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261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风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风扇,特别是关于一种组合式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的应用多为散热,例如一般电子设备即需要藉风扇来散热。一般的电子设备大都只需要一个风扇即可,但是针对某些形状较为长、宽或扁的电子设备,例如是大型服务器(server)、通讯设备(telecom)、大型路由器(router)等,如果单使用一个风扇往往只能做到局部的散热,并无法达到全面性的散热,因此在设计上,会因应系统形状的改变,将多个风扇组合在一起,以提升散热的效果。
请参照图1A,其示出了公知的一种组合式风扇的示意图。组合式风扇可由二个以上的风扇共同组合而成,在图1A中,仅以2个风扇12a、12b为例。风扇12a、12b各为一单体风扇,以并联方式设置于系统中。或者,请参照图1B,其示出了公知的另一种组合式风扇的示意图。组合式风扇亦可利用一风扇盘(fan tray)14来将二风扇12a、12b并联先形成一模块化结构后,再将此一模块化结构设置于系统中。
然而,不论是直接锁固于系统中或是使用风扇盘形成一模块化结构,当二风扇12a、12b紧密排列在一起时,容易因两者的自然振动频率相近,而产生共振现象(sympathetic vibration),造成噪音激频产生,且其噪音值亦相对提升。而若采用两个相异的风扇,诸如使两风扇的扇叶数目相异、转速不等,虽可能使两风扇的自然频率相差较大,或许可避免产生共振现象,然两个相异的风扇彼此的风扇特性亦不相同,容易造成彼此的流场相互干扰。

发明内容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系提出一种组合式风扇,不仅可兼顾整体的风扇特性,同时可避免两相邻风扇之间产生共振现象,减少噪音激频产生,进而改善其噪音值。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组合式风扇,至少包括第一风扇,以及第二风扇。第一风扇包括第一框体、第一马达底座,以及第一叶轮。第一叶轮设置于第一马达底座上,第一框体具有第一开孔,而第一马达底座则设置于该第一开孔内,且第一马达底座系以多个第一导流组件与第一框体相连。第二风扇包括第二框体、第二马达底座,以及第二叶轮。第二叶轮设置于第二马达底座上,第二框体具有第二开孔,而第二马达底座则设置于该第二开孔内,且第二马达底座系以多个第二导流组件与第二框体相连。其中,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系并联配置,且第一导流组件的数目系相异于第二导流组件的数目。
如上述的组合式风扇,第一开孔于第一框体上各形成一入风口及一出风口,且第一马达底座系位于出风口。第一风扇更包括至少一外扩部,设置于入风口或出风口,可增加气流流入或流出的面积,且外扩部与第一框体相连。
如上述的组合式风扇,第二开孔于第一框体上各形成一入风口及一出风口,且第二马达底座系位于出风口。第二风扇更包括至少一外扩部,设置于入风口或出风口,可增加气流流入或流出的面积,且外扩部与第二框体相连。
如上述的组合式风扇,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系具有相等的叶片数目,第一导流组件与第二导流组件系为肋条或静叶。第一风扇与该第二风扇系为轴流式风扇。另外,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可利用一风扇盘(fan tray)加以并联配置,例如是以卡扣、嵌合、可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风扇盘的任一适当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再提出一种组合式风扇,至少包括一框体、多个马达底座,以及多个叶轮。框体为整体成型,且具有多个开孔,而多个马达底座系分别设置于开孔内,每一马达底座系以多个导流组件与框体相连。叶轮则分别设置于马达底座上。其中,每相邻二马达底座的导流组件的数目系不相等。
如上述的组合式风扇,此些开孔系分别于框体上各形成一入风口及一出风口,且每一马达底座系位于出风口。且上述的组合式风扇更包括至少一外扩部,设置于此些入风口或此些出风口,可增加气流流入或流出的面积,且此些外扩部系分别与框体相连。
如上述的组合式风扇,系包括多个轴流式风扇,且此些叶轮系具有相等的叶片数目,而导流组件系为肋条或静叶。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示出了公知的一种组合式风扇的示意图。
图1B示出了公知的另一种组合式风扇的示意图。
图2A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式风扇的俯视图。
图2B示出了图2B的组合式风扇的仰视图。
图3A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式风扇的俯视图。
图3B示出了图3B的组合式风扇的仰视图。
图4A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式风扇的俯视图。
图4B示出了图4A的组合式风扇的仰视图。
图5A与图5B为公知的风扇与本发明风扇的频谱图对照。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例请同时参照图2A与图2B,图2A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式风扇的俯视图,而图2B示出了图2B的组合式风扇的仰视图。在此,需特别注意的是,为求方便说明,本实施例中仅以二风扇为例,然本实施例并不仅限于此,使用者可视其所需,同时并联三个以上的风扇亦可。在本实施例中,组合式风扇20至少包括二风扇22a、22b,风扇22a例如是一轴流式风扇,包括一框体23a、一马达底座24a、一叶轮25a以及至少一导流组件26a。
