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4214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一种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尤指一种借射出或压铸成型之叶片框体及一可引张之叶片面一体组成的构造者。
如所周知,一般吊扇叶片皆以木心夹板或实心木板制成,由於木制叶片需经过外形裁切、修边、补土、多层次的表面磨光、周边修光、喷漆及印花或印花贴纸表面处理等二十余道加工过程,最后每三片或四片叶片又需再经过磅重的等重量选别处理才能进行最后包装作业,整个木制叶片的加工过程需要耗费相当多的人力处理与加工过程方能完成,故木制吊扇叶片实质上系一种劳力密集的加工业,在我国劳工日渐短缺的今日,经营吊扇叶片的生产几无利可图,业者在汇率升值的压力及劳力不足又逢物价指数节节升高的三重压力下,眼睁睁地看着原有国际市场渐为新兴国家所鲸吞蠶食,令人不胜扼腕。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改善习用吊扇叶片构造上的繁琐加工过程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其构造包括一以射出或压铸成型的叶片框体及一现有市售品的可引张的布面或塑胶布面叶片面共同组合而成,将过去木制叶片制造过程上需多层次人力加工作业的缺点一扫而空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於提供一种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其叶片的整体重量一经装配完成后其每一片的重量公差可以控制在容许范围内,因而使叶片组合包装前的磅重选别作业大为简化,也为提高生产量的一项非常有利的条件,尤对过去的生产过程在选别重量时所造成的规格品以外的不良品可以大幅降低者。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种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其叶片框体可以利用塑胶射出成型或铝合金压铸成型从事大量生产,而叶片面可以事先进行各式各样的花纹色彩的印花处理,再经由裁切机大量裁切,生产速度相当快速,并可利用专业装配机在厂内进行装配作业,又可发包至厂外加工,故不惟生产量大增又可节省大量人力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在於提供一种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其叶片的整体重量仅为习用木质叶片的五分之二或二分之一,因而用以驱动叶片的马达马力可依此比例减小,如此叶片及马达两者成本的双重降低,使本实用新型吊扇在国际市场上颇具竞争性,使我国夕阳工业重振威风。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特征是,该叶片框体为一中空环形断面,系由塑胶射出成型或金属压铸成型两个半体,其中一个半体为框体公件,另一个半体为框体母件,该公、母件可以相互扣接形成一中空长圆形叶片框体,其一端框幅较大为吊扇托架的固定端;该叶片面系由一可印刷而外形与该叶片框体形状相当且略小的片状塑胶布、皮或织造布面所形成;一叶片定位装置,系设在上述框体公件或母件上,使框体公、母件在装配组合前可令上述叶片面先行定位架置於上述框体公件或母件上,以利于后继的公、母件组合作业顺利进行;一固定装置,系分别设置於该叶片两个半框体公件及母件上,以将框体公件及母件在装配组合时与该叶片面一并固接在一起;借此,上述叶片面可被该叶片定位装置事先固定在上述框体公件与母件之间,而于上述叶片框体的公、母件借上述固定装置相互扣接在一起后便形成一框体高于叶片面的吊扇叶片构造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功效及特点拟佐以如下附图的说明而获致进一步的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叶片外观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叶片框体母件一较佳实施例的放大平面图;图3为自
图1中3-3线的剖视图,显示本实用新型框体公母件一较佳实施例;图3A为图3剖视图另一实施例;图3B为图3剖视图又一实施例;图3C为图3剖视图再一实施例;图4为自
图1中4-4线的剖视图;图4A为图4另一实施例;图4B为图4又一实施例;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母件固定装置的又一较佳实施例;图6为自图2中6-6线的剖视图。

