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枪气缸及焊枪气缸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5620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焊枪气缸及焊枪气缸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焊枪中所使用的气缸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枪气缸、焊枪气缸系统。



背景技术:

焊枪气缸为用于焊枪上的气缸,通过气缸作用推动焊枪的枪臂移动或摆动,实现焊接。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210195236.6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多级推缸。申请号为201110309380.3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具有两段直线行程的四气室气缸。

上述两种气缸均采用了内外缸筒相套的结构,实现对普通双行程串联气缸全长的缩短,但均需要对内置气缸单独供气。并且其结构复杂、不易制作且容易发生空气泄漏,导致作动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单独对内置气缸单独供气,并能通过活塞复位来带动内置气缸复位的焊枪气缸及焊枪气缸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焊枪气缸,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第一缸筒、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二气缸包括第二缸筒、第二活塞和第二活塞杆;在所述第一缸筒与所述第二缸筒之间还设置有第一中间端盖,所述第一缸筒的另一端具有前端盖,所述第二缸筒的另一端具有后端盖;所述第二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中间端盖并与所述第一活塞杆连接;在所述第二缸筒内还滑动地设置有内置气缸,所述第二活塞滑动地配置在所述内置气缸内;在所述前端盖 上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一气缸换气的第一换气口,所述第一中间端盖上设置用于所述第一气缸换气的第二换气口和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的气缸进行呼吸的第一呼吸口,所述后端盖上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二气缸换气的第三换气口;所述第二活塞杆内还具有第一通气管路,所述第一通气管路的后端开口处于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内置气缸的内置气缸后端盖之间,其前端开口处于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中间端盖之间。

优选地,所述内置气缸后端盖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活塞杆所形成的环形区域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内置气缸在所述第二缸筒内具有第一预设行程,所述第二活塞在所述内置气缸内具有第二预设行程,所述第一活塞在所述第一缸筒内具有第三预设行程,且所述第三预设行程为所述第一预设行程与所述第二预设行程之和。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换气口进气、第二换气口排气、第三换气口排气时,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都朝向所述后端盖侧移动,直至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中间端盖紧贴在一起,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内置气缸后端盖紧贴在一起,所述内置气缸后端盖与所述后端盖紧贴在一起;在所述第一换气口进气、所述第二换气口排气、所述第三换气口进气时,所述内置气缸带动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第一活塞一体朝向所述前端盖侧移动,直至所述内置气缸的内置气缸前端盖与所述第一中间端盖紧贴在一起;在所述第一换气口排气、所述第二换气口进气、所述第三换气口进气时,从所述第二换气口进入的气体经所述第一通气管路进入所述内置气缸内;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都朝向所述前端盖侧移动,直至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内置气缸前端盖紧贴在一起。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之间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包括第三缸筒、第三活塞和第三活塞杆;所述第三缸筒的前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中间端盖上,其后端与所述第二缸筒之间设置有第二中间端盖,所述第二中间端盖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气缸连接的气缸进行呼吸的第二呼吸口;所述第二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二中间端盖,并与所述第三活塞杆相连接,所述第一通气管路的所述前端开口位于所述第 三活塞与所述第二中间端盖之间;所述第三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中间端盖,并与所述第一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三活塞杆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气管路连通的第二通气管路,所述第二通气管路还设置有第二通气管路开口,所述第二通气管路开口位于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中间端盖之间。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之间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三气缸;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气缸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中间端盖;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三活塞杆相连接,并且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通气管路相连通;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气缸中,靠近所述第二气缸侧的所述第三气缸内的所述第二通气管路上的所述第二通气管路开口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气缸侧的所述第三气缸内的所述第三活塞和所述第二中间端盖之间;在所述的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三气缸中,靠近所述第一气缸侧的所述第三气缸内的所述第三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活塞杆连接,且该所述第三气缸内的所述第二通气管路上的所述第二通气管路开口位于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中间端盖之间;在所述的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三气缸中,靠近所述第二气缸侧的所述第三气缸内的所述第三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活塞杆连接,且所述第一通气管路的所述前端开口位于该所述第三气缸中的所述第三活塞与所述第二中间端盖之间。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换气口进气、第二换气口排气、第三换气口排气时,所述第一活塞、所述第三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都朝向所述后端盖侧移动,直至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中间端盖紧贴在一起,所述第三活塞与所述第二中间端盖紧贴在一起,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内置气缸后端盖紧贴在一起,所述内置气缸后端盖与所述后端盖紧贴在一起;在所述第一换气口进气、所述第二换气口排气、所述第三换气口进气时,所述内置气缸带动所述第二活塞、所述第三活塞和所述第一活塞一体朝向所述前端盖侧移动,直至所述内置气缸的内置气缸前端盖与所述第二中间端盖紧贴在一起;在所述第一换气口排气、所述第二换气口进气、所述第三换气口进气时,从所述第二换气口进入的气体经所述第二通气管路进入所述第三气缸内,从所述第二换气口进入的气体还经所述第一通 气管路进入所述内置气缸内;所述第一活塞、所述第三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都朝向所述前端盖侧移动,直至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内置气缸前端盖紧贴在一起。

