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47913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包括:第一增压喷管、扩压室、第二增压喷管和套管,所述第一增压喷管设有第一入口端和第一出口端,所述第二增压喷管设有第二入口端和第二出口端,所述第一入口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出口端的内径,所述第一出口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入口端的内径,所述第一增压喷管和所述第二增压喷管之间设有扩压室,所述第二增压喷管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圆锥形收缩管、圆筒形喉管和圆锥形扩散管,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增压效果好、大幅降低循环泵所配电机的功率、延长循环泵的使用寿命、提高循环泵的工作效率、更加节能环保。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加节能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 射流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循环泵被广泛应用于中央空调的冷热水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生活热水二 次换热的循环系统等循环系统中,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供应越来越紧张,而大功率电 机所耗的电能给用户带来了高额的设备运行成本,现阶段,为了提高循环泵的工作效率,一 般采用在循环泵的水流出口处安装与之相匹配的增压装置,但是,这些增压装置只是利用 了循环泵出口的瞬间高压,起到增压的效果并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压效果更好、能够大幅降低循环泵 所配电机的功率、延长循环泵的使用寿命、提高循环泵的工作效率、更加节能环保的用于冷 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冷热水 循环系统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包括:第一增压喷管、扩压室、第二增压喷管和套管,所述第 一增压喷管设有第一入口端和第一出口端,所述第二增压喷管设有第二入口端和第二出口 端,所述第一入口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出口端的内径,所述第一出口端的内径小于所述 第二入口端的内径,所述第一增压喷管和所述第二增压喷管之间设有扩压室,所述第二增 压喷管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圆锥形收缩管、圆筒形喉管和圆锥形扩散管,所述第一增压喷 管、扩压室和第二增压喷管依次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管内部。
[0005]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套管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套管、第二套管 和第三套管,所述第一套管连接在所述第一增压喷管上,所述第三套管连接在所述第二增 压喷管上,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增压喷管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增压喷管上。
[0006]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的两端皆 设有一体成型的连接法兰,所述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第二套管与第三套管皆是通过连接 法兰固定连接。
[0007]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压喷管上设有第一圆环形凸起,所 述第一圆环形凸起连接在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
[0008]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增压喷管上设有第二圆环形凸起,所 述第二圆环形凸起连接在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之间,所述第二圆环形凸起上设有多个通 孔。
[0009]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连接处装设有至少一 个垫片,所述第二套管与第三套管连接处装设有至少一个垫片。
[0010]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压喷管的内径形状设计为拉法尔喷 管。 toon]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圆锥形收缩管为文丘里喷管。
[0012]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圆锥形扩散管为文丘里扩压管。
[0013]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入口端的内径与第二出口端内径相 同,第二出口端的内径大于第二入口端的内径。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 增压效果好、大幅降低循环泵所配电机的功率、延长循环泵的使用寿命、提高循环泵的工作 效率、更加节能环保。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 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 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第一增压喷管;11、第一入口端;12、第一出口端; 13、第一圆环形凸起;2、扩压室;3、第二增压喷管;31、第二入口端;32、第二出口端;33、圆 锥形收缩管;34、圆筒形喉管;35、圆锥形扩散管;36、第二圆环形凸起;41、第一套管;42、第 二套管;43、第三套管;44、连接法兰;5、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 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0020] 一种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包括:第一增压喷管1、扩压室2、 第二增压喷管3和套管,所述第一增压喷管1设有第一入口端11和第一出口端12,所述第 二增压喷管3设有第二入口端31和第二出口端32,所述第一入口端1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 一出口端12的内径,所述第一出口端12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入口端31的内径,所述第一 增压喷管1和所述第二增压喷管3之间设有扩压室2,即在所述第一出口端12与所述第二 入口端31之间设有一定距离的空间,这个空间形成了扩压室2,所述第二增压喷管3包括依 次固定连接的圆锥形收缩管33、圆筒形喉管34和圆锥形扩散管35,所述第一增压喷管1、扩 压室2和第二增压喷管3依次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管内部。
[0021] 所述第一增压喷管1的内径形状设计为拉法尔喷管,所述圆锥形收缩管33为文丘 里喷管,所述圆锥形扩散管35为文丘里扩压管,所述第一入口端11的内径与第二出口端32 内径相同,第二出口端32的内径大于第二入口端31的内径。
