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架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3931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扇架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组装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在风扇上的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也随之不断提高。以应用有大量集成电路的服务系统为例,这些服务系统为增加数据处理速度以及更有效率的空间运用,通常会在极为狭小的空间内安装多个运行会产生高温的集成电路,如中央处理单元或绘图芯片等等。另一方面,为保护这些服务系统,在系统外部均会装设有机壳,因此当这些会产生高温的集成电路实际运行时,如果产生的高温无法顺利有效的逸散出去,进而会影响到服务系统的正常运行。一般而言,散热风扇装置是成本低且有效率的方法。
请参阅图1,它是现有散热风扇结构,这种散热风扇1虽然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但如图所示,该散热风扇1的风扇叶片10仅在周围处设有一保护框架12,在出风方向14处并未设有保护框架。这种散热风扇结构虽然广泛用于中央处理单元或绘图芯片的散热,然而在使用上却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具体而言,当散热风扇应用在上述服务系统时,由于服务系统硬件的检查与装卸次数相当频繁,不像一般个人计算机装设后极少去做硬件的检查与装卸,因此缺少保护框架的散热风扇受到碰撞的机率大幅提高,再加上这些风扇与集成电路间的接置紧密,一旦散热风扇遭到碰撞后,极易连带伤及集成电路。请再参阅图2,它是另一现有散热风扇结构。与图1中所示的散热风扇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在散热风扇2风扇叶片20的出风方向22处,装设有保护框架24,如图所示,该保护框架24是通过四个螺丝26固定在该风扇叶片20周围的保护框架28上,借以保护该风扇叶片20不易受到异物的碰撞而损坏,避免伤及到与该散热风扇2相接置的集成电路。
上述图2所示的散热风扇结构,固然可以达到保护散热风扇的功效,然仅单一个散热风扇即需要四个如螺丝等的固定件固定设置在出风口的保护框架。一旦应用在需要大量散热风扇的服务系统或其它的装置时,需要的固定件与保护框架的数量以及保护框架的固定作业,会耗费大量的硬件成本与安装时间。相对的,一旦需要装卸时,还必须有如起子等辅助工具才能完成作业,极为不便。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无需额外硬件固定构件且装卸便利的风扇架组装结构,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额外固定硬件构件的风扇架组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卸时无需辅助工具的风扇架组装结构。
为达成以上所述及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风扇架组装结构包括风扇架,包括第一阻挡部、第二阻挡部以及第三阻挡部,该第二阻挡部包括位置交错的至少一上挡止部与至少一下挡止部,该上挡止部与下挡止部间形成有容置空间;以及盖板,组设在该风扇架的容置空间中,且在盖板的边缘形成有对应该上挡止部形状与数量的开口;当开启该第一阻挡部,令该盖板通过该开口穿过该上挡止部抵止于该下挡止部后,将该盖板推抵到第三阻挡部,再将该第一阻挡部关闭,即能将该盖板结合到风扇架上。
该风扇架是ㄇ形结构。其中该第一阻挡部是一端固定在该风扇架至少一边缘的弹性构件。该第二阻挡部则形成于该风扇架平行的二侧,每一侧均包括位置交错的至少一上挡止部与至少一下挡止部,该上挡止部与下挡止部间形成有可容置该盖板的容置空间。该第三阻挡部则与该第二阻挡部的二侧垂直。该盖板边缘形成有对应该上挡止部形状与数量的开口。当开启该第一阻挡部令该盖板通过该开口穿过该上挡止部而抵止于该下挡止部后,将该盖板推抵至第三阻挡部,再将该第一阻挡部关闭,即可将该盖板结合至风扇架上。
该第一阻挡部相对于固定在风扇架的一端形成有弯折部,通过该弯折部卡扣该盖板。该上挡止部与下挡止部是通过冲压或铸造方式形成的。该上挡止部是形成于下挡止部之间,该风扇架是金属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风扇架组装结构通过该风扇架的第一阻挡部、第二阻挡部以及第三阻挡部即可固定该盖板。且无需额外的组装构件与组装工具即可完成风扇架与盖板的装卸,故可提高装卸的效率。


图1是现有散热风扇结构示意图;图2是另一现有散热风扇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扇架组装结构的示意图;以及图4A至图4C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扇架组装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阅图3,它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扇架组装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架组装结构包括风扇架30以及盖板32。该风扇架30包括第一阻挡部302、第二阻挡304部以及第三阻挡部306。
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风扇架30是金属材质制成且具有ㄇ形的结构。其中该第一阻挡部302是一端固定在该风扇架30至少一边缘的弹性构件。更具体而言,该第一阻挡部302是金属材质,且可通过焊接、锁固或粘接等方式固定在该风扇架30的边缘。此外该第一阻挡部302相对于固定在风扇架30的一端形成有弯折部302a,该弯折部302a可通过冲压方式形成。
