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轴流风扇的芯轴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2043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轴流风扇的芯轴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微型轴流风扇的芯轴改良结构,特别指一种应用在计 算机等相关电子产品中,强制空气对流的微型轴流风扇的芯轴改良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如图9所示,公知的微型轴流风扇,经常应用在计算机主机内及相关电子 产品中,作为一种强制空气对流、散热的散热装置。其结构如图所示,通常是 框体10之中结合可转动的风扇20所组成,并在该框体中央设有马达的定子, 该风扇20设有马达的转子,即能在通电后驱转该风扇20。而该风扇20与框体 IO结合成可转动状态,必需依赖风扇20的轮毂201及轮毂201中的转轴202 结构(如图10所示),借该转轴202与框体10内的轴承匹配组合,即使风扇 20得以被驱转。
而公知该转轴202与轮毂201结合的结构及方式,釆用埋入射出成型(Insert molding)的方式,即将所述的转轴202由人工徒手预先置入模具之中,再射出 胶料成型该风扇20,使轮毂201包覆并固定住该转轴202的一端。但此种结构 及组装方式,必须釆用人工徒手放置该转轴202进入模具内,其生产效率较低, 质量精确度易受制作者技术素质影响,以及成型中因塑料的热胀冷缩,导致些 许异位及误差,此现象尤以小体积的微型轴流风扇在制造上更容易发生瑕疵品。 特别是现今电子产品朝向轻巧微形化的设计趋势,该风扇20尺寸缩小时,将使 人工放置转轴202进入模具的方式,更加难以实施,生产成本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精密组装风扇、高生产 效率、低制造成本的微型轴流风扇的芯轴改良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轴流风扇的芯轴改良结构,该 微型轴流风扇包括框架及组装在框架中的风扇,其中该风扇为塑料射出成型 所制成,其中央具有轮毂,该轮毂的周围设有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叶片,轮毂后 端的中央设有凹孔,该凹孔内的中央及该轮毂前端分别成型有塑料轴,各该塑 料轴端部中心分别设有盲孔,在各盲孔中设有呈紧配合状插入的金属材质的顶
针,使该顶针的端部突露在该塑料轴的端部。
借由上述风扇的改良结构,应用机器将该顶针插入所述该盲孔之中,而不
是釆用公知的人工实施埋入射出成型(Insert molding)方式,因此可大量射出 成型风扇之后,再以机器及治具组装该顶针,避免操作人员导致影响风扇质量 等因素的产生,达到微型风扇精密化、低瑕疵、高生产效率及低成本等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型轴流风扇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型轴流风扇的组合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型轴流风扇的截面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针组装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组成状态的正面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组成状态的底面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分解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组合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公知微型轴流风扇的立体图; 图10为公知风扇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微型轴流风扇的芯轴改良结构,该微型轴流风扇 较佳实施例包括框架l,及组装在框架1之中的风扇2,其中框架l,如图l至图4所示, 一种附有马达定子11可驱动风扇2的塑料框, 其外形可为附图的矩形框或其它几何形状,该框架1的结构之中射出成型有圆
形或其它形状的风扇容置槽12,该风扇容置槽12的两端中央射出成型有轴承 座13,各该轴承座13周围具有幅射状的肋条14结合在框架1。而各该轴承座 13内面结合有轴承15,各该轴承15可为陶瓷轴承或金属轴承等,各该轴承15 中央设有凹孔151供风扇2的顶针27组装定位,而且其中一个轴承座13的内 面结合所述马达定子ll,该马达定子11驱动风扇2的电气装置,其实施方式 不限。
风扇2,如图5至图8所示,为塑料射出成型所制成,其中央具有圆形的 轮毂21,该轮毂21的周围设有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叶片22,该叶片22的形状、 三维曲度不拘于特定。该轮毂21后端的中央具有凹孔23,该凹孔23的内壁结 合马达转子24,该凹孔23及轮毂21前端的中央分别成型有塑料轴25、 25', 该塑料轴25、 25,端部的中心设有盲孔26,两个顶针27为呈紧配合状插入该 塑料轴25、 25'的盲孔26中的金属轴(如图7及图8所示),该顶针27的端 部可具有尖锥部27],且顶针27的尖锥部271突露在塑料轴25、 25'的端部。 其中,所述该顶针27为高碳钢或氧化锆(Zirconia)所构成,具有硬度及耐磨 度等机械特性,可增进风扇的使用寿命。
