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输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204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输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油泵,特别是一种具有冷却润滑内部机件的车用电磁输油泵。
背景技术
为了克服现有机械式输油泵存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安装、维护、修理不方便,安全 性、稳定性和效率较低的问题,以电磁力驱动活塞运动的电磁泵己被广泛应用,根据对线圈 供电电源的不同,有交流电磁泵、直流脉冲电磁泵。
200520047032. 3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体积小,安装、维护,修理方便且工作安全 性、稳定性和效率高的电磁输油泵。其结构如图l所示,包括带有轴向输油孔2的电磁泵体 1,固定安装在电磁泵体1上与输油孔2的两端连接的进油管3和出油管4;所述输油孔2 内从进油管3端依次设有弹簧5,能往复运动的活动单向阀6,以及固定于出油管4套孔内 的固定单向阀7。
其工作过程如下电磁泵体l通以50Hz的交变电流,产生一个交变的电磁场,并与弹 簧5驱动活动单向阀6在输油孔2中往复运动,当活动单向阀6向进口接套3方向运动,活 动单向阀6压向从进口接套3流入输油孔2中的油,活动单向阀6的阀芯602受压开启,油 流入活动单向阀6和固定单向阀7之间形成的空腔;当活动单向阀6向出口单向阀7方向运 动时,压向活动单向阀6和固定单向阀7之间空腔内的油,活动单向阀6的阀芯受压闭合, 固定单向阀7的阀芯受压开启,这时,具有一定行程压力的油经出口接套4流出为设备供油。 如此不断往复,可以实现为设备不断供油。若线圈设计为通直流脉冲电流的则为直流脉冲电 磁泵。
然而,现有的这种电磁泵,油从进油管进入,经输油孔,从出油管排出,油泵内部的部 件得不到润滑和冷却,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油泵内的部件,特别是励磁线圈发热损坏, 导致油泵寿命短。如何提供一种能冷却励磁线圈和润滑内部机件,而不破坏励磁线圈绝缘的 电磁输油泵,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内部机 件能得到润滑,励磁线圈得到冷却的电磁输油泵。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磁输油泵是由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磁输油泵,包括由外壳、设于外壳中心的轴向油泵管、设于油泵管进油端的固 定单向阀、设于油泵管内的具有单向阀的活动泵芯、设于泵芯和固定单向阀之间的弹簧及设 于外壳和油泵管之间的励磁线圈所构成的泵体,连通泵体的进、出油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壳为由内筒和外筒所构成的具有夹层油道的圆筒,所述内筒底部中心设有进入 夹层油道的进油孔;
一盖板连接所述内外筒夹层油道的端面、于所述夹层油道位置的盖板上设有出油孔;
所述进油管连通所述油泵管进油端的固定单向阀,所述出油管连通所述盖板上的出油孔。
除上述必要技术特征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补充如下技术内容。
所述的电磁输油泵,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具有中心孔的圆筒形骨架,所述励磁线圈绕设 于所述骨架上,所述油泵管滑设于所述骨架的中心孔内,所述励磁线圈的外侧紧贴外壳内筒 壁。
所述的电磁输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筒中心向下延设一立管,所述外壳中心 的油泵管的下端面通过密封垫圈设于所述立管的上口,所述内筒底部的进油孔均布于立管的 下端周侧。
所述的电磁输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线圏骨架与所述中心油泵管之间设有小密封 圈;所述励磁线圈骨架与外壳之间设有大密封圈,所述盖板上设有一压紧所述大、小密封圈 的压板,所述压板对应盖板上出油孔位置设有相同形状的通孔。
所述的电磁输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的出油孔及相应的压板上的通孔为沿圆周 分布的弧形长孔。