第二方面,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具有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描述的焊枪气缸的焊枪气缸系统,还包括气源、用于控制焊接气缸中的第一换气口和第二换气口进气或排气的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焊接气缸中的第三换气口进气或排气的第二控制阀和供气管路;所述气源分别通过一条所述供气管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通过两条所述供气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换气口和所述第二换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通过一条所述供气管路与所述第三换气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一换气口与所述第二换气口的进排气关系如下:当所述第一换气口进气时,所述第二换气口排气;当所述第一换气口排气时,所述第二换气口进气。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二换气口进气时,所述第二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三换气口保持进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第二活塞杆内设置第一通气管路,将第一通气管路的后端开口设置于第二活塞与内置气缸的内置气缸后端盖之间,将其前端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中间端盖之间。

如此,实现了在第二换气口进气时,气体经第一通气管路进入内置气缸内,此时一部分气体对第一活塞施加压力,进入内置气缸内的气体对第二活塞施加压力,同时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移动,具有双重作用力。

并在复位时,通过第一换气口进气,推动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复位,复位的第二活塞带动内置气缸复位。

从而无需单独对内置气缸供气,简化了结构,在第二换气口进气时,具有双重作用力,从而缩短了气缸的长度,减小了气缸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焊枪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复位时的示意图;

图6为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移动第一预设行程时的示意图;

图7为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移动第二预设行程时的示意图;

图8为在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之间设置有第三气缸的示意图;

图9为第三气缸与第一中间端盖连接配合示意图;

图10为焊枪气缸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为焊枪气缸系统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第一气缸; 11-第一缸筒; 12-第一活塞;

13-第一活塞杆; 2-第二气缸; 21-第二缸筒;

22-第二活塞; 23-第二活塞杆; 24-第一通气管路;

25-前端开口; 26-后端开口; 3-内置气缸;

31-内置气缸前端盖; 32-内置气缸后端盖; 4-前端盖;

41-第一换气口; 5-第一中间端盖; 51-第二换气口;

52-第一呼吸口; 6-后端盖; 61-第三换气口;

7-第三气缸; 71-第三缸筒; 72-第三活塞;

73-第三活塞杆; 74-第二通气管路; 75-第二通气管路开口;

76-第二中间端盖; 77-第二呼吸口; 81-第一控制阀;

82-第二控制阀; 9-供气管路; 10-气源;

A-第一预设行程; B-第二预设行程; C-第三预设行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 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焊枪气缸,包括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2,第一气缸1包括第一缸筒11、第一活塞12和第一活塞杆13,第二气缸2包括第二缸筒21、第二活塞22和第二活塞杆23。

在第一缸筒11与第二缸筒2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中间端盖5,第一缸筒11的另一端具有前端盖4,第二缸筒21的另一端具有后端盖6。第二活塞杆23穿过第一中间端盖5并与第一活塞杆13连接。

