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977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般车辆领域与轮胎有关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打气筒进行改良结构设计,可供自行车车胎、各种球类或其他需要打气的用品充气使用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
近年来为了因应市场上不同的需求,相关厂商已相继发展出多种不同结构型式的打气筒,以台湾第85213382号“打气筒的结构改良”新型专利案来看,其即为一种结构相当简单的打气筒结构,由于其重量轻、价格低廉,故受到诸多使用者的爱用,但是,此类打气筒在使用时必须迁就于其结构,在许多状况下即会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就一般自行车的车胎打气来看,其车胎的气嘴是设置在钢圈的内侧,前述的打气筒即无法直接将其外筒出气口与车胎的气嘴相衔接,因而会造成使用上的困扰。为了解决此一问题,又有厂商设计发展出了具有同方向出气口的打气筒,其结构即如台湾第86214553号“一种手持式打气筒的握把结构”新型专利案中所示,其出气口的方向即与外筒的中心轴线形成一交角,以便在衔接车胎气嘴时能够方便的进行衔接,但是此种结构设计在使用上仍受限于出气口与外筒的固定角度,在打气施力时并不方便。
为了解决前述打气筒在对自行车的车胎打气时所遇到的困难,则有厂商在打气筒的出气口处另外衔接一衔接管,借由该衔接管的设置,即可方便的让使用者将衔接管与车胎气嘴相衔接,在组装球针进行打气或其他用途方面亦可得心应手的使用,其确实具有使用的方便性。
但是使用者在运用前述具有衔接管的打气筒时却又发现了另一问题,其即是该衔接管衔接在打气筒的出气口上会造成携带上不方便的问题,虽然该衔接管可由出气口上拆下,但在实际携带时仍必须以橡皮圈或适当方式将衔接管加以绑缚,徒然造成使用者的困扰,其显然是设计上未尽完善所致,而确有加以改良的必要。由此可见,现有的打气筒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丞待进一步加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打气筒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打气筒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使其主要在打气筒的外筒出气口处设置有一延伸管,该延伸管在不使用时可收纳于外筒中,使用时则仅需由出气口处拉出即可使用,而可达到方便于使用与收藏的实用性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主要是在打气筒的外筒出气口处设置有一可由出气口处拉出使用或收入于出气口中的延伸管,借此,可在收合时使该延伸管收纳于外筒中,而在使用时则可从外筒前端的出气口处拉出,以便以该延伸管衔接需要打气的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中所述的延伸管内端设有一卡制座。
前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中所述的卡制座中设置有一单向阀。
前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中所述的卡制座其末端为略呈锥状端。
前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中所述的延伸管外端设有一组装座。
前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中所述的外筒其前端出气口处与延伸管间设有密封环。
前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中所述的打气筒包括有外筒、穿设于外筒中的活塞、封阻于外筒后端的端盖及一穿设于外筒前端出气口处的延伸管。
前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中所述的活塞其后例延伸设有一动作杆,该动作杆中设置有一容纳延伸管的容置孔。
前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中所述的活塞其在前端面上设有一斜锥面。
前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中所述的打气筒包括有外筒、组装于外筒中的活塞、组装于外筒末端的端盖、组装于外筒内侧前端的内管及一穿设于外筒前端出气口处的延伸管。
前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中所述的活塞在后侧延伸设有一动作杆,该动作杆中设有供内管穿入的容置孔。
前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中所述的内管其在末端设有一单向阀。
前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中所述的延伸管其内端组装有一卡制座。
前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中所述的延伸管其外端组装有一组装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打气筒的外筒出气口处设置有一延伸管,并在推动活塞移动的动作杆的前端或出气口内侧的内管中设置有一容置孔,使该延伸管在收合时能够容置于该容置孔中,在使用时则可从外筒前端的出气口处拉出,让组装座可以转向任意方向来进行组装,以便以该延伸管衔接需要打气的物品,在不使用时则可将该延伸管收合至出气口的内侧,而可达到方便地携行或收藏的实用性功效,而确实具有进步性与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打气筒的外筒出气口处设置有一延伸管,该延伸管在不使用时可收纳于外筒中,使用时则仅需从出气口处拉出即可使用,而可达到方便于使用与收藏的实用性功效,可广泛地供自行车的车胎、各种球类或其他需要打气的用品充气使用。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
图1较佳实施例在收合状态的组合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
图1较佳实施例在使用状态的组合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较佳实施例在收合状态的组合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5较佳实施例在使用状态的组合结构剖面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包括有外筒10、穿设于外筒10中的活塞12、封阻于外筒10后端的端盖13及一穿设于外筒10前端的延伸管14组合而成,其中,外筒10、活塞12及端盖13均与现有的打气筒结构完全相同,而该延伸管14则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所在。
