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水循环加热降粘工艺的井筒温度场获取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663196阅读:来源:国知局
为m。
[0104] 对于水泥环热阻Rz来说,

[0105] 在该式中,K。。。为水泥环导热系数,单位为W/(m ? K) ;r。。为套管外壁半径,单位为 m〇
[0106] 对于套管壁热阻R3来说,
[0107] 在该式中,K。。,表示套管导热系数,单位为W/(m ? K) ;r U表示套管内壁半径,单位 为m。
[010引对于液体与套管内壁之间的热对流液体热阻Ra来说,
[0110] 其中,表示液体含水率,r t。表示油管外壁半径,A。表示原油导热系统;入。= 0. 1172(1-0. 00054T)/丫。; 丫。为原油相对密度;T表示油管外壁溫度和套管内壁溫度相加 除 W 2 ; Aw= 3. 51153-0. 04436 灯巧 73. 15)巧.41233X 10 4x 灯巧 73. 15)2-6. 051X 10 ?X 灯巧73. 15)3巧.22766X10 1°灯巧73. 15)4-3. 3716X 10 13灯+273. 15)5江1。表示油管外壁半 径;表示套管内壁半径。
[0111] 对于空气与套管内壁之间的热对流热阻咕来说,
[0113] 其中,h。表示环空中空气的热福射传热系数,

Gf为 Grashof 数; Pf为Prandtl数;K h。为环空流体的导热系数;g表示重力加速度;P。。为环空流体在平 均溫度下的密度化。为环空流体在平均溫度下的粘度;C。。为环空流体在平均溫度下的 热容;Tt。表示油管外壁溫度;Tu表示套管内壁溫度;hf表示环空中气体的热福射传热系 数;

