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稳定的便携式电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966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撑稳定的便携式电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稳定的便携式电扇。



背景技术:

风扇是我们过夏天常用的一款小家电,对于需要经常出差或者出远门的人来说,便携式风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目前的便携式风扇可以说有点名不副实:大多数的风扇的马达和叶片并不能折叠,这样就比较占地方,带来带去也比较不方便;并且叶片的旋转会带动这个风扇振动,此时如果支撑不稳定,极易造成风扇倾倒,所有支撑稳定是保证风扇稳定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支撑稳定的便携式电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稳定的便携式电扇,包括圆柱状的支撑架、电扇本体和稳定支脚装置;电扇本体包括滑行支撑座、电机和三个叶片;滑行支撑座滑行设置在支撑架上;电机固定在滑行支撑座内;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圆柱状的叶片座;三个叶片均匀分布在叶片座上并且可朝远离电机方向折叠;稳定支脚装置设置在支撑架的下端;稳定支脚装置包括四个支撑脚单元和一对驱动寛绳;支撑脚单元包括可折叠收纳在支撑架外圆柱面内的支撑脚、连接杆和随支撑脚滑动的支撑板;支撑板水平滑行设置在支撑架的下端面上;

支撑架的下部的外圆柱面上均匀开设有四个方形的上支撑脚收纳槽;上支撑脚收纳槽的下端不封口;支撑脚上端铰接在支撑脚收纳槽相对的侧壁之间;支撑脚的内侧端面上开设有避让槽;避让槽的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长孔状的导向槽;支撑板的形状呈直角扇形;四个支撑板可组成完整的圆柱体;支撑板的内侧开设有长孔状的导向滑行槽;支撑板的外圆柱面上开设有方形的下支撑脚收纳槽;导向滑行槽垂直于下支撑脚收纳槽的内侧侧壁并且两者之间开设有圆柱孔状的通行孔连通;连接杆包括两端的导向圆柱和连接圆柱;连接杆的导向圆柱之间大于连接圆柱的之间;连接杆的外侧的导向圆柱滑行设置在导向槽内、内侧的导向圆柱滑行设置在导向滑行槽内;连接杆的连接圆柱插设在导向滑行槽的通行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叶片座的后端面上均匀开设有三个方形的铰接槽;铰接槽的相对的侧壁上固定有旋转铰接柱;叶片的一端通过旋转铰接柱铰接在铰接槽内;叶片座的外圆柱面上固定有三对连接板;一对连接板相对的端面分别与铰接槽的相对的侧壁平齐;一对连接板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弹簧柱塞;第一弹簧柱塞方向相对;叶片的对应端面上开设有与第一弹簧柱塞的钢珠配合的半球形的扇片限位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滑行支撑座为前后端呈圆弧面的长方体;滑行支撑座的下端成型为半球形;电机固定在滑行支撑座上并且方向向上设置;支撑架的上端面开设有与滑行支撑座的上部配合的上下贯穿的升降滑行槽;支撑板的上端面开设有四分之一的半球形槽状的下收纳槽;四个支撑板的下收纳槽组成完整的半球形槽并且此半球形槽与滑行支撑座的下端配合;上支撑脚收纳槽的相对的侧壁之间固定有圆柱状的支撑脚铰接柱;支撑脚的上端铰接在支撑脚铰接柱上;支撑脚铰接柱上套设有扭簧;扭簧一端固定在上支撑脚收纳槽的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撑脚上端相应的侧壁上;上支撑脚收纳槽的内侧侧壁水平开设有寛绳通行槽;寛绳通行槽与升降滑行槽连通;驱动寛绳两端穿过相对的一对寛绳通行槽分别固定在一对相对的支撑脚的相对的端面上;

