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轴多级液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228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轴多级液下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轴多级液下泵,包括联轴器、底板和翼轮;所述接轴机构内设有上轴和下轴,上轴和下轴的端面分别加工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一对分半卡环,上轴上设有键,下轴上设有接轴键,上轴与下轴外部设有接轴套,接轴套与接轴键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轴承组件内设有滑动轴承座,滑动轴承座内设有滑动轴承,滑动轴承内设有滑动轴承内套,滑动轴承座的上端面设置有滑动轴承压盖。本实用新型缩短了翼轮组与轴承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工作时只有一个翼轮在液下,启动电流大大降低;改进后的接轴机构零件少,加工简单,上下轴的端面之间留有1-2mm的间隙,上下轴的轴线能够在接轴套中微调,对中性良好。
【专利说明】一种长轴多级液下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下泵,具体是一种长轴多级液下泵。

【背景技术】
[0002]当前,市场上使用的长轴多级液下泵所有翼轮多集中在远离轴承的泵的最下端,工作中的液下泵基翼轮本上都在液面以下,当泵高速转动时,泵的稳定性大大降低,同时对泵的加工精度也要求提高;为提高稳定性,不得不加大传动轴的直径;当所有翼轮同时工作时,启动电流颇大,会造成更多的电耗;同时现有长轴多级液下泵的接轴结构零件多,结构复杂,上、下轴的端面刚性接触,没有自动调心的余地,容易导致联接后的液下泵长轴出现跳动超差的现象,满足不了长轴液下泵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且能耗较低的长轴多级液下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长轴多级液下泵,包括联轴器、底板和翼轮;所述底板的右方设有右连接架,右连接架的右方设有电机安装架,电机安装架的右端架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传动轴,传动轴的右部通过轴承传动固定在上连接架内,此外,底板的左方设有左连接架,左连接架的左端连接导流仓体,导流仓体右方的传动轴的外侧设有机密密封,导流仓体的上方连接出水管;在所述的导流仓体的左端依次设有相通的第一轴流泵、第二轴流泵和第三轴流泵,第三轴流泵的左端连接泵管,第一轴流泵、第二轴流泵和第三轴流泵内均设有翼轮,翼轮的右侧设有输送液体的导流体,翼轮与导流体均固定在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的左端通过接轴机构依次连接第二传动轴与第三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与第三传动轴的右部均设有滑动轴承组件,泵管的左侧依次设有第四轴流泵、下泵管与过滤器,第三传动轴的左端依次设有导流体、翼轮与引导轮,其中,第三传动轴上的导流体与翼轮设于第四轴流泵内,引导轮设于下泵管内;所述接轴机构内设有上轴和下轴,上轴和下轴的端面分别加工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一对分半卡环,上轴上设有键,下轴上设有接轴键,上轴与下轴外部设有接轴套,接轴套与接轴键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轴承组件内设有滑动轴承座,滑动轴承座内设有滑动轴承,滑动轴承内设有滑动轴承内套,滑动轴承座的上端面设置有滑动轴承压盖。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管为“L”型。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轴与下轴的端面之间留有1_2_的间隙。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重心上移,缩短了翼轮组与轴承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同时因只有一个翼轮在液下,启动电流大大降低;改进后的接轴机构零件少,加工简单,上下轴的端面之间留有l_2mm的间隙,上下轴的轴线能够在接轴套中微调,对中性良好,联接后的长轴不会出现跳动超差的现象,能够满足液下泵的使用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一种长轴多级液下泵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一种长轴多级液下泵中接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一种长轴多级液下泵中滑动轴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一种长轴多级液下泵中上部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3]图中:1-电机、2-电机安装架、3-联轴器、4-传动轴、5-底板、6-机密密封、7-导流仓体、8-第一轴流泵、9-导流体、10-翼轮、11-接轴机构、12-引导轮、13-过滤器、14-第四轴流泵、15-滑动轴承组件、16-第三轴流泵、17-第二轴流泵、18-出水管、19-第二传动轴、20-第三传动轴、21-泵管、111-上轴、112-键、113-接轴套、114-分半卡环、115-接轴键、116-紧固螺钉、117-下轴、151-滑动轴承座、152-滑动轴承、153-滑动轴承内套、154-滑动轴承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5]请参阅图1-4,一种长轴多级液下泵,包括联轴器3、底板5和翼轮10 ;所述底板5的右方设有右连接架,右连接架的右方设有电机安装架2,电机安装架2的右端架设有电机1,电机I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3连接传动轴4,传动轴4的右部通过轴承传动固定在上连接架内,此外,底板5的左方设有左连接架,左连接架的左端连接导流仓体7,导流仓体7右方的传动轴4的外侧设有机密密封6,导流仓体7的上方连接出水管18,出水管18为“L”型,且出水管18的水平段穿过底板5 ;在所述的导流仓体7的左端依次设有相通的第一轴流泵8、第二轴流泵17和第三轴流泵16,第三轴流泵16的左端连接泵管21,第一轴流泵8、第二轴流泵17和第三轴流泵16内均设有翼轮10,翼轮10的右侧设有输送液体的导流体9,翼轮10与导流体9均固定在传动轴4上;所述传动轴4的左端通过接轴机构11依次连接第二传动轴19与第三传动轴20,第二传动轴19与第三传动轴20的右部均设有滑动轴承组件15,泵管21的左侧依次设有第四轴流泵14、下泵管与过滤器13,过滤器13能够隔离较大的固体杂质,第三传动轴20的左端依次设有导流体9、翼轮10与引导轮12,其中,第三传动轴20上的导流体9与翼轮10设于第四轴流泵14内,引导轮12设于下泵管内;所述接轴机构11内设有上轴111和下轴117,上轴111和下轴117的端面分别加工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一对分半卡环114,上轴111上设有键112,下轴117上设有接轴键115,上轴111与下轴117外部设有接轴套113,接轴套113与接轴键115通过紧固螺钉116固定连接,上轴111与下轴117的端面之间留有l_2mm的间隙,上下轴的轴线能够在接轴套113中微调,对中性良好,联接后的长轴不会出现跳动超差的现象,能够满足液下泵的使用要求;所述滑动轴承组件15内设有滑动轴承座151,滑动轴承座151内设有滑动轴承152,滑动轴承152内设有滑动轴承内套153,滑动轴承座151的上端面设置有滑动轴承压盖154 ;工作时,将底板5安装在液面上方的固定架上,启动电机I,引导轮12与四组轴流泵内的翼轮10同时转动,液体从过滤器13进入下泵管,然后依次通过第四轴流泵14、泵管21、第三轴流泵16、第二轴流泵17和第一轴流泵8,其后液体进入导流仓体7内,最后从出水管18排除。
[0016]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长轴多级液下泵,包括联轴器(3)、底板(5)和翼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的右方设有右连接架,右连接架的右方设有电机安装架(2),电机安装架(2)的右端架设有电机(I),电机(I)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3)连接传动轴(4),传动轴(4)的右部通过轴承传动固定在上连接架内,此外,底板(5 )的左方设有左连接架,左连接架的左端连接导流仓体(7 ),导流仓体(7 )右方的传动轴(4)的外侧设有机密密封(6 ),导流仓体(7 )的上方连接出水管(18);在所述的导流仓体(7)的左端依次设有相通的第一轴流泵(8)、第二轴流泵(17)和第三轴流泵(16),第三轴流泵(16)的左端连接泵管(21),第一轴流泵(8)、第二轴流泵(17)和第三轴流泵(16)内均设有翼轮(10),翼轮(10)的右侧设有输送液体的导流体(9),翼轮(10)与导流体(9)均固定在传动轴(4)上;所述传动轴(4)的左端通过接轴机构(11)依次连接第二传动轴(19)与第三传动轴(20),第二传动轴(19)与第三传动轴(20)的右部均设有滑动轴承组件(15),泵管(21)的左侧依次设有第四轴流泵(14)、下泵管与过滤器(13 ),第三传动轴(20 )的左端依次设有导流体(9 )、翼轮(10 )与引导轮(12 ),其中,第三传动轴(20)上的导流体(9)与翼轮(10)设于第四轴流泵(14)内,引导轮(12)设于下泵管内;所述接轴机构(11)内设有上轴(111)和下轴(117 ),上轴(111)和下轴(117 )的端面分别加工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一对分半卡环(114 ),上轴(111)上设有键(112 ),下轴(117 )上设有接轴键(115 ),上轴(111)与下轴(117 )外部设有接轴套(113 ),接轴套(113)与接轴键(115)通过紧固螺钉(116)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轴承组件(15)内设有滑动轴承座(151),滑动轴承座(151)内设有滑动轴承(152 ),滑动轴承(152 )内设有滑动轴承内套(153 ),滑动轴承座(151)的上端面设置有滑动轴承压盖(1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轴多级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8)为“L”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轴多级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111)与下轴(117)的端面之间留有l_2mm的间隙。
【文档编号】F04D13/08GK204175611SQ201420619894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4日
【发明者】王义凤 申请人:江西一元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