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喷系统除尘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6341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锚喷系统除尘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地铁暗挖施工过程中,锚喷是一个重要工序,已有的锚喷系统在锚喷预料时,采用敞开式搅拌,搅拌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污染环境,不利于操作工人职业健康,不符合绿色施工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锚喷系统除尘装置,要解决锚喷装置在锚喷预料时不产生大量粉尘、污染环境、危害操作工人身体健康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锚喷系统除尘装置,包括有外框架、外罩、水箱和连通外罩与水箱的风管,所述外罩设在外框架上并且位于锚喷系统的正上方,外罩的上开口处有一抽风机,抽风机与所述风管的一端连接,风管的另一端置于水箱的底部、并且连接开有孔洞的密目网兜,所述水箱包括上敞口的箱体和盖在上敞口的箱体上的开有排气孔的盖板。
[0006]所述水箱的一侧设有与外界连通用于更换水体的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阀门。
[0007]所述水箱为长、宽、高均为Im的立方体,并采用3mm厚钢板加工而成。
[0008]所述水箱底部安装有水箱导轮,所述外框架的底部安装有外框架导轮。
[0009]所述风管采用直径为300mm的波纹管,且波纹管入水端的管壁上钻有若干个5mm的小孔。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锚喷系统中降低粉尘的排放率,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发,该装置通过罩在搅拌系统的外框架,将产生的粉尘经抽风机、风管输送至水箱内,通过水的过滤,降低了粉尘排放率。
[0012]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的一侧设有与外界连通用于更换水体的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阀门,用于定期更换水箱内的水体,以提高除尘效率。风管采用Φ300mm的波纹管,波纹管入水端管壁上钻有5_小孔,并用开有孔洞的密目网兜包裹,以加大粉尘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除尘效率。水箱的盖板上布置有排气孔,用于排出多余气体,便于粉尘与水充分接触,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水箱和外框架的底部均安装有导轮,便于移动,工作时可以将导轮制动。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6]附图标记:1 一销喷系统、2 —外罩、3 —抽风机、4 一风管、5 —水箱、6 —盖板、7 —排气孔、8 —密目网兜、9 一外框架导轮、10—水箱导轮、11 一水面、12-阀门、13-排水管、14-外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降低锚喷工作中产生的粉尘,减小环境质量,达到绿色施工要求。将外罩罩在在锚喷系统外部,开启放置在外罩顶部的抽风机,产生的粉尘经抽风机抽出,通过连接在抽风机外的风管传送至风管另一端的水箱内,经密目网兜和水过滤后排出。
[0018]这种锚喷系统除尘装置,包括有外框架14、外罩2、水箱5和连通外罩与水箱的风管4,所述外罩2设在外框架14上并且位于锚喷系统I的正上方,外罩2的上开口处有一抽风机3,抽风机3与所述风管4的一端连接,风管4的另一端置于水箱5的底部、并且连接开有孔洞的密目网兜8,所述水箱包括上敞口的箱体和盖在上敞口的箱体上的开有排气孔7的盖板6。
[0019]该装置外框架采用4根Φ 32钢管作为支撑,外罩2设在外框架14上三面封闭,一面敞开用于上料操作等。外罩2的上开口处有一抽风机3便于风机吸尘,外罩2除风机位置外其余部分均用2mm厚镀锌铁皮。
[0020]所述水箱的一侧设有与外界连通用于更换水体的排水管13,排水管13上设有阀门12,用于定期更换水箱内的水体,以提高除尘效率。
[0021]所述水箱5为长、宽、高均为Im的立方体,并采用3mm厚钢板加工而成。
[0022]所述水箱底部安装有水箱导轮10,所述外框架14的底部安装有外框架导轮9,施工时便于移动,工作时可以将导轮制动。
[0023]所述风管采用直径为300mm的波纹管,且波纹管入水端的管壁上钻有若干个5mm的小孔。并采用梅花状布置于管壁上,并用密目网兜将波纹管的端头包裹住,以加大粉尘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除尘效率。
[0024]不用此装置前,大多均为敞开式搅拌,污染环境,不利于操作工人职业健康,不符合绿色施工要求。采用该装置后,以上缺点均可的到很大改善。具体的型操作步骤如下:1、将外罩至于锚喷系统的外部。2、开动抽风机,将锚喷系统搅拌混凝土时产生的粉尘经风管抽排至水箱中。3、定期经过水箱一侧的阀门更换水箱内的水体,以提高除尘效率。
【主权项】
1.一种锚喷系统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框架(14)、外罩(2)、水箱(5)和连通外罩与水箱的风管(4),所述外罩(2)设在外框架(14)上并且位于锚喷系统(I)的正上方,外罩(2)的上开口处有一抽风机(3),抽风机(3)与所述风管(4)的一端连接,风管(4)的另一端置于水箱(5)的底部、并且连接开有孔洞的密目网兜(8),所述水箱包括上敞口的箱体和盖在上敞口的箱体上的开有排气孔(7 )的盖板(6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喷系统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的一侧设有与外界连通用于更换水体的排水管(13),排水管(13)上设有阀门(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喷系统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为长、宽、高均为Im的立方体,并采用3mm厚钢板加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喷系统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的底部安装有水箱导轮(10),所述外框架(14)的底部安装有外框架导轮(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喷系统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4)采用直径为300mm的波纹管,且波纹管入水端的管壁上钻有若干个5mm的小孔。
【专利摘要】一种锚喷系统除尘装置,包括有外框架、外罩、水箱和连通外罩与水箱的风管,所述外罩设在外框架上并且位于锚喷系统的正上方,外罩的上开口处有一抽风机,抽风机与所述风管的一端连接,风管的另一端置于水箱的底部、并且连接开有孔洞的密目网兜,所述水箱包括上敞口的箱体和盖在上敞口的箱体上的开有排气孔的盖板。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锚喷系统中降低粉尘的排放率,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发,该装置通过罩在搅拌系统的外框架和外罩,将产生的粉尘经抽风机、风管输送至水箱内,通过水的过滤,有效的降低了粉尘排放率。
【IPC分类】E21F5-20
【公开号】CN204371411
【申请号】CN201420793018
【发明人】安鹏飞, 杨昆鹏, 董志云, 王涛
【申请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