该第二阻挡部304是形成于该风扇架30用于容置该盖板32的平行二侧的边缘。如图所示,该二侧的间距与每一侧的长度分别等于或略大于该盖板32的宽度与长度,且该二侧的每一侧均包括位置交错的至少一上挡止部304a与至少一下挡止部304b,该上挡止部304a与下挡止部304b间形成有可容置该盖板32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高度等于或略大于该盖板32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该上挡止部304a与下挡止部304b是通过冲压方式或铸造方式形成的。更具体而言,该二侧的每一侧边均形成有五个下挡止部304b以及分别形成于该下挡止部304b间的四个上挡止部304a。
该第三阻挡部306则是与该第二阻挡部304的二侧垂直。
该盖板32边缘形成有对应该上挡止部304a形状与数量的开口322。
请参阅图4A至图4C,它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扇架组装结构的组装示意图。请参阅图4A,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图所示,当开启该第一阻挡部302令该盖板32通过该开口322穿过该上挡止部304a抵止于该下挡止部304b。
请参阅图4B,如图所示,将该盖板32推抵到第三阻挡部306。
请参阅图4C,如图所示,再将该第一阻挡部302关闭,即可将该盖板32结合到风扇架30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风扇架组装结构通过该风扇架30的第一阻挡部302、第二阻挡部304以及第三阻挡部306即可固定该盖板32。且无需额外的组装构件与组装工具即可完成风扇架与盖板的装卸,可提高装卸的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风扇架组装结构,供至少一风扇组设在该组装结构中,其特征在于,该风扇用的组装结构包括风扇架,包括第一阻挡部、第二阻挡部以及第三阻挡部,该第二阻挡部包括位置交错的至少一上挡止部与至少一下挡止部,该上挡止部与下挡止部间形成有容置空间;以及盖板,组设在该风扇架的容置空间中,且在盖板的边缘形成有对应该上挡止部形状与数量的开口;当开启该第一阻挡部,令该盖板通过该开口穿过该上挡止部抵止于该下挡止部后,将该盖板推抵到第三阻挡部,再将该第一阻挡部关闭,即能将该盖板结合到风扇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架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风扇架是金属材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架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风扇架是ㄇ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架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阻挡部是一端固定在该风扇架至少一边缘的弹性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架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阻挡部是通过焊接、锁固或粘接方式固定在该风扇架的边缘。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架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阻挡部是金属材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架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阻挡部相对于固定在风扇架的一端形成有弯折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架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弯折部是通过冲压方式形成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架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阻挡部是形成在该风扇架用于容置该盖板的平行二侧的边缘。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扇架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二侧的间距与每一侧的长度分别等于或略大于该盖板的宽度与长度,且该二侧的每一侧均包括位置交错的至少一上挡止部与至少一下挡止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架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空间的高度等于或略大于该盖板的高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架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挡止部与下挡止部是通过冲压或铸造方式形成的。
专利摘要一种风扇架组装结构包括风扇架,包括第一阻挡部、第二阻挡部以及第三阻挡部,该第二阻挡部包括位置交错的至少一上挡止部与至少一下挡止部,该上挡止部与下挡止部间形成有容置空间;以及盖板,组设在该风扇架的容置空间中,且在盖板的边缘形成有对应该上挡止部形状与数量的开口;当开启该第一阻挡部,令该盖板通过该开口穿过该上挡止部抵止于该下挡止部后,将该盖板推抵到第三阻挡部,再将该第一阻挡部关闭,即能将该盖板结合到风扇架上;本实用新型且无需额外的组装构件与组装工具即可完成风扇架与盖板的装卸,故可提高装卸的效率。
文档编号F04D29/64GK2851667SQ200520119159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5日
发明者高光毅, 张林伟, 谢季康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