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井带压下泵完井球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9782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油井带压下泵完井球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井底部球座,特别涉及一种油井带压下泵完井球座,特别适用于有压油井在检泵后的下泵过程中使用,属于油井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抽油过程中,抽油泵底部球座是一个保证原油向上单向流动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没有底部球座抽油就无法完成。目前,油田普遍使用的普通底部球座,其结构如图1所示。壳体1的上端设有油管扣14,壳体的下端设有内螺纹,壳体的内腔中部向内收缩形成中孔口 15,中孔口的下端设有密封面,中孔口 15的密封面下方设有球体2,球体2的下方设有阀座3,固定帽4的上端旋接在壳体的下端将阀座固定在壳体的台阶上,球体2落在阀座3 上。该球座通过壳体上端的油管扣14安装在抽油泵筒的下方。工作过程中,随着泵内活塞的抽吸,原油托起球体,通过阀座3的中心孔进入泵筒,而泵筒内的原油因球体2的阻碍无法再回到球座的下方,从而满足了抽油工作要求。对于无压的油井来说,安装该普通底部球座就可以满足要求,但对于有压的油井, 在检泵后的下泵过程中,井内的原油会托起球体进入壳体内腔,由于重力的作用,球体不能与中孔口的密封面形成稳定的密封。井内的原油会从壳体的上端口进入抽油泵筒,最后经油管溢出井口,造成井口污染。严重的还会有诱发井喷的危险。所以对于有压的油井而言, 完井球座必须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油井带压下泵完井球座,既能在下泵过程中避免原油从油管内溢出,又能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实现普通底部球座的功能,为带压下泵作业提供防喷安全保证。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油井带压下泵完井球座,包括壳体、球体、阀座及固定帽,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油管扣,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内螺纹,所述壳体的内腔中部向内收缩形成中孔口,所述中孔口的下端设有密封面,所述中孔口的密封面下方设有所述球体,所述球体的下方设有所述阀座,所述固定帽的上端旋接在所述壳体的下端将所述阀座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台阶上,所述球体下部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上端伸出所述阀座将所述球体压在所述中孔口的密封面上,所述顶杆的下端设有锥面并且从所述固定帽的下端伸出,所述顶杆的圆周上设有环槽,所述固定帽与所述环槽相对应的圆周上设有径向螺纹孔,所述径向螺纹孔中拧有剪钉,所述剪钉的端部嵌入所述环槽中将所述顶杆轴向定位。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在井下有压力的情况下下泵时,球座通过壳体上的油管扣安装在抽油泵筒的下方,当来之于井下原油的压力作用于球座的同时,顶杆下端的锥面上同样受到原油的压力,这个压力产生向上的轴向分力,使顶杆将球体压紧在中孔口的密封面上,切断了流体的流通通道,可以保证在下泵过程中,井内的原油不会通过完井球座进入抽油泵筒,也就不会溢出井口。下泵完成后,通过泵车向管柱内注入高压水液,在高压液体的作用下,球体推动顶杆下移将剪钉剪断,剪钉被剪断后,顶杆落入油井尾管中,这时球体落在阀座上,其功能就同普通底部球座的功能相同,随着泵内活塞的抽吸,原油托起球体,通过阀座的中心孔进入泵筒,而泵筒内的原油因球体的阻碍无法再回到球座的下方,从而满足了抽油工作要求。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固定帽的下部圆周外通过螺纹旋接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内圆周壁与所述固定帽的外圆周壁之间通过密封圈实现密封,所述固定帽的内圆周壁与所述顶杆之间也通过密封圈实现密封。增设了密封套和密封圈后,保证了密封性能, 可以确保在井下有压力的情况下,下泵时原油不会进入球座内部。