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465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在沿轴向方向具备多个用于对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等送油的转子的多列式的泵,或者,将它们并联连接或串联连接的泵等之中,能够简单且有效率地进行装入的转子以及驱动轴的组装,且强度以及刚性也优秀的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开发了各种沿轴向方向具备多个内接式或外接式等的转子的多列式且将泵彼此并联连接或串联连接的油泵。在该油泵中,在一个驱动轴安装有两个或其以上的列的转子。转子为内接或外接等齿轮类型的转子,或叶片泵类型的转子。

作为其一例,存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32342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中,存在双联的供给泵和四联的清扫泵(scavengingpump)。在专利文献1中,在一个驱动轴的锯齿(serration)部安装有多个内接齿轮式转子。特别地,虽然在锯齿部安装有内接齿轮式转子的内转子,但这些内转子的齿数都是相同数量。

另外,一般来说,在通过驱动轴的旋转,沿轴向方向安装于该驱动轴的多个内接齿轮式转子旋转时,为了抑制泵的脉动或振动,使内转子的在周向方向上的相位偏移。虽然相位的偏移量是根据内转子的齿数来决定的,但具体而言,使某一个内转子的齿的形成位置和另外的内转子的齿的形成位置不一致,通常多采用邻接的齿和齿的中间即偏移半个齿的量的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3234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在设定安装于驱动轴的多个内接齿轮式转子中的相位偏移的情况下,必须使该偏移量的设定值尽可能地准确。而且,驱动轴的锯齿部如从专利文献1可见的一样,由多个齿构成。同样,在内转子的轴孔中,为了能够与由多个齿形成的锯齿部啮合,在所述轴孔中也形成有与锯齿部的齿为相同数量的多个齿。

但是,若如上所述,驱动轴以及内转子轴孔的各自的锯齿部的齿数大,则由于该锯齿部(或花键)、以及具有与其相同数量的齿数的内转子的轴孔,在驱动轴和内转子的组装作业中产生如下所述的问题点。首先,能够容易地相对于一个内转子的对所述驱动轴的安装状态,将在轴向方向上邻接的另外的内转子以成为与作为目标的适当相位接近的水准的方式组装到所述驱动轴。

但是,进行使两个内转子的相位以准确的角度偏移,以将两个内转子安装于驱动轴的作业是极为困难的。例如,即使仅仅是锯齿部偏移一个齿的量,油泵有时也无法发挥出所谋求的性能。即,如前所述,在锯齿部,存在极多的齿,为了将两个内转子相对于所述驱动轴安装为作为目标的相位,成为极为烦杂的作业,存在使作业效率降低的问题点。即,在专利文献1中,暗示了在将多个内转子安装于一个驱动轴方面,实现偏移了准确的角度的构成是极为困难的。

本发明的目的(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于,在沿轴向方向具备多个转子的多列式且将泵彼此并联连接或串联连接的油泵中,使安装于驱动轴的多个内接接齿轮式转子的多个内转子的相位容易且偏移准确的角度并通过极少的工序安装,以提高作业效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因此,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锐意反复研究之后,通过使权利要求1的发明为如下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而解决了上述课题,该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具备:驱动轴,沿轴向方向设有在从沿周向方向排列的嵌合槽隔开既定间隔地选择的任意的该嵌合槽内设有填槽部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以及与该第一外嵌合齿形部同等形状的第二外嵌合齿形部;第一转子,其具有设有与所述填槽部组合的缺齿部的第一内嵌合齿形部和外齿;以及第二转子,其具有与所述第一内嵌合齿形部同等形状的第二内嵌合齿形部,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仅在所述填槽部和所述缺齿部一致时才能够安装于所述驱动轴,且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的所述外齿的相位不一致。

