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1753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喷射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以在2014年1月2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008562号为基础,通过参照将其公开内容编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运动量输送式泵的喷射器,对流体进行减压并且借助高速喷出的动作流体的吸引作用进行流体输送。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应用于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的喷射器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示的装置。

这种喷射器具有:喷嘴,在由压缩机压缩成高压之后对由冷凝器冷凝液化后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吸引部,对从蒸发器流出的低压的制冷剂进行吸引;以及扩散器,使来自喷嘴的喷出制冷剂与由吸引部吸引的制冷剂混合而升压。

这里,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实现在不会导致体格的大型化的情况下不依赖于制冷循环的负载变动而能够发挥较高的喷嘴效率的喷射器,而采用如下的特征性的结构。即,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在使制冷剂流入的制冷剂流入口与主体内部的喷嘴通路之间形成使从制冷剂流入口流入的制冷剂回旋的回旋空间。

由此,能够通过制冷剂在回旋空间中回旋而使回旋中心侧的制冷剂压力降低到作为饱和液相制冷剂的压力、或者制冷剂减压沸腾的压力,使该压力降低后的制冷剂流入作为喷嘴发挥功能的喷嘴通路。因此,能够不依赖于制冷循环的负载变动,在喷嘴通路中的通路面积最小的部位附近使制冷剂进行减压沸腾,能够提高喷嘴通路中的能量转换效率(相当于喷嘴效率)。

并且,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在形成于主体内部的减压空间和升压空间中配置有形成喷嘴通路和扩散通路的通路形成部件,该通路形成部件成为随着远离减压空间而截面积扩大的形状。

通过采用这样的形状的通路形成部件,而能够使扩散通路的形状采用随着远离减压空间而沿着通路形成部件的外周扩展的形状。其结果,能够抑制通路形成部件中的轴向上的尺寸 的扩大,而抑制喷射器的体格的大型化。

此外,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具有使通路形成部件移位的驱动部。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使驱动部由压力随动部件和弹性部件等构成,该压力随动部件根据蒸发器流出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使通路形成部件移位,该弹性部件等对通路形成部件施加向减小喷嘴通路和扩散通路的制冷剂通路面积的一侧按压的荷重。

通过采用这样的驱动部,而根据制冷循环的负载变动使通路形成部件移位,调整喷嘴通路和扩散通路的通路面积,从而实现与制冷循环的负载相应的喷射器的动作。另外,如果来自压力随动部件的力超过从弹性部件施加的荷重(作用力),则通路形成部件向使喷嘴通路和扩散通路的通路面积扩大的一侧移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77879号公报

根据本申请发明者们的研究,例如将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应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制冷循环的情况下,由于接受来自外部的振动,因此为了避免与该振动的共振,需要将通路形成部件的固有频率设定得较高。另外,不限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制冷循环,在喷射器中,由于因制冷剂的压力脉动引起通路形成部件振动,因此在避免与该振动的共振的目的上,也优选将通路形成部件的固有频率设定得较高。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为了实现体格的小型化而使通路形成部件的形状采用随着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截面积扩大的形状,通路形成部件与通常的流量调整阀等相比成为大型化(重量增加)。因此,为了提高通路形成部件的固有频率,需要将用于驱动部的弹性部件的弹簧常数设定得高。

但是,如果将通路形成部件的弹性部件的弹簧常数设定得高,则将通路形成部件向减小喷嘴通路和扩散通路的通路面积的方向按压的荷重会变得过量。

因此,在使喷嘴通路和扩散通路的通路面积扩大时,来自压力随动部件的力不超过从弹性部件施加的荷重,而产生无法利用驱动部使通路形成部件移位到期望的位置的情况。这意味着无法得到与制冷循环的负载相应的喷射器的动作而并不优选。

这样一来,在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中,如果为了确保针对外部的振动或制冷剂的压力脉动的防振性能而将弹性部件的弹簧常数设定得高,则存在无法实现与制冷循环的负载相应的喷射器的动作这样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喷射器,能够确保防振性能并且实现 与制冷循环的负载相应的动作。

本发明的喷射器应用于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喷射器具有:主体;回旋空间,形成于主体,使从制冷剂流入口流入的制冷剂回旋;减压空间,形成于主体,使从回旋空间流出的制冷剂减压;吸引通路,形成于主体,从外部吸引制冷剂;升压空间,形成于主体,使从减压空间喷射的喷射制冷剂与从吸引通路吸引的吸引制冷剂混合而升压;环状的喷嘴通路,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减压空间和升压空间的内部,使从回旋空间流出的制冷剂在与主体中的形成减压空间的部位的内周面之间减压并喷射;环状的扩散通路,在与主体中的形成升压空间的部位的内周面之间;通路形成部件,形成喷嘴通路和扩散通路;以及驱动部,使通路形成部件移位。

并且,通路形成部件具有将喷嘴通路的中心轴作为轴线的旋转体的形状,所述通路形成部件的外周径从减压空间侧朝向升压空间侧扩大。驱动部具有:压力随动部件,根据吸引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使通路形成部件移位;以及振动抑制部,抑制通路形成部件的振动。振动抑制部具有:第1弹性部件,对于通路形成部件向与喷嘴通路和扩散通路的中心轴的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变小的方向施加荷重;以及第2弹性部件,对于通路形成部件向与第1弹性部件相反的方向施加荷重。

由此,振动抑制部的弹簧常数由于是第1弹性部件的弹簧常数和第2弹性部件的弹簧常数的总和,因此不将第1弹性部件的弹簧常数设定得较高就能够提高通路形成部件的固有频率。

另一方面,振动抑制部施加给通路形成部件的荷重成为第1弹性部件施加给通路形成部件的荷重和第2弹性部件施加给通路形成部件的荷重的差值。即,能够使振动抑制部施加给通路形成部件的荷重比第1弹性部件施加给通路形成部件的荷重小。

这样一来,本发明的喷射器成为即使提高通路形成部件的固有频率也能够减小通路形成部件的移位所需要的荷重的构造。因此,能够确保喷射器的防振性能,并且通过驱动部调整通路形成部件的移位量而实现与制冷循环的负载相应的喷射器的动作。

另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喷射器还具有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将由驱动部引起的通路形成部件的移位限制在喷嘴通路的中心轴的方向上。限制部件具有:滑动轴部,在喷嘴通路的中心轴的方向上延伸并且与通路形成部件连结;以及引导部,形成有使滑动轴部在喷嘴通路的中心轴的方向上滑动的滑动孔

由此,能够实现如下的喷射器,抑制因通路形成部件和喷嘴通路的同轴度的偏差而引起的喷射器效率变差,并且抑制基于驱动部的通路形成部件的动作精度变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的整体结构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轴向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部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2的IV部分的轴向剖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内部的各制冷剂流路的作用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5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第2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轴向剖视图。