框体23a具有一开孔,且开孔于框体两端各形成一入风口及一出风口。马达底座24a设置于开孔内,且可依据使用者所需而择一设置于入风口或出风口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将马达底座24a设置于出风口处。叶轮25a系设置于马达底座24a上,而多个导流组件26a则设置于框体23a与马达底座24a之间,藉以支撑马达底座24a,并同时具有引导气流的功用。同时,马达底座24a系藉由多个导流组件26a与框体23a相连。
同样地,风扇22b例如是一轴流式风扇,包括一框体23b、一马达底座24b、一叶轮25b以及至少一导流组件26b。框体23b具有一开孔,且开孔于框体两端各形成一入风口及一出风口。马达底座24b设置于开孔内,且优选将马达底座24b设置于出风口处。叶轮25b系设置于马达底座24b上,而多个导流组件26b则设置于框体23b与马达底座24b之间,藉以支撑马达底座24b,并同时具有引导气流的功用。同时,马达底座24b系藉由多个导流组件26b与框体23b相连。
风扇22a与风扇22b为两个极其相似的风扇,其所采用的框体、马达底座、叶轮,以及叶轮上的叶片数目均相同,而两者最主要的不同点即在于,导流组件26a的数目系相异于导流组件26b的数目。以本实施例而言,风扇22a采用四个导流组件26a,而风扇22b则采用三个导流组件26a。导流组件例如是肋条、静叶,或一等效组件。
当风扇22a与风扇22b两者并联紧密配置在一起时,由于风扇22a与风扇22b具有相似的风扇特性,不会产生彼此流场相互干扰的问题,再加上彼此导流组件的数目不同,足以使两风扇的自然振动频率产生歧异,可避免两相邻风扇的间产生共振现象(sympathetic vibration),减少噪音激频产生,进而改善其噪音值。
第二实施例请同时参照图3A与图3B,图3A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式风扇的俯视图,而图3B示出了图3B的组合式风扇的仰视图。组合式风扇30至少包括二风扇32a、32b,以及一风扇盘(fan tray)34。在此,需特别注意的是,为求方便说明,本实施例中仅以二风扇为例,然本实施例并不仅限于此,使用者可视其所需,同时并联三个以上的风扇亦可。
本实施例中的二风扇32a、32b主要特征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风扇22a、22b相似,风扇32a与风扇32b为两个极其相似的风扇,其所采用的框体、马达底座、叶轮,以及叶轮上的叶片数目均相同,而两者最主要的不同点即在于,导流组件36a的数目系相异于导流组件36b的数目。对于本实施例,风扇32a采用四个导流组件36a,而风扇32b则采用三个导流组件36a。导流组件例如是肋条、静叶,或一等效组件。
当风扇32a与风扇32b两者并联紧密配置在一起时,由于风扇32a与风扇32b具有相似的风扇特性,不会产生彼此流场相互干扰的问题,再加上彼此导流组件的数目不同,足以使两风扇的自然振动频率产生歧异,可避免两相邻风扇的间产生共振现象,减少噪音激频产生,进而改善其噪音值。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第一实施例的风扇22a、22b各为一单体风扇,以并联方式分别设置于系统中。本实施例则是先利用风扇盘34来将二风扇32a、32b并联先形成一模块化结构后,再将此一模块化结构设置于系统中,如此一来,对于大型系统而言,有助于组装上的方便性,避免逐一将多个风扇锁固至系统上时若干的难处。
风扇32a、32b例如是以卡扣、嵌合、可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风扇盘34的任一适当位置上,且可依据实际使用上的需求,添增风扇的个数与配置的方式。
第三实施例请同时参照图4A与图4B,图4A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式风扇的俯视图,而图4B示出了图4A的组合式风扇的仰视图。在此,需特别注意的是,为求方便说明,本实施例中仅以二风扇42a、42b为例,然本实施例并不仅限于此,使用者可视其所需,同时并联三个以上的风扇亦可。
在本实施例中,组合式风扇40系由包括一框体43、马达底座44a、44b,以及叶轮45a、45b,藉以组成二风扇42a、42b。框体43为整体成型,且具有多个开孔,以分别在框体43各自形成出风口与入风口。马达底座44a、44b系分别设置于开孔内,且可依据使用者所需而择一设置于入风口或出风口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将马达底座44a、44b设置于出风口处。
叶轮45a、45b则分别设置于马达底座上44a、44b,马达底座44a系以多个导流组件46a与框体43相连,同样地,马达底座44b系以多个导流组件46b与框体43相连,藉由导流组件46a/46b的设置,藉以支撑马达底座44a/44b,并同时导流组件46a/46b具有引导气流的功用。其中,每相邻二马达底座的导流组件的数目不相等。以本实施例而言,风扇42a采用四个导流组件46a,而风扇42b则采用三个导流组件46a。导流组件例如是肋条、静叶,或一等效组件。
风扇42a、42b为二轴流式风扇,且所使用的叶轮45a、45b具有相等的叶片数目,故风扇42a、42b具有相似的风扇特性,不会产生彼此流场相互干扰的问题,再加上每相邻二马达底座的导流组件数目不同,足以使两相邻风扇的自然振动频率产生歧异,可避免两相邻风扇的间产生共振现象(sympathetic vibration),减少噪音激频产生,进而改善其噪音值。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组合式风扇40系采用一体成型的框体,可免去将多个风扇组装在一起的步骤,具有构造简单、组装容易,与节省生产成本的优点。
