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进气导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392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缩机的进气导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的进气导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不对储油槽内的储油产生扰动,减少壳体内流体含油量,以降低压缩机的抛油量并提高机组效率的压缩机的进气导流结构。
背景技术
涡轮压缩机内部具有压缩、传动等组件,各组件在作动过程中均会产生摩擦,同时为维持压缩组件在压缩过程的密封效果,势必在压缩机的内部流体中加入润滑油,以提供各组件的摩擦面的润滑及实现密封效果。然而,含有过多油分子的流体,将使压缩机的抛油量增加,而导致机组的效率不高。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压缩机的抛油量及提高机组的效率,已为从事该行业的相关人士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公知压缩机的进气导流结构,压缩机具有壳体,在该壳体的内部形成有高压气体区以及低压气体区。在高压气体区的壳体上设有排出口,而在低压气体区的壳体上设有吸入口,并在该壳体底部形成有储油槽。在该压缩机吸入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具有内部空间的背板,在背板上形成有将背板内部空间分成上导流部和下导流部的分流部。该分流部可用以与压缩机的回流管相对且切割该回流管的吸入面积,背板所形成的上导流部用以与压缩机的压缩室连通,下导流部用以与压缩机的马达室连通。
然而,上述公知压缩机的进气导流结构,在实际使用上仍存在下述的问题。由于从回流管进入的冷媒及油的混合流体,通过背板的下导流部直接向下流入,使位于压缩机底部的储油槽储油受扰动从而产生溅起的油分子,该油分子将与冷媒再度混合后,再被压缩室吸入压缩,因而造成压缩机的抛油量大幅增加,致使机组的输出效率降低。
于是,本设计人鉴于上述问题以及从事该行业多年的经验,并针对可进行改善的问题,潜心研究并配合实际的运用,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压缩机的进气导流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的进气导流结构,所述压缩机具有壳体,在壳体的内部形成有高压气体区及低压气体区。在高压气体区的壳体上设有排出口,而在低压气体区的壳体上设有吸入口,并在壳体底部形成有储油槽。其中,在该吸入口设有导流结构,该导流结构具有设于壳体内部的导引件。该导引件包括封闭段及形成于封闭段一侧的开放段,该封闭段位于吸入口的下方处并对应于储油槽的方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的进气导流结构中,利用导引件设于壳体的吸入口下方,以使进入壳体的流体往储油槽方向的流速降低,不对储油槽内的储油产生扰动,从而减少壳体内流体含油量,以降低压缩机的抛油量并提高机组的效率。
优选地,所述导引件从所述壳体的吸入口周缘直接向内延伸,并一体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导引件的封闭段位于所述吸入口的下半段周缘,所述开放段形成于所述吸入口的上半段周缘。
优选地,所述导引件设置有与所述壳体的吸入口连接的半圆形管。
优选地,所述导引件设置有与所述壳体的吸入口连接的圆形管体,在所述管体的末端下方具有所述封闭段,其上方形成有所述开放段。
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还包括阻挡组件,所述阻挡组件位于所述导引件的进气行程的末端处。
优选地,所述阻挡组件为马达外壁。
优选地,所述阻挡组件为拦油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2的另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壳体11上盖111排出口12中座13底座131、121吸入口14分隔板141穿孔 15高压气体区16低压气体区 17出气管18回流管 19储油槽2涡轮装置21固定涡轮211叶片212连通孔 22绕动涡轮221叶片 222轴孔23支撑架3传动机构31传动轴 32马达321转动部 322固定部4导引件41封闭段 42开放段5阻挡组件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述附图仅用于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2的另一示意图。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的进气导流结构,该压缩机可以是涡轮式压缩机,其主要包括壳体1、涡轮装置2、传动机构3,其中
壳体1包括上盖11、中座12及底座13。上盖11与底座13均为具有封口端的圆筒体,中座12则为具有两开口端的圆筒体。在上盖11的中央处螺纹固定有具有穿孔141的分隔板14,以将壳体1内部的气体分隔成高压气体区15及低压气体区16。在高压气体区15的上盖11上方设有排出口111,排出口111可供出气管17穿入连结。另外,在低压气体区16的底座13上设有吸入口131,吸入口131可供回流管18穿入连结,并在底座13的底部形成有储油槽19。
涡轮装置2设于壳体1的内部,且其具有固定涡轮21、绕动涡轮22及支撑座23。固定涡轮21位于分隔板15的下方,且于其下方延伸有涡旋形叶片211中央开设有连通孔212。另外,绕动涡轮22的上方也延伸有涡旋形叶片221,叶片221与固定涡轮21的叶片211相应配合,并在两叶片211、221之间形成有压缩室24。在绕动涡轮22的下方设有轴孔222,轴孔222内部设有轴承(Bearing)以及偏心衬套等组件。在轴孔222外侧设有用于固定定位固定涡轮21以及绕动涡轮22的支撑座23。
传动机构3也设于壳体1的内部并且位于涡轮装置2的下方处,其包括传动轴31及马达32。传动轴31的一端枢接于底座13的底部中心处,另一端则穿接于绕动涡轮22的轴孔222中。马达32由包覆连接于传动轴31中段处的转动部321及环设于转动部321外部周缘的固定部322构成。另外,为实现马达32的转动部321在运转过程的平衡,通常在传动轴31的上、下两侧分别套接或螺纹固定有上平衡块33及下平衡块34。