图9是第3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轴向剖视图。

图10是第4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轴向剖视图。

图11是第5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轴向剖视图。

图12是第6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有时对于与在先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事项相同或者等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并且,在各实施方式中,在只说明结构要素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关于结构要素的其他的部分,可以应用在在先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要素。

(第1实施方式)

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喷射器100应用于构成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10。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10是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压缩机11、冷凝器12、喷射器100以及蒸发器13而形成的。

压缩机11是吸入制冷剂、并将所吸入的制冷剂压缩并排出的流体机械。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1经由未图示的电磁离合器和传送带而被车辆行驶用的发动机旋转驱动。压缩机11例如是通过向电磁式容量控制阀输入来自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而使排出容量可变的可变容量型压缩机。另外,压缩机11也可以是被电动机旋转驱动的电动压缩机。在电动压缩机的情况下,通过电动机的转速来变更排出容量。

冷凝器12通过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制冷剂与被未图示的冷却风扇强制性地吹送的 车室外空气(外气)进行热交换而使高压制冷剂的热量向外气放出从而将制冷剂冷凝液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所谓的过冷型的冷凝器。即,本实施方式的冷凝器12具有冷凝部12a、接收器2b、过冷却部12c。冷凝部12a使高压制冷剂与外气进行热交换而进行冷凝。接收器12b使从冷凝部12a流出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而积蓄剩余液相制冷剂。过冷却部12c使从接收器12b流出的液相制冷剂与外气进行热交换而进行过冷却。另外,在由压缩机11压缩后的制冷剂的压力超过临界压力的情况下,由于冷凝器12不会对制冷剂进行冷凝液化,因此冷凝器12作为将高压制冷剂的热量向外气放出的散热器发挥作用。冷凝器12的制冷剂流出侧与喷射器100的制冷剂流入口211连接。

喷射器100构成对从冷凝器12流出的液相状态的高压制冷剂进行减压的减压器。喷射器100还构成通过高速喷出的制冷剂流的吸引作用(卷入作用)进行制冷剂循环的流体输送用的制冷剂循环部。另外,对喷射器100的具体的结构后述进行说明。

蒸发器13是从被未图示的送风机导入到空调装置的空调壳体的外气或者车室内的空气(内气)吸热而使在其内部流通的制冷剂蒸发的热交换器。蒸发器13的制冷剂流出侧与喷射器100的制冷剂吸引口212连接。

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由包含CPU、各种存储器等的公知的微型计算机及其周边电路构成。向该控制装置输入基于乘员的来自操作面板的各种操作信号或来自各种传感器组的检测信号等。控制装置使用这些输入信号而根据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控制程序执行各种运算和处理从而控制各种设备的动作。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10中,作为制冷剂采用HFC系制冷剂(例如,R134a),构成高压侧的制冷剂压力不超过制冷剂的临界压力的亚临界制冷循环。如果是构成亚临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则也可以采用HFO系制冷剂(例如,R1234yf)等。

接着,使用图2~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00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图2中的上下的各箭头表示将喷射器100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的上下方向。并且,图2中示出的单点划线表示后述的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轴线240a。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00具有:主体200、通路形成部件240、以及使通路形成部件240移位的驱动部250。

主体200通过组合多个结构部件而构成。即,主体200具有形成为中空状的金属制的机壳主体210,在主体200的内部固定有喷嘴主体220、扩散器主体230等。另外,机壳主体210为了实现轻量化也可以由树脂等构成。

机壳主体210是构成喷射器100的外壳的部件。在机壳主体210中,在其上方部分具有 制冷剂流入口211和制冷剂吸引口212,在下方部分具有液相流出口213和气相流出口214。制冷剂流入口211是使高压制冷剂从制冷循环10的高压侧(冷凝器12)流入的流入口。制冷剂吸引口212是吸引从蒸发器13流出的低压制冷剂的吸引口。并且,液相流出口213是使在后述的气液分离空间261中被分离的液相制冷剂向蒸发器13的制冷剂入口侧流出的流出口。气相流出口214是使在气液分离空间261中被分离的气相制冷剂向压缩机11的吸入侧流出的流出口。

喷嘴主体220以其一部分与机壳主体210的制冷剂流入口211重叠的方式收纳在机壳主体210的内部的上方侧。喷嘴主体220在夹设O型环等密封部件的状态下通过压入等方法固定在机壳主体210的内部。

本实施方式的喷嘴主体220由环状的金属部件构成。喷嘴主体220具有:形成为与机壳主体210的内部空间适合的大小的主体部220a、以及设置于主体部220a的下端并朝向下方突出的筒状的喷嘴部220b等。

喷嘴主体220的主体部220a在其内部具有使从制冷剂流入口211流入的高压制冷剂回旋的回旋空间221。并且,喷嘴主体220的喷嘴部220b在其内部具有供在回旋空间221中回旋的制冷剂通过的减压空间(减压用空间)222。

回旋空间221是具有其中心轴在铅垂方向(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旋转体的形状的空间。另外,旋转体的形状是指在使平面图形绕同一平面上的1条直线(中心轴)旋转时所形成的立体形状。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回旋空间221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另外,回旋空间221也可以形成为使圆锥或者圆锥台与圆柱结合而得到的形状等。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回旋空间221经由形成于喷嘴主体220的主体部220a的制冷剂流入通路223而与制冷剂流入口211连通。制冷剂流入通路223在从回旋空间221的中心轴向观察时,在回旋空间221的内壁面的切线方向上延伸。由此,从制冷剂流入通路223流入到回旋空间221的制冷剂沿着回旋空间221的内壁面流动,在回旋空间221中回旋。另外,制冷剂流入通路223在从回旋空间221的中心轴向观察时,不需要与回旋空间221的切线方向完全一致。即,只要制冷剂流入通路223形成为使流入到回旋空间221的制冷剂沿着回旋空间221的内壁面流动的形状,则也可以包含其他的方向的成分(例如,回旋空间221的中心轴向)。

这里,由于离心力作用于在回旋空间221内回旋的制冷剂,因此在回旋空间221内,其中心轴侧的制冷剂压力比外周侧的制冷剂压力进一步降低。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制冷循环10的动作时,使回旋空间221内的中心轴侧的制冷剂压力降低到作为饱和液相制冷剂的 压力或者制冷剂减压沸腾的压力。换言之,制冷剂减压沸腾的压力是指产生气蚀的压力。

这样的回旋空间221的中心轴侧的制冷剂压力的调整能够通过调整在回旋空间221内回旋的制冷剂的回旋流速来实现。具体而言,回旋流速的调整能够通过制冷剂流入通路223中的通路截面积与回旋空间221中的与中心轴正交的方向的截面积的比率的调整等进行。另外,上述的回旋流速是指回旋空间221的最外周部附近的制冷剂的回旋方向的流速。

