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活塞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285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活塞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送含固状物的流体介质的旋转活塞泵,它的两个旋转活塞带相互啮合的旋转活塞叶轮,各有一个旋转轴和一个外圆周,在此,两个旋转活塞的旋转轴分开布置,相互之间呈平行方式排列,两个旋转活塞的外圆周局部相交。它还有一个带流入口和排放口以及一个内壁和一个外壁的壳体,在此,壳体的内壁分别环绕着旋转活塞的外圆周的一段。在此,旋转活塞泵被设计成将介质从流入口向排放口方向输送的样式。
背景技术
旋转活塞泵属于容积式泵,有两个各带两个或多个旋转活塞叶轮的旋转活塞。旋转活塞被布置在一个壳体内,壳体的内壁朝向旋转活塞,其外壁将旋转活塞从外面封闭起来。壳体以其内壁分别环绕着旋转活塞外圆周的一段。被壳体外壁环绕着的一段也被称作环绕角。可以对旋转活塞叶轮的尖部进行覆膜处理,首选的覆膜是橡胶密封层,以便达到对旋转活塞叶轮与壳体内壁之间以及相互啮合的旋转活塞叶轮之间进行密封的目的。旋转活塞被分别朝着相反方向绕旋转轴驱动,在此,通过旋转活塞的叶轮尖部运转的环形轨道旋转活塞各自的外圆周被定义。在旋转活塞叶轮相互啮合的区域,旋转活塞的外圆周相交。在一般情况下,旋转活塞泵的构造为对称方式,以便能够调换输送方向。本文开头提到的类型的旋转活塞泵在例如DE 297 23 984 Ul、DE34 27 282 Al、US 2, 848, 952.NL 101 6283,US 3,126,834和US 15,221中都为人所知。这类旋转活塞泵也被用于输送含固状物的介质。一种流体介质,通常是可能含有各种形式和不同数量的固状物的液体,通过流入口被导入到旋转活塞的相交区域,然后被旋转活塞叶轮继续挤压到排放口。在此,各种不同粘度的介质都可以被输送。本文开头提到的类型的旋转活塞泵的输送功率为每小时约3-1000立方米,即每分钟50-16667升,压力最高可达到约16巴。介质中含有的固状物与介质一起被冲入到旋转活塞叶轮之间的间隙中,然后与介质一起沿着旋转活塞泵的输送方向从流入口被输送到排放口。介质中含有的固状物可以是诸如石块、金属件或其它异物。旋转活塞泵经常被应用于要求较高的环境条件中。旋转活塞泵的典型应用领域包括例如净化处理设施、污水和废水技术、排放和循环技术、造纸和纸浆业、铁路和港口业、食品加工业或建筑业。旋转活塞泵被用作诸如污泥泵、废水泵、污水泵或生活用水泵、粘稠物泵、饲料泵、移动泵、饱含异物的介质泵、化粪池泵、粪便泵或酒糟饲料和土豆残渣泵。这些应用条件要求旋转活塞泵拥有一个坚固耐用的、可靠而非敏感的结构。但是,现有的旋转活塞泵在使用时经常放生泵的部件损坏、停机和严重磨损现象,因为固状物不能总是完整地进入到旋转活塞叶轮的间隙中,并从那里被继续挤压出去,而是可能陷入到旋转活塞叶轮与壳体之间或两个相互啮合的旋转活塞叶轮之间。在此,固状物可能会卡在旋转活塞叶轮与壳体之间或两个旋转活塞的两个相互啮合的旋转活塞叶轮之间,从而导致泵停机、壳体和/或旋转活塞的损坏或磨损,特别是旋转活塞叶轮和旋转活塞叶轮尖部可能存在的(密封)覆膜的损坏。停机导致不希望发生的运行中断,旋转活塞和/或壳体的损坏或磨损会使得输送压力降低,从而导致泵的效率降低,以及由于必要的维修或更换配件和磨损件而产生的较高的费用。为了消除这些缺点,申报人在DE 20 2005 010 467 Ul 和 DE 202006 020 113 Ul
中建议,壳体在流入口一侧和排放口一侧以一个大于90° a ( A a )壳体半角将旋转活塞的外圆周包围起来,正如示意图I所示。在通过缩小壳体内壁处的流入口和排放口的断面可以达到减轻上述缺点的同时,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旋转活塞泵,从而进一步避免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来输送含固状物的流体介质、降低或消除了上述某一或多个缺点的旋转活塞泵。此外,本发明的任务还包括提供一种用来输送含固状物的流体介质的旋转活塞泵,该泵减少停机次数和旋转活塞泵及其部件的磨损和/或在经过较长的运行时间之后或在具有挑战性的应用条件下减少旋转活塞泵效率或输送压力的下降。根据发明,该任务通过以下方式得以解决,即位于壳体内壁处的排放口具有最大释放口径,其尺寸在与旋转轴面的平行方向上和与旋转轴的垂直方向上大于旋转轴之间的距离。