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解除输气涡轮泵中气化现象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1993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解除输气涡轮泵中气化现象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解除输气涡轮泵中气化现象的系统,属于液体输送设备领域,包括贮罐、涡轮泵和加气机,并且均通过液相管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罐,气罐上开设出气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出气口和进液口均高于出液口;进液口通过管路与贮罐连接,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涡轮泵的入口连接,出气口通过管路与贮罐连接,涡轮泵与加气机的加气管路之间串接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另一接口通过管路与贮罐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机械装置取代人工,一方面节省了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实现了精确控制。能够做到可以检测气化的发生并及时将气体排出从而保证了涡轮泵的正常运转和加气过程的顺利进行。
【专利说明】一种自动解除输气涡轮泵中气化现象的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输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解除输气涡轮泵中气化现象的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液化石油气(简称“LPG”)作为一种化工基本原料和新型燃料,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由于其热值高、无烟尘、无炭渣,操作使用方便,已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尤其是作为清洁能源替代汽油或柴油燃料为汽车供能。在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的双重政策驱动下,越来越多的LPG加气站及LPG汽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0003]与传统加油站相比,LPG加气站的工作方式也与其大致相同。一个完整的LPG加气站应该包括以下各个部分:储罐区(贮罐、残液罐、过梯、防护墙等),压缩机房(压缩机及相关电机),汽槽装卸台,变配电房(变配电设备),加气机,避雷塔,消防设施,办公及生活楼等。LPG由LPG罐车运送来并充到贮罐中,然后再经过涡轮泵输送管路输送到加气机中,最终由加气枪注入到汽车气罐中。加气枪向汽车气罐中加气时,涡轮泵保持运转状态输送LPG。在LPG由贮罐到加气枪的过程中,LPG始终保持液态不仅能够保证涡轮泵的正常运转,还可以使涡轮泵密封件在浸液条件下发挥更好的密封作用。最终保证整个加气过程顺利、高效、安全的进行。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加气机大部分时间处于不工作状态,这便导致涡轮泵大部分时间也处于不工作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涡轮泵中的LPG容易发生气化现象,导致涡轮泵中出现气液共存状态。尤其是气温较高的夏季,经常出现涡轮泵中全部充满气态石油气的情况,导致涡轮泵无法正常运转。
[0004]为了解除上述情形中的气化现象,加气站管理者会派专人维护。当疑似气化发生时,维修工便打开涡轮泵的放气口进行排气,气体全部排出后再讲放气口关闭。如此一来,涡轮泵便可以正常运转了。尽管通过人工的方式可以解除气化现象,但此过程中却存在如下几个缺陷。
[0005]1.涡轮泵的放气口联通的是涡轮泵内部和外界大气环境,因此气态石油气最终排向外界环境中。而LPG或多或少含有有害物质,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对维修工造成生理伤害。
[0006]2.由于LPG属于易燃易爆物,因此在排气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0007]3.由于采取人工排气的方式,因此必然增加了人力成本。
[0008]4.气态石油气直接排向外界,也导致了燃料浪费,长此以往,必然降低运营利润。
[0009]综上所述,人工解除气化的方式并不可取。


【发明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解除输气涡轮泵中气化现象的系统,能够自动解除管路中的气化现象。
[0011]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解除输气涡轮泵中气化现象的系统,包括贮罐、涡轮泵和加气机,三者之间通过液相管路连接;还包括气罐,气罐上开设出气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出气口和进液口均高于出液口。
[0012]进液口通过管路与贮罐连接,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涡轮泵的入口连接,出气口通过管路与贮罐连接,涡轮泵与加气机的加气管路之间串接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另一接口通过管路与贮罐连接,并在该管路上加装电磁阀;出气口处通过单向阀与管路连接。
[0013]气罐的内部竖直设置有导杆,在导杆上套装浮子,在气罐内壁上自上而下设置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第一限位开关的高度低于出气口,第二限位开关的高度高于出液口 ;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与涡轮泵的电机电连接。
[0014]优选的,第一限位开关与涡轮泵的电机之间设置延时继电器。
[0015]优选的,气罐内部进液口的前方设置一块防溅板;浮子上开设上下贯穿的缺口 ;浮子上升时,防溅板能够置于缺口处而不阻碍浮子的运动。
[0016]优选的,浮子为空心浮子或实心浮子的一种,且浮子的孔壁上开设滚珠槽,滚珠槽中放置滚珠。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8]1.采用机械装置取代人工,一方面节省了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实现了精确控制。能够做到可以检测气化的发生并及时将气体排出从而保证了涡轮泵的正常运转和加气过程的顺利进行。
[0019]2.排出的气体直接回流到贮罐中,一方面避免了对环境和人的危害,另一方面避免了燃料的浪费。