减压空间222位于回旋空间221的下方位置以使在回旋空间221中回旋的制冷剂流入。本实施方式的减压空间222的中心轴与回旋空间221成为同轴。

减压空间222具有使顶端变细部222a与末端扩展部222b结合的形状。顶端变细部222a是具有随着朝向下方(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而流路面积连续性变小的圆锥台形状的空间(孔)。末端扩展部222b是随着朝向下方而流路截面积连续性变大的圆锥台形状的空间(孔)。另外,减压空间222中的顶端变细部222a与末端扩展部222b的连接部位成为流路截面积最小的喷嘴喉部(最小通路面积部)222c。

减压空间222在从与其中心轴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与后述的通路形成部件240的上方部分重叠。并且,在减压空间222与通路形成部件240之间形成有具有相对于中心轴垂直的截面形状为圆环状(环状)的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该通路的形状,在喷嘴主体220的形成减压空间222的部位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部件240的上方部分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制冷剂通路构成作为喷嘴发挥作用的喷嘴通路224。

扩散器主体230收纳在机壳主体210的内部。扩散器主体230位于喷嘴主体220的主体部220a的下方,并且与主体部220a分离。

具体而言,扩散器主体230在从与机壳主体210的轴向(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以其一部分与喷嘴部220b重叠的方式收纳在机壳主体210的内部。扩散器主体230通过压入等方法固定在机壳主体210的内部。

本实施方式的扩散器主体230由环状的金属部件构成,该环状的金属部件在中心部形成有贯通正面背面的贯通孔230a的。换言之,贯通孔230a从扩散器主体230的上表面贯通到下表面。喷嘴主体220的喷嘴部220b位于扩散器主体230的贯通孔230a的内部。另外,贯通孔230a的中心轴与回旋空间221和减压空间222成为同轴。

并且,在扩散器主体230与喷嘴主体220之间形成有使制冷剂吸引口212和贯通孔230a连通的第1连通路231a。该第1连通路231a是将从制冷剂吸引口212吸引的制冷剂引导到贯通孔230a侧的通路。

并且,在扩散器主体230的贯通孔230a中的供喷嘴主体220的喷嘴部220b插入的范围中,制冷剂通路截面积随着朝向制冷剂流动方向而逐渐缩小。贯通孔230a中的供喷嘴部220b插入的范围是指在从径向观察贯通孔230a时扩散器主体230与喷嘴部220b所重叠的范围。

并且,在贯通孔230a的内周面与喷嘴部220b的外周面之间形成使第1连通路231a与减压空间222的制冷剂流下游侧连通的第2连通路231b。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1连通路231a和第2连通路231b构成吸引制冷剂从中心轴的外周侧朝向内周侧流动的吸引通路(吸引用通路)231。

并且,在扩散器主体230的贯通孔230a中的第2连通路231b的制冷剂流下游形成具有随着朝向制冷剂流动方向而逐渐扩展的大致圆锥台形状的升压空间(升压用空间)232。该升压空间232是使从上述的喷嘴通路224喷射的喷射制冷剂与从吸引通路231吸引的吸引制冷剂混合并升压的空间。

本实施方式的升压空间232的径向上的截面积随着朝向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下游侧(下方)而扩大。另外,升压空间232构成截面积随着朝向下方而扩大的圆锥台形状(喇叭状)的空间。

后述的通路形成部件240的下方部分位于升压空间232的内部。并且,升压空间232内的通路形成部件240的圆锥状侧面的扩展角度比升压空间232的圆锥台形状空间的扩展角度小。由此,关于在升压空间232的内周面与后述的通路形成部件24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制冷剂通路,其制冷剂通路面积随着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逐渐扩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升压空间232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部件24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制冷剂通路设为作为扩散器发挥作用的扩散通路232a,使喷射制冷剂和吸引制冷剂的速度能量转换成压力能量。另外,扩散通路232a的相对于中心轴垂直的截面形状具有圆环状。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扩散器主体230中,在扩散通路232a的作为制冷剂流下游侧的部位配置有对从扩散通路232a流出的制冷剂施加气液分离用的回旋力的固定叶片234。另外,固定叶片234配置在不与后述的动作棒254a相干涉的位置。

接着,通路形成部件240是如下的金属制部件:在该通路形成部件240与喷嘴主体22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喷嘴通路224,并且在该通路形成部件240与扩散器主体23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扩散通路232a。通路形成部件240以使其一部分位于减压空间222和升压空间232这双方的方式收纳在机壳主体210的内部。

本实施方式的通路形成部件240具有将减压空间222和升压空间232的中心轴设为轴线240a的旋转体的形状,外周径从减压空间222侧朝向升压空间232侧扩大。另外,通路形成 部件240也可以由具有圆锥状的形状的金属部件构成。

通路形成部件240中的与减压空间222的内周面相对的部位具有沿着减压空间222的末端扩展部222b的内周面的曲面,以使得在与减压空间222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环状的喷嘴通路224。

并且,通路形成部件240中的与升压空间232的内周面相对的部位具有沿着升压空间232的内周面的曲面,以使得在与升压空间232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环状的扩散通路232a。

这里,像上述那样,升压空间232构成圆锥台形状的空间,通路形成部件240具有沿着升压空间232的内周面的曲面。因此,扩散通路232a在与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轴向(轴线240a的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扩展。即,扩散通路232a成为从制冷剂流上流侧朝向下游侧而远离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轴线240a的制冷剂通路。

接着,对驱动部250进行说明。驱动部250使通路形成部件240在喷嘴通路224和扩散通路232a的中心轴的方向、即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轴向上移位。本实施方式的驱动部250控制通路形成部件240的移位量,以使从蒸发器13流出的低压制冷剂的过热度(温度和压力)处于期望的范围。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驱动部250收纳在主体200内部,以避免受到外部的环境温度的影响。

具体而言,驱动部250具有:作为压力随动部件的隔膜251、以及形成收纳隔膜251的收纳空间的收纳部件252a、252b。

收纳部件252a、252b由图3所示的形成为环状的上盖部252a和下盖部252b构成,以便能够配置在形成为环状的扩散器主体230的上表面的槽内。

并且,隔膜251形成为环状以将由各盖部252a、252b形成的环状的收纳空间分隔成上下的2个空间。隔膜251在外周缘部和内周缘部分别由各盖部252a、252b夹持的状态下通过铆接等固定。

返回图2,被隔膜251分隔出的2个空间中的上方的空间构成封入空间252c,该封入空间252c将压力伴随着从蒸发器13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感温介质封入。另外,由与主要在制冷循环10中循环的制冷剂相同的制冷剂组成的感温介质(例如,R134a)以成为预定的密度的方式被封入封入空间252c。另外,感温介质例如也可以采用在循环中循环的制冷剂与氦气的混合气体。