通过使权利要求2的发明为如下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解决了上述课题,该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在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中,所述填槽部设于所述嵌合槽的轴向方向前端。通过使权利要求3的发明为如下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解决了上述课题,该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在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中,所述填槽部设于所述嵌合槽的轴向方向内端。通过使权利要求4的发明为如下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解决了上述课题,该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在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中,所述填槽部遍及所述嵌合槽的轴向方向整体地设置。

通过使权利要求5的发明为如下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解决了上述课题,该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在权利要求1、2、3或4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中,使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各自的所述外齿和所述内嵌合齿形部为同等的相位,并且所述驱动轴的所述第一外嵌合齿形部和所述第二外嵌合齿形部的相位不一致。通过使权利要求6的发明为如下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解决了上述课题,该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在权利要求1、2、3或4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中,使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各自的所述外齿和所述内嵌合齿形部的相位不一致,并且所述驱动轴的所述第一外嵌合齿形部和所述第二外嵌合齿形部为同等的相位。

通过使权利要求7的发明为如下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解决了上述课题,该油泵在权利要求1、2、3、4、5或6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中,所述填槽部设为从所述嵌合槽的底面开始到齿尺寸方向大致中间部位的高度。通过使权利要求8的发明为如下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解决了上述课题,该油泵在权利要求1、2、3、4、5或6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中,所述填槽部设为从所述嵌合槽的底面开始到齿尺寸方向顶部的高度。

发明效果

在权利要求1的发明中,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仅在驱动轴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以及第二外嵌合齿形部各自的填槽部、和第一转子以及第二转子各自的缺齿部嵌合时成为适当相位的安装。而且,相对于驱动轴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和第二外嵌合齿形部各自适当地安装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外齿的相位不一致,能够使用于抑制多列类型的油泵的运转时的脉动以及振动的构造极为简单。

在权利要求2的发明中,通过在从在驱动轴中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以及第二外嵌合齿形部分别形成的多个嵌合槽中任意地选择的嵌合槽的轴向方向前端设置的填槽部,构成具有对位功能的部位。另外,将从第一转子的第一内嵌合齿形部以及第二转子的第二内嵌合齿形部各自的多个内嵌合齿中任意地选择的内嵌合齿切除以作为缺齿部,并使该缺齿部与所述填槽部组合。

而且,在将第一转子的第一内嵌合齿形部安装于驱动轴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时,以及在将第二转子的第二内嵌合齿形部安装于驱动轴的第二外嵌合齿形部时,通过将填槽部设于嵌合槽的轴向方向前端,在填槽部和缺齿部的位置一致时以外的情况下,填槽部和内嵌合齿的前端抵接,无法从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插入初期阶段开始插入,能够在初期阶段发现不适当的位置处的插入错误,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在权利要求3的发明中,通过所述填槽部设于所述嵌合槽的轴向方向内端,能够发现无法完全地进行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插入,在不适当的位置处的插入错误,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在权利要求4的发明中,通过采用所述填槽部遍及所述嵌合槽的轴向方向整体地设置的构成,在制造驱动轴时,在对第一外嵌合齿形部以及第二外嵌合齿形部进行成形时,由于填槽部的前端和内端与嵌合槽的轴向方向为相同长度,故能够通过成形机一体地成形,制造效率提高,能够以低价格提供。

在权利要求5的发明中,通过使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各自的外齿和内嵌合齿形部为同等的相位,并且驱动轴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和第二外嵌合齿形部的相位不一致,能够使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大致相同,能够简化转子的制造,以提高制造效率。

在权利要求6的发明中,通过使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各自的外齿和内嵌合齿形部的相位不一致,并且驱动轴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和第二外嵌合齿形部为同等的相位,能够简化驱动轴的制造,以提高制造效率。

在权利要求7的发明中,通过填槽部采用从嵌合槽的底面开始到齿尺寸方向大致中间部位的高度,缺齿部也能够留下少许的内嵌合齿,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外嵌合齿形部和第一内嵌合齿形部以及第二外嵌合齿形部和第二内嵌合齿形部的嵌合力。

