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打气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4114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脚踏打气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泵,确切地说是脚踏打气筒。
现有的脚踏打气筒,主要由机架、复位扭簧以及构成移动式导杆机构的摆杆、气筒、脚踏所组成。由于摆杆和气筒复位扭簧绕在连接机架、气筒、摆杆的销轴上,作用于机架和气筒的筒体之间,所以在打气过程中,气筒的推杆除轴向受力外,还承受一定的弯矩,必然要导致皮碗在筒体内歪斜,不仅皮碗易磨损,而且操作费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省力的改进型脚踏打气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主要由机架、摆杆、气筒、脚踏、摆杆复位扭簧以及脚踏复位扭簧所构成,其特征是摆杆和气筒交叉后分别铰接在机架上;摆杆复位扭簧绕在铰接机架和摆杆的销轴上,两头分别作用在机架和摆杆上。由于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气筒的推杆是二力杆,因此在打气过程中,皮碗在气筒筒体内端端正正,不歪不斜。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操作省力、泵气效率高、皮碗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步详细描述,以期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和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在由薄钢板制作的矩形机架(4)一头的两侧设两个耳(12),用销轴(6)铰接两根摆杆(10),再在销轴(6)上绕一双扭簧(1),双扭簧(1)的中心双头作用在机架(4)上,双扭簧(1)的两侧单头分别作用在两根摆杆(10)上,在双扭簧(1)弹力的作用下,摆杆(10)可绕销轴(6)反时针转动;在矩形机架(4)的中心线上、两个耳(12)的右侧再设一耳(13),用销轴(7)铰接气筒(2),该铰接点设在气筒(2)的轴心线上;将脚踏(3)的一头用销轴(11)与气筒(2)的推杆(14)铰接,脚踏(3)的另一头用销轴(9)与两根摆杆(10)铰接,并使两根摆杆(10)平行;销轴(9)上绕一双扭簧(8),扭簧(8)的中心双头作用在脚踏(3)上,两侧单头分别作用在两根摆杆(10)上,在双扭簧(8)弹力的作用下,脚踏(3)可绕销轴(9)顺时针转动。
参照图1和图2,在矩形机架(4)另一头的中心上设一耳(15),用销轴(16)铰接一挂钩(5),用挂钩(5)可钩住销轴(9)的中部,以达到闲置时收拢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作一简单介绍。
参见图1,给脚踏(3)施加一向下的力,气筒(2)和摆杆(10)分别绕销轴(6)和(7)顺时针摆转,脚踏(3)一头绕销轴(9)反时针转动,脚踏(3)的另一头绕销轴(11)反时针转动的同时把气筒(2)的推杆(14)推向筒内压气,压缩空气由气管(17)排出,进入需要冲气的车胎,即完成排气过程。当作用在脚踏(3)上的力消失时,在双扭簧(1)和(8)弹力的作用下,各部件运动过程与上述相反,即完成吸气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脚踏打气筒,主要由机架(4)、摆杆(10)、气筒(2)、脚踏(3)、摆杆复位扭簧(1)以及脚踏复位扭簧(8)所构成,其特征是摆杆(10)和气筒(2)交叉后分别铰接在机架(4)上;摆杆复位扭簧(1)绕在铰接机架(4)和摆杆(10)的销轴(6)上,两头分别作用在机架(4)和摆杆(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踏打气筒,其特征是在矩形机架(4)另一头的中心设一耳(15),用销轴(16)铰接一挂钩(5)。
专利摘要一种脚踏打气筒,属于气泵领域,其特征是摆杆(10)和气筒(2)交叉后分别铰接在机架(4)上,扭簧(1)绕在铰接机架(4)和摆杆(10)的销轴(6)上,两头分别作用在机架(4)和摆杆(10)上。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气筒(2)的推杆(14)为二力杆,因此在打气过程中皮碗在气筒筒体内不歪斜,操作省力,泵气效率高,皮碗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F04B33/02GK2136346SQ9223430
公开日1993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25日
发明者卢云焕 申请人:卢云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