综上所述,上述的各实施例,均在兼顾整体的风扇特性的前提下,藉由使两相邻风扇间的自然振动频率产生歧异,来避免两相邻风扇的间产生共振现象,以减少噪音激频产生,进而改善其噪音值。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例如,更可于每一风扇单体的框体外缘,例如是入风口或出风口处,设置一外扩部,可增加气流流入或流出的面积,进一步可提升整体的风压或风量,且当外扩部设置于出风口处时,更可达到减速及整流的效果。
另外,请同时参照图5A与图5B,图5A为公知的风扇作声音测试后所得的频谱图,其采用二个约七公分大小的单体风扇并联,且每一风扇皆使用四根肋条来连接框体与马达底座。而图5B则为本发明风扇的频谱图,其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式风扇,采用与公知的类似的二个约七公分大小的单体风扇并联,然其中的一风扇使用三根肋条,而另一风扇则使用四根肋条来分别连接框体与马达底座。
将图5A与图5B相互对照,可明显发现公知的风扇在约1000Hz处具有一明显的噪音激频,而应用本发明的风扇在此处则明显改善,如此一来,足可证明应用本发明的组合式风扇确实具有避免两相邻风扇之间产生共振现象,可减少噪音激频产生并改善噪音值的效果。
虽然本发明已结合优选实施例描述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式风扇,至少包括一第一风扇,包括一第一框体,具有一第一开孔;一第一马达底座,设置于该第一开孔内,且该第一马达底座系以多个第一导流组件与该第一框体相连;以及一第一叶轮,设置于该第一马达底座上;以及一第二风扇,包括一第二框体,具有一第二开孔;一第二马达底座,设置于该第二开孔内,且该第二马达底座系以多个第二导流组件与该第二框体相连;以及一第二叶轮,设置于该第二马达底座上;其中,该第一风扇与该第二风扇系并联配置,且所述第一导流组件的数目系相异于所述第二导流组件的数目。
2.如权利要求第1项的组合式风扇,其中该第一开孔于该第一框体上各形成一入风口及一出风口,且该第一马达底座系位于该出风口。
3.如权利要求第2项的组合式风扇,其中该第一风扇更包括至少一外扩部,设置于该入风口或该出风口,可增加气流流入或流出的面积,且该外扩部与该第一框体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风扇,其中该第二开孔于该第二框体上各形成一入风口及一出风口,且该第二马达底座位于该出风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风扇,其中该第二风扇更包括至少一外扩部,设置于该入风口或该出风口,可增加气流流入或流出的面积,且该外扩部与该第二框体相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风扇,其中该第一叶轮与该第二叶轮具有相等的叶片数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风扇,其中该第一风扇与该第二风扇系利用一风扇盘加以并联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风扇,其中该第一风扇与该第二风扇系以卡扣、嵌合、可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该风扇盘的任一适当位置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风扇,其中所述所述第一导流组件与第二导流组件系为肋条或静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风扇,其中该第一风扇与该第二风扇系为轴流式风扇。
11.一种组合式风扇,至少包括一框体,该框体为整体成型,具有多个开孔;多个马达底座,系分别设置于所述开孔内,每一马达底座系以多个导流组件与该框体相连;以及多个叶轮,系分别设置于所述马达底座上;其中,每相邻二马达底座的所述导流组件的数目系不相等。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合式风扇,其中所述开孔系分别于该框体上各形成一入风口及一出风口,且每一马达底座系位于该出风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合式风扇,更包括至少一外扩部,设置于所述入风口或所述出风口,可增加气流流入或流出的面积,且所述外扩部系分别与该框体相连。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合式风扇,其中所述叶轮系具有相等的叶片数目。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合式风扇,其中所述导流组件系为肋条或静叶。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合式风扇,系包括多个轴流式风扇。
全文摘要
一种组合式风扇,至少包括第一风扇,以及第二风扇。第一风扇包括第一框体、第一马达底座,以及第一叶轮。第一叶轮设置于第一马达底座上,第一框体具有第一开孔,而第一马达底座则设置于该第一开孔内,且第一马达底座系以多个第一导流组件与第一框体相连。第二风扇包括第二框体、第二马达底座,以及第二叶轮。第二马达底座系以多个第二导流组件与第二框体相连。其中,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系并联配置,且第一导流组件的数目系相异于第二导流组件的数目。本发明兼顾整体的风扇特性,同时可避免两相邻风扇之间产生共振现象。
文档编号F04D29/64GK1828060SQ200510051510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日
发明者萧立辉, 刘金升, 雷总玙, 黄文喜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