这里,与隔膜251一同形成封入空间252c的上盖部252a位于形成在扩散器主体230的上表面的槽内,使得在上盖部252a与主体部220a的间隙中形成吸引通路231的第1连通路231a。由此,吸引制冷剂的温度传递至封入空间252c内的感温介质,封入空间252c的内压 成为与吸引制冷剂的温度对应的压力。

另一方面,由隔膜251分隔出的2个空间中的下方的空间构成吸引制冷剂经由形成于下盖部252b的连通孔252d而被导入的导入空间252e。该导入空间252e是使吸引制冷剂的压力作用于隔膜251以抵抗感温介质的压力的压力室。另外,下盖部252b的连通孔252d经由未图示的制冷剂导入路与吸引通路231的第1连通路231a连通。

因此,从蒸发器13流出的制冷剂、即在吸引通路231中流动的吸引制冷剂的温度经由上盖部252a和隔膜251传递至被封入到封入空间252c的感温介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封入空间252c构成对在吸引通路231中流动的吸引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感温部。

隔膜251根据封入空间252c的内压与导入到导入空间252e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力差而发生变形并且始终与制冷剂接触。因此,需要确保封入空间252c的气密性以及针对制冷剂的压力的耐性等。

因此,隔膜251优选由在强韧性、耐压性、阻气性、密封性优异的材料构成。作为隔膜251例如可以由放入基布(聚酯)的EPDM(乙丙橡胶)或HNBR(氢化丁腈橡胶)等橡胶制的基材构成。

并且,驱动部250具有将隔膜251的移位传递给通路形成部件240的传递部件254。本实施方式的传递部件254由动作棒254a和板部件254b构成。动作棒254a被配置为上端部与通路形成部件240接触,具有圆柱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泄有多个动作棒254a。板部件254b被配置为与各动作棒254a的下端部和隔膜251这双方接触。

动作棒254a被配置为能够在形成于扩散器主体230的引导孔233中滑动,使得一端侧与通路形成部件240的下方部分的外周接触,另一端侧与板部件254b接触。另外,引导孔233以在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轴向上延伸并且将吸引通路231和扩散通路232a的下游侧连通的方式形成于扩散器主体230。

各动作棒254a优选在扩散器主体230的周向上隔着间隔地配置3根以上,使得隔膜251的移位准确地传递给通路形成部件240。更优选为,动作棒254a在扩散器主体230的周向上隔着间隔地配置3根。

对这一点进行说明,在配置3根动作棒254a的构造中,即使各动作棒254a的长度存在偏差,各动作棒254a也与板部件254b接触,而有助于板部件254b的姿势的稳定化。其结果,与实现板部件254b的姿势的稳定化并且配置4根以上的动作棒254a的构造相比,能够抑制从吸引通路231吸引的制冷剂的流通阻力。此外,动作棒254a与引导孔233的间隙会成为使吸引制冷剂绕过扩散通路232a而向扩散通路232a的下游流出的迂回路。因此,通过配置3 根动作棒254a而能够降低制冷剂泄漏并能够将吸引制冷剂适当地引导到扩散通路232a。

并且,如果通过焊接等将动作棒254a固定于通路形成部件240或板部件254b,则因隔膜251的翘曲或感温介质的压力的偏差等而导致动作棒254a的轴相对于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轴线240a倾斜。如果动作棒254a的轴相对于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轴线240a倾斜,则有可能导致通路形成部件240不依赖于吸引制冷剂的过热度(温度和压力)而进行移位。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动作棒254a的与板部件254b接触的部位以及与通路形成部件240接触的部位这双方构成为能够变更相对于通路形成部件240和板部件254b的接触位置和接触角度。换言之,动作棒254a与板部件254b的接触位置、以及动作棒254a与通路形成部件240的接触位置这双方能够变更。此外,动作棒254a与板部件254b的接触角度、以及动作棒254a与通路形成部件240的接触角度这双方能够变更。具体而言,动作棒254a的与板部件254b接触的部位、以及与通路形成部件240接触的部位这双方成为曲面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半球形状)。

由此,能够抑制因隔膜251的翘曲或感温介质的压力的偏差等而导致动作棒254a的轴相对于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轴向倾斜。另外,动作棒254a的与板部件254b接触的部位、以及与通路形成部件240接触的部位不限于半球形状,也可以形成为R形状等曲面形状。并且,也可以是,动作棒254a的与板部件254b接触的部位、以及与通路形成部件240接触的部位中的仅一方构成为能够变更接触位置和接触角度。

板部件254b是将隔膜251与动作棒254a连结的部件,与隔膜251相邻,以支承隔膜251中的外周缘部与内周缘部之间的中间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板部件254b支承隔膜251中的导入空间252e侧的面。

如图3所示,为了将隔膜251的移位适当地传递至动作棒254a,本实施方式的板部件254b以在从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轴向观察时与隔膜251重叠的方式形成为环状。

返回图2,本实施方式的板部件254b由金属材料构成,以使得刚性比隔膜251高。在隔膜251与动作棒254a之间夹设板部件254b,从而能够抑制因各动作棒254a的尺寸的偏差或隔膜251的翘曲等而导致从隔膜251传递至通路形成部件240的力发生变化。特别是在通过橡胶制的基材构成隔膜251的情况下,板部件254b也可以作为抑制感温介质从隔膜251泄漏的阻挡层发挥作用。

并且,驱动部250具有限制部件255、256以及振动抑制部257。限制部件255、256将通路形成部件240的移位限制在喷嘴通路224和扩散通路232a的中心轴的方向。振动抑制部257抑制通路形成部件240的振动。

限制部件255、256由在喷嘴通路224和扩散通路232a的中心轴的方向上延伸的滑动轴部255、以及形成有使滑动轴部255滑动的滑动孔256a的引导部256构成。

滑动轴部255的一端部侧与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背面240b侧连结,从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背面240b侧朝向机壳主体210的下方侧延伸。另外,滑动轴部255不限于棒状的部件,例如也可以由筒状的部件构成。

具体而言,滑动轴部255通过压入等固定于有底孔240c,该有底孔240c的上端部形成于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背面240b侧的中央部。另外,“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背面240b”是与减压空间222或升压空间232不相对的底面。

在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轴部255中,在与滑动孔256a相对的滑动部位设置有朝向滑动孔256a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255a、255b。突出部255a位于滑动轴部255中的与滑动孔256a相对的滑动部位的轴向一端侧(上方侧)。突出部255b位于滑动轴部255中的与滑动孔256a相对的滑动部位的轴向另一端侧(下方侧)。

由此,滑动轴部255在滑动轴部255中的滑动部位的两端侧的2个部位与滑动孔256a接触。因此,能够充分地加长使轴线240a相对于通路形成部件240倾斜的力矩发挥作用时的力矩的臂的长度。