其中,在第二缸筒21内还滑动地设置有内置气缸3,第二活塞22滑动地配置在内置气缸3内。

在前端盖4上设置有用于第一气缸1换气的第一换气口41,第一中间端盖5上设置用于第一气缸1换气的第二换气口51和用于与第二气缸2连接的气缸进行呼吸的第一呼吸口52,后端盖6上设置有用于第二气缸2换气的第三换气口61。

第二活塞杆23内还具有第一通气管路24,第一通气管路24的后端开口26处于第二活塞22与内置气缸3的内置气缸后端盖32之间,其前端开口25处于第一活塞12与第一中间端盖5之间。

也即是,该焊枪气缸主要由第一气缸1、第二气缸2和内置气缸3组成。

第一气缸1由第一缸筒11、第一活塞12和第一活塞杆13组成。第二气缸2由第二缸筒21、第二活塞22和第二活塞杆23组成。

第一缸筒11与第二缸筒21之间通过第一中间端盖5隔开。第一缸筒11的前端设置有前端盖4,第二缸筒21的后端设置有后端盖6。

第一活塞12位于第一缸筒11内,在气压作用下,其能够在前端盖4与第一中间端盖5之间滑动。第一活塞杆13的后端与第一活塞12连接,其前端伸出于前端盖4之外,其能够随着第一滑动而移动,成为输出端,用于带动焊枪的枪臂移动或摆动,实现焊接。

内置气缸3滑动地配置在第二缸筒21内,在气压作用下,其能够在后端盖6与第一中间端盖5之间滑动。

第二活塞22滑动地配置在内置气缸3内,在气压作用下,其能够在 内置气缸3内前后移动,具体为在内置气缸前端盖31和内置气缸后端盖32之间滑动。

第二活塞杆23的一端穿过内置气缸前端盖31并与第二活塞22连接,其另一端穿过第一中间端盖5并与第一活塞杆13连接。由此,可以实现第一活塞12和第二活塞22同步移动。

在前端盖4上设置有第一换气口41,用于第一气缸1换气(进气或排气)。在第一中间端盖5上设置第二换气口51和第一呼吸口52,第二换气口51用于第一气缸1换气(进气或排气),第一呼吸口52用于与该第一气缸1连接的气缸进行呼吸通气,例如用于第二气缸2或后面提到的第三气缸进行呼吸通气。使其与外部环境气体连通。后端盖6上设置有第三换气口61,用于第二气缸2换气(进气或排气)。

在第二活塞杆23内设置有第一通气管路24,其中第一通气管路24的后端开口处于第二活塞22与内置气缸3的内置气缸后端盖32之间,其前端开口25处于第一活塞12与第一中间端盖5之间。

由此,当第二换气口51进气时,气体经第一通气管路24进入内置气缸3内,此时第一缸筒11内的一部分气体对第一活塞12施加压力,进入内置气缸3内的气体对第二活塞22施加压力,同时驱动第一活塞12和第二活塞22移动,具有双重作用力。

并在复位时,通过第一换气口41进气,第二换气口51排气,推动第一活塞12及第二活塞22复位,第二活塞22在内置气缸3内复位时,气体经第一通气管路24进入第一缸筒11内,最后经第二换气口51排出。在内置气缸3内复位的第二活塞22再带动内置气缸3在第二缸筒21内复位。

由此,本发明提供的焊枪气缸,无需单独对内置气缸供气,简化了结构,在第二换气口进气时,具有双重作用力,从而缩短了气缸的长度,减小了气缸体积。

如图1-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置气缸后端盖32的面积大于第一活塞12与第一活塞杆13所形成的环形区域的面积。如此设置,在第三换气口61进气、第一换气口41进气、第二换气口51排气,并且 两处进气压力相等的条件下,保证内置气缸后端盖32(图1所示的右侧面积)所受到气体的作用力大于环形区域(图1所示的第一活塞12的左侧的环形面积)所受到气体的作用力,使得能够推动内置气缸3、第二活塞22、第二活塞杆23、第一活塞12和第一活塞杆13一体朝向远离后端盖6侧移动。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置气缸3在第二缸筒21内具有第一预设行程A,第二活塞22在内置气缸3内具有第二预设行程B,第一活塞12在第一缸筒11内具有第三预设行程C,且第三预设行程C为第一预设行程A与第二预设行程B之和。

