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流量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79139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流量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流量泵,包括:泵体,泵盖,通过轴承部件安装于泵体与泵盖装配后形成腔室内部的泵轴和泵轴密封位装配的密封部件;泵盖位于泵轴装配叶轮端轴向装配有耐磨板,且耐磨板与泵盖轴向端面形成叶轮工作腔,即叶轮能够于叶轮工作腔内部自由旋转;耐磨板与泵体密封装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泵体、泵盖、泵轴、密封部件以及轴承部件可为通用部件装配,形成固定基础结构,通过更换耐磨板以及叶轮实现对泵的输出数据的变更,安装结构简单可靠,各零件加工、制造简单,且易于装配和维修。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级悬臂离心泵,特别涉及一种更换局部构件即可变更流量数据 的小流量泵。 一种小流量栗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各行各业对小型流量泵的需求非常广泛,特别是化工行业,应用场合非常 复杂,有的要求流量,有的要求扬程,当目前使用的小流量泵不符合要求时,只能通过完全 更换泵主体实现,同时小流量泵的类型非常有限,这种很难满足各种场合的需求;这样就需 要一种通过更换小流量泵的局部构件即可更改泵输出数据的新型泵。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通过更换小流量泵的局部构件即可更改 泵输出数据的新型泵。
[0004] 为达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 -种小流量泵,包括:泵体,泵盖,通过轴承部件安装于泵体与泵盖装配后形成腔 室内部的泵轴和泵轴密封位装配的密封部件;
[0006] 泵轴位于泵体吸入腔端设置有叶轮,且叶轮与泵轴同步转动装配;
[0007] 泵盖位于泵轴装配叶轮端轴向装配有耐磨板,且耐磨板与泵盖轴向端面形成叶轮 工作腔,即叶轮能够于叶轮工作腔内部自由旋转;耐磨板与泵体密封装配,可通过耐磨板接 触面设置密封圈或密封垫实现密封;
[0008] 耐磨板与泵盖之间为可拆卸固定连接,一般选用螺栓连接,保证固定的稳固以及 拆卸的方便;
[0009] 叶轮工作腔与泵体吸入腔连通;
[0010] 耐磨板与泵盖装配密封位置设置有用于连通叶轮工作腔与出口段的限流槽;
[0011] 叶轮总出口宽度定义为η;
[001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泵体、泵盖、泵轴、密封部件以及轴承部件可为 通用部件装配,形成固定基础结构,当对泵的流量或者扬程需求发生变化时,可通过改变η, 以满足要求,这样泵的输出数据的改变只涉及到改变耐磨板和改变叶轮,这样在泵的主体 构件通用的情况下,更换少数部件即可对泵的输出数据改变,大大提高了小流量泵的适用 范围,且易于装配。
[0013] 其中,同系列泵除耐磨板和叶轮不能通用外,泵体、泵盖、轴承部件、密封部件完全 相同,大大提高了同系列泵各零部件的通用性。
[0014] 根据介质的不同,可选用不同材质的泵体、泵盖、叶轮和耐磨板;根据工况的不同, 密封部件可选用单封、双封等不同密封型式,轴承部件可选用散热片、水冷等不同型式。
[0015] 注:吸入腔为泵体与外界连通的吸取腔;出口段为泵体与外界连通的排出腔。
[0016]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 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本实用新型共2幅附图,其中: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叶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泵体,2、泵盖,3、泵轴,4、叶轮,5、耐磨板,6、限流槽,A、吸入腔,B、叶轮工 作腔,C、出口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小流量泵,包括:泵体1,泵盖2,通过轴承部件安装于泵体1与 泵盖2装配后形成腔室内部的泵轴3和泵轴3密封位装配的密封部件;其中,密封部件主要 包含:密封压盖、密封轴套、动密封环、静密封环等,固定于泵盖、泵轴和叶轮之间,用于密封 泵轴与泵盖间隙;(密封压盖与泵盖密封装配,轴套固定于泵轴和叶轮之间与叶轮密封圈 或密封垫密封,动环与轴套密封圈密封,动、静密封环液膜密封,静密封环与密封压盖密封 装配;)