在权利要求8的发明中,通过作为填槽部采用从嵌合槽的底面开始到齿尺寸方向顶部的高度的油泵中的转子以及驱动轴,能够使第一外嵌合齿形部和第一内嵌合齿形部以及第二外嵌合齿形部和第二内嵌合齿形部的构成为更为简单的形状。

附图说明

在图1中,(a)是具有填槽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本发明的纵侧截面图,(b)是(a)的y1-y1向视放大截面图,(c)是(a)的y2-y2向视放大截面图,(d)是(b)的(α)部放大图,(e)是(c)的(β)部放大图;

在图2中,(a)是具有填槽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轴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部位和第一转子的分离了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a)的(γ)部放大图,(c)是示出填槽部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缺齿部的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放大截面图,(d)是具有填槽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轴及第一转子以及第二转子容纳在泵壳体的状态下的油泵的纵侧截面图,(e)是示出容纳于泵壳体的第一转子(或第二转子)的第一转子(或第二转子)和第一外转子(或第二外转子)的构成的纵侧截面图,(f)是从第一泵壳体部位的内表面侧看泵壳体的图;

在图3中,(a)是具有填槽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轴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的与轴向方向正交的截面图,(b)是(a)的y3-y3向视展开图,(c)是第一转子的第一内嵌合齿形部的与轴向方向正交的截面图,(d)是(c)的y4-y4向视展开图,(e)是示出适当地嵌合安装了第一外嵌合齿形部和第一内嵌合齿形部的状态的示意端面图,(f)是示出未适当地嵌合安装第一外嵌合齿形部和第一内嵌合齿形部的状态的示意端面图;

在图4中,(a)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转子的第一内嵌合齿形部和外齿的相位关系的正视图,(b)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转子的第二内嵌合齿形部和外齿的相位关系的正视图;

在图5中,(a)第一转子以及将第二转子的外齿的数量设为8个的实施方式的正视图,(b)是第二转子以及将第二转子的外齿的数量设为8个的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在图6中,(a)是将本发明适用于外接齿轮泵的构成的示意图,(b)是第一外嵌合齿形部和第一转子的纵截正视图,(c)是第二外嵌合齿形部和第二转子的纵截正视图;

在图7中,(a)是将本发明适用于叶片泵的构成的示意图,(b)是第一外嵌合齿形部和第一转子的纵截正视图,(c)是第二外嵌合齿形部和第二转子的纵截正视图;

在图8中,(a)是具有填槽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轴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b)是驱动轴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的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与轴向方向正交的截面图,(c)是(b)的y5-y5向视展开图,(d)是示出适当地嵌合安装了第一外嵌合齿形部和第一内嵌合齿形部的状态的示意端面图;

在图9中,(a)是具有填槽部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本发明的纵侧截面图,(b)是(a)的y6-y6向视放大截面图,(c)是(a)的y7-y7向视放大截面图,(d)是(b)的(δ)部放大图,(e)是(c)的(ε)部放大图;

在图10中,(a)是具有填槽部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驱动轴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部位和第一转子的分离了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a)的(ζ)部放大图,(c)是示出填槽部的第三实施方式和缺齿部的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放大截面图,(d)是示出填槽部的第三实施方式和缺齿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放大截面图;

在图11中,(a)是具有填槽部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驱动轴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的与轴向方向正交的截面图,(b)是(a)的y8-y8向视展开图,(c)是第一转子的第一内嵌合齿形部的与轴向方向正交的截面图,(d)是(c)的y9-y9向视展开图,(e)是示出适当地嵌合安装了第一外嵌合齿形部和第一内嵌合齿形部的状态的示意端面图,(f)是示出未适当地嵌合安装第一外嵌合齿形部和第一内嵌合齿形部的状态的示意端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是沿轴向方向具备多个内接或外接式的转子或叶片泵所使用的转子的油泵中的驱动轴以及多个转子。本发明主要由驱动轴a、第一转子b、第二转子c、泵壳体d构成。而且,它们在第一转子b和第二转子c安装于驱动轴a的状态下,第一转子b容纳于泵壳体d的第一转子室51,第二转子c容纳于泵壳体d的第二转子室61,以构成油泵。第一转子b与第一转子室51一同构成主泵,第二转子c与第二转子室61一同构成副泵。