5 为 Stefan-Boltzmann 常数,2. 189X10 %/(m2 ? K) ;Ftci为油管 或绝热管外壁表面向套管内壁表面福射有效系数;e。表示绝热管外壁黑度;e。1表示套管 内壁黑度;了;"表示外油管外壁的绝对溫度值;;表示套管内壁的绝对溫度值。
[0114] 对于油管内外壁之间的热阻Re来说,
[0116]其中,Ktub表示油管导热系数;rti表示油管内壁半径;rt。表示油管外壁半径。
[0117] 对于原油与油管内壁之间的热对流热阻把来说,
[011引其中,f;表示液体含水率,r。表示空屯、杆外壁半径,A。表示原油导热系统;
[0120] 对于空屯、杆内外壁之间的热对流热阻Rs来说,
[0122]其中,Kuud表示空屯、杆导热系数;r。表示空屯、杆外壁半径,表示空屯、杆内壁半径。
[0123] 对于热流体与空屯、杆内壁之间的热对流热阻Rg来说,
[012引其中,r。,。表示内油管外壁半径。
[0126] 对于内管内外壁之间的热对流热阻Ri。来说,
[012引其中,Ktu康示油管导热系数;r"_t。表示内油管外壁半径;r。。表示内油管内壁半 径。
[0129] 对于热流体与内管之间的热对流热阻R。来说,
.口:
[0131] 步骤203):利用热阻信息确定单位长度的井筒单元径向热损失Q;
[0132] 将整个井筒在纵向上分成若干个单元,主要热损失实在径向上的热损失,根据能 量守恒定律推导出热损失的计算方程为:
[0134] 式中:L为内管热水内壁溫度;Q为井筒单元径向热损失;T。为底层溫度,T。= TiM+adl,TiM为地表溫度;a为地溫梯度;R为井筒单元径向总热阻。井筒单元径向总热阻 分两种情况,第一种在正注情况下,R=R1+R2+R3+R4+R5+R6+R7+R8+R9;另一种在反注情况下,R 二民1+民2+民3+民4+民5+民6+民7+民8+民9+民10+民11。
[0135] 步骤204):利用单位长度的井筒单元径向热损失Q确定在反注情况下井筒原油溫 度场;
[0136] 从井口开始,在反注情况下,利用所述井筒单元径向热损失Q计算内管井筒单元 下端的溫度值,
[0137] 所述内管井筒单元下端的溫度值的表达式为:
[0138] CmTs-Q/1000 =CmlV
[0139] 其中,L'表示内管热水变化后的溫度;C表示水的比热容;m表示热水的质量流 量;L为内管热水溫度;
[0140] 循环一个单元长度dl,循环计算的内管井筒长度小于井深的任意长度,比如取 IOm为一个单元,将计算得到的内管井筒单元下端的溫度值作为下一个单元长度dl的内管 内壁溫度L,利用所述内管井筒单元下端的溫度值的表达式计算下一个单元长度dl的内管 热水变化后的溫度T/,循环迭代计算,直至内管井筒长度大于等于井深,则迭代结束。每个 单元长度对应的内管热水变化后的溫度T/构成整个内管的溫度场。
[0141] 利用热流体与空屯、杆内壁之间的热对流热阻咕、内管内外壁之间的热对流热阻 Ri。、热流体与内管之间的热对流热阻Ru和井筒单元径向热损失Q获得内管外壁的溫度值、 空屯、杆内壁的溫度值;
[0142] 所述内管外壁的溫度的表达式为:
[014引Tn化=Ts-化 0+Rii)Q/dl
[0144] 其中,T"_t。表示内管外壁的溫度,T历内管热水溫度;Ri。表示内管内外壁之间的热 对流热阻,Ru表示热流体与内管之间的热对流热阻;
[0145] 所述空屯、杆内壁的溫度的表达式为:
[014引 Ti=TS-化+Rio+Rii)Q/dl
[0147] 其中,Ts为内管热水溫度,R9为热流体与空屯、杆内壁之间的热对流热阻,Ri。为内 管内外壁之间的热对流热阻,R。为热流体与内管之间的热对流热阻;T1表示空屯、杆内壁的 溫度;
[0148] 与内管井筒单元下端的溫度场相类似,通过循环迭代法,利用内管外壁的溫度值 确定内管外壁的溫度场,利用空屯、杆内部的溫度值确定空屯、杆内部的溫度场;
[0149] 利用内管外壁的溫度、空屯、杆内壁的溫度获得内管与空屯、杆环空的溫度;所述内 管与空屯、杆环空的溫度的表达式为:
[015。 其中,Th表示内管与空屯、杆环空的溫度。
[0152] 利用内管与空屯、杆环空的溫度Th确定内管与空屯、杆环空的溫度场。
[0153] 利用井筒单元径向热损失Q、油管内外壁之间的热传导热阻Re、原油与油管内壁之 间的热对流热阻咕、空屯、杆内外壁之间的热对流热阻咕、热流体与空屯、杆内壁之间的热对 流热阻咕、内管内外壁之间的热对流热阻Ri。和热流体与内管之间的热对流热阻Rn确定油 管内壁溫度、油管外壁溫度;
[0154] 所述油管内壁溫度的表达式为:
[0155] T" =TS-巧7+R8+R9+R10+R11)Q/dl
[0156] 其中,T。表示油管内壁溫度;
[0157] 所述油管外壁溫度的表达式为:
[015引 Tto = T S- (R6+R7+R8+R9+R10+R11) Q/dl
[0159] 与内管井筒单元下端的溫度场相类似,通过循环迭代法,利用油管内壁溫度值确 定油管内壁溫度场,利用油管外壁溫度值确定油管外壁溫度场;
[0160] 利用油管内壁溫度、油管外壁溫度确定外油管入口处初始的原油溫度;
[0161] 所述油管入口处初始的原油溫度的表达式为:
[016引其中,T。表示油管入口处初始的原油溫度。
[0164] 利用外油管入口处初始的原油溫度确定井筒原油溫度场;同时,获得原油比热容 和原油的质量流速;
[0165] 所述井筒原油溫度场的表达式为:
[0167] 其中,T。'表示井筒原油溫度场;Cz表示原油的比热容,Cz= 4. 2Xf"+2. 2X(1-fJ :1?表示原油的质量流速,
q表示产液量;丫。表示原油密度。
[016引基于上述工作原理,本发明提出另一种热水循环加热降粘工艺的井筒溫度场获取 方法。如图化所示。本方法的步骤201~步骤203同图2a展示的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最 后一步,图化的最后一步为:
[0169] 步骤204'):利用单位长度的井筒单元径向热损失Q确定在正注情况下井筒原油 溫度场;
[0170] 从井口开始,在正注情况下,利用所述井筒单元径向热损失Q计算内管与空屯、杆 环空井筒单元下端的溫度值,利用内管与空屯、杆环空井筒单元下端的溫度值确定整个内管 与空屯、杆环空的溫度场;
[0171] 所述内管与空屯、杆环空的溫度表达式为:
[0172] CmTsh-怕+Q')/1000 =CmT'Sh
[0173] 其中,T' ,h表示内管与空屯、杆环空热水变化后的溫度;C表示水的比热容; m表示热水的质量流量;Lh为内管与空屯、杆环空热水溫度;Q'表示内管热水吸热量,
T。表示底层溫度,R为井筒单元径向总热阻,R= R1+R2+R3+R4+R5+R6+R7+R8+R9。
[0174] 与内管井筒单元下端的溫度场相类似,通过循环迭代法,利用内管与空屯、杆环空 的溫度确定内管与空屯、杆环空的溫度场。
[0175] 从整个内管与空屯、杆环空的溫度场中获得内管与空屯、杆相接触点的溫度,该接触 点位于内管的底部,即对应的溫度为内管的井底溫度。也就是说,最终获得内管的井底溫 度。
[0176] 利用内管的井底溫度确定内管单元径向热损失;所述内管单元径向热损失的表达 式为:
[017引其中,T。表示内管的井底溫度,R为井筒单元径向总热阻,R=R1+R2+R3+R4+Re+Re+R y+Rg+Rg+RjO+RllO
[0179] 利用内管单元径向热损失和内管的井底溫度确定内管的溫度;所述内管的溫度的 表达式为:
[0180] CmTs-QAOOO=CmTs'
[0181] 其中,L'表示内管热水变化后的溫度;C表示水的比热容;m表示热水的质量流 量;L为内管热水的井底溫度。
[0182] 与内管井筒单元下端的溫度场相类似,通过循环迭代法,利用所述内管的溫度确 定内管的溫度场。
[0183] 利用井筒单元径向热损失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