另一方面,引导部256是通过在喷嘴通路224和扩散通路232a的中心轴的方向上延伸的滑动孔256a以能够在支承滑动轴部255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的中间部滑动的方式支承的部件。该引导部256与机壳主体210的通路形成部件240的下方侧(扩散通路232a的制冷剂流下游侧)的部位连结。具体而言,引导部256通过压入等固定于机壳主体210中的形成于通路形成部件240的下方侧的中央部的筒状部262的贯通孔262a。

接着,振动抑制部257是抑制因外在因素产生的振动和内在因素产生的振动影响通路形成部件240的移位的部件。因外在因素产生的振动是指例如在车载设备的动作时或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振动。因内在因素产生的振动是指例如因喷射器100内部的制冷剂的脉动引起的振动。本实施方式的振动抑制部257由对通路形成部件240施加荷重的第1、第2弹性部件257a、257b构成。

第1弹性部件257a是对通路形成部件240向使与喷嘴通路224和扩散通路232a的中心轴的方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缩小的方向(上方向)施加荷重的部件,由螺旋弹簧构成。

具体而言,第1弹性部件257a在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背面与机壳主体210的筒状部262的上表面侧(引导部256的凸缘部256b)之间压缩的状态下配置,以使得对通路形成部件240施加朝上的荷重。

另一方面,第2弹性部件257b在筒状部262的下表面侧与和滑动轴部255的另一端部连结的荷重调整部件258之间压缩的状态下配置,以使得对通路形成部件240施加与第1弹性部件257a相反的方向(朝下)的荷重。另外,螺旋弹簧由于在开始挠曲时弹簧常数不稳定,因此需要在一定程度挠曲的状态(压缩的状态)下配置。

振动抑制部257的弹簧常数k成为第1弹性部件257a的弹簧常数k1和第2弹性部件257b的弹簧常数k2的总和(k=k1+k2)。即,振动抑制部257的弹簧常数k比第1弹性部件257a的弹簧常数k1增大了第2弹性部件257b的弹簧常数k2的量(k>k1)。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振动抑制部257中,与使振动抑制部257仅由第1弹性部件257a构成的以往技术相比,能够提高通路形成部件240的固有频率。另外,振动抑制部257的弹簧常数k被设定成通路形成部件240的固有频率为能够抑制与车载设备等的振动的共振的高频区域。

另一方面,振动抑制部257对通路形成部件240施加的荷重F成为第1弹性部件257a所施加的荷重F1与第2弹性部件257b所施加的荷重F2的差值(F=|F1-F2|)。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振动抑制部257中,与振动抑制部257仅由第1弹性部件257a构成的以往技术相比,能够减小对通路形成部件240施加的荷重F。

这里,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轴部255与被第1弹性部件257a施加荷重的通路形成部件240连结,并且与被第2弹性部件257b施加荷重的荷重调整部件258连结。

因此,对滑动轴部255施加来自各弹性部件257a、257b这双方的荷重。此时,例如当各弹性部件257a、257b的荷重作用于压缩滑动轴部255的方向时,滑动轴部255有可能相对于喷嘴通路224或扩散通路232a的中心轴倾斜。如果滑动轴部255倾斜,则滑动轴部255与滑动孔256a接触,滑动轴部255中的滑动部位的摩擦力增加,从而驱动部250对通路形成部件240的动作精度会变差。

与此相对,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振动抑制部257以如下方式进行作用,第1弹性部件257a的荷重F1向上方牵拉滑动轴部255,第2弹性部件257b的荷重F2向下方牵拉滑动轴部255。即,本实施方式的振动抑制部257构成为,各弹性部件257a、257b的荷重作用于牵拉滑动轴部255的方向。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振动抑制部257,与各弹性部件257a、257b的荷重作用于压缩滑动轴部255的方向的构造相比,能够抑制滑动轴部255相对于中心轴倾斜。

接着,荷重调整部件258通过调整振动抑制部257对通路形成部件240施加的荷重来调整通路形成部件240的开阀压,从而对目标的过热度进行微调整。

本实施方式的荷重调整部件258能够调整第2弹性部件257b施加给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荷重F2。本实施方式的荷重调整部件258以使其位置能够在中心轴向(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与滑动轴部255的下端部连结。另外,第2弹性部件257b的荷重F2通过使荷重调整部件258向上方移动而增大,并通过荷重调整部件258向下方移动而减少。

驱动部250的隔膜251根据从蒸发器13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使通路形成部件240移位,从而使蒸发器13出口侧的制冷剂的过热度被调整成接近预定的规定值。

具体而言,在从蒸发器13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较高、制冷循环10的负载较高的情况下,封入到封入空间252c的感温介质的饱和压力上升,封入空间252c的内压与导入空间252e的压力的差压变大。

此时,当来自隔膜251的力超过施加给振动抑制部257的荷重时,隔膜251使通路形成部件240向下方侧移位,使得喷嘴通路224和扩散通路232a的制冷剂通路面积变大。由此,在制冷循环10内循环的制冷剂流量增加。

另一方面,在从蒸发器13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低、制冷循环10的负载低的情况下,封入到封入空间252c的感温介质的饱和压力降低,封入空间252c的内压与导入空间252e的压力的差压变小。

此时,根据来自隔膜251的力与施加给振动抑制部257的荷重的平衡,隔膜251使通路形成部件240向上方移位,使得喷嘴通路224和扩散通路232a的制冷剂通路面积变小。由此,在制冷循环10内循环的制冷剂流量减少。

接着,对机壳主体210中的通路形成部件240的下方的部位进行说明。在机壳主体210内部,在通路形成部件240的下方形成有对从扩散通路232a流出的混合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空间261。该气液分离空间261是大致圆柱状的空间。气液分离空间261的中心轴与回旋空间221、减压空间222、升压空间232的中心轴成为同轴。

并且,在形成气液分离空间261的部位的底面设置有圆筒状的筒状部262,该圆筒状的筒状部262与气液分离空间261同轴,朝向通路形成部件240侧(上方侧)延伸。

固定上述的引导部256的贯通孔262a位于筒状部262的径向的中央部。并且,在筒状部262中形成连通孔262b,该连通孔262b使气液分离空间261、形成在机壳主体210内的气相侧流出通路263连通。由气液分离空间261分离的气相制冷剂经由连通孔262b向气相侧流出通路263流动,被引导到气相流出口214。

机壳主体210的内部的筒状部262的外周侧的空间构成贮留液相制冷剂的贮液空间264。由气液分离空间261分离后的液相制冷剂贮留在贮液空间264中。并且,在机壳主体210的 与贮液空间264对应的部位形成使贮留在贮液空间264中的液相制冷剂向外部导出的液相流出口213。换言之,液相流出口213形成于形成贮液空间264的机壳主体210的壁面。

