述间隙(74)与所述内管具(20)的内部之间流体联通;以及 当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孔(87)与所述流体口(76)不对准,使得所述间隙(74)与所述内管具(20)的内部隔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膨胀式衬管悬挂器系统(10),其中,所述液力增强器(18)的所述内管具(20)具有齿(30),该齿(30)与所述内侧套管柱(15)接合以防止所述内管具(20)相对于所述内侧套管柱(15)的轴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可膨胀式衬管悬挂器系统(10),其中,所述膨胀锥(40)具有楔形上表面(45)和楔形下表面(44),该楔形上表面(45)和楔形下表面(44)具有最小直径小于所述内侧套管柱(15)的内径。
11.一种用于在井筒内将扩张工具插入套管柱的井下液力增强器(18),所述井下液力增强器(18)包括: 内管具(20),其具有上端、下端、以及轴孔(72),该内管具(20)延伸进入所述井筒,所述下端设置为,在所述井筒内与套管柱(15)以能解除的方式接合; 滑动心轴(36),其具有上位和下位,并具有心轴部分(36,36b,36c),所述滑动心轴(36)围绕所述内管具(20)并能相对于所述内管具(20)轴向滑动;以及 外壳(70),其围绕所述内管具(20)和所述滑动心轴(36),所述外壳(70)和所述滑动心轴(36)设置为,在所述外壳(70)与各心轴部分(36,36b,36c)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具有间隙(74),通过流体口(76),所述间隙(74)与所述内管具(20)轴孔(72)流体联通; 所述外壳(70)和所述滑动心轴(36)设置为,在位于所述外壳(70)与各心轴部分(36,36b,36c)之间的间隙(74)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处,各心轴部分(36,36b,36c)密封地与所述外壳(70)接合; 当所述滑动心轴(36)位于其上位时,所述外壳(70)与各心轴部分(36,36b,36c)之间的间隙(74)小于当所述滑动心轴(36)位于其下位时的间隙(74),以及,当所述心轴位于其上位时将流体引入各间隙(74)内,增加了所述间隙(74)内的液压力,从而,迫使所述间隙(74)扩张,并将所述滑动心轴(36)推入其下位,以及 当所述滑动心轴(36)位于其下位时,其接触所述扩张工具并推压所述扩张工具成为与所述套管柱(15)接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井下液力增强器(18),进一步包括: 球(86),其位于所述内管具(20)的所述轴孔(72)内;以及球座(80),其位于所述内管具(20)的所述轴孔(72)内,并设置为,与所述球(86)密封方式接合,以及在所述轴孔(72)内限制所述球(86)的向下移动,使得当所述球(86)与所述球座(80)接合时,所述轴孔(72)内的流体不能继续行进通过所述轴孔(72),而是迫使流体通过所述流体口(76),并进入位于所述外壳(70)与所述心轴部分(36,36b,36c)之间的所述间隙(74a,74b,74c)。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井下液力增强器(18),进一步包括: 间隙(74),其位于所述滑动心轴(36)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内管具(20)之间,通过流体口(76),所述间隙(74)与所述内管具(20)的内表面流体连接;以及 内侧可移动套筒(84),其定位在所述内管具(20)的内部并具有孔(87),所述内侧可移动套筒(84)具有开启位置以及关闭位置; 其中,当处于开启位置时,所述孔(87)与所述流体口(76)对准,使得所述间隙(74)与所述内管具(20)的内部之间流体联通;以及 当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孔(87)与所述流体口(76)不对准,使得所述间隙(74)与所述内管具(20)的内部隔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井下液力增强器(18),其中,所述球座(80)附接于所述内侧可移动套筒(84),以及,所述球(86)与所述球座(80)之间的接触导致所述内侧可移动套筒(84)从所述关闭位置移动至所述开启位置。
15.一种在井筒内将内侧套管柱(15)锁定以及密封至外侧套管柱(12)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将内侧套管柱(15)插入外侧套管柱(12); (b)将膨胀锥(40)插入所述外侧套管柱(12),并位于所述内侧套管柱(15)的顶端上方; (c)将液力增强器(18)插入所述外侧套管柱(12); (d)用所述液力增强器(18)向下推压所述膨胀锥(40),使其进入所述内侧套管柱(15)的顶部,以使所述内侧套管柱(15)的顶部扩张,成为与所述外侧套管柱(12)接合;以及 (e)将所述液力增强器(18)以及所述膨胀锥(40)从所述井筒移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步骤(d)之前,通过所述内侧套管柱(15)加入水泥、以将所述内侧套管柱(15)粘结至所述井筒的步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通过所述内侧套管柱(15)加入水泥之后,通过所述内管具(20)插入刮镖¢4)以清洁残留水泥的步骤。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步骤(d)之后,向所述外侧套管柱(12)加入清洁流体、以便从所述外侧套管柱(12)中位于所述内侧套管柱(15)上方的部分移除残留水泥的步骤。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步骤(d)之后,对所述内侧套管柱(15)与所述外侧套管柱(12)之间界面进行压力测试的步骤。
20.根据权利要求15至权利要求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步骤(e)之前,降低所述环形空间内的压力的步骤。
【专利摘要】一种可膨胀式衬管悬挂器系统(10),用于在井筒内达成压力密封以及悬挂压靠外侧套管柱(12)的衬管,该系统包括外侧套管柱(12)以及内侧套管柱(15),该内侧套管柱(15)定位在外侧套管柱(12)内并具有内径。系统(10)还包括细长内管具(20),其可选择性地插入内侧套管柱(15)并具有扭矩锁定套(16),该扭矩锁定套(16)以可移除方式与内侧套管柱(15)结合。在可膨胀式衬管悬挂器系统(10)中还包括膨胀锥(40),其可沿内管具(20)滑动,并具有大于内侧套管柱(15)内径的直径,使得当推压膨胀锥(40)进入内侧套管柱(15)时,较大直径的膨胀锥(40)使内侧套管柱(15)径向向外变形成为与外侧套管柱(12)接合。系统(10)还包括井下液力增强器(18)。
【IPC分类】E21B43-10
【公开号】CN104603393
【申请号】CN201380045294
【发明人】S·周
【申请人】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3年8月27日
【公告号】CA2879758A1, EP2888438A2, US20140054047, WO2014077926A2, WO2014077926A3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