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热采井网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359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流动油,所述第二水平井2承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入所述第二水平井2内的流动油。通过所述第二水平井2将所述流动油举升至地面。
[003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附图2和3,所述井网还包括直井3。其中,所述第二水平段25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段17的正下方,所述井网还包括至少两个直井3,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段17和所述第二水平段25的两侧。
[0036]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布井网时,所述第一水平井I的第一水平段17位于距油层上届的1/4-1/3处,所述第二水平井2的第二水平段25位于油层底界,所述直井3为射孔井,所述射孔井的射孔段31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段17与所述第二水平段25之间的平面内,其中射开层为油层厚度的1/2。也就是说,第一水平井I的第一水平段17在油层中的最上层,第二水平井2的第二水平段25位于油层的底层,且第一水平井I的第一水平段17与第二水平井2的第二水平段25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直井3为两列,其对称分布在第一水平井I与第二水平井2的两侧,直井3的射孔段31位于第一水平井I的第一水平段17和第二水平井2的第二水平段25之间。
[0037]在第一阶段,也就是蒸汽吞吐预热阶段,所述第一水平井1、所述第二水平井2、以及所述直井3分别进行蒸汽吞吐预热后(直井大约注入高温蒸汽量500-700吨,水平井8吨/米),关井(所述第一水平井1、所述第二水平井2、以及所述直井3)焖井5-7天后,开井,油层能量释放,所述第一水平井1、所述第二水平井2、以及所述直井3自喷。
[0038]另外,在第一阶段,请参阅附图4以及附图6,所述第一水平井I内下入第一管柱11以及第一举升管柱12,所述第二水平井2内下入第二管柱21以及第二举升管柱22 ;所述第一管柱11和所述第二管柱21用于向油层中注入高温蒸汽,所述第一举升管柱12和所述第二举升管柱22用于在油井自喷后,分别举升进入所述第一水平井I以及所述第二水平井2内的流动油;所述直井3内下入注采一体化管柱32,其用来先向油层中注入高温蒸汽,油井自喷后,再举升进入所述直井3内的流动油。
[0039]其中,所述第一水平井I为筛管分段完井,也就是向所述第一水平井I的油套环空内下入至少一个第二封隔器14,第二封隔器14的具体位置下入两个相邻的第二筛管15之间的油套环空内。所述第二水平井2为筛管完井,其中第三筛管23位于第二水平井2的第二水平段25位置,所述直井3为射孔完井,其中射孔段31位于第一水平段17与第二水平段25之间的油层中。
[0040]具体地,所述第一管柱11和所述第二管柱21都包括贯穿竖直段以及水平段的第一油管113,在水平段所述第一油管11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配气阀111,所述配气阀111的位置与所述第二筛管15的筛孔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油管113尾部设有密封件112 ;在竖直段所述第一油管113外套设有隔热管(图中未示出),其中密封件112优选为丝堵。当然地,配气阀111的个数适应于第一水平井I和第二水平井2的长度而定。也就是说,高温蒸汽在第一管柱11和/或第二管柱21内经配气阀111注入油层中。
[0041]在蒸汽吞吐预热阶段,请参阅附图4和6,所述第一管柱11和所述第二管柱21内还可以分别设有用于监测温度的第一监测管柱13和第二监测管柱26,第一监测管柱13和第二监测管柱26内都配有热电偶作为温度监测点131,其中温度监测点131的位置对应于配气阀111的位置。当第一监测管柱13和/或第二监测管柱26监测出某一温度监测点131高于预设温度时,通过配气阀111相应减少高温蒸汽的注入量。反之,当第一监测管柱13和/或第二监测管柱26监测出某一温度监测点131低于预设温度时,通过配气阀111相应增加高温蒸汽的注入量。
[0042]请参阅附图4、附图6、以及附图8,所述第一举升管柱12、所述第二举升管柱22、以及所述第三举升管柱42都包括位于竖直段的第二油管123,所述第二油管123下方连接有抽油栗121,所述第二油管123内穿设有与所述抽油栗121连接的抽油杆(图中未示出),所述抽油栗121下方连接有第一筛管122。在油井自喷后,井中还留有的流动油,为了下一步火驱准备,要利用所述第一举升管柱12、所述第二举升管柱22、以及所述第三举升管柱42把油井内的流动油举升至地面。进一步地说,流动油经第一筛管122进入抽油栗121中,抽油栗121和抽油杆再将流动油举升至地面。
[004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附图7,直井3在蒸汽吞吐预热阶段采用注采一体化管柱32,所述注采一体化管柱32自井口到井底方向依次连接有第三油管323、注采一次栗321以及第四筛管322,所述第三油管323外套设有隔热管(图中未示出)。具体地说,注采一体化管柱32在蒸汽吞吐预热阶段向直井3中注入高温蒸汽,油井自喷后,再举升进入所述直井3内的流动油。
[0044]在蒸汽吞吐预热后,点火时,请参阅附图5以及附图8,将所述第一水平井I的第一举升管柱12提出所述第一水平井I外,将直井3内的注采一体化管柱32提出直井3外,在直井3内下入第三举升管柱42。之后在第一管柱11的油套环空内下入多个第一封隔器16,此第一封隔器16的位置与筛管分段完井的第二封隔器14相对应。然后,向第一水平井I的第一管柱11内持续注入空气10-15天,每100米的油层每天空气注入量为lOOOONm3。空气将通过配气阀111注入油层中。接着,将点火器先置于所述第一水平井I第一水平段17的第一管柱11的尾部,尾部空气加热至预设温度350-400°C左右,逐渐向井口端牵拉点火器,逐次点火加热第一油管113中的空气到预设温度,使得油层逐步被点燃。
[0045]点火引燃油层后,将第一管柱11内的点火器提出第一水平井I外,第一水平井I内第一监测管柱13不动,第二水平井2内的第二监测管柱26也不动,在直井3内下入第三监测管柱33。所述第一监测管柱13、所述第二监测管柱26、以及所述第三监测管柱33都包括测试管(图中未示出),所述测试管内设有用于测量温度的热电偶。
[0046]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水平井I的第一管柱11内部套设有用于监测温度的第一监测管柱13 ;所述第二水平井2的第二管柱21内部套设有用于监测温度的第二监测管柱26 ;在第一阶段,所述直井3中不设有第三监测管柱33 ;在第二阶段,也就是重力火驱及开采阶段,所述第三监测管柱33套设在所述直井3内。第一监测管柱13、第二监测管柱26、以及第三监测管柱33都根据各油井的温度调整注入的空气量。具体地,若第一水平井I内第一监测管柱13的某一监测点131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则调整此处配气阀111,使此处空气量减少,反之亦然。若第二水平井2内第二监测管柱26的某一监测点131温度高于预设温度,也相应调整第一水平井I内的配气阀111,使第一水平井I内相应配气阀111的注入空气量减少,反之亦然。若某一直井3的第三监测管柱33温度高,说明此处燃烧充分,也相应调整第一水平井I内配气阀111的注入空气量减少,其他处配气阀111注入空气量增加,牵拉火线。
[0047]所述第二水平井2的第二举升管柱22与所述直井3的第三举升管柱42分别用于举升火驱后流入所述第二水平井2与所述直井3内的流动油。采油初期,稠油的粘度较高,由于第二水平井2的第二管柱21没有提出第二水平井2外,可以利用第二水平井2内的第二管柱21再注一些高温蒸汽降低稠油的粘度,待稠油的粘度降低时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