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3107发布日期:2019-03-05 20:3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电动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泵,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泵。



背景技术:

汽车行业迅猛发展,随着汽车性能向着更安全、更可靠、更稳定、全自动智能化和环保节能方向发展,电动泵被大量运用于车用热管理系统中,并能很好的满足市场的要求。

电动泵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和隔离套,隔离套将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隔离,通常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之间的距离与电动泵的性能密切相关,而隔离套的设置将直接影响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之间的距离,因此,隔离套和电动泵的性能有着必然的联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泵,有利于降低隔离套对电动泵性能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泵,包括泵外壳、泵轴、转子组件、定子组件以及电路板,所述泵外壳能够形成泵内腔,所述泵内腔被一隔离套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转子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腔,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和叶轮,所述隔离套的材料为具有低导磁性或无导磁性的金属材料,所述隔离套包括侧壁和底部,所述定子组件套设于所述侧壁的外周,所述转子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内周,所述侧壁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底部的厚度。

电动泵包括一隔离套,隔离套的材料为具有低导磁性或无导磁性的金属材料,隔离套包括侧壁和底部,定子组件套设于侧壁的外周,转子设置于侧壁的内周,侧壁的厚度小于等于底部的厚度;这样设置有利于降低隔离套对电动泵性能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动泵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隔离套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隔离套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隔离套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泵轴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隔离套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隔离套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的电动泵能够为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工作介质提供流动动力,工作介质为包括50%乙二醇水溶液或者清水。

参见图1,电动泵100包括泵外壳、转子组件3、定子组件4、泵轴5以及电路板9,泵外壳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底盖6,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底盖6相对固定连接,泵外壳能够形成泵内腔,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的连接部分设置有第一环形密封圈10,设置的第一环形密封圈10的结构可以阻止工作介质在连接处渗出,同时可以阻止外界介质渗入泵内腔;电动泵100还包括一隔离套7,隔离套7将泵内腔分隔为第一腔30和第二腔40,第一腔30能够有工作介质流过,第二腔40无工作介质流过的,转子组件3设置于第一腔30,转子组件3包括转子31和叶轮32,叶轮32部分位于隔离套7内,定子组件4和电路板9设置于第二腔40,定子组件4与电路板9电连接,定子组件4与电路板9之间设置有一金属板8;本实施例中,隔离套7与定子组件4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环形密封圈20,设置的第二环形密封圈20的结构可以形成二道防御,充分保证外界介质和工作介质不会渗入第二腔40。

参见图1,第一壳体1为注塑件,注塑成形有进流口11和出流口12,电子泵100工作时,工作介质通过进流口11进入第一腔30,然后工作介质通过出流口离开第一腔30,电动泵100工作时,通过将接插件(图上未示出)插入电子泵100的接插口80内,使得电路板9上的控制电路与外部电源连接,控制电路控制通过定子组件4的电流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从而控制定子组件4产生变化的磁场,转子组件3的转子31在磁场的作用下围绕泵轴5转动,从而使得进入第一腔30内的工作介质随着转子31做旋转运动,工作介质由于离心力离开第一腔30产生流动的动力。

参见图2至图4,图2至图4是隔离套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隔离套7的材料为具有低导磁性或无导磁性的金属材料,这里的“低导磁性”是指相对导磁率μr小于2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隔离套7的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材料,譬如316l、904l等其他奥氏体不锈钢材料;隔离套7包括侧壁70和底部71,图1中的定子组件4套设于侧壁70的外周,图1中的转子31设置于侧壁70的内周,侧壁70包括内表面701和外表面702,内表面701比外表面702更靠近隔离套7的中心轴设置,本实施例中,侧壁70的内表面701和外表面702均为光面,即内表面701和外表面702均未设置其他结构,当然侧壁70的内表面701和外表面702也可以设置其他结构;底部71包括上表面711和下表面712,上表面711比下表面712更靠近隔离套7的开口侧,本实施例中,底部71的上表面711和下表面712均为光面,即上表面711和下表面712均未设置其他结构,当然底部71的上表面711和下表面712也可以设置其他结构;本实施例中,侧壁70的厚度t1小于等于底部71的厚度t2,这里“侧壁的厚度t1”是指侧壁70的内表面701与外表面702之间的垂直距离,这里“底部的厚度t2”是指底部71的上表面711与下表面712之间的垂直距离;这样设置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隔离套对电动泵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能够保证侧壁足够薄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底部71的强度;本实施例中,隔离套7通过冲压拉伸金属板成形,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加工成型,侧壁70的厚度t1小于等于1.5mm,这样设置有利于降低图1中隔离套与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w对电动泵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能使定子组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与图1中第一腔30内的工作介质的热量通过隔离套更快地实现热传导,从而有利于定子组件的散热;具体地,侧壁70的厚度t大于等于0.3mm小于等于1.5mm,这样设置能够使隔离套7在保证足够强度的同时,一方面能够减轻电动泵100的重量,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使隔离套更容易拉伸加工成型。