接着,根据上述结构,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当由乘员接通空调动作开关等时,根据来自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对压缩机11的电磁离合器通电,经由电磁离合器等从车辆行驶用的发动机向压缩机11传递旋转驱动力。并且,从控制装置向压缩机11的电磁式容量控制阀输入控制信号,压缩机11的排出容量被调整成期望的量,压缩机11对从喷射器100的气相流出口214吸入的气相制冷剂进行压缩并排出。

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在流入冷凝器12的冷凝部12a、并被外气冷却而冷凝液化之后,由接收器12b进行气液分离。然后,由接收器12b分离后的液相制冷剂流入过冷却部12c而被过冷却。

从冷凝器12的过冷却部12c流出的液相制冷剂流入喷射器100的制冷剂流入口211。如图5所示,流入喷射器100的制冷剂流入口211的液相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入通路223流入喷射器100内部的回旋空间221。并且,流入到回旋空间221的高压制冷剂成为沿着回旋空间221的内壁面流动、在回旋空间221中回旋的回旋流。回旋流借助离心力的作用而使回旋中心附近的压力降低到制冷剂减压沸腾的压力,从而成为回旋中心侧为气体单相、其周围为液体单相的双层分离状态。

并且,在回旋空间221中回旋的气体单相和液体单相的制冷剂作为气液混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与回旋空间221的中心轴同轴的减压空间222、在喷嘴通路224减压膨胀。在该减压膨胀时制冷剂的压力能量被转换成速度能量,从而气液混相状态的制冷剂从喷嘴通路224高速度地喷出。

对这一点详细描述,在喷嘴通路224中,在制冷剂从喷嘴部220b的顶端变细部222a的内壁面侧剥离时产生壁面沸腾。此外,因由喷嘴通路224中心侧的制冷剂的气蚀产生的核态沸腾而产生界面沸腾。通过壁面沸腾和界面沸腾促进制冷剂的沸腾。由此,流入喷嘴通路224的制冷剂成为气相与液相均质地混合的气液混相状态。

并且,在喷嘴部220b的喷嘴喉部222c附近成为气液混相状态的制冷剂的流动产生闭塞(堵塞)。因堵塞达到音速的气液混合状态的制冷剂在喷嘴部220b的末端扩展部222b中被加速而被喷出。

这样一来,通过壁面沸腾和界面沸腾这双方的沸腾促进而将气液混层状态的制冷剂高效地加速到音速,从而能够实现喷嘴通路224的能量转换效率(相当于喷嘴效率)的提高。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喷嘴通路224由于形成为与回旋空间221同轴的大致圆环状,因此 在喷嘴通路224中,如图6的粗实线箭头所示,在通路形成部件240的周围回旋并流动。

并且,借助从喷嘴通路224喷出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从蒸发器13流出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吸引口212被吸引到吸引通路231。并且,被吸引到吸引通路231的低压制冷剂和从喷嘴通路224喷出的喷出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流入到制冷剂流路面积随着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扩大的扩散通路232a,因速度能量转换成压力能量而被升压。另外,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扩散通路232a形成为与喷嘴通路224同轴的大致圆环状。

从扩散通路232a流出的制冷剂由于被通路形成部件240的固定叶片234施加回旋力,因此在气液分离空间261的内部借助离心力的作用而使制冷剂气液分离。

在气液分离空间261分离后的气相制冷剂经由气相侧流出通路263和气相流出口214被吸引到压缩机11的吸入侧,再次被压缩。此时,被吸入压缩机11的制冷剂的压力由于在喷射器100的扩散通路232a中被升压,因此能够降低压缩机11的驱动力。

并且,在气液分离空间261分离后的液相制冷剂贮留在贮液空间264中,借助喷射器100的制冷剂吸引作用经由液相流出口213流入蒸发器13。

在蒸发器13中,低压的液相制冷剂从在空调壳体内流动的空气吸热而蒸发汽化。并且,从蒸发器13流出的气相制冷剂经由喷射器100的制冷剂吸引口212被吸引到吸引通路231,并流入扩散通路232a。

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00具有回旋空间221,该回旋空间221在其内部使从制冷剂流入口211流入的高压制冷剂回旋而引导到喷嘴通路224。

这样一来,根据在回旋空间221中使高压制冷剂回旋的结构,能够促进喷嘴通路224内的制冷剂的减压沸腾,在喷嘴通路224内使制冷剂的气液均质地混合。由此,由于能够增加来自喷嘴通路224的喷出制冷剂的流速,因此能够实现喷嘴通路224的喷嘴效率的提高。另外,喷射器100的喷嘴通路224的喷嘴效率与所喷出的制冷剂的速度成比例地提高。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00中,通过单一的喷嘴通路224进行制冷剂的减压沸腾。因此,能够将流入喷射器100的制冷剂的压力能量全部活用,而得到基于扩散通路232a的升压能量。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通路形成部件240具有伴随着远离减压空间222而外周径扩大的大致圆锥形状。因此,能够使扩散通路232a的形状采用伴随着远离减压空间222而向外周侧扩展的形状。由此,能够抑制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轴向上的尺寸的扩大,抑制作为喷射器100整体的体格的大型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00中,升压空间232的径向的截面积随着朝向制冷剂的 流动方向下游侧而扩大,并且通路形成部件240具有沿着升压空间232的内周面的曲面。并且,扩散通路232a将与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形状形成为环状,使得制冷剂向与在回旋空间221中回旋的制冷剂相同的方向回旋。

这样一来,如果将扩散通路232a中的制冷剂的流动设为绕通路形成部件240的中心轴回旋的流动,则能够将使制冷剂升压的流路形成为螺旋状。由此,能够在不使扩散通路232a在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轴向上扩大的情况下,充分确保使制冷剂升压的制冷剂通路的长度。因此,能够抑制喷射器100的通路形成部件240在轴向上的扩大。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抑制作为喷射器100整体的体格的大型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00中,具有使通路形成部件240移位的驱动部250。因此,能够根据制冷循环10的负载使通路形成部件240移位,而调整喷嘴通路224和扩散通路232a的制冷剂通路面积。因此,能够流过与制冷循环10的负载对应的制冷剂流量,能够引出与制冷循环10的负载相应的有效的喷射器100的动作。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抑制通路形成部件240的振动的振动抑制部257的结构具有如下的特征。振动抑制部257具有第1弹性部件257a和第2弹性部件257b。第1弹性部件257a对通路形成部件240向减小喷嘴通路224等的通路截面积的方向施加荷重。第2弹性部件257b对通路形成部件240向与第1弹性部件257a相反方向施加荷重。

由此,振动抑制部257的弹簧常数成为第1弹性部件257a的弹簧常数与第2弹性部件257b的弹簧常数的总和。因此,能够在不将第1弹性部件257a的弹簧常数设定得高的情况下,提高通路形成部件240的固有频率。

另一方面,振动抑制部257施加给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荷重成为第1弹性部件257a施加给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荷重和第2弹性部件257b施加给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荷重的差值。即,能够使振动抑制部257施加给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荷重比第1弹性部件257a施加给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荷重小。