当内置气缸3在第二缸筒21行走第一预设行程A时,其会带动第二活塞22也在第二缸筒21行走第一预设行程A,第二活塞22通过第二活塞杆23带动第一活塞12在第一缸筒11内行走第一预设行程A。

当第二活塞22在内置气缸3内行走第二预设行程B时,第二活塞22通过第二活塞杆23带动第一活塞12在第一缸筒11内行走第二预设行程B。从而确定第一活塞12在第一缸筒11可以行走的第三预设行程C为第一预设行程A与第二预设行程B之和,便于对第一活塞杆13的伸缩量进行控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在第一换气口41进气、第二换气51口排气、第三换气口61排气时,第一活塞12和第二活塞22都朝向后端盖6侧移动,直至第一活塞12与第一中间端盖5紧贴在一起,第二活塞22与内置气缸后端盖32紧贴在一起,内置气缸后端盖32与后端盖6紧贴在一起。

参照图6所示,在第一换气口41进气、第二换气口51排气、第三换气口61进气时,内置气缸3带动第二活塞22和第一活塞12一体朝向前端盖4侧移动,直至内置气缸3的内置气缸前端盖31与第一中间端盖5紧贴在一起。

参照图7所示,在第一换气口41排气、第二换气口51进气、第三换气口61进气时,从第二换气口51进入的气体经第一通气管路24进入内置气缸3内,第一活塞12和第二活塞22都朝向前端盖4侧移动,直 至第二活塞22与内置气缸前端盖31紧贴在一起。

也即是,该焊枪气缸的操作过程如下:

初始状态时,如图5所示,第一换气口41进气、第二换气51口排气、第三换气口61排气,在气体压力下,第一活塞12在第一缸筒11内朝向第一中间端盖5或后端盖6侧移动,并带动第二活塞杆23和第二活塞22都朝向后端盖6侧移动,直至第一活塞12与第一中间端盖5紧贴,第二活塞22与内置气缸后端盖32紧贴,内置气缸后端盖32与后端盖6紧贴。在该过程中,外部环境气体经通气孔52进入第二缸筒21内。

行走第一预设行程A时,如图6所示,第一换气口41保持进气、第二换气口51保持排气、第三换气口61从排气切换为进气。在气体压力作用下,内置气缸3朝向第一中间端盖5侧移动,并带动第二活塞22和第一活塞12一体朝向前端盖4侧移动,直至内置气缸3的内置气缸前端盖31与第一中间端盖5紧贴。此时完成第一预设行程A行走,内置气缸3不能再向前端盖4侧移动。

行走第一预设行程B时,如图7所示,第一换气口41从进气切换为排气、第二换气口51从排气切换为进气、第三换气口61保持进气。第三换气口61保持进气的作用时使内置气缸3与第一中间端盖5紧贴,防止其在操作过程中向后端盖6侧移动。

从第二换气口51进入的气体经第一通气管路24进入内置气缸3内,此时第一缸筒11内的一部分气体对第一活塞12施加压力,进入内置气缸3内的气体对第二活塞22施加压力,同时驱动第一活塞12和第二活塞22都朝向前端盖4侧移动,并具有双重作用力,直至第二活塞22与内置气缸前端盖31紧贴。此时完成第二预设行程B行走,第二活塞22不能再向前端盖4侧移动。同时,第一活塞12完成第三预设行程C的行走。

之后,可以采用第一换气口41进气、第二换气51口排气、第三换气口61排气的方式进行复位。复位过程中,内置气缸3内的气体经第一通气管路24进入第一缸筒11内,最后经第二换气51口排出。

