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机壳体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161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送风机壳体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送风机壳体的结构,特别为一种针对送风机送风效率与组装结构的改良结构。
目前一般习知的送风机壳体,如


图1所示,其送风机壳体90主要是由一卷曲后形成有一送风口96的中空主体91与两侧板92所组成,该主体91与侧板92内侧形成有一可供容置一多翼风扇70的容置空间,每一侧板92上分别设有一中空的开口93、复数的凸耳94与复数的连结座95,其开口93可供多翼风扇70外接一传动机构(图未示),该等开口93的内径皆小于多翼风扇70的外径,凸耳94则可配合螺钉97螺接主体91,而该等连结座95则可配合将送风机壳体90定位于一定位机构(图未示)上。
由于其侧板92的开口93内径小于多翼风扇70的外径,故当需安装或维修多翼风扇70时,需一一拆卸主体91上的螺钉97并扳开呈卷曲状的主体91,待安装或维修后再反相步骤组装,甚为麻烦!且由于多翼风扇70的翼片上常会附著有水滴或水气,当其运转时,水滴或水气会循切线方向而喷洒于主体91内侧壁体上(包含连结主体91的凸耳94部位),而导致凸耳94与螺钉97锈蚀,影响日后的拆装维修作业。
由于其送风口96是呈一表面平整的四方形,故其所送出的风源亦将循直线方向流动,此一送风方式对于受风的整体空间而言,其风域较窄且有耗时、浪费能源与效率低落等缺点。
另外,由于习知送风机壳体90的连结座95是多采复数片面积狭小的耳片设计,其不仅因本身强度不足而容易扭曲、变形或断裂以外,且当其连结定位机构时,亦无法提供坚固、稳定的定位效果。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领域的设计及制造经验,有感于习知送风机壳体的种种缺点,乃潜心研究并经再三试验,终于提供本实用新型“送风机壳体的改良结构”,以期能带动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风机壳体的改良结构,其可有效提高送风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风机壳体的改良结构,其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坚固且固定效果良好的送风机结构。
本实用新型“送风机壳体的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一中空的主体与两侧板。
该主体具有一送风口,其送风口的内侧面上设有一对外扩状的导板,且较佳地是,该等导板是采内浅外深的设计为佳。
该等侧板连结该主体两侧,其上分别设置有可供连结主体的凸耳、可供定位该送风机壳体于一定位机构的连结座与中空的开口,其中,连结座是呈整体的长条板状,而其中至少一开口的内径是略大于一欲容置主体内侧的多翼风扇的外径,且该开口是又可连结一内径小于该多翼风扇外径的封板。
藉此,多翼风扇可由侧板的开口处置入定位于容置空间中,改善习知拆装不易且容易锈蚀等问题,而该多翼风扇所产生的风源则可藉由该对呈外扩状设置的导板的导引,而令所送出送风口的风源亦呈外扩状地广角送出,进而提高送风效率。并达节省能源与扩散快速等目的。
且另外,侧板上的连结座改善为整体的长条板片状结构,可提高连结座的强度,使之可更坚固地连结定位机构。
由于目前送风机的发展已非常成熟,要再突破诚属不易,故本实用新型虽非具有高度的创作,但由于确有增进习知的功效,故爰依法申请新型专利。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特征,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习知送风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送风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送风机配合多翼风扇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请配合参阅图2与图3,该送风机壳体10主要是包括一中空涡形状的主体20、一第一侧板30与一第二侧板40。
该中空涡形状的主体20是具有一送风口21,该送风口21内侧面上设有一对约略呈八字形外扩状的导板22,且于本实施例中该等导板22是采如图所示的内浅外深设计。
该第一侧板30与第二侧板40是分别连结该主体20的左右两侧,使该主体20与侧板内侧形成有一中空的容置空间,而该容置空间则可用以容置一多翼风扇70。该第一侧板30与第二侧板40是分别包括有复数个凸耳32、42,一连结座33、43与一中空的开口31、41。
该等凸耳32、42可配合铆钉60而将第一侧板30与第二侧板40分别固定连结于该主体20的左右两侧。
该等连结座33、43是分别呈整体式的长条板状,其上分别挖设有复数个可供配合螺钉(图未示)而将本实用新型的送风机壳体10连结一定位机构(图未示)的孔洞。
另外,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侧板40的开口41内径是略小于该多翼风扇70的外径,而该第一侧板30的开口31内径则略大于该多翼风扇70的外径,且该开口31是又可配合螺丝61而连结一内径小于该多翼风扇70外径的封板50,使多翼风扇70可由该开口31处置入主体20内侧的容置空间,再以该封板50加以封闭。
事实上,该第二侧板40的开口41亦可采以如同第一侧板30的开口31设计,而以一封板50加以封闭之,于此并予指明。
藉此,将多翼风扇70由第一侧板30的开口31处置入而定位于主体20内侧的容置空间中,再以封板50封闭该开口31。日后欲维修该多翼风扇70或其他组件时,仅需拆装该封板50即可快速维修,由于封板50是连结于侧板上,而非位于多翼风扇70转动时的切线位置上,故无锈蚀等问题。
而至于多翼风扇70所送出的风源,则经由该设置有一对呈外扩状且采内浅外深设计的导板22的导引,可使风源除了沿着送风口21的直线方向送出以外,又可导引风源往送风口21两侧以外的斜向方向而广角地送出,扩大送风范围(角度)、提高送风效率,使该受风空间(图未示)得以更快速地达到送风目的,从而减少能源的耗费。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连结定位机构的连结座33、43,其是采以整体式的长条板状结构设计,此一结构设计可大幅提高结构受力强度,从而避免扭曲、变形或甚至断裂等情事发生,使本实用新型的送风机可稳固地定位于定位机构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送风机壳体的改良结构”确能藉所揭露的构造达到创作目的,具进步地实用性功能。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做的各种修饰与变化,仍不脱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故应以申请专利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送风机壳体的改良结构,其包括一中空的涡形主体与两侧板,该主体具有一送风口,该等侧板连结该主体两侧,其上分别设置有可供连结主体的凸耳、可供定位该送风机壳体于一定位机构的连结座与中空的开口,使一多翼风扇可设置于该主体内侧与该等侧板内侧所形成的容置空间中,而该多翼风扇转动所产生的风源则可由该送风口送出;其特征在于该主体是于靠近其送风口的内侧面上设有一对略呈八字形外扩状的导板,以及至少有一侧板的开口内径是略大于欲容置于容置空间中的多翼风扇的外径,且该侧板的开口是又可连结一内径小于该多翼风扇外径的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壳体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等导板是采内浅外深的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壳体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等侧板上的连结座是呈整体式的长条板状。
专利摘要一种送风机壳体的改良结构,包括一具有送风口的中空主体与连结主体两侧的两片侧板,侧板上有可连结主体的凸耳与中空的开口,使一多翼风扇可置于主体与侧板所形成的容置空间中,本实用新型改良之处在于,送风口内侧面上设有一对外扩状的的导板,以及至少一侧板的开口内径略大于多翼风扇的外径,且开口处又可连结一内径小于多翼风扇外径的封板;使多翼风扇可由开口处置入并以封板封闭,而其所产生的风源则随导板呈外扩状地送出。
文档编号F04D29/40GK2415185SQ0023174
公开日2001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24日
发明者吴东和, 吴子建 申请人:吴东和, 吴子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