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抽油井底部球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井带压下泵完井球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球体、3阀座、4固定帽、5顶杆、6上密封圈、7剪钉、8顶杆密封圈、 9下密封圈、10密封套、11径向螺纹孔、12环槽、13内螺纹、14油管扣、15中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井带压下泵完井球座,包括壳体1、球体2、阀座3及固定帽4,壳体1的上端设有油管扣14,壳体1的下端设有内螺纹13,壳体1的内腔中部向内收缩形成中孔口 15,中孔口 15的下端设有密封面,中孔口 15的密封面下方为球体2,球体2的下方设有阀座3,固定帽4的上端旋接在壳体1的下端将阀座3固定在壳体的台阶上,球体2下部设有顶杆5,顶杆5的上端伸出阀座3将球体2压在中孔口 15的密封面上, 顶杆5的下端设有锥面并且从固定帽4的下端伸出,顶杆5的圆周上设有环槽12,固定帽4 与环槽12相对应的圆周上设有径向螺纹孔11,径向螺纹孔11中拧有剪钉7,剪钉7的端部嵌入环槽12中将顶杆5轴向定位。固定帽4的下部圆周外通过螺纹旋接有密封套10,密封套10的内圆周壁与固定帽4的外圆周壁之间通过上密封圈6和下密封圈9实现密封,固定帽4的内圆周壁与顶杆 5之间通过顶杆密封圈8实现密封。在井下有压力的情况下下泵时,球座通过壳体1上的油管扣14安装在抽油泵筒的下方,当来之于井下原油的压力作用于球座的同时,顶杆5下端的锥面上同样受到原油的压力,这个压力产生向上的轴向分力,使顶杆5将球体2压紧在中孔口的密封面上,切断了流体的流通通道,可以保证在下泵过程中,井内的原油不会通过完井球座进入抽油泵筒,也就不会溢出井口。下泵完成后,通过泵车向管柱内注入高压水液,在高压液体的作用下,球体2推动顶杆5下移将剪钉7剪断,剪钉7被剪断后,顶杆5落入油井尾管中,这时球体2落在阀座 3上,其功能就同普通底部球座的功能相同,随着泵内活塞的抽吸,原油托起球体,通过阀座 3的中心孔进入泵筒,而泵筒内的原油因球体2的阻碍无法再回到球座的下方,从而满足了抽油工作要求。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油井带压下泵完井球座,包括壳体、球体、阀座及固定帽,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油管扣,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内螺纹,所述壳体的内腔中部向内收缩形成中孔口,所述中孔口的下端设有密封面,所述中孔口的密封面下方设有所述球体,所述球体的下方设有所述阀座,所述固定帽的上端旋接在所述壳体的下端将所述阀座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台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下部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上端伸出所述阀座将所述球体压在所述中孔口的密封面上,所述顶杆的下端设有锥面并且从所述固定帽的下端伸出,所述顶杆的圆周上设有环槽,所述固定帽与所述环槽相对应的圆周上设有径向螺纹孔,所述径向螺纹孔中拧有剪钉,所述剪钉的端部嵌入所述环槽中将所述顶杆轴向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带压下泵完井球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帽的下部圆周外通过螺纹旋接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内圆周壁与所述固定帽的外圆周壁之间通过密封圈实现密封,所述固定帽的内圆周壁与所述顶杆之间也通过密封圈实现密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带压下泵完井球座,壳体上端设有油管扣,壳体的内腔中部向内收缩形成中孔口,中孔口下端设有密封面,中孔口密封面下方设有球体,球体下方设有阀座,固定帽上端旋接在壳体下端将阀座固定在壳体台阶上,球体下部设有顶杆,顶杆上端伸出阀座将球体压在中孔口密封面上,顶杆下端设有锥面并且从固定帽下端伸出,顶杆圆周上设有环槽,固定帽与环槽相对应的圆周上设有径向螺纹孔,径向螺纹孔中拧有剪钉,剪钉的端部嵌入环槽中将顶杆轴向定位。下泵时,顶杆将球体压紧在中孔口的密封面上;下泵完成后,注入高压水液,球体推动顶杆下移将剪钉剪断后落下,球体落在阀座上,其功能等同于普通底部球座,可以满足抽油工作要求。
文档编号F04B53/10GK202132223SQ20112023603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6日
发明者周达祥, 杜红, 胡相嵩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江苏油田矿业开发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