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洞体的病害面进行整治的方法

文档序号:9197721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用于对洞体的病害面进行整治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对洞体的病害面进行整治的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通过防护件对洞体的病害面进行整治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公路或铁路线路所经过的地方,由于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限制,经常会用到例如隧道或涵洞等洞体。在对洞体施工时,需在开挖后的洞体内侧浇筑一层混凝土,以用于支撑洞体上覆围岩及土层的压力。但是,在洞体长时间使用后,洞体混凝土层经常会因环境、设计及施工的影响产生病害。这样不仅会影响洞体的长期使用性能,而且会产生安全隐患。
[0003]目前,一种对洞体的病害面进行整治的方法是,将病害面处的混凝土剔除凿除,然后在该面上重新浇注混凝土。通过此种方法,增加了刮除混凝土的工作量,导致在对病害面进行整治时费事费力。
[0004]因此,如何解决在对洞体的病害面进行整治时费事费力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对洞体的病害面进行整治的方法,直接在病害面上铺设防护件即可,不需剔除病害面的混凝土,省事省力。
[0006]本发明的用于对洞体的病害面进行整治的方法,包括:步骤一,在所述洞体的病害面铺设防护件;以及步骤二,对所述防护件与所述洞体之间的缝隙进行注浆。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一和步骤二之间包括:步骤Si,在所述防护件的端部设置预固定件;以及步骤s2,在所述防护件的端部设置第一钢筋混凝土层,直至所述防护件的端部和所述预固定件均埋设在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层中。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所述预固定件为角钢,其中先在地面的凹槽中设置第二钢筋混凝土层,并通过地脚螺栓将所述角钢固定在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层,然后将所述防护件固定在所述角钢上,最后通过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层埋设所述角钢和所述防护件的端部。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所述预固定件为锚杆,其中先通过锚杆将所述防护件的端部固定在洞体上,然后在洞体上设置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层。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一之前还包括,在所述防护件的外周壁且从内到外依次涂设防腐蚀层和绝缘层。
[0011 ]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包括波纹管或波纹板。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一中,所述防护件的底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4.5m,其中,在所述防护件的底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小于6.2m时,所述防护件的在距离地面小于
6.2m的管段嵌设在所述洞体中。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一中还包括,在所述防护件和洞体之间设置用于接受从所述病害面滴落的水滴并延伸至所述洞体的底部的导水管,并且所述导水管的底部穿过所述防护件而至外侧。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一中还包括,在所述防护件和洞体之间布置沿洞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外界连通的排气管。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二中分两次注浆,其中第一次注浆的体积量占总注浆的体积量的75% -85%。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一中,先将所述防护件的首端和尾端固定,然后再将所述防护件放置在位于所述洞体下方的地面上。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洞体为隧道或涵洞的洞体。
[0018]相对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的用于对洞体的病害面进行整治的方法中,直接在洞体的病害面铺设防护件并固定即可,因此省事省力。而且防护件为防护管或防护板时,成本较低、结构简单,能够根据需要被弯折成所需的形状,因此便于铺设,能够进一步减少施工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9]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020]图1是在洞体为涵洞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在洞体为隧道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洞体为隧道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图1的A部的局部示意图。
[0024]图5是图1的B部的局部示意图。
[0025]图6是洞体为涵洞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6]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8]本发明涉及用于对洞体2的病害面进行整治的方法。该方法能够适用于隧道(从下方经过车辆的洞体2)的病害面,也适用于涵洞(从上方经过车辆的洞体2)的病害面。其中,隧道可以为铁路隧道,也可以为公路隧道。涵洞可以为铁路涵洞,也可以为公路涵洞。
[0029]如图1所示,图1为整治完成时的洞体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在洞体2的病害面铺设防护件1,步骤二,在防护件I的端部设置预固定件,步骤三,在防护件I的端部浇筑第一钢筋混凝土层64,直至防护件I的端部和预固定件均埋设在第一钢筋混凝土层64中为止,以及步骤四,对防护件I和洞体2之间的缝隙进行注浆。通过上述方式设置,不需将病害面的混凝土剔除,因此省事省力。防护件I的材质可以为金属,以延长使用寿命,也可以为塑料等材质。
[0030]在步骤一中,防护件I可以为波纹管,也可以为波纹板。波纹管可以为半圆形波纹管。在安装时,可以先根据需要将多个波纹管或多个波纹板通过例如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然后再将连接好的波纹管或波纹板铺设在病害面的位置。这样,方便施工人员安装防护件1,省事省力,成本较低,而且能够根据需要被弯折成所需的形状,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当然,需要铺设较多的波纹管或波纹板时,可以将部分波纹管或波纹板连接,分成多段铺设。在波纹管或波纹板较短时,可以将多个波纹管或多个波纹板拼接在一起。波纹管或波纹板的波形可以为正旋形、矩形或三角形等。
[0031]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步骤一中还包括,在防护件I和洞体2之间设置用于接受从病害面滴落的水滴的导水管4。导水管4延伸至洞体2的底部,并从防护件I上穿出至外侧。如此设置,可以将水滴引导至外侧,从而减少水滴对防护件I的损害。
[0032]在一个例子中,防护件I被用在涵洞的病害面。其中,在涵洞的顶端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滴水面。导水管4包括:半圆形管段41,沿宽度方向布置并贴设在涵洞上;集水管段42,设置在涵洞的顶端边角处,沿涵洞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半圆形管段41密封连通;以及引导管段43,沿涵洞的高度方向延伸,与集水管段42密封连通,并且引导管段43的底端穿过防护件I至位于外侧的排水槽。通过上述方式设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省事省力。优选地,为了节省安装空间,当防护件I为波纹管时,可以将半圆形管段41和引导管均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波纹管之间的波谷中。
[0033]在步骤一中,如图2所示,当需要在例如铁路隧道的病害面铺设防护件I时,考虑到限界要求,可以使防护件I的底端与地面3 (钢轨面31)之间的距离大于4.5m,以防止防护件I妨碍其他部件的设置。进一步地,在防护件I的底端与地面3之间的距离小于6.2m时,使防护件I在距离地面3小于6.2m的管段嵌设在洞体2中,以防止防护件I裸露在洞体2外而妨碍其他部件的设置。
[0034]另外,如图4所示,在步骤一中还包括,在防护件I和洞体2之间布置沿洞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排气管7。排气管7的两端均与外界连通。如此设置,可以减少气流对防护件I的影响。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依次安装导水管4、排气管7和防护件I。
[0035]在步骤三中,如图5所示,当防护件I延伸至地面3时,则预固定件优先选用固定在地面3上的角钢62。在一个例子中,先根据需要在地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