这样一来,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00中,采用即使提高通路形成部件240的固有频率也能够减小通路形成部件240的移位所需要的荷重的构造。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确保喷射器100的防振性能,并且能够通过驱动部250调整通路形成部件240的移位量,来实现与制冷循环10的负载相应的喷射器100的动作。

然而,如果在通过驱动部250使通路形成部件240移位时,若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轴线240a与喷嘴通路224的中心轴的同轴度的偏差产生,则喷射器效率有可能降低。

如果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轴线240a与喷嘴通路224的中心轴的同轴度的偏差产生,则喷 嘴通路224的截面积在周向上会成为不同的大小。

并且,如果喷嘴通路224的截面积在周向上不同,则产生喷嘴通路224中的膨胀不足或过膨胀、或者形成制冷剂容易流动的部位和制冷剂难以流动的部位。由此,喷嘴通路224的出口的制冷剂速度产生分布,将压力能量转换成速度能量的效率(相当于喷嘴效率)降低。其结果,在扩散通路232a中无法充分地使制冷剂升压,导致作为喷射器100整体的效率(喷射器效率)会降低。

鉴于上述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增加将基于驱动部250的通路形成部件240的移位限制在喷嘴通路224的中心轴的方向上的限制部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限制部件由滑动轴部255和引导部256构成,该滑动轴部255在喷嘴通路224的中心轴的方向上延伸并且与通路形成部件240连结,该引导部256使滑动轴部255在喷嘴通路224的中心轴的方向上滑动。

由此,由于相对于驱动部250,设置有将通路形成部件240的移位限制在喷嘴通路224的中心轴的方向上的限制部件255、256,因此能够抑制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轴线240a与喷嘴通路224的中心轴的同轴度的偏差。由此,能够抑制因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轴线240a和喷嘴通路224的中心轴的同轴度的偏差而引起的喷射器效率变差。

另外,作为限制部件,也可以考虑在主体侧固定滑动轴部,在通路形成部件240中形成使该滑动轴部滑动的滑动孔。

但是,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00由于为了实现体格的小型化而缩短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轴线240a的尺寸,因此形成于通路形成部件240的滑动孔的深度会变短。因此,无法充分地确保滑动轴部中的与滑动孔相对的滑动部位的长度,在使轴线240a倾斜的力矩作用于通路形成部件240时,力矩的臂的长度变短,通路形成部件240与滑动轴部之前产生较大的按压力。这样的按压力会使滑动轴部在滑动孔中滑动时的摩擦力增加,使基于驱动部250的通路形成部件240的动作精度(移位量调整的精度)变差,因此不优选。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相对于通路形成部件240连结滑动轴部255的结构。由此,滑动轴部255中的与滑动孔256a相对的滑动部位的长度不会因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轴向的尺寸而受到制约,因此能够充分确保滑动部位的长度。因此,能够加长使轴线240a倾斜的力矩作用于通路形成部件240时的力矩的臂的长度。因此,能够抑制滑动轴部255在滑动孔256a中滑动时的摩擦力,抑制基于驱动部250的通路形成部件240的动作精度变差。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充分确保滑动轴部255中的与滑动孔256a相对的滑动部位的长度,因此能够抑制因滑动轴部255与滑动孔256a的间隙而产生的滑动轴部255的倾 斜。其结果,能够抑制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轴线240a与喷嘴通路224的中心轴的同轴度的偏差,能够降低喷射器100的效率降低。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振动抑制部257构成为各弹性部件257a、257b的荷重作用于牵拉滑动轴部255的方向。由此,与各弹性部件257a、257b的荷重作用于压缩滑动轴部255的方向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各弹性部件257a、257b相对于喷嘴通路224的中心轴倾斜。其结果,能够抑制因滑动轴部255的倾斜导致的滑动轴部255与滑动孔256a的接触。其结果,能够减少滑动孔256a的摩擦力或磨耗量。

并且,将驱动部250的隔膜251和封入空间252c形成为包围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轴线240a的周围的环状。由此,由于能够充分地确保隔膜251中的承受制冷剂的压力的面积,因此能够根据吸引制冷剂的压力变化而使喷嘴通路224和扩散通路232a适当地发生变化。其结果,能够流过与制冷循环10的负载对应的制冷剂流量,能够引出与制冷循环10的负载相应的喷射器100的动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构成压力随动部件的隔膜251由形成为环状的橡胶制的基材构成。由此,能够确保针对封入空间252c的内压的变化的耐压性,并且增大隔膜251的移位量(行程)。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动作棒254a中的与通路形成部件240接触的部位以及与板部件254b接触的部位设为曲面形状,相对于各部件240、254b的接触位置和接触角度构成为能够变更。由此,能够抑制因隔膜251的翘曲等引起动作棒254a的轴相对于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轴向倾斜。由此,能够根据在吸引通路231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使通路形成部件240移位。其结果,能够流过与制冷循环10的负载对应的制冷剂流量,能够引出与制冷循环10的负载相应的喷射器100的动作。

(第2实施方式)

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变更驱动部250的一部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者均等的部分的说明,或者简化地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驱动部250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变更作为限制部件的滑动轴部255和引导部256的构造、以及振动抑制部257的配置位置。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引导部256与机壳主体210的筒状部262一体化。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机壳主体210的筒状部262中形成引导部256。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第1弹性部件257a在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背面与设置于筒状部262 的荷重调整部件259之间压缩的状态下配置,以使得对通路形成部件240施加朝上的荷重。

本实施方式的荷重调整部件259能够调整第1弹性部件257a施加给通路形成部件240的荷重F1。本实施方式的荷重调整部件259设置于筒状部262与引导部256的连结部,以使其位置能够在中心轴向(上下方向)上移动。另外,第1弹性部件257a的荷重F1因荷重调整部件259向上方移动而增大,因荷重调整部件259向下方移动而减少。

接着,第2弹性部件257c配置在引导孔233的内部,使得经由各动作棒254a对通路形成部件240施加与第1弹性部件257a相反的方向(朝下)的荷重。具体而言,第2弹性部件257c在设置于构成传递部件254的各动作棒254a的凸缘部254c与配置于扩散器主体230的引导孔233的筒状部件254d之间压缩的状态下配置。

本实施方式的引导孔233被扩大为其上方侧的内径能够收纳第2弹性部件257c。另外,筒状部件254d也作为抑制吸入制冷剂从引导孔233上方流入的抑制部发挥作用。

其他的结构和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还实现以下的效果。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将第2弹性部件257c配置于主体200内部中的通路形成部件240的下方而将第2弹性部件257c配置于使动作棒254a滑动的引导孔233。