驱动轴a实现后述沿轴向方向支撑第一转子b以及第二转子c的作用。驱动轴a如图2(a)所示,由第一轴部1a、第二轴部1b以及中间轴部1c构成。所述第一轴部1a和第二轴部1b位于驱动轴a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在驱动轴a中,中间轴部1c的轴径最大,第一轴部1a和第二轴部1b形成为比所述中间轴部1c小的外径。在第一轴部1a和中间轴部1c的边界部分形成有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在第二轴部1b和中间轴部1c的边界部分形成有第二外嵌合齿形部a2(参照图1(a))。

所述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是在大致圆筒轴形状的嵌合轴部2的外周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多个嵌合槽21、21、...沿周向方向等间隔地排列而形成的部分(参照图1)。在多个嵌合槽21、21、...的排列构成中,在隔开既定的间隔选择的任意的嵌合槽21形成有填槽部22(参照图1(a)、图2)。另外,嵌合轴部2的被选择的任意的嵌合槽21存在多个,这些任意的嵌合槽21沿嵌合轴部2的外周等间隔地排列。

填槽部22设于被选择的任意的嵌合槽21(参照图1(a)、图2(a)、(b))。另外,在驱动轴a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以及第二外嵌合齿形部a2各自的嵌合槽21,存在称为前端侧和内端侧的部分。前端侧是指位于与驱动轴a的轴向方向两端接近的一侧的部分。另外,嵌合槽21的内端侧是位于与驱动轴a的轴向方向中央接近的一侧的部分(参照图1(a)、图2(a)、(b))。

而且,通过由前述任意的嵌合槽21和设于该嵌合槽21的填槽部22构成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以及第二外嵌合齿形部a2,以最佳的状态安装所述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和第一转子b以及所述第二外嵌合齿形部a2和第二转子c中的各个,并且,所述填槽部22是发挥作为用于防止误安装的对位部的作用的部分。而且,在填槽部22中存在多种实施方式。首先,填槽部22的第一实施方式是沿前述任意地选择的嵌合槽21的轴向方向从前端的位置朝轴向方向的中间部位形成,并且相对于所述嵌合槽21的轴向方向正交的壁状部位(参照图2(b))。

填槽部22的第一实施方式在任意的所述嵌合槽21的轴向方向的前端侧的既定范围内形成。具体而言,在嵌合槽21的轴向方向的前端部位附近的既定范围形成即可。图3(a)、(b)是示出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的形成有填槽部22的部位、及其展开图的图,示出了填槽部22形成在嵌合槽21的轴向方向前端。另外,虽未示出,但所述填槽部22有时设于嵌合槽21的轴向方向中间部位。在该情况下,填槽部22也优选地设于嵌合槽21的靠近轴向方向前端的位置。

填槽部22与嵌合槽21一体地形成,或者与驱动轴a由不同的部件形成,并通过焊接等固定。接着,在填槽部22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填槽部22遍及任意的所述嵌合槽21的轴向方向整体而设置(参照图8(a)、(b)、(c))。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驱动轴a的构成与填槽部22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驱动轴a大致相同。填槽部22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任意的嵌合槽21与前述填槽部22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所选择的任意的嵌合槽21等同。填槽部22如前所述,发挥后述使第一转子b以及第二转子c适当地安装于驱动轴a且防止误安装的作用。

因而,填槽部22为能够与欲插入设有该填槽部22的嵌合槽21的第一转子b以及第二转子c的内嵌合齿41抵接的程度的大小即可。具体而言,所述填槽部22从嵌合槽21的底面开始在齿尺寸方向上设为任意的高度,具体而言,存在设为直到嵌合槽21的大致中间部位的高度(参照图1(d)、图2(b)、(c)),或者,设为从所述嵌合槽21的底面开始直到齿尺寸方向顶部的高度(参照图2(d))的填槽部22。