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结构可以是直接成型于底座13的吸入口131下方的导引件4。导引件4具有封闭段41及形成于封闭段41上方的开放段42,并且可以是半圆环、“凵”形环或者其它各种不同几何形状的型态,本实施例为半圆环。封闭段41环设于吸入口131的下半段周缘,开放段42则形成于吸入口131的上半段周缘。
当该压缩机开始运作时,流体从回流管18流经吸入口131,大部分流体将沿导引件4的周缘形状向前流动,并撞击马达32的固定部322外壁面,以使流体中的油分子吸附在固定部322的外壁面上,并借助重力的作用而向下流回储油槽19中,以使流体实现油与冷媒的分离。而前述的大部分冷媒将向上流动,被涡轮装置2的固定涡轮21及绕动涡轮22吸入,并经过压缩室24及连通孔212成为高压气体,再由分隔板14的穿孔141进入高压气体区15。另外,少部分冷媒则以较为缓慢的流动速率向下移动,不对储油槽19的储油产生扰动,从而减少壳体1内流体含油量,以降低压缩机的抛油量并提高机组的效率。同时,可使底座13保持在特定的温度下。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引件4除了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以外,也可以是圆形管体或半圆管体的型态。本实施例为圆形管体,其一端设置在底座13的吸入口131内并与其连接,另一端则伸出底座13的内壁,并在该管体的伸出区域形成有封闭端41以及开放段42,从而可以实现前述实施例的功效。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的组合剖视图。如图5所示,该压缩机的吸入口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与机具的需求,在壳体1的中座12上设有吸入口121,该吸入口121同样供回流管18插设连接,并在吸入口121的内侧形成有本实用新型的导引件4。在传动机构3的上方设有阻挡组件5。阻挡组件5可以是圆环形拦油板。导引件4的封闭段41及开放段42介于中座12与阻挡组件5之间,以使流体中的油分子得以吸附黏着在阻挡组件5的表面上,并借助重力的作用,向下流回壳体1的储油槽19中。
此外,前述的阻挡组件5也可以如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型态,以马达32的固定部322外壁作为阻挡,从而节约组件的成本及节省装配工时以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压缩机的进气导流结构,所述压缩机具有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高压气体区以及低压气体区,在所述高压气体区的壳体上设有排出口,在所述低压气体区的壳体上设有吸入口,并在所述壳体底部形成有储油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入口设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具有设于壳体内部的导引件,所述导引件包括封闭段以及形成于封闭段一侧的开放段,所述封闭段位于所述吸入口的下方处并对应于所述储油槽的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进气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件从所述壳体的吸入口周缘直接向内延伸,并一体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的进气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件的封闭段位于所述吸入口的下半段周缘,所述开放段形成于所述吸入口的上半段周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进气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件为与所述壳体的吸入口连接设置的半圆形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进气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件为与所述壳体的吸入口连接设置的圆形管体,在所述管体的末端下方具有所述封闭段,其上方形成有所述开放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进气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还包括阻挡组件,所述阻挡组件位于所述导引件的进气行程的末端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的进气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组件为马达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的进气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组件为拦油板。
专利摘要一种压缩机的进气导流结构,该压缩机具有壳体,在壳体的内部形成有高压气体区以及低压气体区。在高压气体区的壳体上设有排出口,在低压气体区的壳体上设有吸入口,并在壳体底部形成有储油槽。其中在该吸入口设有导流结构,该导流结构具有设在壳体内部的导引件。该导引件包括封闭段和形成于封闭段一侧的开放段,该封闭段位于吸入口的下方处并对应于储油槽的方向设置。由此,可使进入壳体的流体往储油槽方向的流速降低,不对储油槽内的储油产生扰动,从而减少壳体内流体含油量,以降低压缩机的抛油量并提高机组的效率。
文档编号F04C18/02GK2881161SQ20052011863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9日
发明者唐光德, 吴三明, 王文彦 申请人:擎宇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