排放口是壳体里面的一个开口,因此,排放口即穿过壳体的内壁,也穿过壳体的外壁。出现在壳体内壁处的排放口的尺寸被定义为释放口径,而且其方向与两个旋转轴垂直,并连接旋转轴。旋转活塞泵经常被应用于以下运行位置,即旋转活塞的旋转轴水平放置,在垂直方向上呈上下排列。在这种情况下,释放口的走向为垂直方向,这就是说,与旋转轴面呈平行方向,与旋转轴垂直。当然,旋转活塞泵也可能被置于其它运行位置,例如旋转轴呈垂直状、在水平方向上呈并列排放状。在这种情况下,释放口的走向为水平方向。根据发明,释放口的尺寸大于旋转轴之间的距离,因此也大于现有技术状况图中展示的解决方案中的尺寸。因此,被壳体内壁环绕着的那段外圆周在排放口区域小于现有技术状况中显示的解决方案中的尺寸。本发明基于以下认识,即在现有的旋转活塞泵的排放侧存在着一个介质排放流或形成的涡流,该介质流使得固状物经常进入到旋转活塞叶轮尖部与壳体之间或两个相互啮合的旋转活塞叶轮之间,从而可能会导致损坏、磨损和停机。通过根据本发明设计的释放扩张口,固状物被更早地从旋转活塞叶轮中释放出来。其结果是,在固状物由旋转活塞叶轮间隙间被冲出的切线方向,它被对面的旋转活塞叶轮带走。这种方式改变了固状物的运动轨迹,与现有的解决方案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即固状物被旋转活塞带走,特别是被位置各自相对的旋转活塞的旋转活塞叶轮带走。固状物的运行轨迹的这种改变导致陷入到旋转活塞叶轮尖部与壳体内壁或两个相互啮合的旋转活塞叶轮之间的排放口处的固状物的数量明显减少。特别是对于那些比重大于介质比重的固状物,这些优点特别明显。通过本发明所导致的旋转活塞泵的异物敏感性的降低,尤其能够减少旋转活塞泵的停机次数和旋转活塞的磨损,减少即使介质中固状物含量较高时的旋转活塞泵的输送压力降低现象。此外,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可以延长旋转活塞泵的使用寿命,降低旋转活塞泵的维修和维护费用。释放口的横断面可以制成任意形状,例如圆形或椭圆形。释放口最好在排放口的整个宽度方向上都大于旋转轴之间的距离,因为即使释放口只在某些段落上小于旋转轴之间的距离,它对固状物的运动轨迹的积极效应也会降低。排放口最好拥有直角或正方形断面。在这一断面上,释放口在排放口的整个宽度上实质上是恒定的。本发明首先通过以下方式得到拓展,即释放口在与旋转轴面的平行方向和旋转轴的垂直方向上大于壳体内壁处的流入口的尺寸。这样,这种拓展方式实际上就放弃了带造型相同的流入口和排放口的旋转活塞泵的对称结构,因为无论在排放口区域环绕角的缩小还是流入口区域较大的环绕角都会减少固状物卡在旋转活塞叶轮尖部与壳体内壁之间或两个相互啮合的旋转活塞叶轮之间的可能性。由于流动状况,例如也考虑到涡流形成时,在介质被吸取的旋转活塞泵的流入口一侧与介质被压力挤出的旋转活塞泵的排放口一侧有所不同,所以采用不同的、适应流动和压力状况的流入口和排放口造型是有好处的,以便消除或减少固状物卡在流入口或排放口的现象。本发明优先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拓展,即排放口的横断面从壳体的内壁向壳体的外壁逐渐变细。在这种拓展形式中,壳体内壁处的排放口的断面大于壳体外壁处的排放口的断面。在构造壳体里面的排放口时,在壳体内壁与外壁之间,沿着排放口的圆周产生了排放口侧面,该侧面也可以被称作释放斜面。在本拓展形式中,释放斜面中至少有一个是如下朝向的,即排放口在旋转活塞泵的输送方向上逐渐变细。通过这种排放口在输送方向上逐渐变细的方式,断流和涡流在排放口区域得以减少。通过这种方式,对固状物在运动轨道中的控制得到了有利的强化,运动轨道起到消除或减少固状物卡在旋转活塞叶轮尖部与壳体之间或两个相互啮合的旋转活塞叶轮之间的作用。因此,通过根据本发明构造释放斜面的方式,通过缩小环绕角而实现的优点也可以得到进一步强化。特别首选的一个拓展形式是,在旋转活塞泵的运行位置上,将旋转活塞的旋转轴设置为水平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呈上下排列。在这种情况下,释放口的走向为垂直方向。此夕卜,在这类拓展形式中,排放口特别倾向于采用直角或正方形断面。断面的下侧面和上侧面或叫作释放斜面在输送方向上向排放口的中轴线方向倾斜。排放口的宽度可以在壳体内壁处与壳体的外壁处同等大小,从而不产生侧面的倾斜。本发明优先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拓展,即壳体外壁处的排放口的尺寸在与旋转轴面平行和与旋转轴垂直的方向上最大相当于旋转轴之间的距离。