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鼓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937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鼓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鼓风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鼓风机包括前机壳、后机壳、风轮及电机,其中所述风轮包括安装板及设在安装板周边的若干片风叶,所述安装板的中心安装在电机的转轴上;在所述前机壳上设有前出风口及进风口,在所述后机壳上设有后出风口,前机壳与后机壳配合形成蜗形出风通道,前出风口与后出风口配合形成蜗形出风通道的出风口。工作时,风从进风口进入,经蜗形出风通道后从出风口出;由于电机是安装在后机壳的后面,由风叶抽进前机壳及后机壳内的风不能对电机散热,影响电机的寿命;如需对电机散热还需另外加装一散热风扇,这样也增大产品的体积,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不需要另外增加散热风扇,在鼓风的同时可对电机散热,结构紧凑,鼓风效率高的鼓风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鼓风机,包括前机壳、后机壳、风轮及电机,其中所述风轮包括安装板及设在安装板周边的若干片风叶;在所述前机壳上设有前出风口,在所述后机壳上设有后出风口,前机壳与后机壳配合形成蜗形出风通道,前出风口与后出风口配合形成蜗形出风通道的出风口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机壳上设有一容置电机的电机安装壳,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壳内并间隙配合,所述电机安装壳的内腔与蜗形出风通道相通,在电机安装壳上设有进风口 ;在所述安装板的中部设有轴向向外凸起的叶轮圆台,安装板的中心或叶轮圆台的中心安装在电机的转轴上。在所述前机壳上设有容置叶轮圆台的空腔,所述空腔与叶轮圆台间隙配合。所述前机壳与空腔整体注塑形成或由板材整体冲压而成,在前机壳的壁上设有与后机壳安装的二个以上的前安装位;所述后机壳与电机安装壳整体注塑形成或由板材整体冲压而成,在后机壳的壁上设有与前机壳安装的二个以上的后安装位。所述风轮的安装板、风叶及叶轮圆台由板材整体冲裁而成或整体注塑形成,在安装板的叶轮圆台上中心设有安装电机的转轴的轴套。所述进风口开设在电机安装壳的后端部,在进风口处设有防雨或防尘檐。所述电机通过二只以上的支架固定在后机壳上或电机安装壳上,在电机的壳体上设有二只以上的散热孔。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不需要另外增加散热风扇,在鼓风的同时可对电机散热,结构紧凑,鼓风效率高,防水及防尘效果好。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前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如图I至4所示,其是一种鼓风机,包括前机壳2、后机壳I、风轮3及电机4,其中所述风轮3包括安装板31及设在安装板周边的若干片风叶32,在本实施例中有十二片风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风叶的片数,风叶均匀分布;在所述前机壳2上设有前出风口 21,在所述后机壳I上设有后出风口 14,前机壳2与后机壳I配合形成蜗形出风通道6,前出风口21与后出风口 14配合形成蜗形出风通道6的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特点是在所述后机壳I上设有一容置电机4的电机安装壳11,所述电机4安装在电机安装壳11内并间隙配合,所述 电机安装壳11的内腔与蜗形出风通道6相通,在电机安装壳11上设有进风口 12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4的一部分位于电机安装壳11内并间隙配合,电机4的另一部分位于前机壳2与后机壳I组成的空腔内,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电机4安装在电机安装壳11内并间隙配合;在所述安装板31的中部设有轴向向外凸起的叶轮圆台33,安装板31的中心或叶轮圆台33的中心安装在电机4的转轴上;使用时,叶轮圆台33可以有效的阻碍蜗形出风通道6中的高压风区的风进入低压风区,提高出风效率。工作时,风叶32将风从进风口 12抽入,抽入的风经电机安装壳11后进入蜗形出风通道6,再从出风口排出;在此过程中,抽入的风经过电机4,因此可以有效的对电机4散热。