图1至3可知,本实用新型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包括一叶片框体10及一叶片面20所组成,其中,叶片框体10为中空长圆形框体,可由强韧性塑胶ABS等材料射出成型或由铝合金压铸成型两个半体再予合而为一,其一为半框体公件(以下简称公件)12,其二为半框体母件(以下简称母件)11,该公、母件可以扣接形成一中空叶片框体10,其一端框幅较大为吊扇托架固定端10A(见
图1),该叶片面20为一种可进行印刷的片状体,例如塑胶皮、布或织造布面,其形状与框体10相似,但其周缘尺寸小于框体,并在周缘上等距设置多数个定位孔21,可被前述框体公母件11、12夹置于其间,以形成一框体高于叶片面的吊扇叶片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如前所述系不採用木板製成,而系採用可进行大量生产的塑胶射出成型或铝合金压铸方式成型框体10,为便于夹置片状布面20,将框体10做成公件12及母件11,因此为了公母件两者在装配时能将叶片面20夹置其间又能自行固结在一起,便在公、母件上分别设置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如图3所示,是在母件上内壁以等间距分佈垂直延伸设置一嵌合孔柱113,并在母件两侧突缘接合面设置一道环形肩部111及凸部112,而在公件上则相对应设置固定孔123A(含自攻螺钉123),也在公件两侧突缘接合面分别对应设置一道环形凸部121及肩部 122,该母件上的孔柱113如图3及4所示,系可供公母件组合前,叶片面20的定位孔21是先行套入定位於母件上,以便当公件扣入母件时,叶片面20不致发生异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母件上的孔柱113便成为重要的叶片面定位装置。
在装配时,如图3及4的左图所示,先将叶片面20的定位孔21对准套入母件11的孔柱113上,公件12再由上扣接,由於叶片面20架置於母件11上,公件12无法完全与母件密接,便利用自攻螺钉123通过固定孔123A锁入孔柱113内,由於公母件的内外环突缘接合面系作成凸部112、121及肩部111、122,使叶片面以曲折方式(见图3及图4的右图)被夹置于框体10上,因而使叶片面在被公母件夹置固定后同时被自动拉紧,且这种拉紧装置系由叶片面的四面八方进行拉张,故其表面被撑紧得均匀平直而美观,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公母件的两环形突缘上的凸部及肩部便构成叶片面的拉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上述构造,对於塑胶射出成型或铝合金压铸成型的两半框体的组合构造非常有用,且产品品质确实,尤其目前我国对装配用之专业机的制作相当发达,本实用新型在公件12上以自攻螺钉锁入母件11的作业,便可利用一与外框相当的架体,其上依等距设置诸多对应固定孔123A的电动起子,可以一次一齐下降将诸多若干根自攻螺钉一起锁入母件的孔柱113内,故在装配上相当快速便捷。
如果不考虑以螺钉固定框体,其固定装置可以如图3A的作法,将公件的内壁固定孔123A改为嵌合插梢123,其中心处并设一弹性的裂槽126,并令插梢123的外径大于孔柱113的内径若干尺寸,利用紧密配合关係,使用油压专业装配机将叶片面20的定位孔21先行套入公件12的插梢123上或先套入母件11的孔柱113上,再将未套有叶片面的母件12或公件11由上而下将插梢123迫入孔柱113内,由于迫入的裂槽插梢其裂槽126缩至极小利用其材质的弹性紧密接合,因此裂槽插梢与孔柱的结合便成为本实施例的固定装置。
至於叶片的拉紧装置尚可做成如图4A及4B之构造,在图4A中除其公母件两内外突缘仍具有肩部及凸部外,更进一步在公件内壁设置一道朝母件垂直延伸的环形嵌合突肋125,而在母件内壁也相对应设置一道环形嵌合凹槽115,以便在公母件相互扣接后叶片面的周缘可进一步被拉紧成如图4A右图所示的
形。同理,也可被拉成如图4B右图所示的双L形,如果认为该叶片面的周缘被拉成
形或双L形后其引张的表面张力太大时,可以考虑将公母件两突缘上的肩部及凸部予以缩小其尺寸或干脆不用而採用平面扣接也无不可,这些考虑应与叶片面的材质及其厚度以及凸部、肩部的设计细节有关,非本说明所探讨的范围。