特别优先采用的方案是,壳体外壁处的排放口的尺寸在与旋转轴面平行和与旋转轴垂直的方向上小于旋转轴之间的距离。在影响固状物的运动轨道方面,释放斜面的这种设计特别有好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以更加可靠的方式防止固状物卡在旋转活塞叶轮尖部与壳体之间或两个相互啮合的旋转活塞叶轮之间的现象。本发明的另一个首选拓展形式的特征是,一个环绕着排放口、其中轴线与位于壳体外壁处的排放口的中轴线呈错开布局的管道连接法兰。特别优先选用的方式是,在旋转 活塞泵的运行位置上,两个旋转活塞的旋转轴设置为水平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则上下排列,与位于壳体外壁处的排放口的中轴线相比,管道连接法兰的中轴线在垂直方向上向下偏移。
为了将旋转活塞泵连接到待抽取的介质流通的管道系统,旋转活塞泵最好带一个管道连接法兰。管道连接法兰最好带连接件,一条待连接的管道或软管之类可以固定在该连接件上。管道连接法兰最好环绕排放口,以使排放口的整个断面与一条待连接的管道的内部的流体相联通。但是,根据本发明,管道连接法兰最好不要集中布置在壳体外壁处的排放口,而是呈错开状。这样在排放口与连接到管道连接法兰上的管道之间就产生了一个错位。这一错位可以以有利的方式对固状物起到阻挡作用,阻止固状物在离开排放口之后再次进入排放口或被冲回旋转活塞叶轮尖部与壳体之间或两个相互啮合的旋转活塞叶轮之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旋转活塞泵的异物敏感性及维修和维护费用,进一步提高旋转活塞泵的使用寿命。当旋转活塞泵的运行位置处于两个旋转活塞的旋转轴被水平放置、而在竖直方向上呈上下排列状态、排放口的下释放斜面比上释放斜面的倾斜度更大时,以致于特别是在排放口的下释放斜面处与待连接的管道之间产生一个纵向错位,也就是说,壳体外壁处的排放口的下释放斜面布置在待连接的管道的下壁的上方,这一点特别有好处。通过这种方式,排放口与待连接管道之间的错位就构成了已离开排放口、由于重力效应或由于介质的流动或涡流而停留在连接管道下部区域里的固状物的障碍,因此,固状物不会或更难于再次进入排放口。本发明优先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拓展,即壳体配备一个带两个支架以及两个在支架内可互换安装的法兰的基座。在此,两个法兰中的其中一个构成环绕排放口的排放法兰,另一个构成环绕流入口的流入法兰。此外,本发明还可以优先以如下方式进行拓展,即两个法兰和/或两个支架以如下形式进行构造,即两个法兰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安装在其中任何一个支架上。通过不同的流入口和排放口构造,就确立了旋转活塞泵从流入口到排放口的最佳输送方向。在流入口和排放口的这种构造中,虽然可以将输送方向转换为相反方向,但那样做是不利的,因为那样会存在固状物卡在旋转活塞叶轮尖部与壳体之间或两个相互啮合的旋转活塞叶轮之间的风险。但在一些应用领域中,如果能够改变旋转活塞泵的输送方向,是有利的和所希望的,例如,当必须以不同的方向输送介质时或为了释放堵塞时。因此,本发明的拓展形式规定,以模块方式制造壳体,包括一个带两个凹槽或支架的基座,每个凹槽或支架中分别可以安装一个法兰。一个法兰最好环绕一个流入口或排放口,必要时也要环绕排放口的管道连接法兰。如果两个法兰和/或两个支架的几何形状能够允许两个法兰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安装进其中任何一个支架中,那是最好不过了。当两个法兰都能够以可松开的方式固定在支架里,那么就可以通过调换两个法兰的方式转换最佳输送方向。为了保证操作简单,从而达到快捷和简便易行地转换输送方向的目的,特别倾向于借助快速夹紧螺栓将法兰固定在支架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流入口和排放口的非对称结构的优点与可调换输送方向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本发明优先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拓展,即将两个支架以镜像相对的方式沿着基座安装在一个对称面上。特别首选这种拓展形式,因为支架的镜像式布局以及法兰的几何外形同样优先采用镜像式布局能够使调换法兰变得特别简单。