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淤排污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279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淤排污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输送含泥沙污垢杂质废水的立置离心式半潜入多吸头防淤排污泵。
目前排污泵一般为一个吸水头,并设置于污水坑底部中间。由于沉积作用,污水坑四角容易积淤。淤多了四角淤泥塌落,容易埋住中央的吸水口而抽不上水来。使用时吸水口不得不上提远离坑底,从而泵坑容积不能充分利用,同时造成电机频繁启动的工作状况和耗电量大等不利因素,以及泵体使用槽钢螺栓固定安装使检修、清淤和拆卸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自立离心式多吸头防淤排污泵。
防淤排污泵,包括泵壳体、离心叶轮、下抽吸管、侧排放管、立置叶轮轴、筒型支承套和其他连接、支承、封密、润滑等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泵壳体的上端面与立置叶轮轴及筒型支承套的下端之间设有五通或六通连接件,叶轮轴的下部通过连接件的二立直通孔与离心叶轮联接,上立孔设有轴径密封结构、下立孔与轴径间形成通流大间隙,叶轮上、下端面上分别设有离心叶片,泵壳体与双面叶轮形成上、下泵腔,连接件的三或四个侧通孔固定连接有下端接有吸头的兼起支腿作用的上抽吸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多点吸头扩大抽吸范围从而提高排泥沙能力,防淤防堵;双向离心抽吸,增加通流面积,对于扬程不高的特定排污场合,提高排污效率,吸管兼作泵支承,简化安装结构,便于吊出清淤和检修。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采矿、建筑等领域的粉尘大、污泥比重大的工作环境排污,尤其适用于各种重工业生产车间的冲地及除尘污水的排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剖视示意图。
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立置离心式半潜入多吸头防淤排污泵。包括泵壳体1、离心叶轮2、泵壳体1下端的中心下抽吸管3、泵壳体1侧面的排放管4、立置叶轮轴5、泵壳体1上端的筒型支承套6和其他连接、支承、密封、润滑等辅助结构。筒型支承套6上端依次通过法兰及螺栓固定连接有叶轮轴5的轴承支承套11、联轴器支承套12和立置电机13。本实用新型的特别之处在于在泵壳体1的上端面与立置叶轮轴5及筒型支承套6的下端之间设有五通或六通连接件7;叶轮轴5的下部通过连接件7的纵向二立直通孔与离心叶轮2联接;其中上立孔与叶轮轴5的轴径之间设有轴径密封结构8,下立孔与叶轮轴5的轴径之间形成通流大间隙9;叶轮2的上、下端面上分别设有在其两端面可形成双面离心流的离心叶片;泵壳体1与双面叶轮2形成上、下两部分泵腔;大间隙9的上端与连接件7的其余侧通孔联通,下端与上泵腔联通,而下端接有吸头14的下抽吸管3的上端与下泵腔联通;连接件7的三个均布或四个对称分布的侧通孔固定连接有下端分别接有吸头15的兼起排污泵支承腿作用的上抽吸管10。
权利要求1.防淤排污泵,包括泵壳体1、离心叶轮2、下抽吸管3、侧排放管4、立置叶轮轴5、筒型支承套6和连接、支承、封密、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泵壳体1的上端面与立置叶轮轴5及筒型支承套6的下端之间设有五通或六通连接件7,叶轮轴5的下部通过连接件7的二立直通孔与离心叶轮2联接,上立孔设有轴径密封结构8、下立孔与轴径间形成通流大间隙9,叶轮2上、下端面上分别设有离心叶片,泵壳体1与双面叶轮2形成上、下泵腔,连接件7的三或四个侧通孔固定连接有下端接有吸头的兼起支腿作用的上抽吸管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输送含泥沙污垢杂质废水的位置离心式半潜入多吸头防淤排污泵,采用了双面离心叶轮、双向多通吸管及吸管兼作泵支承等特殊结构,具有排泥沙能力高、防淤防堵、排污效率高和安装简单检修方便等优点,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采矿、建筑等领域,尤其适用于生产车间的排污泵结构中。
文档编号F04D7/00GK2100513SQ9120929
公开日1992年4月1日 申请日期1991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1991年5月29日
发明者王兆安, 张勤 申请人:瓦房店市矿山设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