上述公母件的构造也可进一步做成如图3B的实施例,其中,母件11外侧边除由外而内也具有一道肩部 111及凸部112,其内部中心处以等距设置多数个孔柱113外,特在孔柱113与框体内周缘间自框体本体壳体垂直延伸且沿框体内周缘形成一道环形突肋114;相对地,该框体公件12的其外侧边由外而内也具有一道凸部121及肩部122,其内部中心处也以等距对应于母件上的孔柱113设置多数个插梢123,且于插梢123与框体内周缘间自本体垂直延伸并沿框体内周缘形成一道环形嵌合凹沟124,以便公件与母件相互扣接时,公件12的插梢123可插入母件11的孔柱113内,而母件11的环形突肋114则插入于公件12的一道环形嵌合凹沟124内,故在装配叶片面20时,系先将叶片面上的定位孔21套入框体10的公件12的插梢123上,此时叶片面20整体覆盖于框体10的公件上,再将母件11覆盖于公件12之上,此时母件上的环形突肋114便将叶片面20的接近外缘部分一起扣接进入公件12的环形嵌合凹槽124的内,由於凹槽124具相当深度,于母件11扣入公件12之际,可将相当长度的叶片面20的周缘部分扣入凹槽124之内,借此可将吊扇叶片面拉紧并将框体的公、母件11及12相互紧密扣接成一体,此不惟构造简单、装配作业相当便捷而可有效将叶片面一并拉紧毕其功于一役,实为叶片改良上的一大创举。
倘为使上述吊扇叶片面20的框体获致更进一步的扣持作用时,可参阅图3C,再将母件上的环形突肋114之外再增设另一环形突肋114A,相对地,并将公件上的环形嵌合凹槽124再增设另一环形嵌合凹槽124A。如此可将叶片面20扣于框体10内时绝难有叶片面松弛或脱落现象发生,此乃为本实用新型框体构造的另一可行实施例。又本实用新型叶片的根部系用以固定叶片托架(图中未示)一般皆以三个螺孔固定,本实用新型也是,由图2可窥知,因叶片根部面积较大为补强其支撑机械强度,另设两道呈十字交叉的十字凸肋116A及116B,并在十字凸肋外围增设两道补强弧形凸肋117及 118。又其根部固定托架之处设置三个贯穿孔14,该贯穿孔14系由公件12延设中空插梢143及由母件11上设置相对应的贯穿孔的孔柱144,以便利用指定螺丝及螺母贯穿托架及框体而将本实用新型的叶片框体与托架锁固成一体者。
此外,该固定装置的又一较佳实施例,如图5所示,尚可在母件内突缘上等间距定点形成一小凹孔118,母件外突缘的肩部上形成小凹部119,而其对应位置上的公件内突缘上则设置一小凸点128,公件外突缘上也相对应设置一小凸块129,且叶片面上也冲设小圆孔 228及凹口229,以便公件的小凸点128、插梢123及小凸块129可同时经由叶片面的小圆孔228、定位孔21及凹口229而与母件上的小凹孔118、孔柱113及小凹部119相接合完成后,再利用超音波或高周波在小凸点128与小凹孔118之间及小凸块129与小凹部119之间施以热熔接,使公母件及叶片面三者熔接成一体,如果必要时也可将插梢123与孔柱113间也同时施以上述热熔接,则叶片框架与叶片面间的结合更为牢固。当然有些叶片面的材质与框体的材质两者不尽相同时,如採上述的定点热熔接仍难以确保公母件与叶片面间的结合的坚牢性时,也可考虑将公母件的内外环形突缘均施以热熔接,或考虑将图3、3A及图4、4A、4B等的叶片面20的拉紧装置同时再施以等距定点或全面之热熔接均属可行,其採行何种方式最适宜,当由公母件及叶片面间的材质性质、尺寸大小设计以及装配成本的考量而定,非本说明所讨论的范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系将叶片框体与叶片面予以分开製作再予结合组成,其间之框体的固定装置、叶片面的定位装置以及叶片面的拉紧装置,便成为本实用新型的重要创意特征所在,可以提供一种构造简单、生产快速、成本低廉又无不良品的吊扇叶片构造,可将习用繁复的叶片生产过程一举简化、实为产业上甚具新颖又实用,理应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要件。
权利要求1.一种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包括一叶片框体及一叶片面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叶片框体为一中空环形断面,系由塑胶射出成型或金属压铸成型两个半体,其中一个半体为框体公件,另一个半体为框体母件,该公、母件可以相互扣接形成一中空长圆形叶片框体,其一端为吊扇托架的固定端;该叶片面系由一可印刷而外形与该叶片框体形状相当且略小的片状塑胶布、皮或织造布面所形成;一叶片定位装置,系设在上述框体公件或母件上,使框体公、母件在装配组合前可令上述叶片面先行定位架置于上述框体公件或母件上,以利于后继的公、母件组合作业顺利进行;一固定装置,系分别设置于该叶片框体公件及母件上,可将框体公件及母件在装配组合时与该叶片面一并固接在一起;借此,上述叶片面可被该叶片定位装置事先固定在上述框体公件与母件之间,而于上述叶片框体的公、母件借上述固定装置相互扣接在一起后便形成一框体高于叶片面的吊扇叶片构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叶片框体与叶片面之间进一步包括一叶片面拉紧装置,以便该叶片面的周缘被框体公、母件夹置固定的同时,可将叶片面表面予以进行径向均匀拉紧而呈平整