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茨鼓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5410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罗茨鼓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制输送气体的回转式鼓风机,特别涉及一种容积式罗茨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在机壳左、右两端的左墙板和右墙板、固定在左墙板外侧的齿轮箱等,穿过机壳内腔的主、从动轴在齿轮箱中的同步齿轮的带动下有间隙地啮合且反向旋转,主动叶轮和从动叶轮分别固定在主、从动轴上;主、从动叶轮啮合线型为圆弧线,主动叶轮与从动叶轮在啮合处圆弧线形互为彼此的内外包络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主、从动叶轮啮合线型采用圆弧线,其啮合过程更加充分完全,使内泄漏大大减小,提高了风量,同时降低气流脉动和噪声,提高了整机的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剖视图。
图2是
图1在A-A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1、图2中1.机壳,2.主动轴,3.主动叶轮,4.从动轴,5.从动叶轮,6.齿轮箱,7.左墙板,8.右墙板,9.消音槽,10.齿轮。
如图2所示,分别固定在主动轴2和从动轴4上的主动叶轮3和从动叶轮5皆为三叶型,在垂直于其轴向的平面上对称分布,三叶夹角互为120°,确保了主动叶轮3和从动叶轮5在旋转时的动平衡,风机振动极微小。
主动叶轮3和从动叶轮5在叶片处外形为圆弧形,其外径B是60~68mm,最好设计成63.358mm。以叶轮中心点O为圆心,通过三个叶片外形圆弧的中心点C1、C2、C3处圆的直径为120~130mm,最佳设计尺寸是125mm,这样,主动叶轮3和从动叶轮5间隙啮合线型为圆弧线,且互为彼此的内外包络线,可使两叶轮充分完全地啮合,使内泄漏大大减小,提高了风量。
在主动叶轮3和从动叶轮5之间、主动叶轮3和从动叶轮5分别与机壳1之间,主动叶轮3和从动叶轮5分别与左墙板7和右墙板8之间都保持了一定的间隙,使主动叶轮3和从动叶轮5旋转时不会与其它零件相碰,因而可以高速运转而不需内部润滑,其间隙设计在0.07~0.18mm之间可获得较大的风量。
在机壳1内腔壁上设计若干个U型的消音槽9,消音槽9最好设计在机壳1的内腔下半部,U型槽个数在2~4个效果最好,可使机壳1内腔中的高压气体在此消音槽9处作适度的缓冲,以免高压气流由于回流冲击而导致整机的内泄漏大和噪音大。
权利要求1.一种罗茨鼓风机,包括固定在机壳(1)左、右两端的左墙板(7)和右墙板(8);固定在左墙板(7)外侧的齿轮箱(6)等,穿过机壳(1)内腔的主动轴(2)、从动轴(4)在齿轮箱(6)中的同步齿轮(10)的带动下有间隙地啮合且反向旋转,主动叶轮(3)和从动叶轮(5)分别固定在主动轴(2)和从动轴(4)上,其特征是所述主动叶轮(3)和从动叶轮(5)啮合线型为圆弧线,主动叶轮(3)与从动叶轮(5)在啮合处圆弧线互为彼此的内外包络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罗茨鼓风机,其特征是所述主动叶轮(3)和从动叶轮(5)为三叶型叶轮,分别在垂直于其轴向的平面上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罗茨鼓风机,其特征是所述主动叶轮(3)和从动叶轮(5)在叶片处外径B为60~68mm,以叶轮中心点O为圆心,通过三个叶片外圆弧的中心点C1、C2、C3处圆的直径为120~1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罗茨鼓风机,其特征是所述主动叶轮(3)和从动叶轮(5)之间;主动叶轮(3)和从动叶轮(5)分别与机壳(1)之间;主动叶轮(3)和从动叶轮(5)分别与左墙板(7)和右墙板(8)之间都保持了0.07~0.18mm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罗茨鼓风机,其特征是所述机壳(1)的内腔壁上设有若干个U型的消音槽(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制输送气体的回转式鼓风机,特别是一种容积式罗茨鼓风机,包括固定在机壳左、右两端的左墙板和右墙板、固定在左墙板外侧的齿轮箱等,穿过机壳内腔的主、从动轴在齿轮箱中的同步齿轮的带动下有间隙地啮合且反向旋转,主动叶轮和从动叶轮分别固定在主、从动轴上;主、从动叶轮啮合线型为圆弧线,主动叶轮与从动叶轮为三叶型,在啮合处圆弧线互为彼此的内外包络线,其啮合过程更加充分完全,使内泄漏大大减小,提高了风量,同时降低气流脉动和噪声,提高了整机的效率。
文档编号F04C18/12GK2533295SQ0127282
公开日2003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14日
发明者吴金义, 徐洋 申请人:丹徒县粮油机械修造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