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塞泵动力端的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4756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柱塞泵动力端的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柱塞泵动力端的润滑结构,实现包括多拐曲轴、连杆大小头、十字头等运动构件配合面的润滑。
现有柱塞泵动力端的润滑结构由相互贯通的曲轴、连杆大头轴瓦、连杆、连杆小头衬套、十字头销、十字头外圆油道组成,润滑油输入口与曲轴油道按上述顺序依次流到十字头。因此在柱塞泵起始工作时润滑油流至连杆小头及十字头的流道长,流阻损失大,润滑效力滞后,使之初始润滑性能差,其次,曲轴的轴向流道为细长孔,多拐曲轴更长。因此,用钻头进行深孔加工困难,导致孔壁粗糙,曲轴工作时在孔壁的凹凸点应力集中,影响了曲轴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曲轴轴向细长孔加工时不易出屑,导致残留切屑随润滑流道进入各运动构件的配合面,使曲轴柄销与轴瓦、连杆小头衬套与十字头销、十字头外圆与机身配合孔的磨损加剧,甚至拉毛。再则,润滑油输入口与曲轴端面是旋转动态密封,极易产生漏油,并不易发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上述润滑油流向相反的柱塞泵动力端的润滑结构,使润滑油输入油道加工简单,润滑流道短、清洁度好、润滑油输入接口密封性能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在机身上开设与十字头油道相贯通的润滑油输入口,并采用静态密封,保留原运动构件的润滑流道,舍去原曲轴轴向和径向的输入油流道。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柱塞泵动力端润滑结构,曲轴无需进行细长孔的加工,因此避免了残留切屑对运动构件配合面的磨损、拉毛现象,并且缩短了润滑油流道,减少了流阻损失,保证了曲轴强度和承载能力。机身上输入油道加工方便工艺性能好,并且起始工作时润滑油可直接对十字头及十字头销同时供油,使柱塞泵起始工作的润滑效力提前,润滑油输入接口的静态密封,大大提高了密封效果和可靠性。
以下用实施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再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为显示柱塞泵动力端润滑流道结构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显示的是一个多拐曲轴的柱塞泵润滑流道结构,机身(1)上与十字头外圆油道(5)行程范围内至少开设一个润滑油输入口油道(3),输入口采用静态密封(图中未示)。润滑油同时依次经十字头销油道(4)及连杆小头衬套、连杆、连杆大头轴瓦油道(6)、(7)、(8)对运动构件的配合面进行润滑,另外又经机身内相邻十字头间的隔板油孔(2)对另一组运动构件的配合面进行润滑,而多拐曲轴(9)上不需要轴向和径向油道。
权利要求1.一种柱塞泵动力端的润滑结构,包括相互贯通的连杆大头轴瓦、连杆、连杆小头衬套、十字头销、十字头外圆油道、润滑油输入口,其特征在于润滑油输入口设在机身上与十字头外圆相贯通的位置,并依次与十字头销、连杆小头衬套、连杆、连杆大头轴瓦上的油道相贯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柱塞泵动力端的润滑结构,其由相互贯通的连杆大头轴瓦、连杆、连杆小头衬套、十字头销、十字头外圆油道及润滑油输入口组成。其润滑油输入口设在机身上与十字头外圆油道相贯通的位置,变过去经曲轴油道,从连杆大头轴瓦到十字头外圆的依次润滑为现经机身输入油道,从十字外圆起始的反向润滑,舍去了曲轴油道。具有流道短、流阻损失小、油道加工方便、流道清洁、润滑油输入口密封性能好的特点。
文档编号F04B39/02GK2152923SQ9322520
公开日1994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3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3年2月24日
发明者乐绍章, 吴秀文, 丁伟民, 唐海平 申请人:上海大隆机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