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单元运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52910阅读:9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料单元运作方法,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各国为达到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以适应工业需要,尝试了各种控制方式和控制策略,并对气动伺服系统做了大量工作。上料单元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重要环节,常常要根据不同的任务和产品,调节上料单元的运作方法,如何保证上料单元运作快速适应现场要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上料单元运作方法。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上料单元运作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启动后,工作指示灯发光,直流电机驱动齿轮、齿条动作,上料单元左行至铣床方向;

步骤二:上料单元左行到位后,气动回路的电磁换向阀动作,气缸活塞杆伸出,带动电磁铁下降;

步骤三:气缸活塞杆伸出到位后,电磁吸铁得电,通过主体工件上安装的金属条吸取工件主体;吸持工件3-5秒后,气动回路电磁换向阀复位,气缸活塞杆收回,电磁铁持工件回缩;

步骤四:安装在电磁吸铁上的微动开关发出信号表示完成吸合且气缸回缩归位后,直流电机驱动齿轮条动作,上料单元反向右行;

步骤五:上料单元右行到位后,步进电机切换继电器得电,发出升降脉冲信号,同步带驱动扬臂持工件上行;

步骤六:扬臂上行到位后,步进电机切换继电器失电,此时直流电机带动行星齿轮动作,使扬臂持工件顺向旋转180度,将工件送至下料单元入口;

步骤七:扬臂旋转到位后,气动回路的电磁换向阀动作,气缸活塞杆伸出,带动电磁铁持工件下降;

步骤八:气缸活塞杆伸出到位后,电磁吸铁失电,对准下料口释放工件,2-4秒后气动回路电磁换向阀复位,气缸活塞杆收回;

步骤九:气缸回缩到位后,进行2-4秒延时,启动旋转直流电机带动行星齿轮动作,使扬臂逆向旋转;

步骤十:气缸回缩且扬臂逆转180度回到初始位置后,步进电机切换继电器再次得电,扬臂升降方向为下行,且发出升降脉冲信号,同步带驱动扬臂下行;

步骤十一:扬臂下行到位后,工作指示灯熄灭,系统回复初始状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三中吸持工件时间设置为4秒。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八中气动回路电磁换向阀等待时间为3秒。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九中气缸延时为3秒。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料单元运作方法,优化了上料单元的工作过程,提高了工件上料的准确性、效率、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上料单元运作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初始状态:升降、行进、旋转电机及止动气缸处于原位,扬臂呈静止状态;吸持工件电磁吸铁释放;工作指示灯熄灭。

步骤一:启动后,工作指示灯发光,直流电机驱动齿轮、齿条动作,上料单元左行至铣床方向;

步骤二:上料单元左行到位后,气动回路的电磁换向阀动作,气缸活塞杆伸出,带动电磁铁下降;

步骤三:气缸活塞杆伸出到位后,电磁吸铁得电,通过主体工件上安装的金属条吸取工件主体;吸持工件4秒后,气动回路电磁换向阀复位,气缸活塞杆收回,电磁铁持工件回缩;

步骤四:安装在电磁吸铁上的微动开关发出信号表示完成吸合且气缸回缩归位后,直流电机驱动齿轮条动作,上料单元反向右行;

步骤五:上料单元右行到位后,步进电机切换继电器得电,发出升降脉冲信号,同步带驱动扬臂持工件上行;

步骤六:扬臂上行到位后,步进电机切换继电器失电,此时直流电机带动行星齿轮动作,使扬臂持工件顺向旋转180度,将工件送至下料单元入口;

步骤七:扬臂旋转到位后,气动回路的电磁换向阀动作,气缸活塞杆伸出,带动电磁铁持工件下降;

步骤八:气缸活塞杆伸出到位后,电磁吸铁失电,对准下料口释放工件,3秒后气动回路电磁换向阀复位,气缸活塞杆收回;

步骤九:气缸回缩到位后,进行3秒延时,启动旋转直流电机带动行星齿轮动作,使扬臂逆向旋转;

步骤十:气缸回缩且扬臂逆转180度回到初始位置后,步进电机切换继电器再次得电,扬臂升降方向为下行,且发出升降脉冲信号,同步带驱动扬臂下行;

步骤十一:扬臂下行到位后,工作指示灯熄灭,系统回复初始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