借此,如图1及图2所示,将该风扇2装入该框架1的风扇容置槽12之中, 使轮毂21的凹孔23套设在马达定子11外,即该马达定子11与马达转子24相 匹配,而该两个顶针27端部的尖锥部271定位在轴承15的凹孔151中(如图 4所示),即组成微型轴流风扇(如图2所示),主要应用在计算机等相关电子 产品中,作为强制空气对流的主动式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微型轴流风扇的芯轴改良结构,预先射出成型该风扇2的整体 结构,将风扇2脱离射出成型的模具之后,即形成所述的塑料轴25、 25'及盲 孔26等结构,再将风扇2置于治具中,利用机器将所述两个顶针27呈紧配合 状态插入塑料轴25、 25,中心的盲孔26中(如图7所示),使顶针27端部(尖 锥部271)突露在风扇2两端的塑料轴25、 25'的端部(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此种组装结构及制造方法的改良设计,在塑料射出成型风扇2的阶段,不
需使用人工徒手埋置公知的转轴202在模具中,因此能快速进行射出成型及脱 模作业,因而适于大量的生产风扇2,降低制造成本。
而且本实用新型风扇2射出成型之后,应用机器及治具将该顶针27精确地 插入该盲孔26之中,避免釆用公知人工将转轴202埋入模具内,再进行射出成 型的结构,即能克服公知埋入射出成型(Insertmolding)制造方法,因为转轴202 受塑料热胀冷缩影响而变形、产生误差的问题,使本实用新型风扇2能达到精 密组装风扇的效果,符合现今风扇缩小化、高精密度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轴流风扇的芯轴改良结构,该微型轴流风扇包括框架及组装在该框架中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风扇,具有轮毂,该轮毂的周围设有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叶片,该轮毂后端的中央具有凹孔,该凹孔及轮毂前端的中央分别成型有塑料轴,各该塑料轴端部分别设有盲孔;两个顶针为紧配合状分别插入该塑料轴端部盲孔的金属轴,该两个顶针的端部突露在该塑料轴的端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微型轴流风扇的芯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 架为塑料成型的矩形框,该框架之中成型有风扇容置槽,该风扇容置槽两端设 有轴承,各该轴承的端面设有凹孔;而所述风扇组装在该风扇容置槽中,所述 塑料轴端部盲孔中的顶针的端部分别定位在该风扇容置槽两端的该轴承的该凹 孔中。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微型轴流风扇的芯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 扇容置槽的两端中央设有轴承座,各该轴承座周围具有幅射状的肋条结合在所 述框架上,在各该轴承座内面结合所述轴承,且其中一个轴承座的内面结合马 达定子;所述风扇的轮毂内设有马达转子,所述轮毂套设在该马达定子外。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微型轴流风扇的芯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 针的端部设有尖锥部。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微型轴流风扇的芯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 针为高碳钢所构成。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微型轴流风扇的芯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 针为氧化锆所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轴流风扇的芯轴改良结构,该风扇为塑料射出成型构成,其中央具有轮毂,该轮毂的周围设有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叶片,轮毂后端的中央具有凹孔,该凹孔内的中央及轮毂前端分别成型塑料轴,各塑料轴端部的中心设有盲孔,在各盲孔中呈紧配合状插入金属材质的顶针,使该顶针的端部突露在塑料轴的端部,借由这种插植顶针的组合改良结构,降低工艺中瑕疵,可提升风扇顶针的精确度及良品率,并且降低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F04D29/05GK201250788SQ200820132660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0日
发明者余政龙, 俞建军, 杨又青 申请人:俞建军;余政龙;杨又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