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高效流体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000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高效流体泵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脱硫溶液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工业热处理工艺中需要对所产生的尾气和其它工业废物的进行脱硫环保处理,其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石灰石溶液,由于其腐蚀性高,对泵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也相应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中国发明专利CN 203770145 U对泵体结构进行了研发创新,提高了其耐磨和耐腐蚀的性能。但是,无论是此专利中提供的泵体结构还是其它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泵体结构,都是通过主要是通过改变其叶轮表面涂层结构来提高其性能,这种方式对叶轮表面涂层的依靠度过高,现有涂层本身的耐磨度和耐腐蚀度成为了进一步改善泵体性能的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高效流体泵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改进叶轮本身的结构,通过提高泵体本身的输送效率,在相同工作时间内输送更多的浆料,从而延长了泵体的有效工作时间和环保处理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保高效流体泵结构,包括泵体,泵体内通过主轴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包括若干个叶片组,每个叶片组包括设置在外侧的第一扇叶和设置在第一扇叶内侧的第二扇叶,第一扇叶以主轴的轴线方向为基准的轴向截面包括第一弧面部和第二弧面部,第二弧面部固定在主轴上,第一弧面部通过第一平面部与第二弧面部连接,第一扇叶以主轴的轴线方向为基准的径向截面包括第三弧面部和第二平面部,在第一扇叶的中部设置有通孔,通孔的内侧端向下倾斜设置,通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第二扇叶朝向第一扇叶倾斜设置,第二扇叶与主轴的夹角为65°;其中,

位于第一弧面部的外侧边的第一弧线部的方程为,0≤x≤3

第一弧线部的顶点作为方程的坐标原点,

位于第一弧面部的内侧边的第二弧线部的方程为,0≤x≤4

第二弧线部的顶点作为方程的坐标原点,

第一平面部的侧边方程为x=0,0≤y≤8

第一平面部的侧边与第二弧面部的交点作为方程的坐标原点,

位于第二弧面部的外侧边的第三弧线部的方程为,-3.5≤x≤0

第三弧线部与主轴的交点作为方程的坐标原点,

位于第二弧面部的内侧边的第四弧线部的方程为

,-3≤x≤0

第四弧线部与主轴的交点作为方程的坐标原点,

位于第三弧面部一侧的第五弧线部的方程为,-2≤x≤0

第五弧线部的顶点作为方程的坐标原点,

第五弧线部下方的第六弧线部的方程为,0≤x≤,0≤y≤

第六弧线部的圆心作为方程的坐标原点,第五弧线部与第六弧线部首尾相连,

位于第三弧面部另一侧的第七弧线部的方程为,-5≤x≤0

第七弧线部的顶点作为方程的坐标原点,

第二平面部的侧边方程为x=0,0≤y≤4

第二平面部侧边与主轴的交点作为坐标原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扇叶的顶部设置有胶条,胶条与泵体的内壁过盈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胶条的两侧设置有弧形侧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叶轮的结构;通过设置前后两个扇叶,通过第二扇叶对流体进行初步地传导,使得接触到第一扇叶的流体中的紊流状况大幅度降低,从而减少了紊流带给第一扇叶的运行阻力,提高了第一扇叶的效率。第一扇叶的优选结构可以显著地提高叶轮对于动力的传递效率。由于第二扇叶面积较小,紊流通过第二扇叶带来的运行阻力与第一扇叶提高的运行效率相比,第二扇叶带来的运行效率损失仅仅占第一扇叶运行效率提高幅度的10%左右,总体上不会影响泵体整体的运行效率的提高。通孔可以适当降低第一扇叶两侧流体压力的差值,从而降低第二扇叶运行过程中两侧压力差带来的运行阻力,进一步提高第二扇叶的运行效率。通孔倾斜设置,与流体流动的方向形成一定的夹角,可以减轻由于设置通孔带来的回流问题。胶条一方面可以保护第一扇叶,避免其与泵体直接接触摩擦,另外还提高了第一扇叶与泵体之间的密闭性能,提高第一扇叶对流体的驱动能力。胶条两侧的弧形侧边可以起到保护胶条的作用,提高胶条的耐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沿主轴轴向方向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扇叶沿主轴径向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泵体;2、主轴;3、弧形导流槽;4、第一扇叶;5、第二扇叶;6、第一弧面部;7、第二弧面部;8、第一平面部;9、第三弧面部;10、第二平面部;11、通孔;12、第一弧线部;13、第二弧线部;14、第三弧线部;15、第四弧线部;16、第五弧线部;17、第六弧线部;18、第七弧线部;19、胶条;20、弧形侧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参看附图1-2,本发明包括泵体1,泵体1内通过主轴2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包括若干个叶片组,每个叶片组包括设置在外侧的第一扇叶4和设置在第一扇叶4内侧的第二扇叶5,第一扇叶4以主轴2的轴线方向为基准的轴向截面包括第一弧面部6和第二弧面部7,第二弧面部7固定在主轴2上,第一弧面部6通过第一平面部8与第二弧面部7连接,第一扇叶4以主轴2的轴线方向为基准的径向截面包括第三弧面部9和第二平面部10,在第一扇叶4的中部设置有通孔11,通孔11的内侧端向下倾斜设置,通孔1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第二扇叶5朝向第一扇叶4倾斜设置,第二扇叶5与主轴2的夹角为65°;其中,