本发明优先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拓展,即排放口至少有一个活动式调节元件,该元件可以如下方式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调节,即调节元件布置在第一位置时的输送方向与调节元件布置在第二位置时的输送方向相反。此外,本发明还可以优先以如下方式进行拓展,即流入口至少有一个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调节的活动式调节元件,即调节元件布置在第一位置时的输送方向与调节元件布置在第二位置时的输送方向相反。因此,在这些拓展形式中,作为其它选择或作为一种带可替换安装的法兰的拓展形式的补充,最好对排放口或流入口的几何形状进行可变设计。特别优先通过至少一个活动式调节元件能够以如下方式改变排放口,即在调节元件的第二位置上时,排放口呈流入口的几何形状。此外,优先通过至少一个活动式调节元件能够以如下方式改变流入口,即在调节元件的第二位置上时,流入口呈排放口的几何形状。通过这种方式,只要将调节元件从第一位置转换到第二位置,就可以调换旋转活塞泵的输送方向。这就使调换输送方向变得特别简单,因为不需要替换部件。同时,还可以将流入口和排放口的非对称结构的优点与可调换输送方向的优点结合起来。本发明优先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拓展,即排放口调节元件有一个压力冲击面,该压力冲击面以如下方式构造,即当排放口遇到第一次介质压力冲击时,调节元件处于第一位置;当排放口遇到第二次介质压力冲击时,调节元件处于第二位置。在此,第二压力最好是负压。另一个优先采用的拓展形式是配备一个压力传感器,其作用是测定排放口处的介质的压力,并与排放口的调节元件以如下方式耦合,即当排放口遇到第一次介质压力冲击时,调节元件处于第一位置,当排放口遇到第二次介质压力冲击时,调节元件处于第二位置。此夕卜,本发明还可以优先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拓展,即流入口调节元件有一个压力冲击面,该压力冲击面以如下方式构造,即当流入口遇到第一次介质压力冲击时,调节元件处于第二位置,当流入口遇到第二次介质压力冲击时,调节元件处于第一位置。在此,第二压力最好是负压。另一个优先考虑的拓展形式是配备一个压力传感器,其作用是测定流入口处的介质的压力,并与流入口的调节元件以如下方式耦合,即当流入口遇到第一次介质压力冲击时,调节元件处于第二位置,当流入口遇到第二次介质压力冲击时,调节元件处于第一位置。在此,用于探测流入口介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特别倾向于与探测排放口介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一致。根据本发明所做的这些拓展以有利的方式利用了介质在旋转活塞泵的流入端和排放端存在的不同的压力状况。在流入端,存在着一个被称作第二压力的负压或介质中的漩涡;与此相反,在排放端,则存在着一个被称作第一压力的正压。当调换输送方向时,压力状况也会相应改变。通过根据这些压力状况来启动调节元件的方式,可以以简便易行的方式确保流入口或排放口的几何形状适应输送方向。根据介质的输送压力对调节元件进行耦合,既可以以机械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来完成。本发明优先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拓展,即调节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以如下方式与至少一个旋转活塞耦合在一起,即当旋转活塞朝第一方向旋转时,调节元件处于第一位置,当旋转活塞朝第二方向旋转时,调节元件处于第二位置。启动调节元件的另一个可能性是本拓展形式中确定的将其与一个或两个旋转活塞的旋转方向I禹合在一起。当调换输送方式时,旋转活塞的旋转方向也跟着改变,所以,当调节元件与旋转方向优先采用机械或传感式耦合在一起时,就能够实现流入口和排放口的几何形状随着旋转方向的改变而改变,从而随着输送方向的改变而改变。本发明优先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拓展,即调节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以如下方式与一个用于调节旋转活塞泵的输送方向的控制装置耦合在一起,从而使得当旋转活塞泵处于第一输送方向时,调节元件处于第一位置,当旋转活塞泵处于第二输送方向时,调节元件处于第