在所述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中,在大致圆筒形状的嵌合轴部2的外周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嵌合槽21、21、...沿周向方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多个嵌合槽21、21、...中,邻接的嵌合槽21、21之间是形成有齿形的部位。将该齿形的部位称为齿形状部23(参照图1(b))。即,是构成嵌合槽21和齿形状部23沿周向方向交替地配置的齿轮形状的部位。

所述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第二外嵌合齿形部a2各自的嵌合槽21的总条数优选为后述第一转子b以及第二转子c各自的外齿3、3、...的齿数的整数倍的数量。从驱动轴a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的轴向方向外侧将第一转子b的安装侧面朝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插入嵌合。同样,从驱动轴a的第二外嵌合齿形部a2的轴向方向外侧将第二转子c的安装侧面朝第二外嵌合齿形部a2插入嵌合。

第一转子b以及第二转子c都是作为内接齿轮或外接齿轮使用的齿轮式转子或用于叶片泵的转子。分别地,在内接齿轮中的第一转子b中作为内转子使用,对其组合成对的第一外转子81、且同样地关于内接齿轮中的第二转子c也作为内转子使用,对其组合成对的第二外转子82,并与所述驱动轴a一同安装于泵壳体d(参照图2(d)、(e))。

以下,作为用作内接齿轮或外接齿轮的齿轮式转子来说明第一转子b以及第二转子c。第一转子b在外周形成有多个外齿3、3...,且在径向方向的中心形成有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第一转子b是外齿3的形状在作为内接齿轮的情况下为摆线曲线或与摆线曲线大致近似的齿形形状的转子。

关于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在直径中心位置形成的嵌合孔4的内周侧面,沿轴孔贯穿方向延伸的内嵌合齿41与所述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的嵌合槽21相同数量地设置,而且,从其中任意地选择的内嵌合齿41被切除,将该被切除的部分称为缺齿部42。该缺齿部42与所述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的填槽部22相同数量且等间隔地形成。内嵌合齿41和缺齿部42的位置关系与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中的嵌合槽21和设有填槽部22的嵌合槽21的位置关系等同(参照图2(c)、(d))。

缺齿部42如图2(c)所示,是通过内嵌合齿41被完全被切除而形成的部位。另外,如图2(d)所示,缺齿部42还可以以内嵌合齿41的一部分残留的方式形成。在使缺齿部42为内嵌合齿41残留一部分的构成的情况下,与所述驱动轴a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的填槽部22设为从底面开始到齿尺寸中间的高度的填槽部22相对应。在该情况下,缺齿部42的残留的内嵌合齿41能够不与填槽部22干涉地插入嵌合槽21。

在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转子b中,使所述外齿3的齿数为6个,并使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的内嵌合齿41、41、...的数量为18。而且,在该18个内嵌合齿41内,隔开等间隔(等角度)任意地去掉3根内嵌合齿41,以将它们作为缺齿部42。该缺齿部42通过位置与所述驱动轴a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中的填槽部22部位一致,不会相互干涉,能够在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和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完全插入的状态下嵌合(参照图1(b)、(d))。

另外,第二转子c的第二内嵌合齿形部c1与所述第一转子b的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为同样的构成,除了厚度方向的尺寸之外,第二转子c是与第一转子b实质上相同的构造。而且,第一转子b的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通过嵌合而安装于所述驱动轴a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参照图1(a)、(d)),第二转子c的第二内嵌合齿形部c1通过嵌合而安装于所述驱动轴a的第二外嵌合齿形部a2(参照图1(a)、(e))。

