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式充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5411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涡轮式充气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机(泵),特别是一种适合野外考察作业时,对橡皮艇或橡皮浮囊充气的一种涡轮式充气机,属机械领域。
在湖泊、水库等水域进行野外考察时,所携带的橡皮艇或作为水上平台的橡皮浮囊需要充气后才能使用,现通常采取人工打气的办法,既累人又费时。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由12V电瓶带动的涡轮式充气机,该装置的12V直流电机输出轴上装有设有翼片的涡轮盘并设置于涡轮室内,涡轮室开有进、出气口,当电机轴带动涡轮盘在涡轮室内旋转时,由于离心力作用,可使出气增压,根据需要设置若干级串联的涡轮及涡轮室,可得到充气所需的风量及风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涡轮式充气机,包括直流电源、直流电机、增压转子以及壳体,其特征是电机输出轴上设有多个串联并分别与轴活动固定的涡轮盘,每个涡轮盘面向壳体进气孔一侧的盘面上,设有多个翼片,每个带有翼片的涡轮盘设置于数量对应的涡轮室空腔内,涡轮室设有中心孔,并与电机轴之间留有进、出气间隙,涡轮室活动固定于壳体内壁面上。涡轮盘面上设置的翼片为偶数,每个翼片的长度与半径同向,翼片长度自外缘起略小于半径,翼片的高度呈矩形。每个涡轮盘及翼片与各自对应的涡轮室腔体内壁之间的空隙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效果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级数的涡轮盘转子,可满足不同的充气量。在远离居民区的野外作业时,利用汽车12V电瓶为电源,采用80W,9000转/分的直流电机,5级涡轮盘充气机,对3立方米体积的橡皮艇或浮囊充气,仅需15分钟。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气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3分别是一级涡轮盘的仰示图和主视图4、是一级涡轮盘片的结构示意图。
参看
图1-4,涡轮盘的形状如图23所示,它包括有与电机输出轴5活动固定用螺钉或其它传扭方式联接的轴套41,涡轮盘片4上设有4个翼片42,(设置偶数翼片是为了有利于转子的动平衡)。每个涡轮盘4分别置于各自对应的每个涡轮室3内。如图4所示,每个涡轮室上端敞口,下底面设有一中心孔,多个涡轮室叠合后,上一个的底如同下一个的盖,中心孔能使电机输出轴5从中穿过,并使空气也从中心通过。如
图1所示,为5级涡轮盘充气机的实施结构。涡轮室3与电机9都固定在外壳2的内壁面上,8为电机固定片,11为多个涡轮室叠合后的顶部限位盖板。它与壳体内壁下方的定位台阶共同将多级涡轮室定位于壳体内设计位置上。定位后,限位盖板11与壳体壁面固定(螺钉或胶接)。电机的电源线6由外壳引出,用密封胶7防止漏气。外壳的顶部设有活动盖,盖上设有进气孔1,空气由此进入涡轮室。当电机轴旋转时,轴上的涡轮盘在涡轮室内旋转,靠近翼片的空气被翼片旋转离心至涡轮室四周,经涡轮室底部中心孔进入下一级涡轮室,再被离心......,经多级后,空气从最后一个涡轮室出来不会反流,具有一定的风量和风压,由充气孔10经导管对充气对象进气充气、充气风量与风压的大小,与使用电机的功率、翼片形状、级数、涡轮盘与涡轮室之间的间隙量有关,可根据需要计算和实验确定。本实施例中,选取涡轮盘直径φ1=70mm,涡轮盘厚度h1=7mm,翼片高度h1’=5mm。在360°圆周内,均布四个翼片,涡轮室内腔φ2=73mm,涡轮室中心孔φ3=20mm,涡轮室腔高h2=10mm,采用5级涡轮盘及涡轮室,将它们整体组装,调整好涡盘位置并与轴固定后,与电机一起安装至外壳内定位,为了组装方便,壳体可制成活动联接的两段。涡轮盘与涡轮室的材料可使用工程塑料模压而成,也可用金属材料机加工。
权利要求1.一种涡轮式充气机,包括直流电源、直流电机、增压转子以及壳体,其特征是电机输出轴上设有多个串联并分别与轴活动固定的涡轮盘,每个涡轮盘面向壳体进气孔一侧的盘面上,设有多个翼片,每个带有翼片的涡轮盘设置于数量对应的涡轮室空腔内,涡轮室设有中心孔,并与电机轴之间留有进、出气间隙,涡轮室活动固定于壳体内壁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式充气机,其特征是涡轮盘面上设置的翼片为偶数,每个翼片的长度与半径同向,翼片长度自外缘起略小于半径,翼片的高度呈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轮式充气机,其特征是每个涡轮盘及翼片与各自对应的涡轮室腔体内壁之间的空隙为1.5mm。
专利摘要一种涡轮式充气机,包括直流电源、直流电机、增压转子以及壳体,其特征是电机输出轴上设有多个串联并分别与轴活动固定的涡轮盘,每个涡轮盘面向壳体进气孔一侧的盘面上,设有多个翼片,每个带有翼片的涡轮盘设置于数量对应的涡轮室空腔内,涡轮室设有中心孔,并与电机轴之间留有进、出气间隙,涡轮室活动固定于壳体内壁面上。
文档编号F04D19/02GK2538988SQ0127308
公开日2003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8日
发明者王楚, 夏威岚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