较佳地,如图8-9所示,在第一气缸1与第二气缸2之间设置有第三 气缸7。

第三气缸7包括第三缸筒71、第三活塞72和第三活塞杆73。

第三缸筒71的前端连接在第一中间端盖5上,其后端与第二缸筒21之间设置有第二中间端盖76,第二中间端盖76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三气缸7连接的气缸进行呼吸的第二呼吸口77。

第二活塞杆23穿过第二中间端盖76,并与第三活塞杆73相连接,第一通气管路24的前端开口25位于第三活塞72与第二中间端盖76之间。

第三活塞杆73穿过第一中间端盖5,并与第一活塞杆13连接。

第三活塞杆73内设置有与第一通气管路24连通的第二通气管路74,第二通气管路74还设置有第二通气管路开口75,第二通气管路开口75位于第一活塞12与第一中间端盖5之间。

通过在第一气缸1与第二气缸2之间设置有第三气缸7,并在第三活塞杆73内设置有第二通气管路74,用于与第一通气管路24和第一气缸1连通。

当第二换气口51进气时,气体一部分会经过第二通气管路开口75进入第二通气管路24,再进入第一通气管路24内,再经第一通气管路24的前端开口25进入第三活塞72与第二中间端盖76之间,用于推动第三活塞72朝向前侧移动。

还有一部分气体继续经第一通气管路24进入内置气缸3内,用于推动第二活塞22朝向前侧移动。

如此设置,可以实现在对第一活塞12的多重作用力,提高了焊接效果。

较佳地,如图8-9所示,在第一气缸1与第二气缸2之间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三气缸7。

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三气缸7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中间端盖76;任意相邻的两条第三活塞杆73相连接,并且任意相邻的两条第二通气管路74相连通。

在相邻的两个第三气缸7中,靠近第二气缸2侧的第三气缸7内的 第二通气管路74上的第二通气管路开口75位于靠近第一气缸1侧的第三气缸7内的第三活塞72和第二中间端盖76之间。

在上述的两个以上的第三气缸7中,靠近第一气缸1侧的第三气缸7内的第三活塞杆73与第一活塞杆13连接,且该第三气缸7内的第二通气管路74上的第二通气管路开口75位于第一活塞12与第一中间端盖5之间。

在上述的两个以上的第三气缸7中,靠近第二气缸2侧的第三气缸7内的第三活塞杆73与第二活塞杆22连接,且第一通气管路14的前端开口15位于该第三气缸7中的第三活塞72与第二中间端盖76之间。

如此设置,当第二换气口51进气时,气体一部分会经过第二通气管路开口75进入第二通气管路74内。此时气体在流通过程中,有一部分会经过第二通气管路开口75进入相应的第三气缸7内;还有一部分气体继续进入第一通气管路24,再经第一通气管路24的前端开口25进入与第二气缸2连接的第三气缸7内,用于推动第三活塞72朝向前侧移动。

剩余的一部分气体继续经第一通气管路24进入内置气缸3内,用于推动第二活塞22朝向前侧移动。

从而可以使得多个第三气缸7都能够对第一活塞12的伸出提供助力,提高了移动效果。

较佳地,如图8-9所示,在第一换气口41进气、第二换气口51排气、第三换气口61排气时,第一活塞21、第三活塞72和第二活塞22都朝向后端盖6侧移动,直至第一活塞21与第一中间端5盖紧贴在一起,第三活塞72与第二中间端盖76紧贴在一起,第二活塞22与内置气缸后端盖32紧贴在一起,内置气缸后端盖32与后端盖6紧贴在一起。

在第一换气口41进气、第二换气口51排气、第三换气口61进气时,内置气缸3带动第二活塞22、第三活塞72和第一活塞12一体朝向前端盖4侧移动,直至内置气缸3的内置气缸前端盖31与第二中间端盖76紧贴在一起。

