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井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75993阅读:1100来源:国知局
通井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井规。
【背景技术】
[0002]通井的目的一是清除套管内壁上粘附的固体物质,如钢渣、毛刺等,二是检查套管通径及变形、破损的情况,三是检查固井后形成的人工井底是否符合试油要求,四是调整井内的压井液,使其符合射孔要求。因此,通井是油气井测压作业前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0003]在进行通井作业时,将通井规接在下井的第一根油管或钻杆的末端,逐步加深管柱,下入至井底或者设计的深度,使用修井液洗井一周以上后,提出通井规即可。
[0004]目前在一般的通井作业施工中,应用了各式各样的通井规,但这些通井规结构复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油管壁上的油泥、蜡等沉积物易于聚集在通井规本体上,防卡功能表现的并不理想,导致在工具串下放的过程中极易造成事故,如钢丝打扭或顶钻,从而影响测压作业的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井规,用于在通井作业施工遇卡时实现高速旋转,将粘附在油管壁上的油泥、蜡等沉积物刮削下来,从而使通井规顺利通过遇卡点。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井规,包括: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下部活动连接的通井规本体;
[0007]其中,所述连接部上部用于与加重杆连接;
[0008]所述通井规本体上设置有导流孔和螺旋导流槽;所述螺旋导流槽用于刮削沉积物;所述导流孔用于将刮削的所述沉积物导出所述通井规本体。
[0009]如上所述的通井规,其中,所述通井规本体上还设置有扶正体,所述扶正体设置在所述导流孔和所述螺旋导流槽中间,用于保持所述通井规本体的垂直。
[0010]如上所述的通井规,其中,所述导流孔设置在所述通井规本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一端,所述导流孔的数量为三个,且均匀分布在同一水平面上。
[0011]如上所述的通井规,其中,所述导流孔的孔径范围为10mm-15mm。
[0012]如上所述的通井规,其中,所述螺旋导流槽设置在所述通井规本体的下部外表面上,所述螺旋导流槽的槽距范围为8mm-10mm。
[0013]如上所述的通井规,其中,所述通井规本体的下部为椭球体。
[0014]如上所述的通井规,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上接头和球形活动连接扣;所述上接头用于与所述加重杆连接;所述球形活动连接扣的下部与所述上接头连接,所述球形活动连接扣的下部与所述通井规本体连接。
[0015]如上所述的通井规,其中,所述上接头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加重杆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上接头与所述加重杆螺接。
[0016]如上所述的通井规,其中,所述球形活动连接扣的下部的内部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通井规本体上部设置有配合所述圆形凹槽的凸起,所述圆形凹槽的槽宽大于所述凸起的高度。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井规,包括: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下部活动连接的通井规本体;其中,所述连接部上部用于与加重杆连接;所述通井规本体上设置有导流孔和螺旋导流槽;所述螺旋导流槽用于刮削沉积物;所述导流孔用于将刮削的所述沉积物导出所述通井规本体。从而在通井作业施工中,一旦遇到卡阻,通井规本体在井内流体的作用下可以高速旋转,通过螺旋导流槽将粘附在油管壁上的油泥、蜡等沉积物逐级刮削下来,从而使通井规通过遇卡点时可以实现顺利的上提和下放,保证测压作业的顺利完成。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通井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井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井规的球形活动连接扣与通井规本体连接处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00:连接部;
[0024]101:上接头;
[0025]102:球形活动连接扣;
[0026]103:圆形凹槽;
[0027]200:通井规本体;
[0028]201:导流孔;
[0029]202:螺旋导流槽;
[0030]203:扶正体;
[0031]204: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3]通井是油气井测压作业前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在进行通井作业时,将通井规接在下井的第一根油管或钻杆的末端,逐步加深管柱,下入至井底或者设计的深度,使用修井液洗井一周以上后,提出通井规即可。
[0034]通井的目的一是清除套管内壁上粘附的固体物质,如钢渣、毛刺等,二是检查套管通径及变形、破损的情况,三是检查固井后形成的人工井底是否符合试油要求,四是调整井内的压井液,使其符合射孔要求。
[0035]而在目前在一般的通井作业施工中,应用了各式各样的通井规,但这些通井规结构复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油管壁上的油泥、蜡等沉积物易于聚集在通井规本体上,防卡功能表现的并不理想,导致在工具串下放的过程中极易造成事故,如钢丝打扭或顶钻,从而影响测压作业的顺利进行。
[003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通井规的防卡功能不理想,在进行通井作业过程中,油管壁上的油泥、蜡等沉积物易于聚集在通井规本体上,而导致的钢丝打扭或顶钻的事故,进行影响测压作业的顺利进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自旋转防卡的通井规。
[003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井规进行详细说明。
[003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通井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井规具体可以包括:连接部100以及与所述连接部100下部活动连接的通井规本体 200 ;
[0039]其中,所述连接部100上部用于与加重杆连接;
[0040]所述通井规本体200上设置有导流孔201和螺旋导流槽202 ;所述螺旋导流槽202用于刮削沉积物;所述导流孔201用于将刮削的所述沉积物导出所述通井规本体200。
[0041]实际应用中,将所述通井规下入井内工作时,所述通井规本体200会在井内流体及所述加重杆的作用下高速旋转,所述螺旋导流槽202可以对油管壁上的油泥、蜡等沉积物进行刮削,刮削下的沉积物会通过所述螺旋导流槽202以及所述导流孔201向上返出,从而使所述通井规顺利通过遇卡点。
[0042]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井规,通过设置与加重杆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活动连接的通井规本体,使得所述通井规本体下入井内时,在所述加重杆和井内流体的作用下可以高速旋转,对粘附在油管壁上的沉积物进行刮削,从而使通井规通过遇卡点时可以实现顺利的上提和下放,保证测压作业的顺利完成。
[0043]进一步地,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井规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在上述实施的基础上,为了保证所述通井规本体200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始终保持垂直,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井规中,在所述通井规本体200上还设置有扶正体203,且所述扶正体203设置在所述导流孔201和所述螺旋导流槽202中间,用于保持所述通井规本体200的垂直。具体的,所述扶正体203可以是所述通井规外表面上的环状凸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