所述的电磁输油泵,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分流罩,所述分流罩具有同心设置的相互隔离 的圆形内管和圆形外管,所述连通泵体的进油管与所述圆形内管连通;所述连通泵体的出油 管与所述圆形外管连通;所述分流罩的外管壁上均布有多个轴向通孔,所述分流罩用螺钉穿 过所述轴向通孔密封固定于所述压板上,且所述圆形内管与所述外壳中心的油泵管套接,所 述压板上的对应盖板上出油孔的通孔位于所述分流罩的圆形内外管之间。
所述的电磁输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罩与所述压板的接触面之间设有密封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输油泵的外壳为具有夹层油道的圆筒,所述内筒底部中心设有进入夹层油道的进油孔;连接所述内外筒夹层油道的端面的盖板上设有出油孔;油泵工作时,油从 进油管进入,经由设于油泵管进油端的固定单向阀流入油泵管,在活动泵芯的往复作用下, 油被加压,从内筒底部中心进油孔进入紧贴励磁线圈的夹层油道,经盖板上设有出油孔从出 油管排出。从而不仅使活动泵芯得到润滑,而且使励磁线圈所产生的热量被流经夹层油道中 的油带走,达到冷却的目的。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有进一步了解,兹列举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 说明如下。


图1是一种现有电磁输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磁输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内部机件能得到润滑,励磁线圈得到冷却的电磁输油泵 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电磁输油泵包括由外壳IO、设于外壳10中心的 轴向油泵管20、设于油泵管20进油端的固定单向阀30、设于油泵管20内的具有单向阀40 的活动泵芯50、设于泵芯50和固定单向阀30之间的弹簧60及设于外壳10和油泵管20之 间的励磁线圈70所构成的泵体,连通泵体的进、出油管80、 90、其中
所述的外壳10为由内筒11和外筒12所构成的具有夹层油道13的圆筒,所述内筒11 底部中心设有进入夹层油道13的进油孔14;在图示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中,所述外壳10的内 筒11中心向下延设一立管15,所述外壳中心的油泵管20的下端面通过密封垫圈21设于所 述立管15的上口,所述内筒底部的进油孔14位多个均布于立管15的下端周侧。
也可以不设立管,内筒ll底部中心的进油孔为一个,所述外壳中心的油泵管20的下端 面通过密封垫圈21直接设于所述内筒11底部中心的进油孔上。
设有一盖板16连接所述内外筒11、 12夹层油道13的端面、于所述夹层油道位置的盖 板16上设有出油孔17;
所述进油管80连通所述油泵管20进油端的固定单向阀30,所述出油管90连通所述盖 板16上的出油孔17。
油泵工作时,油从进油管80进入,经由设于油泵管20进油端的固定单向阀30流入油 泵管20,在活动泵芯50单向阀40的往复作用下,油被加压,从内筒底部中心进油孔14进 入紧贴励磁线圏70的夹层油道13,经盖板16上的出油孔17从出油管90排出。从而不仅使活动泵芯50得到润滑,而且使励磁线圈70所产生的热量被流经夹层油道13中的油带走, 达到冷却的目的。
设有一具有中心孔71的圆筒形骨架72,所述励磁线圈70绕设于所述骨架72上,所述 油泵管20滑设于所述骨架72的中心孔71内,所述励磁线圈70的外侧紧贴外壳10内筒壁。
为防止油进入励磁线圈70,所述励磁线圈骨架72与所述中心油泵管20之间设有小密 封圈73;所述励磁线圈骨架72与外壳10之间设有大密封圈74,所述盖板16上设有一压紧 所述大、小密封圈73、 74的压板81,所述压板81对应盖板16上出油孔17位置设有相同形 状的通孔82。
所述盖板16上的出油孔17及相应的压板81上的通孔82为沿圆周分布的弧形长孔。 设有一分流罩100,所述分流罩100具有同心设置的相互隔离的圆形内管110和圆形外 管120,所述连通泵体的进油管80与所述圆形内管110连通;所述连通泵体的出油管90与 所述圆形外管120连通;所述分流罩100的外管壁上均布有多个轴向通孔121,所述分流罩 IOO用螺钉穿过所述轴向通孔120密封固定于所述压板81上,且所述圆形内管110与所述外 壳中心的油泵管20套接,所述压板81上的对应盖板上出油孔的通孔82位于所述分流罩的 圆形内外管之间。