在所述驱动轴a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以及第一转子b的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彼此嵌合的同时,第一转子b安装于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此时在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和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中,相对于未设置填槽部22的嵌合槽21,内嵌合齿41以插入的方式嵌合,相对于设有填槽部22的嵌合槽21,仅缺齿部42嵌合。该缺齿部42完全地插入嵌合于设有填槽部22的嵌合槽21,在此种状态下,第一转子b的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适当地安装于驱动轴a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参照图1(b)、(d)、图2(c)、图3(e)、图8(d))。

而且,相对于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的设有填槽部22的嵌合槽21,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的内嵌合齿41无法插入嵌合。特别是在填槽部22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该填槽部22设于嵌合槽21的轴向方向前端,故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的内嵌合齿41若欲插入嵌合槽21,则内嵌合齿41的轴向方向端部与填槽部22抵接,从最初的阶段开始就无法插入(参照图3(f))。

即,是如下构造:只要不以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的所有未设置填槽部22的其他所有嵌合槽21、21、...以及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的所有内嵌合齿41、41、...完全一致,且填槽部22和缺齿部42的位置(相位)一致的方式对准驱动轴a和第一转子b的位置(相位),就无法将第一转子b安装于驱动轴a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

相对于驱动轴a适当地安装的第一转子b的外齿3、3、...以及第二转子c的外齿3、3、...的相位为不一致的构成。该不一致是指,第一转子b的外齿3、3、...以及第二转子c的外齿3、3、...彼此不沿轴向方向对齐为一列状,而是成为相互偏移的排列。在该不一致的状态下,第一转子b和第二转子c的外齿3、3彼此分别偏移半个齿的量的构成是优选的(参照图1(a)、(c))。

该外齿3中的半个齿的量的偏移是指,第二转子c的外齿3位于第一转子b的邻接的外齿3、3中间的相位(参照图1(c))。另外,邻接的外齿3、3的中间不仅是邻接的外齿3、3的角度方向的中心位置,还包含该中心位置的附近。

为了导出用于在适当地安装于驱动轴a的第一转子b和第二转子c中各个外齿3、3、...的相位偏移半个齿的量的角度θ,适用以下公式。

θ=(360/n)×(1/2)

在此,n是第一转子b以及第二转子c各自的外齿3的数量。从而,在使第一转子b以及第二转子c各自的外齿3的数量为6的情况下,若适用于上述公式,则相位的偏移角度θ为30度。

接着,以下说明用于使第一转子b的外齿3、3、...以及第二转子c的外齿3、3、...的相位不一致的构成的实施方式。在此,作为偏移半个齿的量来说明相位的不一致。首先,在第一构成中,使驱动轴a中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和第二外嵌合齿形部a2的相位不一致,并使第一转子b和第二转子c为同等的形状。

在本说明中,为了具体,设第一转子b和第二转子c各自的外齿3的数量为6个。而且,为了使第一转子b以及第二转子c中的外齿3相互偏移半个齿的量(也包含大致半个齿的量),通过适用于上述公式,第二转子c的相位相对于第一转子b偏移的角度θ设为30度即可(参照图1(c))。

为了使得如上所述,使驱动轴a中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和第二外嵌合齿形部a2的相位不一致。使驱动轴a中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和第二外嵌合齿形部a2的相位不一致是指,以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中的设有填槽部22的嵌合部21的位置以及第二外嵌合齿形部a2中的设有填槽部22的位置偏移的方式进行设定(参照图1(e)、(d))。

在此,若使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的嵌合槽21的个数为18,并使填槽部22的个数为3个,则在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内等间隔地配置的填槽部22每隔120°地设置。关于第二外嵌合齿形部a2,也是与所述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同样的构成。

因而,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的填槽部22的位置和第二外嵌合齿形部a2的填槽部22的位置以相位相互相差30度的方式设定。由此,若将第一转子b适当地安装于驱动轴a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并将第二转子c适当地安装于第二外嵌合齿形部a2,则第一转子b的外齿3和第二转子c的外齿3能够以相互偏移半个齿的量的相位的方式设定(参照图1(b)、(c))。

