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稠油及超稠油油藏地下改质开采的井身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48823阅读:来源:国知局
度(300_470°C ),完成稠油及超稠油油藏的地下改质开采;注入的催化剂流体与地层产出流体的混合,催化改质后从生产井的环空中连续排出;
[0034]其中,以催化剂流体的质量含量为100%计,催化剂流体包括l_50wt%的催化剂,0.01_5被%的结焦抑制剂,0_1被%的水相悬浮剂或分散助剂,其余为溶液;
[0035]催化剂流体的注入速度为每产出I吨原油注入1-1OOkg催化剂流体。
[003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注采井网为纵向重叠、水平段相互平行的上下叠置的双水平井井网,上部为注入井,下部为生产井;优选地,所述注采井网为直井-水平井汽驱井网、直井-水平井水驱井网、直井-水平井SAGD井网、水平井-水平井汽驱井网、水平井-水平井水驱井网或水平井-水平井SAGD井网。
[003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步骤三中向注入井中连续或分段塞注入其他介质,其中,其他介质包括水、气体、溶剂、酸、碱、表面活性剂、驱油剂和泡沫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3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预热注采井网的井间油层通过向长油管注入蒸汽和短油管排液的方式、注入井与生产井同时注蒸汽吞吐的方式、注入井与生产井同时注热溶剂吞吐的方式、注入井与生产井同时注热熔剂循环的方式或连续压裂快速预热的方式进行。
[003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步骤三中加热生产井的井筒内温度至改质温度时的温度监测方式一般为井下热电偶监测、井筒内连续分布光纤监测等方式;上述方式具体按照常规方式进行即可。
[004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催化剂包括天然粘土、人工改性粘土、天然沸石和人工改性沸石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或
[0041]所述催化齐Ij包括钪、钛、|凡、络、猛、铁、钴、镲、铜、锌、?乙、错、银、钼、锝、?!了、铭、钮、银、镉、铪、钽、钨、铼、锇、铱和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或
[0042]所述催化齐Ij包括钪、钛、|凡、络、猛、铁、钴、镲、铜、锌、?乙、错、银、钼、锝、?!了、铭、钮、银、镉、铪、钽、钨、铼、锇、铱和铂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硅化物和硫化物。
[004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焦抑制剂包括含硫化合物、含磷化合物、有机硫磷化合物、金属盐和氧化物、含硼化合物、碱金属、碱土金属盐、有机聚硅氧烷化合物、稀土元素、稀土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结焦抑制剂包括二苯砸、二苯二砸。
[004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催化剂流体的溶液包括碳数为4-25的饱和烃或芳香烃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4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催化剂和结焦抑制剂的颗粒均为纳米颗粒,粒径为1-1OOOnm ;或
[0046]催化剂和结焦抑制剂的颗粒均为微米颗粒,粒径为1-1000 μ m ;或
[0047]催化剂和结焦抑制剂的颗粒均为毫米颗粒,粒径为l-100mm。
[004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稠油及超稠油油藏地下改质开采的井身结构,具有以下效果:
[0049]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身结构所处的生产井具有的管柱结构,为催化剂的注入提供了技术策略。通过在生产井中设置连续不均匀打孔管,催化剂溶液从打孔管中分散进入生产井环空,与流入环空的产出流体(油、水)充分混合,在生产井井筒熔盐加热高温作用下,实现生产井井筒内对稠油的高温原位改质,实现了催化剂不注入油层即与原油充分接触改质的效果。
[0050]2、在本实用新型的生产井井筒熔盐加热的井身结构与方式中由于熔盐可快速获得较高的工作温度,供热温度稳定,能精确地进行调整,热效率高,高温融化以后呈液态,可实现井筒的均匀加热,从而实现沿着水平段井筒的匀速改质。
【附图说明】
[0051]图1为实施例1的稠油及超稠油油藏地下改质开采的井身结构示意图。
[0052]主要附图符号说明:
[0053]I注入井 2生产井 11短油管 12长油管 21生产井环空31筛管 41高能熔盐加热管 51催化剂注入管 52催化剂注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0055]实施例1
[005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稠油及超稠油油藏地下改质开采的井身结构,该井身结构的结构如图1所示,具体如下:
[0057]注采井网(水平井-水平井SAGD井网)的注入井I和生产井2的纵向重叠、水平段相互平行,注入井水平段与生产井水平段的垂向距离为5米,水平段长500米;注入井I通过管口直径为9英寸的筛管31完井;生产井2通过管口直径为9英寸的筛管31完井;
[0058]注采井网的注入井I内设置有伸入注入井I的水平段脚跟与脚尖的平行双油管,平行双油管包括远端开口的长油管12和远端开口的短油管11 (长油管12下入脚尖,短油管11下入脚跟),长油管12的管口直径为2.7英寸,短油管11的管口直径为2.7英寸;
[0059]注采井网的生产井2内设置有高能熔盐加热管41和催化剂注入管51 ;催化剂注入管51的管口直径为2.7英寸,高能熔盐加热管41的管口直径为2.7英寸,高能熔盐加热管41的内部设置有内装有硝酸钾的S型加热盘管;
[0060]催化剂注入管51的水平段设置有不均匀分布的催化剂注入孔52,催化剂注入孔52的直径为3cm ;
[0061]催化剂注入管51的水平段从脚跟到脚尖的方向等距离分成3段;在第一段上设置有I孔/米水平段长度、在第二段上设置有2孔/米水平段长度、在第三段上设置有4孔/米水平段长度。
[0062]利用上述稠油及超稠油油藏地下改质开采的井身结构开采时,选择的稠油油藏埋深为200米,地面50°C条件下原油粘度为5000mPa.s,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63]步骤一:部署注采井网,该注采井网具有上述结构;
[0064]步骤二:采用注入井I的长油管12注蒸汽+短油管11排液、生产井2井下熔盐加热的方式预热井间油层;预热时间为100天;
[0065]步骤三:注入催化剂流体,注入速度为每产出I吨原油注入Ikg催化剂流体,注入催化剂流体与地层产出流体混合后从生产井环空21中连续排出,高能熔盐加热管41连续加热到300°C,通过井下热电偶监测温度;
[0066]其中,采用的催化剂流体中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I %,结焦抑制剂质量分数为0.01%,水相悬浮剂质量分数为0.01 %,其余为溶液;
[0067]采用的催化剂为天然粘土 ;
[0068]采用的结焦抑制剂为含硫化合物,具体为二甲基二硫;
[0069]采用的溶液为正庚烷;
[0070]采用催化剂和结焦抑制剂颗粒的粒径为lnm。
[0071]通过本实施例的井身结构和开采方法在地面50 °C条件下采出原油的粘度为450mPa.s,改质效果明显。
[0072]实施例2
[007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稠油及超稠油油藏地下改质开采的井身结构,该井身结构的结构如下:
[0074]注采井网为水平井-水平井SAGD井网,注入井和生产井的纵向重叠、水平段相互平行,纵向水平段垂向距离为5米,水平段长600米;注入井通过管口直径为11英寸的筛管完井;生产井通过管口直径为11英寸的筛管完井;
[0075]注采井网的注入井内设置有伸入注入井的水平段脚跟与脚尖的平行双油管,平行双油管包括远端开口的长油管和远端开口的短油管(长油管下入脚尖,短油管下入脚跟),长油管的管口直径为4.5英寸,短油管的管口直径为4.5英寸;
[0076]注采井网的生产井内设置有高能熔盐加热管和催化剂注入管;催化剂注入管的管口直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