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其特征为,该叶片定位装置系由上述叶片框体公件内壁所垂直延伸而等距分佈设置于公件上的多数插梢,或叶片框体母件内壁所垂直延伸而等距分佈设置于母件上的多数嵌合孔柱及叶片周缘所对应设置的多数定位孔所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其特征为,该固定装置包括自上述叶片框体母件内壁所突设等距分佈设置于母件上的多数嵌合孔柱,及贯穿上述叶片框体母件内壁对应于该等嵌合孔柱等距分佈设置的多数通孔及经由该等通孔而将框体公、母件及叶片面锁固在一起的自攻螺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其特征为,该固定装置包括自上述叶片框体母件内壁所突设等距分佈设置于母件上的多数嵌合孔柱,及自上述叶片框体公件内壁朝向并对应该等多数嵌合孔柱所设置的多数插梢,该等插梢具有一裂槽,其外径大于该等嵌合孔柱的内径,使该等裂槽插梢于公母件相互扣接时插入该等相对应的各个嵌合孔柱内而接合成一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其特征为,该叶片面拉紧装置包括一设置于叶片框体公母件相互扣接部分的两个环形突缘平面上分别形成互补几何形状的一较长环形凸部及其相对应环形局部,可于公母件相互扣接的同时将叶片面周缘予以同时作径向拉紧。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其特征为,该叶片拉紧装置包括一自上述叶片框体公件内壁朝向母件而延伸设置的环形嵌合突肋及一自上述叶片框体母件内壁朝向公件并对应于该公件上的环形嵌合突肋而延伸设置的环形嵌合凹槽。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其特征为,该叶片面拉紧装置包括一自上述叶片框体公、母件内壁相对错开朝向对方而延伸并使其一面相互紧密扣接在一起的一道或一道以上的环形内突肋及外突肋。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其特征为,该框体母件内周缘与其孔柱壁间自框体母件本体垂直延伸凸设至少一道环绕母件内周缘的环形突肋,而该框体公件内周缘对应于上述环形突肋的位置上亦相对设置至少一道环形嵌合凹沟,以便上述叶片面周缘上与上述公件插梢相对应位置上,所设置的多数个定位孔可事先分别一套设在上述框体公件的对应位置插梢(或母件上的孔柱)上,再将框体母件扣接于框体公件上,因而使框体母件上的至少一道环形突肋将上述叶片周缘扣持进入上述公件的至少一道环形嵌合凹沟内,借该叶片面的周缘长度为上述母件的环形突肋所扣持进入上述公件的嵌合凹沟内而撑紧框体叶片面的张力并将该叶片面同时扣持于叶片框体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其特征为,该至少一道环形嵌合凹沟係设置于框体母件上,而该至少一道环形突肋係设置于框体公件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其特征为,该固定装置进一步包括在框体公件的内外两突缘适当距离处分别设置多数小凸点及小凸块,而该框体母件内外两突缘相对应位置上也分别设置多数小凹孔及小凹部,同时,该叶片面周缘的相对应位置上也设置小通孔及小凹口,以便公件上的小凸点及小凸块通过叶片面的小通孔及小凹口而与母件上的小凹孔及小凹口相扣合,并于上述框体公母件借上述嵌合插梢插入嵌合孔柱后,再借超音波或高周波将该等小凸点与小凹孔之间及小凸块与小凹口之间与叶片面的相对应处予以热熔接在一起。
12.如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其特征为,该等叶片框体的公母件扣接完成后最后再于公母件的插梢与嵌合孔柱或公母件的内外两道突缘施以定点或全部的超音波或高周波等的热熔接处理。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其特征为,该叶片的根部用以固定托架的贯穿孔系由框体公件上的贯穿且中空的插梢插入具贯穿孔的嵌合孔内而组成之。
专利摘要一种吊扇叶片的改良构造,包括一叶片框体及叶片面,该叶片框体系由塑胶射出成型或金属压铸成型两个半体的公件及母件;该叶片面乃借设在公母件上的叶片定位装置及固定装置的定位与固定,使叶片面可被固定在上述叶片框体公母件扣接面上,因而形成一框体高于叶片面的吊扇叶片构造者。
文档编号F04D29/38GK2138713SQ9224175
公开日1993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23日
发明者简国能 申请人:简国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