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外筒10其在前端为设有一出气口100,在该出气口100处设有密封环102,活塞12的周缘设有环槽120,该环槽120中组装设有气密环121,在活塞12的后侧延伸出一体的动作杆123,而在该动作杆123的前段由活塞12前端延伸设置有一容置孔124,在动作杆123的末端则设计为一推柄125,该推柄125的后缘中央可以设置一容置室126,该容置室126可配合设有一端帽127而在其中组装球针20,而可利于使用者来运用。
在图中可以见到,延伸管14穿设于外筒10的出气口100中,在延伸管14的内端为一卡制座140,外端则为一组装座144,在此实施例的卡制座140中可以设置有一单向阀142,该组装座144则可配合组装球针20或直接套设在自行车的车胎气嘴上进行充气;另如图2所示,在活塞12的前端面上设有一斜锥面122。
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显示出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状态,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是将延伸管14从外筒10的出气口100处拉出,直至到卡制座140触及外筒10的出气口100的内缘为止,该延伸管14与外筒10的出气口100之间可由密封环102来提供气密作用,借由延伸管14的设置,即可在打气筒使用时不会受到出气口100方向的限制,而可方便的进行充气的动作。
另在此图中可以见到,该延伸管14的卡制座140的末端为略呈锥状端,其可与活塞12前端面的斜锥面122相配合,当使用完毕而欲将延伸管14收入于外筒10中时,以该卡制座140可以轻易地将延伸管14导入于活塞12动作杆123的容置孔124中,而可达到迅速收合且方便于携带、收藏的功效。
请参阅图5、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及剖面图,该实施例主要是以本设计人取得的美国专利第5,681,154号发明专利案“双向供气的打气筒(AIR PUMP WITH DUAL AIR INTAKES)”为基础加以改良而得,其在外筒30前端设有出气口300,该出气口300处设有密封环302,活塞32组装于外筒30中,在该活塞32上设有环槽320,在该环槽320中套设有气密环321,该气密环321可随着活塞32的位移而在环槽320中移位,在活塞32的环槽320中设有气道322,在活塞32的后侧延伸设有一体的动作杆323,在动作杆323中设有容置孔324,动作杆323在穿出外筒30端盖33的末端组装设有一推柄325,在该推柄325中设有一容置室326,其可配合设有帽327而在其中组装球针20,另在该动作杆323的容置孔324中容置有一内管328,该内管328的前端结合在外筒30的前端,又在该内管328的末端设有一单向阀329,为了配合达到双向供气的目的,在端盖33的内侧设有单向进气阀330,在相对的外筒30的前端内侧亦设有单向进气阀332,需要指出的是,此等结构均属现有技术的结构,故在此对其结构、使用状态及其原理不再赘述。
请配合参阅图6、图7所示,在此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打气筒外筒30的出气口300处亦组装有一延伸管34,在该延伸管34的内端组装设有一卡制座340,在其外端则组装设有一组装座342,当不使用时可将延伸管34收合在内管328中,并使其组装座342贴合在外筒30的出气口300的外侧(如图6所示),而在使用时,则可将该延伸管34拉出至图7中所示的位置,并以组装座342来组装球针20或是自行车的车胎气嘴,而可提供打气筒的充气功效。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其使用状态与前述实施例完全相同,在使用时是将延伸管34从外筒30前端拉出,并借由该延伸管34的设置,可使其组装座342方便的进行转向,如此即可顺利的进行打气动作,且使用者在运用推柄325推拉活塞时,亦不会受到组装座342在方向上的限制,故可以让使用者采行最顺手的方向进行打气动作,而确实具有进步性与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在于,在本实用新型打气筒的外筒10、30的出气口100、300处设置有一延伸管14、34,该延伸管14、34在使用时可从出气口100、300处拉出使用,让组装座144、342得以转向任意方向来进行组装,不使用时则可将该延伸管14、34收合至出气口100、300的内侧,而可方便地携行或收藏,确实具有进步性与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该打气筒包括有外筒、穿设于外筒中的活塞与封阻于外筒后端的端盖,其特征在于在该打气筒的外筒出气口处设置有一可由出气口处拉出使用或收入于出气口中的延伸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伸管内端设有一卡制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制座中设置一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制座末端略呈锥状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伸管外端设有一组装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其前端出气口处与延伸管间设有密封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後侧延伸设有一动作杆,该动作杆中设置有一可容纳延伸管的容置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其在前端面上设有一斜锥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气筒在外筒内侧前端设有一内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在后侧延伸有一动作杆,该动作杆中设有可供内管穿入的容置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其在末端设有一单向阀。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伸管其内端组装有一卡制座。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伸管其外端组装有一组装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隐藏式延伸管的打气筒。其主要是在打气筒的外筒出气口处设置有一延伸管,并在推动活塞移动的动作杆的前端或出气口内侧的内管中设置有一容置孔,使该延伸管在收合时能够容置于该容置孔中。在使用时,则可从外筒前端的出气口处拉出,以便以该延伸管衔接需要打气的物品,而可达到方便于使用与收藏的实用性功效。
文档编号F04B33/00GK2355125SQ9821895
公开日1999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3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3日
发明者杨熺宫 申请人:杨熺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