滑行支撑座的左右端面上垂直固定有一对左右对称的滑行导向柱;升降滑行槽的左右侧壁上分别成型有滑行导向槽;滑行导向槽的上端垂直折叠向前设置;滑行导向槽的宽度与滑行导向柱相同;滑行导向柱滑行设置在滑行导向槽内;支撑架的上部开设有前后贯穿的水平限位槽;水平限位槽的上端不封口、下端成型为与滑行支撑座的后端配合的圆弧面;水平限位槽的左右宽度与滑行支撑座的左右宽度相同;升降滑行槽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安装有第二弹簧柱塞;滑行支撑座的左右端面成型有与第二弹簧柱塞的钢珠配合的半球形的支撑座限位槽;第二弹簧柱塞水平设置并且第二弹簧柱塞的旋转中心轴位于滑行导向槽上端垂直部的水平对称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一对驱动寛绳呈十字形并且两者中部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支撑板的上端面上成型有一对水平导块;一对水平导块水平滑行设置在支撑架的下端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四个支撑板可组成完整的圆柱体的直径与支撑架的直径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电扇本体和支撑脚可收纳在支撑架内,便于携带,支撑稳定,保证了电扇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四个支撑板3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收纳状态四个支撑板3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支撑架;100、升降滑行槽;101、水平限位槽;103、上支撑脚收纳槽;104、滑行导向槽;106、寛绳通行槽;11、第二弹簧柱塞;20、电扇本体;21、滑行支撑座;211、滑行导向柱;212、支撑座限位槽;22、电机;23、叶片座;231、连接板;2311、旋转铰接柱;2312、第一弹簧柱塞;24、叶片;30、稳定支脚装置;31、支撑脚;310、避让槽;3100、导向槽;311、支撑脚铰接柱;32、连接杆;33、支撑板;330、下支撑脚收纳槽;331、导向滑行槽;332、下收纳槽;333、水平导块;34、驱动寛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一种支撑稳定的便携式电扇,包括圆柱状的支撑架10、电扇本体20和稳定支脚装置30;电扇本体20包括滑行支撑座21、电机22和三个叶片24;滑行支撑座21滑行设置在支撑架10上;电机22固定在滑行支撑座21内;电机2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圆柱状的叶片座23;三个叶片24均匀分布在叶片座23上并且可朝远离电机方向折叠;稳定支脚装置30设置在支撑架10的下端;稳定支脚装置30包括四个支撑脚单元和一对驱动寛绳34;支撑脚单元包括可折叠收纳在支撑架外圆柱面内的支撑脚31、连接杆32和随支撑脚滑动的支撑板33;支撑板33水平滑行设置在支撑架10的下端面上;

如图3、图5、图6所示,支撑架10的下部的外圆柱面上均匀开设有四个方形的上支撑脚收纳槽103;上支撑脚收纳槽103的下端不封口;支撑脚31上端铰接在支撑脚收纳槽103相对的侧壁之间;支撑脚31的内侧端面上开设有避让槽310;避让槽310的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长孔状的导向槽3100;支撑板33的形状呈直角扇形;四个支撑板33可组成完整的圆柱体;支撑板33的内侧开设有长孔状的导向滑行槽331;支撑板33的外圆柱面上开设有方形的下支撑脚收纳槽330;导向滑行槽331垂直于下支撑脚收纳槽330的内侧侧壁并且两者之间开设有圆柱孔状的通行孔连通;连接杆32包括两端的导向圆柱和连接圆柱;连接杆32的导向圆柱之间大于连接圆柱的之间;连接杆32的外侧的导向圆柱滑行设置在导向槽3100内、内侧的导向圆柱滑行设置在导向滑行槽331内;连接杆32的连接圆柱插设在导向滑行槽331的通行孔内。

如图1、图2所示,叶片座23的后端面上均匀开设有三个方形的铰接槽;铰接槽的相对的侧壁上固定有旋转铰接柱2311;叶片24的一端通过旋转铰接柱2311铰接在铰接槽内;叶片座23的外圆柱面上固定有三对连接板231;一对连接板231相对的端面分别与铰接槽的相对的侧壁平齐;一对连接板231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弹簧柱塞2312;第一弹簧柱塞2312方向相对;叶片24的对应端面上开设有与第一弹簧柱塞2312的钢珠配合的半球形的扇片限位槽。