隔离套7包括凸起部72,凸起部72向远离隔离套7的开口侧方向凸出设置,凸起部72与隔离套7一体冲压拉伸成型,凸起部72还包括第一限位部721,泵轴5包括第二限位部51,第一限位部721与第二限位部51对应设置,凸起部72与泵轴5过盈配合固定连接作为泵轴5的下支撑,这样设置能够防止泵轴5的周向转动;隔离套7还包括第一台阶部75和第二台阶部74,第一台阶部75包括第一分部752和第一子部751,第一分部752和第一子部751连接设置,第一分部752比第一子部751更靠近图1中的叶轮32,第二台阶部74包括第二子部742和第二分部741,以隔离套7的开口侧为上,第二台阶部74设置于第一台阶部75的上方,第一子部751的直径小于第二子部742,这样设置使图1中的叶轮32部分位于第二子部742内,一方面有利于降低电动泵100的整体高度,另一方面能够使杂质颗粒不易进入图1中转子31外壁与隔离套7内壁之间的流通区域内,从而避免杂质颗粒在电动泵内堆积,有利于提高电动泵的使用寿命;具体地,结合图1与图3,第二子部742与图1中叶轮32外周面的最小距离l小于等于2mm,这样设置能够防止工作介质中的杂质颗粒流入转子31外壁与隔离套7内壁之间的流通区域,从而有利于防止杂质颗粒在图1中的转子31外壁与图1中的隔离套7内壁之间的流通区域内堆积,有利于防止图1中的转子31被杂质颗粒卡住,造成堵转,从而有利于提高电动泵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3,隔离套还包括第三台阶部73,第三台阶部73包括第三子部731和第三分部732,结合图1,泵外壳与隔离套7之间设置有第一环形密封圈10,至少部分第一环形密封圈10与至少部分隔离套7接触,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密封圈10套设于第三子部731,至少部分第三分部732和至少部分第三子部731与至少部分第一环形密封圈10接触,这样设置使第一环形密封圈10能够在隔离套7上实现初步定位,使第一环形密封圈10的安装变得更加简单方便。参见图3和图4,第三台阶部73的第三子部731与第二台阶部74的第二分部741形成第四台阶部,结合图1,泵外壳包括一台阶部13,第四台阶部与台阶部13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台阶部13设置于第一壳体1内,第四台阶部与图1中的第一壳体1的台阶部13对应设置,这样有利于第一壳体1安装时的定位,从而防止第一壳体1安装时不会发生横向移动。结合图1,第三台阶部73的第三子部731与第二台阶部74的第二子部742之间设置有第二环形密封圈20,第二台阶部74的至少部分第二分部741与部分第二环形密封圈20接触,这样设置可以形成二道防御,充分保证外界介质和工作介质不会渗入图1中的第二腔40,从而防止外界介质和工作介质进入定子组件和电路板内,有利于防止外界介质和工作介质对定子组件和电路板造成损坏。

参见图6和图7,图6和图7为隔离套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隔离套7’包括底部71’和凸起部72’,凸起部72’向远离隔离套7’的开口侧方向凸出设置,凸起部72’与底部71’基本平齐,隔离套7’的其他特征与隔离套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相较于隔离套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能够使图1中金属板8的中心避让孔(图中未示出)和图1中电路板9的中心避让孔(图中未示出)不加工,从而节省加工成本,提高散热板和电路板的加工效率和加工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