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水电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不锈钢三相充油式潜水电泵。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不锈钢三相充油式潜水电泵包括泵壳、电机组、叶轮和出水接头,不锈钢三相充油式潜水电泵主要用于农田园林灌溉、井下提水、水塔送水、工矿给排水等,需要将水从低处输送到高处,需要较大的功率,为了增输送效果及扬程,需要加大功率,大功率需要耗费更大的电量,而且密封性不好也会降低水压,从而降低输送效果及扬程,为了保证使用寿命,强度也很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效能好、扬程大、强度高的不锈钢三相充油式潜水电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三相充油式潜水电泵,包括泵壳、电机组、叶轮和出水接头,所述泵壳和出水接头之间设有导向件,泵壳和出水接头通过导向件相连接,导向件包括依次相连接的限位部、第一导流部和第二导流部,限位部与泵壳相连接,第二导流部和出水接头相连接,第一导流部的截面为外凸的圆弧形结构,第二导流部的截面为内凹的圆弧形结构,限位部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加强部,限位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加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件置于泵壳和出水接头之间,能够对水流起到导向作用,同时能加速水流,导向件包括依次相连接的限位部、第一导流部和第二导流部,限位部与泵壳相连接,第二导流部和出水接头相连接,水流通过叶轮加速流入限位部中,再流入第一导流部,因为第一导流部的截面为外凸的圆弧形结构,水流流经第一导流部时会产生涡流,使水流加速通过,且第一导流部与限位部的连接端的口径大于第一导流部与第二导流部的连接端的口径,水流流出第一导流部时,压强增加,增加对水的推力,增加其扬程,当水流流入第二导流部时,水流沿着第二导流部的圆弧形壁能够进一步起到加速效果,同时第二导流部与第一导流部的连接端的口径大于第二导流部与出水接头的连接端的口径,水流流经第二导流部时,压强进一步增加,增加对水的推力,增加其扬程,从而增加其输送效能,第一导流部和第二导流部的圆弧形结构也具有更好的抗压效果,增加其强度,因为限位部是水流的直接冲击部,所以为了增加限位部的强度,限位部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加强部,限位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加强部,且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均位于导向件和泵壳的连接端,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也能增加导向件和泵壳的连接面积,增加导向件和泵壳连接端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组包括转轴,转轴包括带动叶轮转动的传动部,传动部置于导向件内,传动部上设有轴套和螺母,叶轮通过轴套和螺母固定于传动部上,传动部上还设有平键,叶轮包括叶轮座、叶片和置于叶片两端的导流板,叶轮座固定于导向件和泵壳连接端上,导流板的截面均为圆弧形,导流板与叶片形成导流槽,导流槽的进水口置于泵壳内,导流槽的出水口正对于限位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部通过平键带动叶轮转动,结构简单,传动精度高,同时为了防止叶轮轴向移动,轴套和螺母分别置于叶轮两端,对叶轮起到固定作用,增加传动部对叶轮的传动精度,螺母上还设有止动垫圈,防止螺母松动,叶片的高速转动使泵壳内外产生压力差,使泵壳外的水流流入泵壳内,再加速输送至出水接头处,叶片两端的导流板具有导流作用,引导水流方向,同时导流板的截面均为圆弧形,水流流经导流槽时,圆弧形的槽壁能够对水流起到加速效果,同时水流会在导流槽内产生涡流,进一步加速导流槽出水口水流的流速,增加其扬程,从而增加其输送效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壳上设有网罩,网罩上设有网孔,网孔包括矩形孔和置于矩形孔两端的半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流入泵壳中时,通过网罩过滤,防止杂质卡住叶轮,影响使用,网孔的结构采用矩形孔和置于矩形孔两端的半圆孔,矩形孔通过增加其长度,增加网孔的面积,增加其进水量,同时通过减少宽度,防止杂质流入泵壳内,半圆孔能够进一步增加网孔的进水面积,同时半圆孔使网孔不具有棱角,从而增加网孔的强度,经多次实验可得采用这种结构的网孔,网孔占网罩的进水面积大,且强度高,使用寿命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流部上设有与出水接头连接的密封块,密封块上设有与第一导流部相连接的加强块,加强块与第二导流部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块可以增加第一导流部和出水接头连接端的密封性,防止因密封性不好造成水流压力降低,从而保证其扬程,水流在导向件的压力增加,对导向件的壁造成较大压力,为了增加导向件的强度,密封块上设有与第一导流部相连接的加强块,加强块能够增加第一导流部的强度,同时使密封块对第一导流部起到支撑作用,加强块与第二导流部相连接,加强块也能对第二导流部起到加强作用,同时使密封块对第二导流部起到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件与叶轮座的连接端上设有与叶轮座相抵触的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四周与第一加强部、第一限位板、叶轮座相抵触,可增加导向件和叶轮座之间