所述分流罩100与所述压板81的接触面之间设有密封垫圈130。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输油泵工作在直流脉冲电源环境,当向励磁线圈输入直流脉冲功率 时,油泵管20中的活动泵芯50在电磁力作用下克服弹簧60压力,向固定单向阀30运动, 固定单向阀30截至,活动泵芯50中的单向阀40开启,油泵管20中的油相对活动泵芯50 中的单向阀40的运动方向反向流单向阀40;当励磁线圈处于脉冲间隔时间时,活动泵芯50 在弹簧60恢复力的作用下,反向运动,此时活动泵芯50中的单向阀40截止,向外壳内筒 11底部中心的进油孔14压油,固定单向阀30开启,油从进油管80经由分流罩100的圆形 内管110进入油泵管20;活动泵芯50在脉冲磁场力的作用下往复直线运动,不断将油压向 内筒底部中心的进油孔,被加压的油从夹层油道流经分流罩的圆形内外管之间由出油管90 排出。在一定脉冲频率下,电流脉冲宽度,决定泵油脉冲的间隔时间,因此调整输入直线脉 冲的占空比(即调脉宽),就可以控制油泵的输出油量。油流经夹缝,使线圈冷却,延长使 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输油泵,包括由外壳、设于外壳中心的轴向油泵管、设于油泵管进油端的固定单向阀、设于油泵管内的具有单向阀的活动泵芯、设于泵芯和固定单向阀之间的弹簧及设于外壳和油泵管之间的励磁线圈所构成的泵体,连通泵体的进、出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为由内筒和外筒所构成的具有夹层油道的圆筒,所述内筒底部中心设有进入夹层油道的进油孔;一盖板连接所述内外筒夹层油道的端面、于所述夹层油道位置的盖板上设有出油孔;所述进油管连通所述油泵管进油端的固定单向阀,所述出油管连通所述盖板上的出油孔。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磁输油泵,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具有中心孔的圆筒形骨架, 所述励磁线圈绕设于所述骨架上,所述油泵管滑设于所述骨架的中心内,所述励磁线圈的 外侧紧贴外壳内筒壁。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磁输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筒中心向下延设一 立管,所述外壳中心的油泵管的下端面通过密封垫圈设于所述立管的上口,所述内筒底部的 进油孔均布于立管的下端周侧。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输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线圈骨架与所述中心油 泵管之间设有小密封圈;所述励磁线圈骨架与外壳之间设有大密封圈,所述盖板上设有一压 紧所述大、小密封圈的压板,所述压板对应盖板上出油孔位置设有相同形状的通孔。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输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的出油孔及相应的压 板上的通孔为沿圆周分布的弧形长孔。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磁输油泵,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分流罩,所述分流罩 具有同心设置的相互隔离的圆形内管和圆形外管,所述连通泵体的进油管与所述圆形内管连 通;所述连通泵体的出油管与所述圆形外管连通;所述分流罩的外管壁上均布有多个轴向通 孔,所述分流罩用螺钉穿过所述轴向通孔密封固定于所述压板上,且所述圆形内管与所述外 壳中心的油泵管套接,所述压板上的对应盖板上出油孔的通孔位于所述分流罩的圆形内外管 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输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罩与所述压板的接触面 之间设有密封垫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油泵,特别是一种具有冷却润滑内部机件的车用电磁输油泵,包括由外壳、设于外壳中心的轴向油泵管、设于油泵管进油端的固定单向阀、设于油泵管内的具有单向阀的活动泵芯、设于泵芯和固定单向阀之间的弹簧及设于外壳和油泵管之间的励磁线圈所构成的泵体,连通泵体的进、出油管,其中,所述的外壳为由内筒和外筒所构成的具有夹层油道的圆筒,所述内筒底部中心设有进入夹层油道的进油孔;一盖板连接所述内外筒夹层油道的端面、于所述夹层油道位置的盖板上设有出油孔;所述进油管连通所述油泵管进油端的固定单向阀,所述出油管连通所述盖板上的出油孔。励磁线圈所产生的热量被流经夹层油道中的油带走,达到冷却的目的。
文档编号F04B53/08GK201258848SQ20082013251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2日
发明者刘志勇 申请人:刘志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