另外,在将第一转子b的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嵌合安装于驱动轴a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时,若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的填槽部22和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的缺齿部42的位置不一致,则无法将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插入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即,在将第一转子b适当地安装于驱动轴a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时,第一转子b的外齿3、3、...的相位(角度)能够以相对于驱动轴a始终为相同相位(角度)的方式设定。这在驱动轴a和第二转子c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

接着,以下说明用于使第一转子b的外齿3、3、...以及第二转子c的外齿3、3、...的相位不一致的构成的第二构成。在该构成中,相位的不一致的量能够增减,但作为例子作为偏移半个齿的量来说明。另外,关于第一转子b以及第二转子c的外齿3的数量,也与第一构成同样,设为6个。

在第二构成中,使第一转子b的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和第二转子c的第二内嵌合齿形部c1的相位偏移,并使驱动轴a中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和第二外嵌合齿形部a2的相位相同。具体而言,使第一转子b中的各外齿3的位置和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的各缺齿部42的相位与第二转子c中的各外齿3的位置和第二内嵌合齿形部c1的各缺齿部42的相位不一致。

即,使第一转子b的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的缺齿部42的位置和第二转子c的第二内嵌合齿形部c1的缺齿部42的位置的偏移30度的相位。由此,若将第一转子b适当地安装于驱动轴a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并将第二转子c适当地安装于第二外嵌合齿形部a2,则第一转子b的外齿3和第二转子c的外齿3能够以相互偏移半个齿的量的相位的方式设定。

图5是设第一转子b以及第二转子c的外齿3、3、…为8个的实施方式。在此,驱动轴a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的嵌合槽21的数量设为24个,填槽部22的数量设为4个,在周向方向上每隔90度地设置。另外,第一转子b的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以及第二转子c各自的内嵌合齿41的数量为24个,缺齿部42的数量为4个。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使第一转子b和第二转子c中各自的外齿3的数量为8的情况下,半个齿的量的相位偏移的角度θ若使用前述公式则为22.5度。

图6是将本发明中的驱动轴a、第一转子b以及第二转子c适用于齿轮泵的图。第一转子b和第二转子c设外齿3的数量为10个。驱动轴a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的嵌合槽21的数量设为20个,填槽部22的数量设为5个。另外,第一转子b的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以及第二转子c各自的内嵌合齿41的数量为20个,缺齿部42的数量为5个。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使第一转子b和第二转子c中各自的外齿3的数量为10的情况下,半个齿的量的相位偏移的角度θ若使用前述公式则为18度。

图7是将本发明中的驱动轴a、第一转子b以及第二转子c适用于叶片泵的图。第一转子b和第二转子c设外齿3的数量为12个。在此,外齿3指的是叶片,在第一转子b以及第二转子c的转子本体形成有供所述叶片游动插入(遊挿)的叶片槽。驱动轴a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的嵌合槽21的数量设为24个,填槽部22的数量设为6个。另外,第一转子b的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以及第二转子c各自的内嵌合齿41的数量为24个,缺齿部42的数量为6个。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使第一转子b和第二转子c中各自的作为叶片的外齿3的数量为12的情况下,半个齿的量的相位偏移的角度θ若使用前述公式则为15度。

接着,对泵壳体d进行说明。泵壳体d主要由第一泵壳体5、第二泵壳体6、分隔块7构成。第一泵壳体5具有第一转子室51,第二泵壳体6具有第二转子室61(参照图2(e)、(f))。而且,将分隔块7置于中间,在其两侧配置第一泵壳体5和第二泵壳体6,并将它们接合。由此,在泵壳体d形成作为封闭空间的第一转子室51以及第二转子室61。