[0022] 第一增压喷管1、扩压室2、第二增压喷管3的内部皆是相通的,流体从循环泵的出 口处依次流入第一增压喷管1、扩压室2和第二增压喷管3后,依次经过一个扩压-增压-增 压的过程,经历了两次增压过程,增压效果更好,由于第一增压喷管1、扩压室2和第二增压 喷管3能够起到很好的增压的作用,这样可以取代循环泵的部分扬程,从而降低循环泵的 扬程,同时,第二增压喷管3与套管之间还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样这个空间和扩压室2 -起 形成一个内循环,扩在循环泵的出口形成一定的低压,降低循环泵叶轮吸水口背侧在高速 旋转时产生的摩擦阻力,提高循环泵的效率,在循环泵的流量不变的前提下,循环泵所配电 机的功率将大幅下降,从而节约了用电,达到节能的目的。
[002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具有两次增压过程,增压效果更好,并且扩 压室2、第二增压喷管3与套管形成一个内循环,由于水流速度高及薄壁效应会在第一增压 喷管1的出口附近形成一定的低压,从而降低循环泵内部的压力,降低循环泵叶轮吸水口 背侧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摩擦阻力提高了循环泵的运行效率,延长循环泵的使用寿命,可 安装在闭合系统循环泵的出口端,使经过的流体重新建立水力模型,在流体不变的情况下, 可以极大的降低循环泵电机配置的功率,可节约电能,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
[0024] 另外,所述套管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套管41、第二套管42和第三套管43,所述第 一套管41连接在所述第一增压喷管1上,所述第三套管43连接在所述第二增压喷管3上, 所述第二套管4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增压喷管1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增压喷管3上。
[0025] 另外,所述第一套管41、第二套管42和第三套管43的两端皆设有一体成型的连 接法兰44,所述第一套管41与第二套管42、第二套管42与第三套管43皆是通过连接法兰 44固定连接。第一套管41、第二套管42和第三套管43与其两端的连接法兰44皆为一体 成型连接,换言之,第一套管41与其两端的连接法兰44为一体化结构,第二套管42与其两 端的连接法兰44为一体化结构,第三套管43与其两端的连接法兰44为一体化结构。连接 法兰44使得第一套管41、第二套管42和第三套管43之间的连接更加牢靠。
[0026] 另外,所述第一增压喷管1上设有第一圆环形凸起13,所述第一圆环形凸起13连 接在第一套管41和第二套管42之间。所述第二增压喷管3上设有第二圆环形凸起36,所 述第二圆环形凸起36连接在第二套管42和第三套管43之间,所述第二圆环形凸起36上 设有多个通孔,由于第二增压喷管3与第三套管43之间还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样这个空间 和扩压室2 -起形成一个内循环,因此,第二圆环形凸起36上设有多个通孔,通孔的存在, 保证了内循环不被破坏,内循环在循环泵的出口形成一定的低压,降低循环泵叶轮吸水口 背侧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摩擦阻力,提高循环泵的效率,延长循环泵的使用寿命,在循环泵 的流量不变的前提下,循环泵所配电机的功率将大幅下降,从而节约了用电,达到节能的目 的。
[0027] 另外,所述第一套管41与第二套管42连接处装设有至少一个垫片5,所述第二套 管42与第三套管43连接处装设有至少一个垫片5,通过调节第一套管41与第二套管42连 接处放置垫片5的厚度,来调节扩压室2的空间大小,同样的通过调节第二套管42与第三 套管43连接处放置垫片5的厚度,也能够调节扩压室2的空间大小。
[0028] 本实用新型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循环泵出水口处的流体瞬 间高压进入第一增压喷管,第一增压喷管将高压水喷向扩压室内,在扩压室内水的压力在 瞬间扩压后在第二增压喷管内完成动能转势能的增压过程,在经过第二增压喷管后有部分 水流会通过薄壁逆流进入扩压室内,由于水流速度高及薄壁效应会在第一增压喷管的出口 附近形成一定的低压,从而降低循环泵内部的压力,降低循环泵叶轮吸水口背侧在高速旋 转时产生的摩擦阻力提高了循环泵的运行效率。经本实用新型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 射流节能装置增压的势能能够取代循环泵为克服系统的阻力所需要的部分扬程,并大幅降 低循环泵所配电机的功率,而达到为用户节能,节约运行成本的目的。
[0029]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增压效果 好、大幅降低循环泵所配电机的功率、延长循环泵的使用寿命、提高循环泵的工作效率、更 加节能环保。
[0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 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增压喷管、 扩压室、第二增压喷管和套管,所述第一增压喷管设有第一入口端和第一出口端,所述第二 增压喷管设有第二入口端和第二出口端,所述第一入口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出口端的内 径,所述第一出口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入口端的内径,所述第一增压喷管和所述第二增 压喷管之间设有扩压室,所述第二增压喷管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圆锥形收缩管、圆筒形喉 管和圆锥形扩散管,所述第一增压喷管、扩压室和第二增压喷管依次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管 内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所述套管包括并 排设置的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所述第一套管连接在所述第一增压喷管上,所述 第三套管连接在所述第二增压喷管上,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增压喷管上,另一 端连接在第二增压喷管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所述第一套管、 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的两端皆设有一体成型的连接法兰,所述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第二 套管与第三套管皆是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增压喷管上设有第一圆环形凸起,所述第一圆环形凸起连接在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 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二增压喷管上设有第二圆环形凸起,所述第二圆环形凸起连接在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 之间,所述第二圆环形凸起上设有多个通孔。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连接处装设有至少一个垫片,所述第二套管与第三套管连接处装设 有至少一个垫片。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增压喷管的内径形状设计为拉法尔喷管。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圆锥形收缩管为文丘里喷管。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圆锥形扩散管为文丘里扩压管。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的新型射流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入口端的内径与第二出口端内径相同,第二出口端的内径大于第二入口端的内径。
【文档编号】F04D29/40GK203906390SQ201420342707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6日
【发明者】杭威, 叶晶杰, 黄晓东 申请人:上海涵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