二位置。
启动调节元件的另一个可能性是本拓展方式中确定的将其与旋转活塞泵的控制装置进行耦合,通过控制装置可以调换输送方向。通过以机械式或传感式将调节元件与控制装置的开关位耦合的方法,可以实现流入口或排放口的几何形状与输送方向的直接关联性。


借助以下示意图,我们对本发明的一个首选构造形式进行了描述。各个示意图的内容分别为图I :现有技术状况下的旋转活塞泵的横断面2 :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旋转活塞泵的第一构造形式的横断面3 :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旋转活塞泵的第二构造形式的横断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通过旋转活塞泵100展示了现有技术状况,该泵带两个旋转活塞110、120和一个壳体130。两个旋转活塞110、120各有一个旋转轴111、121和四个旋转活塞叶轮112、122。壳体130有一个分段环绕旋转活塞110和120的外圆周的内壁131、一个使旋转活塞泵与外界封闭的外壁132以及两个安放支座133、134。壳体130有一个流入口 150和一个排放口 140。排放口 140被一个管道连接法兰143所环绕,与此相连接的是一条带上壁161、下壁162和中轴线163的管道160。管道160的中轴线163相当于管道连接法兰143的中轴线。流入口 150也被另一个管道连接法兰153所环绕,与此相连接的是另一条带上壁171、下壁172和中轴线173的管道170。当从流入口 150向排放口 140方向输送介质时,旋转活塞110、120分别向113、123方向旋转。流入口 150和排放口 140分别朝壳体的内壁131方向逐渐变细,朝着镜面SF方向呈镜像对称方式。在内壁131和外壁132之间,141、142、151和152构成流入口和排放口的侧壁。无论是在流入口区域还是在排放口区域,壳体的环绕角都是a+A a,即壳体的内壁分别环绕着一个2 a+2 A a旋转活塞外圆周的一段。鉴于可能调换旋转活塞泵的输送方向,流入口和排放口的这种镜像对称构造是有好处的。但是,这一根据现有技术状况而设计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在异物敏感性方面,还是在停机频繁性、压力损失、磨损、使用寿命、维修和维护费用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图2和图3展示的是根据本发明设计的旋转活塞泵的两个构造形式。对于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我们采用与图I中相同的编号加100 (图2)或加200 (图3)的方式来表示。在下文中,我们首先探讨根据本发明设计的图2和图3中的旋转活塞泵与图I中现有技术状况下的旋转活塞泵的区别,以及图2和图3中根据本发明设计的两个变种的区别。
图2和图3与在图I中在现有技术状况中展示的解决方案的区别在于排放口 240、340的造型设计。在图2和图3的两个变种中,排放口 240和340造型相同。图2和图3的区别在于,图2中的流入口 250相当于图I中现有技术状况中的流入口 150,而图3中的流入口 350则显示,它既不同于图I中现有技术状况中的流入口,也不同于图2中根据本发明设计的变种。特别是通过介质不同的流入状态,可以清楚地看出图2和图3中流入口 250、350造型设计的不同之处,这一点以图解方式在流入口 250、350的区域用箭头标出。在图2中,由于流入口 250在朝着壳体230的内壁231的方向上逐渐变细,介质被导入到两个旋转活塞210和220中间。与此相反,在图3中,流入口 350没有变细,介质通过流入口 350的整个横断面涌向两个旋转活塞310和320的更宽区域。