如图1~图6所示,滑行支撑座21为前后端呈圆弧面的长方体;滑行支撑座21的下端成型为半球形;电机22固定在滑行支撑座21上并且方向向上设置;支撑架10的上端面开设有与滑行支撑座21的上部配合的上下贯穿的升降滑行槽100;支撑板33的上端面开设有四分之一的半球形槽状的下收纳槽332;四个支撑板33的下收纳槽332组成完整的半球形槽并且此半球形槽与滑行支撑座21的下端配合;上支撑脚收纳槽103的相对的侧壁之间固定有圆柱状的支撑脚铰接柱311;支撑脚31的上端铰接在支撑脚铰接柱311上;支撑脚铰接柱311上套设有扭簧;扭簧一端固定在上支撑脚收纳槽103的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撑脚31上端相应的侧壁上;上支撑脚收纳槽103的内侧侧壁水平开设有寛绳通行槽106;寛绳通行槽106与升降滑行槽100连通;驱动寛绳34两端穿过相对的一对寛绳通行槽106分别固定在一对相对的支撑脚31的相对的端面上;

如图1~图6所示,滑行支撑座21的左右端面上垂直固定有一对左右对称的滑行导向柱211;升降滑行槽100的左右侧壁上分别成型有滑行导向槽104;滑行导向槽104的上端垂直折叠向前设置;滑行导向槽104的宽度与滑行导向柱211相同;滑行导向柱211滑行设置在滑行导向槽104内;支撑架10的上部开设有前后贯穿的水平限位槽101;水平限位槽101的上端不封口、下端成型为与滑行支撑座21的后端配合的圆弧面;水平限位槽101的左右宽度与滑行支撑座21的左右宽度相同;升降滑行槽100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安装有第二弹簧柱塞11;滑行支撑座21的左右端面成型有与第二弹簧柱塞11的钢珠配合的半球形的支撑座限位槽212;第二弹簧柱塞11水平设置并且第二弹簧柱塞11的旋转中心轴位于滑行导向槽104上端垂直部的水平对称面上。

如图3所示,一对驱动寛绳34呈十字形并且两者中部固定连接。

如图1~图3所示,支撑板33的上端面上成型有一对水平导块333;一对水平导块333水平滑行设置在支撑架10的下端面上。

如图6所示,四个支撑板33可组成完整的圆柱体的直径与支撑架10的直径相同。

电扇的展开收纳工作原理:

初始状态:电扇本体20位于支撑架10的上部,并且方向水平向后,此时三个叶片24处于展开状态,滑行支撑座21的滑行导向柱211处于滑行导向槽104上端垂直部;第二弹簧柱塞11的钢珠镶嵌在支撑座限位槽212中,支撑脚31处于水平展开位置;此时由于四个支撑板33处于展开状态,支撑面积大,支撑稳定;

需要收纳时,三个叶片24向后用力折叠,向上用力旋转滑行支撑座21,第二弹簧柱塞11的钢珠脱离支撑座限位槽212,此时滑行支撑座21处于竖直向上状态然后向后移动,直到滑行导向柱211正对滑行导向槽104的竖直状态的下部;然后滑行支撑座21沿着滑行导向槽104的下部竖直向下滑入到升降滑行槽100,当滑行支撑座21接近最下端时,滑行支撑座21的下端抵住一对驱动寛绳34,这样一对驱动寛绳34会往下拉扯,驱动寛绳34的拉力克服支撑脚铰接柱311上扭簧的扭力带动支撑脚31转向上支撑脚收纳槽103内,支撑脚31通过连接杆32,推动支撑板33向内平移;最后当滑行支撑座21处于最下端时,支撑脚31处于竖直状态隐藏在上支撑脚收纳槽103和下支撑脚收纳槽330内,三个叶片处于竖直状态位于升降滑行槽100内,并且四个支撑板33紧贴组成一个完整的圆柱。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