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不锈钢三相充油式潜水电泵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不锈钢三相充油式潜水电泵实施例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泵壳,2-电机组,3-叶轮,4-出水接头,5-导向件,6-限位部,7-第一导流部,8-第二导流部,9-第一加强部,10-第二加强部,19-转轴,20-传动部,21-轴套,22-螺母,23-平键,24-叶轮座,25-叶片,26-导流板,27-导流槽,30-网罩,31-网孔,32-矩形孔,33-半圆孔,40-密封块,41-加强块,4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不锈钢三相充油式潜水电泵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不锈钢三相充油式潜水电泵,包括泵壳1、电机组2、叶轮3和出水接头4,所述泵壳1和出水接头4之间设有导向件5,泵壳1和出水接头4通过导向件5相连接,导向件5包括依次相连接的限位部6、第一导流部7和第二导流部8,限位部6与泵壳1相连接,第二导流部8和出水接头4相连接,第一导流部7的截面为外凸的圆弧形结构,第二导流部8的截面为内凹的圆弧形结构,限位部6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加强部9,限位部6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加强部10。
导向件5置于泵壳1和出水接头4之间,能够对水流起到导向作用,同时能加速水流,导向件5包括依次相连接的限位部6、第一导流部7和第二导流部8,限位部6与泵壳1相连接,第二导流部8和出水接头4 相连接,水流通过叶轮3加速流入限位部6中,再流入第一导流部7,因为第一导流部7的截面为外凸的圆弧形结构,水流流经第一导流部7时会产生涡流,使水流加速通过,且第一导流部7与限位部6的连接端的口径大于第一导流部7与第二导流部8的连接端的口径,水流流出第一导流部7时,压强增加,增加对水的推力,增加其扬程,当水流流入第二导流部8时,水流沿着第二导流部8的圆弧形壁能够进一步起到加速效果,同时第二导流部8与第一导流部7的连接端的口径大于第二导流部8与出水接头4的连接端的口径,水流流经第二导流部8时,压强进一步增加,增加对水的推力,增加其扬程,从而增加其输送效能,第一导流部7和第二导流部8的圆弧形结构也具有更好的抗压效果,增加其强度,因为限位部6是水流的直接冲击部,所以为了增加限位部6的强度,限位部6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加强部9,限位部6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加强部10,且第一加强部9和第二加强部10均位于导向件5和泵壳1的连接端,第一加强部9和第二加强部10也能增加导向件5和泵壳1的连接面积,增加导向件5和泵壳1连接端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组2包括转轴19,转轴19包括带动叶轮3转动的传动部20,传动部20置于导向件5内,传动部20上设有轴套21和螺母22,叶轮3通过轴套21和螺母22固定于传动部20上,传动部20上还设有平键23,叶轮3包括叶轮座3、叶片25和置于叶片25两端的导流板26,叶轮3座固定于导向件5和泵壳1连接端上,导流板26的截面均为圆弧形,导流板26与叶片25形成导流槽27,导流槽27的进水口置于泵壳1内,导流槽27的出水口正对于限位部6。
传动部20通过平键23带动叶轮3转动,结构简单,传动精度高,同时为了防止叶轮3轴向移动,轴套21和螺母22分别置于叶轮3两端,对叶轮3起到固定作用,增加传动部20对叶轮3的传动精度,螺母22上还设有止动垫圈,防止螺母22松动,叶片25的高速转动使泵壳1内外产生压力差,使泵壳1外的水流流入泵壳1内,再加速输送至出水接头4处,叶片25两端的导流板26具有导流作用,引导水流方向,同时导流板26的截面均为圆弧形,水流流经导流槽27时,圆弧形的槽壁能够对水流起到加速效果,同时水流会在导流槽27内产生涡流,进一步加速导流槽27出水口水流的流速,增加其扬程,从而增加其输送效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壳1上设有网罩30,网罩30上设有网孔31,网孔31包括矩形孔32和置于矩形孔32两端的半圆孔33。
水流流入泵壳1中时,通过网罩30过滤,防止杂质卡住叶轮3,影响使用,网孔31的结构采用矩形孔32和置于矩形孔32两端的半圆孔33,矩形孔32通过增加其长度,增加网孔31的面积,增加其进水量,同时通过减少宽度,防止杂质流入泵壳1内,半圆孔33能够进一步增加网孔31的进水面积,同时半圆孔33使网孔31不具有棱角,从而增加网孔31的强度,经多次实验可得采用这种结构的网孔31,网孔31占网罩30的进水面积大,且强度高,使用寿命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流部7上设有与出水接头4连接的密封块40,密封块40上设有与第一导流部7相连接的加强块41,加强块41与第二导流部8相连接。
密封块40可以增加第一导流部7和出水接头4连接端的密封性,防止因密封性不好造成水流压力降低,从而保证其扬程,水流在导向件5的压力增加,对导向件5的壁造成较大压力,为了增加导向件5的强度,密封块40上设有与第一导流部7相连接的加强块41,加强块41能够增加第一导流部7的强度,同时使密封块40对第一导流部7起到支撑作用,加强块41与第二导流部8相连接,加强块41也能对第二导流部8起到加强作用,同时使密封块40对第二导流部8起到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件5与叶轮3座的连接端上设有与叶轮3座相抵触的密封圈42。
密封圈42四周与第一加强部9、第一限位板、叶轮3座相抵触,可增加导向件5和叶轮3座之间密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