由此,与在主体200内部的通路形成部件240的下方侧配置第2弹性部件257b的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喷射器100的通路形成部件240在轴向上扩大。其结果,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能够实现作为喷射器100整体的体格的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滑动轴部255由筒状部件构成。然而,例如像第1实施方式那样,也可以由棒状部件构成。这在之后的实施方式中也相同。

(第3实施方式)

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1、第2实施方式变更振动抑制部257的第2弹性部件257d的配置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对于与第1、第2实施方式相同或者均等的部分的说明、或者简化地说明。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扩散器主体230中的扩散通路232a的制冷剂流下游侧在与通路形成部件240对置的部位形成1个或者多个槽部235。在该槽部235中配置第2弹性部件257d。

具体而言,第2弹性部件257d在形成于扩散器主体230的槽部235的底面与通路形成部件240的和槽部235相对的部位之间压缩的状态下配置,使得对通路形成部件240直接施加朝下的荷重。

其他的结构和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 效果,还实现以下的效果。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将第2弹性部件257b配置在主体200内部中的通路形成部件240的下方,而将第2弹性部件257b配置在形成于扩散器主体230的槽部235与通路形成部件240之间。

由此,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能够抑制喷射器100的通路形成部件240在轴向上的扩大,并且能够抑制伴随着动作棒254a周围的结构的复杂化的体格增大。其结果,能够实现作为喷射器100整体的体格的小型化。

(第4实施方式)

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相对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变更振动抑制部257的第2弹性部件257e的配置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对于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相同或者均等的部分的说明、或者简化地说明。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封入感温介质的封入空间252c中配置有由板簧构成的第2弹性部件257e。具体而言,第2弹性部件257e在上盖部252a与隔膜251之间压缩的状态下配置,使得经由隔膜251和传递部件254对通路形成部件240施加朝下的荷重。另外,第2弹性部件257e可以由多个板簧构成,也可以由环状的板簧构成。

其他的结构和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还实现以下的效果。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将第2弹性部件257e配置于主体200内部的通路形成部件240的下方侧,而将第2弹性部件257e配置于封入感温介质的封入空间252c。

由此,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能够抑制喷射器100的通路形成部件240在轴向上的扩大,并且能够抑制伴随着动作棒254a周围的结构的复杂化的体格增大。其结果,能够实现作为喷射器100整体的体格的小型化。

(第5实施方式)

对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相对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变更振动抑制部257的第2弹性部件257f的配置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相同或者均等的部分的说明、或者简化地说明。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扩散通路232a的下游的扩散器主体230与通路形成部件240之间配置第2弹性部件257f。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第2弹性部件257f在扩散器主体230的下表面侧的外周侧端部与通路形成部件240的和动作棒254a相对的部位之间压缩的状态下配置,使得对通路形成部件240施加朝下的荷重。另外,第2弹性部件257f可以由多个板簧构成,也可以由环状的板簧构成。

其他的结构和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还 实现以下的效果。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将第2弹性部件257f配置在主体200内部中的通路形成部件240的下方,而将第2弹性部件257f配置在扩散器主体230与通路形成部件240之间。

由此,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能够抑制喷射器100的通路形成部件240在轴向上的扩大,并且抑制伴随着动作棒254a周围的结构的复杂化的体格增大。其结果,能够实现作为喷射器100整体的体格的小型化。

(第6实施方式)

对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相对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变更振动抑制部257的第2弹性部件257g的配置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对于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相同或者均等的部分的说明、或者简化地说明。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滑动轴部255的下端部与机壳主体210的筒状部262之间配置由板簧构成的第2弹性部件257g。具体而言,第2弹性部件257g在滑动轴部255的下端部与筒状部262之间压缩的状态下配置,使得经由滑动轴部255对通路形成部件240施加朝下的荷重。

其他的结构和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还实现以下的效果。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2弹性部件257g由板簧构成,并配置在主体200内部中的通路形成部件240的下方侧。

由此,与在主体200内部的通路形成部件240的下方侧配置由螺旋弹簧构成的第2弹性部件257b的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喷射器100的通路形成部件240在轴向上的扩大。此外,由于能够抑制伴随着动作棒254a周围的结构的复杂化的体格增大,因此能够实现作为喷射器100整体的体格的小型化。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中能够适当变更。例如,能够以如下的方式进行各种变形。

(1)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通路形成部件240采用轴向的截面形状是等腰三角形的形状。然而,通路形成部件240例如也可以采用轴向的截面形状是夹着顶点的两边向内周侧凸出的形状、两边向外周侧凸出的形状或者半圆形状。

(2)像上述的各实施方式那样,为了抑制喷射器100的体格的增大,而优选将隔膜251、各盖部252a、252b、板部件254b形成为环状。然而,隔膜251、各盖部252a、252b、板部件254b例如也可以由将环状的部件在周向上分割成多个的部件构成。

(3)为了将隔膜251的移位适当地传递给通路形成部件240,而优选像上述的各实施方式那样,配置多个构成传递部件254的动作棒254a。然而,也可以通过1根动作棒254a将隔膜251的移位适当地传递给通路形成部件240。

(4)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将隔膜251由橡胶制的基材构成。然而,例如也可以通过不锈钢等构成隔膜251。并且,压力随动部件不限于隔膜251,例如也可以由根据封入空间252c的内压而移位的活塞等可动部构成。

(5)像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优选向驱动部250增加荷重调整部件258、259。然而,荷重调整部件258、259不是必须的,也可以省略。

(6)像上述的各实施方式那样,优选设置将通路形成部件240的移位限制在喷嘴通路224的中心轴的方向上的限制部件(滑动轴部255,引导部256)。然而,限制部件不是必须的,也可以省略。

(7)像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优选在喷射器100的内部形成气液分离空间261或贮液空间264。然而,也可以在喷射器100的外部设置气液分离器或贮液器等。

(8)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喷嘴主体220中形成回旋空间221。然而,例如也可以在机壳主体210中形成回旋空间221。

(9)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利用金属部件组成构成主体200、通路形成部件240、驱动部250等的基本全部要素。然而,在耐压性或耐热性等不成为问题的范围中,也可以使各结构要素由金属部件以外(例如,树脂)构成。

(10)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冷凝器12采用过冷型的冷凝器。然而,例如也可以采用未设置有接收器12b或过冷却部12c的冷凝器。

(1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喷射器100应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制冷循环10。然而,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的喷射器100应用于用于固定型空调装置等的热泵循环。

(12)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当然构成实施方式的要素除了特别指明为必须的情况以及原理上明显认为是必须的情况等,未必一定需要。

(13)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的个数、数值、量、范围等的数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指明必须的情况及理论上明显限定在特定的数量的情况等外,并不限于其特定数量。

(14)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结构要素等的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指明的情况及理论上限定在特定的形状、位置关系等的情况等外,并不限于其形状、位置关系等。

(15)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原理上可行的范围中,可以对在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结构要素彼此进行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