[0020]3.在排气过程中,容易出现浮子或液位上升过快从而造成已经排完气的假象,因此设置延时功能,确保气罐中的气体完全排出。
[0021]4.由于在进液口的前方设置了防溅板,因此LPG在进入气罐中时,在防溅板的阻挡下垂直下来;且浮子上对应防溅板的位置开设缺口,如此一来LPG在下落时便尽量不冲击浮子,保证了浮子能够及时随液面上升,提高了检测液面的准确性。
[0022]5.浮子通过滚珠套装在导杆上,通过滚动摩擦减小了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力,使得上升过程更加灵活稳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气罐上半部分结构剖视图;
[0025]图3是图2中的A向视图;
[0026]图4是图2中的I处局部放大图。
[0027]图中标记为:
[0028]I涡轮泵;1.1入口 ;1.2出口 ;2电机;气罐;3.1出液口 ;3.2进液口 ;3.3出气口 ;4导杆;5浮子;5.1缺口 ;5.2滚珠槽;5.3滚珠;6第一限位开关;7第二限位开关;8防派板;9单向阀;10三通接头;11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30]如图所示,一种输气涡轮泵I解除气化系统,包括气罐3,气罐3的顶部开设进液口 3.2和出气口 3.3,气罐3的底部开设出液口 3.1。出气口 3.3的位置越高越利于排净气体。进液口 3.2与液相管路连接,出液口 3.1与涡轮泵I的入口 1.1连接。出气口 3.3与气相管路连接,并在出气口 3.3与气相管路之间安装单向阀9。气体只能从气罐3中排出而不能再次回流到气罐3中。气相管路与液相管路分别连接贮罐的气相口和液相口。此外,在三通接头其中一个接头与贮罐相连的管路上安装电磁阀11,防止该条管路中出现气化影响泵工作。
[0031]气罐3内部中央位置处设置竖直的导杆4,导杆4上套装浮子5。浮子5为空心浮子,浮子5的孔壁上开设滚珠槽5.2,滚珠槽5.2中放置滚珠5.3,由此减小摩擦,使浮子5能够在导杆4上灵活地竖直运动。气罐3的内壁上自上而下安装第一限位开关6和第二限位开关7。气罐3内部进液口 3.2的前方处设置一块防溅板8,并在浮子5对应位置处开设贯穿上下面的缺口 5.1。当浮子5上升时,防溅板8能够位于缺口 5.1处而不阻碍浮子5的运动。而防溅板8则阻挡进入气罐3的LPG对浮子5的冲击,使得浮子5能够顺利、及时的随液位上升,保障了液位检测的准确性。
[0032]第一限位开关6与第二限位开关7均与涡轮泵I的电机2电连接。涡轮泵I的出口 1.2通过加气管路连接加气枪。涡轮泵I与加气机的加气管路之间串接三通接头10,三通接头10的另一接口通过回流管路与贮罐连接。在涡轮泵I的电机2和第一限位开关6之间设置延时继电器,第一限位开关6动作使线圈得电从而触发常闭触点断开使涡轮泵I的电机2停止工作。
[0033]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0034]当气罐3内没有气化现象时,加气枪的开关打开便能够启动涡轮泵I进行输送LPG,此时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当气罐3中发生气化现象时,气体逐渐增多,导致气罐3中的液位下降,浮子5随之下降。当浮子5下降至第二限位开关7以下时,第二限位开关7便能够及时动作使涡轮泵I启动。由于液位依然在出液口 3.1之上,因此涡轮泵I启动就能够将贮罐中的LPG抽到气罐3中,并通过回流管路回流到贮罐中,同时电磁阀打开。在此过程中,由于气罐3容积有限,因此LPG在进入气罐3中时势必会将气体挤出气罐3,而气体经过单向阀9排出之后只能从气相管路中回流到贮罐中而无法再次进入气罐3中。因此,当涡轮泵I不断运转时,会源源不断的将LPG抽入气罐3并进行循环,而气体也会不断被排出。随着气体被排出,气罐3中的液位会上升,浮子5逐渐上升碰触到第一限位开关6时,表明气罐3中的气体非常少可以保证涡轮泵I的顺利启动和运行,此时第一限位开关6动作使涡轮泵I停止工作,电磁阀11随之关闭。排气过程结束,气化现象得到了解除,当加气枪的开关打开时,涡轮泵I便可随即启动进行加气工作。
[0035]此外,在排气的初期,由于气罐3真空度的突然改变,极有可能导致LPG流入气罐3中的态势过猛,导致波浪现象的产生,从而使第一液位开关检测到液位的陡然变化,继而使第一液位开关作出误判并使涡轮泵I停止工作。此时气罐3中的液位其实并未达到排完气体的要求,因此在第一液位开关和涡轮泵I的电机2之间设置延时继电器。当第一液位开关检测到液位时动作并使延时继电器的线圈得电,延时I分钟后常闭触电断开使涡轮泵I停止工作。最终确保了气罐3中的气体完全排净,达到涡轮泵I正常启动和运行的要求。
[00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解除输气涡轮泵中气化现象的系统,包括贮罐、涡轮泵和加气机,三者之间通过液相管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罐,气罐上开设出气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出气口和进液口均高于出液口; 进液口通过管路与贮罐连接,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涡轮泵的入口连接,出气口通过管路与贮罐连接,涡轮泵与加气机的加气管路之间串接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另一接口通过管路与贮罐连接,并在该管路上加装电磁阀;出气口处通过单向阀与管路连接; 气罐的内部竖直设置有导杆,在导杆上套装浮子,在气罐内壁上自上而下设置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第一限位开关的高度低于出气口,第二限位开关的高度高于出液口 ;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与涡轮泵的电机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解除输气涡轮泵中气化现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开关与涡轮泵的电机之间设置延时继电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一种自动解除输气涡轮泵中气化现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气罐内部进液口的前方设置一块防溅板;浮子上开设上下贯穿的缺口 ;浮子上升时,防溅板能够置于缺口处而不阻碍浮子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解除输气涡轮泵中气化现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浮子为空心浮子或实心浮子的一种,且浮子的孔壁上开设滚珠槽,滚珠槽中放置滚珠。
【文档编号】F04D15/00GK204082572SQ201420592383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4日
【发明者】栾兆明, 王嘉作, 王涛, 杜金海 申请人:淄博华创燃气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