在第一换气口41排气、第二换气口51进气、第三换气口61进气时,从第二换气口51进入的气体经第二通气管路74进入第三气缸7内,从 第二换气口51进入的气体还经第一通气管路24进入内置气缸3内。

第一活塞12、第三活塞72和第二活塞22都朝向前端盖4侧移动,直至第二活塞22与内置气缸前端盖31紧贴在一起。

优选地,第三活塞72在第三缸筒71内的最大行程为第一预设行程A与第二预设行程B之和。

如图10-1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焊枪气缸系统,其具有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描述的焊枪气缸。该焊枪气缸系统还包括气源10、用于控制焊接气缸中的第一换气口41和第二换气口51进气或排气的第一控制阀81、用于控制焊接气缸中的第三换气口61进气或排气的第二控制阀82和供气管路9。

气源10分别通过一条供气管路9与第一控制阀81和第二控制阀82连接。

第一控制阀81通过两条供气管路9分别与第一换气口41和第二换气口51连接。

第二控制阀82通过一条供气管路9与第三换气口61连接。

通过第一控制阀81、第二控制阀82来控制第一换气口41、第二换气口51和第三换气口61的进气排气,便于控制。

优选地,第一控制阀81为两位五通阀,第二控制阀82为两位三通阀。

较佳地,第一控制阀81控制第一换气口41与第二换气口51的进排气关系如下:当第一换气口41进气时,第二换气口51排气;当第一换气口41排气时,第二换气口51进气,以保证第一活塞12在气体压力作用下能够在第一缸筒11内移动。

较佳地,当第一控制阀81控制第二换气口51进气时,第二控制阀82控制第三换气口61保持进气。保持第三换气口61进气的作用时使内置气缸3与第一中间端盖5紧贴,防止其在操作过程中向后端盖6侧移动。

上述焊枪气缸系统的操作方法,参照图1-11所示,步骤如下(该部分仅介绍第一气缸1与第二气缸2直接连接组合,中间没有第三气缸7 时的操作步骤。具有第三气缸7的焊枪气缸系统的操作步骤与下述操作方法相同):

S001:通过第一控制阀81控制第一换气口41进气、第二换气口51排气,通过第二控制阀82控制第三换气口61排气。

在由第一换气口41进入第一缸筒11内的气体的压力下,第一活塞12和第二活塞22都朝向后端盖侧移动,直至第一活塞11与第一中间端盖5紧贴在一起,第二活塞22与内置气缸后端盖32紧贴在一起,内置气缸后端盖32与后端盖6紧贴在一起。

S002:通过第一控制阀81保持第一换气口41进气、第二换气口51排气,通过第二控制阀82控制第三换气口61进气。

在由第三换气口61进入第二缸筒21内的气体压力下,内置气缸3带动第二活塞22和第一活塞12一体朝向前端盖4侧移动,直至内置气缸3的内置气缸前端盖31与第一中间端盖4紧贴在一起。

S003:通过第一控制阀81控制第一换气口41排气、第二换气口51进气,通过第二控制阀82保持第三换气口61进气。

从第二换气口51进入的气体经第一通气管路24进入内置气缸3内。

第一活塞12和第二活塞22都在从第二换气口51进入的气体的压力下朝向前端盖4侧移动,直至第二活塞22与内置气缸前端盖31紧贴在一起。

S004:执行步骤S001复位。

如此,通过步骤S002行走第一预设行程A,通过步骤S003行走第一预设行程B,通过步骤S001复位,可以实现往复操作。

通过第一控制阀81保持第一换气口41进气、第二换气口51排气,通过第二控制阀82控制第三换气口61在排气与进气之间切换,驱动第一活塞12和第二活塞22在第一预设行程A上往复移动,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通过第二控制阀82保持第三换气口61进气,通过第一控制阀81控制第一换气口41在排气与进气之间切换,控制第二换气口51在进气与排气之间切换,驱动第一活塞12和第二活塞22在第二预设行程B上往 复移动,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