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前机壳2上设有容置叶轮圆台33的空腔23,所述空腔23与叶轮圆台33间隙配合,这样可以阻碍蜗形出风通道6中的高压风区的风进入低压风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机壳2与空腔23整体注塑形成或由板材整体冲压而成,在前机壳2的壁上设有与后机壳I安装的二个以上的前安装位22,在前机壳2的下方还设有与之连为一体的前支脚24,在前支脚24上也设有前安装位;所述后机壳I与电机安装壳11整体注塑形成或由板材整体冲压而成,在后机壳I的壁上设有与前机壳2安装的二个以上的后安装位17,在后机壳I的下方还设有与之连为一体的后支脚16,在后支脚16上也设有前安装位。前机壳2与后机壳I通过螺栓连接,这样的安装结构密封性能好。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风轮3的平衡性及一致性好,所述风轮3的安装板31、风叶32及叶轮圆台33由板材整体冲裁而成或整体注塑形成,在叶轮圆台33的中心设有安装电机4的转轴的轴套331。在本实施中,所述进风口 12开设在电机安装壳11的后端部,在进风口 12处设有防雨或防尘檐13。所述电机4通过二只以上的支架5固定在后机壳I上或也可安装在电机安装壳11上,在电机4的壳体上设有二只以上的散热孔41。在本实施例中,有三只支架5,也可根据实施需要设置支架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在后机壳I的上部设有把手15,把手15与后机壳I由板材整体冲裁而成或整体注塑形成。
权利要求1、一种鼓风机,包括前机壳(2 )、后机壳(I)、风轮(3 )及电机(4 ),其中所述风轮(3 )包括安装板(31)及设在安装板周边的若干片风叶(32);在所述前机壳(2)上设有前出风口(21),在所述后机壳(I)上设有后出风口(14),前机壳(2)与后机壳(I)配合形成蜗形出风通道(6),前出风口(21)与后出风口(14)配合形成蜗形出风通道(6)的出风口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机壳(I)上设有一容置电机(4)的电机安装壳(11),所述电机(4)安装在电机安装壳(11)内并间隙配合,所述电机安装壳(11)的内腔与蜗形出风通道(6)相通,在电机安装壳(11)上设有进风口( 12);在所述安装板(31)的中部设有轴向向外凸起的叶轮圆台(33),安装板(31)的中心或叶轮圆台(33)的中心安装在电机(4)的转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机壳(2)上设有容置叶轮圆台(33)的空腔(23),所述空腔(23)与叶轮圆台(33)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壳(2)与空腔(23)整体注塑形成或由板材整体冲压而成,在前机壳(2)的壁上设有与后机壳(I)安装的二个以上的前安装位(22);所述后机壳(I)与电机安装壳(11)整体注塑形成或由板材整体冲压而成,在后机壳(I)的壁上设有与前机壳(2)安装的二个以上的后安装位(17)。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3)的安装板(31)、风叶(32)及叶轮圆台(33)由板材整体冲裁而成或整体注塑形成,在叶轮圆台(33)的中心设有安装电机(4)的转轴的轴套(331)。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2)开设在电机安装壳(11)的后端部,在进风口( 12)处设有防雨或防尘檐(13)。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通过二只以上的支架(5)固定在后机壳(I)上或电机安装壳(11)上,在电机(4)的壳体上设有二只以上的散热孔(4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鼓风机,包括前机壳、后机壳、风轮及电机,其中所述风轮包括安装板及设在安装板周边的若干片风叶;在所述前机壳上设有前出风口,在所述后机壳上设有后出风口,前机壳与后机壳配合形成蜗形出风通道,前出风口与后出风口配合形成蜗形出风通道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机壳上设有一容置电机的电机安装壳,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壳内并间隙配合,所述电机安装壳的内腔与蜗形出风通道相通,在电机安装壳上设有进风口;在所述安装板的中部设有轴向向外凸起的叶轮圆台,安装板的中心或叶轮圆台的中心安装在电机的转轴上。其优点为不需要另外增加散热风扇,在鼓风的同时可对电机散热,结构紧凑,鼓风效率高,防水及防尘效果好。
文档编号F04D29/42GK202493495SQ20122005847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2日
发明者李锦标 申请人:李锦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