[0022] 泵轴3位于泵体1吸入腔A端设置有叶轮4,且叶轮4与泵轴3同步转动装配;
[0023] 泵盖2位于泵轴3装配叶轮4端轴向装配有耐磨板5,且耐磨板5与泵盖2轴向端 面形成叶轮工作腔B,即叶轮4能够于叶轮工作腔B内部自由旋转;耐磨板5与泵体1密封 装配,可通过耐磨板5接触面设置密封圈或密封垫实现密封;
[0024] 耐磨板5与泵盖2之间为可拆卸固定连接,一般选用螺栓连接,保证固定的稳固以 及拆卸的方便;
[0025] 叶轮工作腔B与泵体1吸入腔A连通;
[0026] 耐磨板5与泵盖2装配密封位置设置有用于连通叶轮工作腔B与出口段C的限流 槽6 ;
[0027] 叶轮总出口宽度定义为η ;
[0028] 如图2所示的叶轮4,为前开式叶轮,由叶轮主叶片、叶轮后盖板、叶轮背叶片构 成,与普通叶轮的区别点为:主叶片、背叶片数量比普通叶轮多;主叶片的出口宽度比普通 叶轮小;可改变η值满足不同流量、扬程的要求,而一般普通叶轮出口宽度为定值,无法满 足不同流量、扬程。
[002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泵体1、泵盖2、泵轴3、密封部件以及轴承部件 可为通用部件装配,形成固定基础结构,当对泵的流量或者扬程需求发生变化时,可通过改 变η,以满足要求,这样泵的输出数据改变只涉及到改变耐磨板5和改变叶轮4两个部件,这 样在泵的主体构件通用的情况下,更换少数部件即可对泵的输出数据改变,大大提高了小 流量泵的适用范围。
[0030] 这种泵流量最小可达0. Im3/h,扬程最高可达300m,转速为2900r/min或1450r/ min,具有流量非常小,扬程高的优点。同系列泵通过耐磨板限流槽和叶片出口宽度控制流 量,以满足不同流量要求;同系列泵除耐磨板和叶轮不能通用外,泵体、泵盖、轴承部件、密 封部件完全相同,大大提高了同系列泵各零部件的通用性,同时易于装配和维修。
[0031] 另,根据介质的不同,可选用不同材质的泵体1、泵盖2、叶轮4和耐磨板5;根据工 况的不同,密封部件可选用单封、双封等不同密封型式,轴承部件可选用散热片、水冷等不 同型式。
[0032] 注:吸入腔为泵体与外界连通的吸取腔;出口段为泵体与外界连通的排出腔。
[003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 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诉揭示的技术内容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 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小流量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泵盖(2),通过轴承部件安装于泵体(1) 与泵盖(2)装配后形成腔室内部的泵轴(3)和泵轴(3)密封位装配的密封部件; 所述泵轴(3)位于泵体(1)吸入腔(A)端设置有叶轮(4); 所述泵盖(2)位于泵轴(3)装配叶轮(4)端轴向装配有耐磨板(5),且所述耐磨板(5) 与泵盖⑵轴向端面形成叶轮工作腔(B),即叶轮⑷能够于叶轮工作腔⑶内部自由旋 转;耐磨板(5)与泵体(1)密封装配 所述耐磨板(5)与泵盖(2)之间为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叶轮工作腔(B)与泵体(1)吸入腔(A)连通; 所述耐磨板(5)与泵盖(2)装配密封位置设置有用于连通叶轮工作腔(B)与出口段 (C)的限流槽(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流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4)前开式叶轮。
【文档编号】F04D29/22GK203906379SQ201420342753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4日
【发明者】韦虎林, 林琳, 汤成武, 王志友 申请人:大连利欧华能泵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