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均匀的加氨泵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92938阅读:16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发电厂化学水系统的加氨系统。



背景技术: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热力发电厂水汽循环系统中对作为热力系统工作介质及冷却介质的水有严格的水质要求,如高压锅炉给水不仅要求硬度低,溶氧量极微、固体含量和有机物含量也极微,没有达到给水标准的水将会使发电厂设备无法安全经济的运行,需要严格的控制用水水质。

其中,为了使得水质的ph质达到规定的指标,需要对水加入氨水,给水加氨水的系统叫加氨系统。在加氨系统的实际运行中,随着氨水储液罐内氨水的使用,罐内氨水不断减少,当罐内氨水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给氨水储液罐补充新的浓度较高的氨水,一般是将25%浓度的氨水倾倒进入氨水储液罐内部,再兑入水,使得氨水储液罐内的氨水浓度达到约3%左右,再由加氨系统的加氨泵将氨水储液罐内部浓度约为3%的氨水加到化学水里去,制得ph值合格的水。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加氨系统通常采用包括薄膜泵、柱塞泵的加药泵,受到这类泵工作原理的限制,氨水是非连续地泵送到有待加入氨水的化学水当中去的,其效果表现在ph在线测量仪表上,就是尽管加氨泵的电机保持恒定转速,ph在线测量仪表的测量值仍然周期性地忽高忽低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由于加氨系统通常采用包括薄膜泵、柱塞泵的加药泵,受到这类泵工作原理的限制,氨水是非连续地泵送到有待加入氨水的化学水当中去的,其效果表现在ph在线测量仪表上,就是尽管加氨泵的电机保持恒定转速,ph在线测量仪表的测量值仍然周期性地忽高忽低变化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更加均匀的加氨泵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更加均匀的加氨泵控制方法包括加氨泵1号、加氨泵2号、加氨泵1号泵驱动杆位置标记、加氨泵2号泵驱动杆位置标记,所述加氨系统至少包括2台加氨泵,每台加氨泵所配备的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轴都有一部分裸露在外,这部分裸露在外的轴的形状为非圆柱形,非圆柱形轴至少包括2个位于轴线两侧的平行面;加氨泵1号泵驱动杆位置标记与1号泵驱动杆尽头的距离等于加氨泵2号泵驱动杆位置标记与2号泵驱动杆尽头的距离;所述标记固定安装在泵驱动杆上,不影响泵驱动杆的往复运动,这至少2台的加氨泵的所有零件设计尺寸完全一致,这至少2台的加氨泵入口分别连通各自的氨水储液罐,泵出口连通到同一个化学水管道上;这至少2台的加氨泵在同一个加氨系统中为同类型的泵;在2台泵起动之前,由操作人员持扳手卡住非圆柱形轴的2个位于轴线两侧的平行面,扳动电机轴,使得加氨泵1号泵驱动杆位置标记位于最靠近泵体的位置,使得加氨泵2号泵驱动杆位置标记位于最远离泵体的位置,同时起动所有加氨泵。

通常,所述至少2台的加氨泵在同一个加氨系统中为薄膜泵。

或者,所述至少2台的加氨泵在同一个加氨系统中为柱塞泵。

包括这部分裸露在外的轴的形状为非圆柱形,非圆柱形轴至少包括6个位于轴线两侧的平行面,呈现六角螺母状分布。

为了安全,又便于操作,所述这部分裸露在外的轴带有防护罩,防护罩采用包括螺丝螺母的能够在现场安装和拆卸的结构。

为了方便观察,加氨泵1号泵驱动杆位置标记、加氨泵2号泵驱动杆位置标记的旁边带有标尺,标尺固定在泵体底座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加氨系统需要运行时,提前人工设置加氨泵的初始相位,具体做法是:在2台泵起动之前,由操作人员持扳手卡住非圆柱形轴的2个位于轴线两侧的平行面,扳动电机轴,使得加氨泵1号泵驱动杆位置标记位于最靠近泵体的位置,使得加氨泵2号泵驱动杆位置标记位于最远离泵体的位置,同时起动所有加氨泵,两台泵的初始相位相差180度,这样,当1号泵泵送氨水达到最大值时,2号泵泵送氨水达到最小值,又由于2台泵同时起动,同时向化学水管道内加氨,这就使得泵送氨水的忽多忽少的情况大为减轻,总体效果变得平稳许多,反映在ph在线测量仪表的测量值上,就是ph值周期性地忽高忽低变化的幅度明显减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使得泵送氨水的忽多忽少的情况大为减轻,总体效果变得平稳许多,相比之下,现有技术没有相应措施,泵送氨水的忽多忽少的情况很明显。二、控制上更加精确,由于泵送氨水的总体效果变得平稳许多,反映在ph在线测量仪表的测量值上,就是ph值周期性地忽高忽低变化的幅度明显减小,操作人员能更加及时准确地掌握加氨情况,实现精确控制,相比之下,现有技术没有相应措施,ph值周期性地忽高忽低变化的幅度较大,不利于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更加均匀的加氨泵控制方法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氨泵1号,2.加氨泵2号,3.加氨泵1号的泵膜位置,4.加氨泵2号的泵膜位置,5.加氨泵入口,6.加氨泵出口,7.加氨泵驱动杆,8.加氨泵1号泵驱动杆位置标记,9.加氨泵2号泵驱动杆位置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中,2台同型号薄膜泵作为加氨泵,电机功率150w,交流220v供电,加氨泵1号泵驱动杆位置标记为突起的不锈钢三角块,加氨泵2号泵驱动杆位置标记同样为突起的不锈钢三角块,每台加氨泵所配备的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轴都有一部分裸露在外,这部分裸露在外的轴的形状为非圆柱形,非圆柱形轴包括6个位于轴线两侧的平行面;加氨泵1号泵驱动杆位置标记与1号泵驱动杆尽头的距离等于加氨泵2号泵驱动杆位置标记与2号泵驱动杆尽头的距离,均为10mm;所述标记固定安装在泵驱动杆上,不影响泵驱动杆的往复运动,2台的加氨泵入口分别连通各自的氨水储液罐,泵出口连通到同一个化学水管道上;在2台泵起动之前,由操作人员持扳手卡住非圆柱形轴的2个位于轴线两侧的平行面,扳动电机轴,使得加氨泵1号泵驱动杆位置标记位于最靠近泵体的位置,使得加氨泵2号泵驱动杆位置标记位于最远离泵体的位置,同时起动所有加氨泵,进行加氨过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更加均匀的加氨泵控制方法,它包括至少2台加氨泵,包括加氨泵1号泵驱动杆位置标记、加氨泵2号泵驱动杆位置标记,所述加氨系统每台加氨泵所配备的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轴都有一部分裸露在外,轴上至少包括2个位于轴线两侧的平行面。在2台泵起动之前,由操作人员持扳手卡住2个位于轴线两侧的平行面,扳动电机轴,使得加氨泵1号泵驱动杆位置标记位于最靠近泵体的位置,使得加氨泵2号泵驱动杆位置标记位于最远离泵体的位置,同时起动所有加氨泵。具有泵送氨水的忽多忽少的情况大为减轻、pH值周期性地忽高忽低变化的幅度明显减小,控制上更加精确的优点。适合制造新一代加氨系统。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有序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0.10
技术公布日:2018.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