所述第一转子b容纳于第一转子室51,第二转子c容纳于第二转子室61。另外,在第一泵壳体5和第二泵壳体6以及分隔块7,分别形成有用于轴支撑驱动轴a的轴支撑孔52、62、72。在第一泵壳体5的第一转子室51,形成有第一吸入端口53和第一排出端口54。同样地,在第二泵壳体6的第二转子室61,形成有第二吸入端口63以及第二排出端口64。另外,第一泵壳体5的第一吸入端口53、以及第二泵壳体6的第二吸入端口63的相位一致,同样地,第一泵壳体5的第一排出端口54、以及第二泵壳体6的第二排出端口64的相位一致(参照图2(e))。

在基于泵壳体d、驱动轴a、第一转子b以及第二转子c的油泵中,第一泵壳体5和第一转子b用作主泵,第二泵壳体6和第二转子c用作副泵。在泵壳体d,虽未图示但形成有吸入流路以及排出流路,吸入流路在泵壳体d内分支,与第一吸入端口53和第二吸入端口63各自连通以发挥送油的作用。

接下来,说明填槽部22的第三实施方式。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驱动轴a的构成与填槽部22的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第一轴部1a和第二轴部1b形成为比所述中间轴部1c小的外径。在第一轴部1a和中间轴部1c的边界部分形成有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在第二轴部1b和中间轴部1c的边界部分形成有第二外嵌合齿形部a2(参照图9(a))。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以及第二外嵌合齿形部a2的构成也与前述填槽部22的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是在大致圆筒轴形状的嵌合轴部2的外周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多个嵌合槽21、21、...沿周向方向等间隔地排列而形成的部分(参照图9)。另外,在多个嵌合槽21、21、...的排列构成中,在隔开既定的间隔选择的任意的嵌合槽21形成有填槽部22(参照图9(a)、图10)。另外,嵌合轴部2的被选择的任意的嵌合槽21存在多个,这些任意的嵌合槽21沿嵌合轴部2的外周等间隔地排列。

填槽部22是沿任意地选择的所述嵌合槽21的轴向方向从内端的位置朝轴向方向的中间部位形成,并且相对于所述嵌合槽21的轴向方向正交的壁状部位(参照图10(b))。换言之,在任意的所述嵌合槽21的轴向方向的内端侧的既定范围内形成。具体而言,在嵌合槽21的轴向方向的内端部位附近的既定范围形成即可。图11(a)、(b)是示出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的形成有填槽部22的部位、及其展开图的图,示出了填槽部22形成在嵌合槽21的轴向方向内端。另外,虽未示出,但所述填槽部22有时设于嵌合槽21的轴向方向中间部位。

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填槽部22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填槽部22同样,为能够与欲插入设有该填槽部22的嵌合槽21的第一转子b以及第二转子c的内嵌合齿41抵接的程度的大小即可。具体而言,第三实施方式的填槽部22从嵌合槽21的底面开始在齿尺寸方向上设为任意的高度,存在设为直到嵌合槽21的大致中间部位的高度(参照图9(d)、图10(b)、(c)),或者,设为从所述嵌合槽21的底面开始直到齿尺寸方向顶部的高度(参照图10(d))的填槽部22。

而且,相对于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的设有填槽部22的嵌合槽21,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的内嵌合齿41无法插入嵌合。由于填槽部22设于嵌合槽21的轴向方向前端,故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的内嵌合齿41若欲插入嵌合槽21,则内嵌合齿41的轴向方向端部与填槽部22抵接,无法插入(参照图11(f))。

即,是如下构造:只要不以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的所有未设置填槽部22的其他所有嵌合槽21、21、...以及第一内嵌合齿形部b1的所有内嵌合齿41、41、...完全一致,且填槽部22和缺齿部42的位置(相位)一致的方式对准驱动轴a和第一转子b的位置(相位),就无法将第一转子b安装于驱动轴a的第一外嵌合齿形部a1。

符号说明

a驱动轴

a1第一外嵌合齿形部

a2第二外嵌合齿形部

21嵌合槽

22填槽部

b第一转子

b1第一内嵌合齿形部

c第二转子

c1第二内嵌合齿形部

3外齿

42缺齿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