根据本发明,图2和图3中的排放口 240和340在输送方向上逐渐变细,即在从壳体230、330的内壁231、331向外壁232、332方向上变细。旋转活塞叶轮212、222、312、322的尖部旋转的环形轨道定义旋转活塞214、224、314、324的外圆周,它们部分相交。壳体内壁231、331的环绕角在旋转活塞泵的排放口一侧在上部和下部分别为P-A 0。这样,排放口 240和340的释放口在与旋转轴面211、221、311、321的平行方向上和与旋转轴211、221、311,321的垂直方向上大于旋转轴211、221、311、321之间的距离。在此,下侧面或叫作释放斜面242、342比上侧面241、341的倾斜度要大。这一点在图2和图3中展示的结构变种中以如下方式得以实现,即壳体230、330的外壁232、332处的排放口 240、340的上释放斜面241、341在上旋转活塞210、310的旋转轴211、311高度上终止,而壳体230、330的外壁232、332处的排放口 240、340的下释放斜面242、342在一个3+Arho的角度上才终止。这样,在排放口 240、340与连接着的管道260、360的下壁262、362之间就产生了一个垂直错位V,该错位对固状物a和b构成障碍。半虚线箭头显示固状物从旋转活塞叶轮的间隙中被冲出的切线方向。切线方向从各自相对的旋转活塞的旋转活塞叶轮偏离。正如通过虚线所看到的一样,由下旋转活塞220、320输送的固状物a的运动轨迹呈弧状从排放口 240、340通向连接的管道260、360的内部。由上旋转活塞210、310输送的固状物b的运动轨迹同样呈弧状从排放口 240、340通向连接的管道260和360的内部。这一通过本发明的排放口造型而实现的固状物的运动轨迹显著地降低了固状物卡在旋转活塞泵中的可能性,与现有技术状况相比,本发明改善了旋转活塞泵的异物敏感性、停机频繁度、压力损失、磨损、使用寿命、维修和维护费用。
权利要求
1.用于输送含固状物的流体介质的旋转活塞泵(200、300),它的两个旋转活塞(210、220)带相互啮合的旋转活塞叶轮(222、322)和各有ー个旋转轴(221、321)和一个外圆周(224,324)。在此,两个旋转活塞的旋转轴分开布置,相互之间呈平行方式排列,两个旋转活塞的外圆周局部相交。它还有ー个带流入ロ(250、350)和排放ロ(240、340)以及ー个内壁(231,331)和ー个外壁(232、332)的壳体(230、330),在此,壳体的内壁分别环绕着旋转活塞的外圆周的一段,旋转活塞泵被设计成将介质从流入ロ向排放ロ方向输送的样式。其特征是,在与旋转轴(221、321)面的平行方向上和与旋转轴的垂直方向上,壳体内壁处的排放ロ具有最大释放口径,它大于壳体(230、330)内壁(231、331)处的流入ロ(250、350)的最大口径。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旋转活塞泵(200、300),其特征是,位于壳体内壁处的排放ロ具有最大释放ロ,该释放ロ在与旋转轴面的平行方向上和与旋转轴的垂直方向上大于旋转轴之间的距离。
3.根据前述两个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旋转活塞泵(200、300),其特征是,排放ロ(240、340)的横断面在从壳体(230,330)的内壁(231,331)到壳体(230,330)的外壁(232,332)方向上逐渐变细。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旋转活塞泵(200、300),其特征是,位于壳体(230、330)外壁(232,332)处的排放ロ (240,340)的释放ロ在与旋转轴(221,321)面的平行方向上和与旋转轴的垂直方向上最大相当于旋转轴之间的距离。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旋转活塞泵(200、300),其特征是一个环绕着排放ロ(240、340)、其中轴线(263,363)与位于壳体(230,330)外壁(232,332)处的排放ロ的中轴线呈错开布局的管道连接法兰,在此,特别优先选用的方式是,在旋转活塞泵的运行位置上,两个旋转活塞的旋转轴(221、321)设置为水平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则呈上下排列方式,管道连接法兰(243,343)的中轴线(263,363)与位于壳体(230,330)外壁(232,332)处的排放ロ(240、340)的中轴线之间则在垂直方向上向下错开。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旋转活塞泵(200、300),其特征是,壳体配备ー个带两个支架以及在两个在支架内可互换安装的法兰的基座,在此,两个法兰中的其中ー个构成环绕排放ロ(240、340)的排放法兰,另ー个构成环绕流入ロ(250、350)的流入法兰,在此,两个法兰和/或两个支架优先采用以如下形式进行构造,即两个法兰中的任何ー个都可以安装在其中任何ー个支架上。