位于第一弧面部6的外侧边的第一弧线部12的方程为,0≤x≤3

第一弧线部12的顶点作为方程的坐标原点,

位于第一弧面部6的内侧边的第二弧线部13的方程为,0≤x≤4

第二弧线部13的顶点作为方程的坐标原点,

第一平面部8的侧边方程为x=0,0≤y≤8

第一平面部8的侧边与第二弧面部7的交点作为方程的坐标原点,

位于第二弧面部7的外侧边的第三弧线部14的方程为,-3.5≤x≤0

第三弧线部14与主轴2的交点作为方程的坐标原点,

位于第二弧面部7的内侧边的第四弧线部15的方程为

,-3≤x≤0

第四弧线部15与主轴2的交点作为方程的坐标原点,

位于第三弧面部9一侧的第五弧线部16的方程为,-2≤x≤0

第五弧线部16的顶点作为方程的坐标原点,

第五弧线部16下方的第六弧线部17的方程为,0≤x≤,0≤y≤

第六弧线部17的圆心作为方程的坐标原点,第五弧线部16与第六弧线部17首尾相连,

位于第三弧面部9另一侧的第七弧线部18的方程为,-5≤x≤0

第七弧线部18的顶点作为方程的坐标原点,

第二平面部10的侧边方程为x=0,0≤y≤4

第二平面部10侧边与主轴2的交点作为坐标原点。本实施例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叶轮的结构。通过设置前后两个扇叶,通过第二扇叶5对流体进行初步地传导,使得接触到第一扇叶4的流体中的紊流状况大幅度降低,从而减少了紊流带给第一扇叶4的运行阻力,提高了第一扇叶4的效率。第一扇叶4的优选结构可以显著地提高叶轮对于动力的传递效率。由于第二扇叶面5积较小,紊流通过第二扇叶5带来的运行阻力与第一扇叶4提高的运行效率相比,第二扇叶5带来的运行效率损失仅仅占第一扇叶4运行效率提高幅度的10%左右,总体上不会影响泵体整体的运行效率的提高。通孔11可以适当降低第一扇叶4两侧流体压力的差值,从而降低第二扇叶5运行过程中两侧压力差带来的运行阻力,进一步提高第二扇叶5的运行效率。通孔11倾斜设置,与流体流动的方向形成一定的夹角,可以减轻由于设置通孔11带来的回流问题。第一扇叶4的顶部设置有胶条19,胶条19与泵体1的内壁过盈配合,胶条19一方面可以保护第一扇叶4,避免其与泵体1直接接触摩擦,另外还提高了第一扇叶4与泵体1之间的密闭性能,提高第一扇叶4对流体的驱动能力。胶条19的两侧设置有弧形侧边20,可以起到保护胶条19的作用,提高胶条19的耐磨性能。

另外,在通孔11两侧的第一扇叶的表面,以通孔11为中心环形排列有若干个弧形导流槽3,弧形导流槽3的末端与通孔11相连通。弧形导流槽3可以减少由于设置通孔11而带来的紊流。

本发明可以将泵体的运行效率由现有技术的50%~60%提高至75%以上。以一套相同功率的泵体进行对比,本发明至少可以提高15%以上的效率,以现有技术中泵体两次维护之间平均2000小时的工作时间计算,可以将其2000小时的工作量缩短至1600小时内完成,这就实现了泵体额外400个小时以上的正常工作时间,从而使得两次维护之间的浆料输送量大幅度提高,间接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发明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