7.根据上ー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旋转活塞泵(200、300),其特征是,两个支架可以以镜像相対的方式沿着基座安装在一个对称面上。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旋转活塞泵(200、300),其特征是,排放ロ(240、340)至少有ー个活动式调节元件,该元件可以如下方式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调节,即当调节元件布置在输送方向的第一位置时的输送方向与调节元件布置在第二位置时的输送方向相反。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旋转活塞泵(200、300),其特征是,流入ロ(250、350)至少有ー个活动式调节元件,该元件可以如下方式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调节,即当调节元件布置在输送方向的第一位置时的输送方向与调节元件布置在第二位置时的输送方向相反。
10.根据前述两个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旋转活塞泵(200、300),其特征是,排放ロ(240,340)的调节元件有ー个压カ冲击面,该压カ冲击面以如下方式构造,即当排放ロ遇到第一次介质压カ冲击时,调节元件处于第一位置;当排放ロ遇到第二次介质压カ冲击时,调节元件处于第二位置。在此,第二压カ最好是负压。
11.根据前述第8至10项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旋转活塞泵(200、300),其特征是,流入ロ(250、350)的调节元件有ー个压カ冲击面,该压カ冲击面以如下方式构造,即当流入ロ遇到第一次介质压カ冲击时,调节元件处于第二位置;当流入ロ遇到第二次介质压カ冲击时,调节元件配处于第一位置。在此,第二压カ最好是负压。
12.根据前述第8至11项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旋转活塞泵(200、300),其特征是,调节元件中至少有ー个以如下方式与至少ー个旋转活塞耦合在一起,即当旋转活塞(210、310)朝第一方向(213、313)旋转时,调节元件处于第一位置,当旋转活塞朝第二方向旋转时,调节元件处于第二位置。
13.根据前述第8至12项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旋转活塞泵(200、300),其特征是,至少一个调节元件以如下方式与一个用于调节旋转活塞泵的输送方向的控制装置进行耦合,即当旋转活塞泵处于第一输送方向时,调节元件处于第一位置,当旋转活塞泵处于第二输送方向吋,调节元件处于第二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I的上位概念的旋转活塞泵(200、300),其特征是,位于壳体内壁处的排放ロ具有最大释放ロ径,该释放ロ在与旋转轴面的平行方向上和与旋转轴的垂直方向上大于旋转轴之间的距离。
15.根据上ー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旋转活塞泵(200、300),其特征是,旋转活塞泵可以进一步拓展为具备前述第3至第13项要求特征的旋转活塞泵。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送含固状物的流体介质的旋转活塞泵,它的两个旋转活塞带相互啮合的旋转活塞叶轮和各有一个旋转轴和一个外圆周,在此,两个旋转活塞的旋转轴分开布置,相互之间呈平行方式排列,两个旋转活塞的外圆周局部相交。它还有一个带流入口和排放口以及一个内壁和一个外壁的壳体,在此,壳体的内壁分别环绕着旋转活塞的外圆周的一段,旋转活塞泵被设计成将介质从流入口向排放口方向输送的样式。本发明中的旋转活塞泵具有如下特征位于壳体内壁处的排放口具有最大释放口径,该释放口径在与旋转轴面的平行方向上和与旋转轴的垂直方向上大于旋转轴之间的距离。
文档编号F04C13/00GK102625880SQ201080039875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8日
发明者P·克兰佩 申请人:福格申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