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主泵用水力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4943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核主泵用水力通道。



背景技术: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把电功率在300兆瓦以下的核反应堆动力装置定义为“小型堆”,发电功率在300-600兆瓦之间的核反应堆动力装置定义为“中型堆”,二者统称为“中小型核反应堆”,英文简称smr(smallandmedium-sizedreactors)。中小型核反应堆与大型核电在技术和应用上各有特色、互为补充。为满足不同需求,iaea积极鼓励发展安全、可靠、经济上可行和抗核扩散的模块式小型堆。世界核能发达国家在发展大型核电机组的同时,也都在积极研发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反应堆,这些小型堆包括轻水堆、高温气冷堆、液态金属冷却快中子堆、熔盐堆等。

近年来,国外很多核电技术发达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阿根廷、韩国、日本、南非等国都正在致力于研发安全性好、又有经济竞争力的中小型多用途反应堆,主要用于发电,还可兼顾热电、水电联供以及其它特殊用途等,一部分中小型反应堆已进入工程研究阶段。国外近年来该类泵已快趋于成熟阶段。很多核电技术发达国家正在致力于研发安全性好、又有经济竞争力的中小型多用途反应堆。

目前,单一发展沿海大型核电机组已不能完全适应核能广范应用的要求。从核电市场需求看,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的电力供应已趋于饱和。未来的核电需求将逐渐转移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能源短缺的国家及内陆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受地理位置、地质、气象、水源、经济能力和电网容量的限制,不适宜建造大型核电机组。而小型堆的设计目标还着重于从根原上消除事故的发生,取消了一回路主管道,从而消除反应堆冷却系统失水事故,并且在遇到紧急事故时可有效在减少场外应急措施和人为干预。目前,由于该小型核反应堆用核主泵技术在国内尚属空白,故小型核主泵的水力部件设计技术更是没有技术可供参考,全部需要从零做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安全的小型核反堆使用的一种核主泵水力通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核主泵水力通道,通道由整流通道(1)、导叶通道(2)、叶轮通道(3)组成,整流通道(1)的入口部分(1-1)与导叶通道(2)相连接,导叶通道(2)的出口部分与叶轮通道(3)的入口部分相连接,叶轮通道(3)的出口部分与整流通道(1)的出口通道(1-2)相连接。

整流通道(1)的出口通道(1-2)的内部为空腔(1-3),整流通道(1)的出口通道(1-2)内部有七枚叶片,整流通道(1)的入口通道(1-1)呈喇叭状的环状管件,内有7枚叶片。

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主泵水力通道,其特征是:导叶通道(2)内有七枚叶片。

叶轮通道(3)内部有5枚叶片,叶片为轴流式叶片。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介质从整流通道(1)的入口部分(1-1)进入到导叶通道(2)后,经叶轮通道(3)再进入到出口通道(1-2)后,从而完成介质在水力通道内的流动转换。

本发明的技术优点是:

1、本发明的通道结构能将液体在尽量小的尺寸空间内进行180度转弯,实现液体流向的改变。

2、本发明通道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非常方便。

3、本发明通道结构消除了以往内部流道加工难的问题,均可采用锻件铣制加工,测量方便。

4、本发明通道结构出口部分(1-2)内部为空腔(1-3),可减小整个泵机组的金属件的重量。

6、本发明通道结构的整流通道(1)内部有七枚叶片,对入口部分(1-1)内的液体和出口部分(1-2)内的液体进行整流作用。

7、本发明通道结构的导叶通道(2)内部有七枚叶片,经过其整流和改变方向后的液体经过叶轮通道(3)增加了能量后,再由整流通道(1)的出口部分(1-2)对液体再次进行整流,保证了高能量液体稳定的进入压力容器内。

8、本发明通道结构出口通道(1-2)外圆处有一周的凹槽(1-4),在组装泵机组时用来安装活塞环用,保证与压力容器之间的密封。

9、本发明通道结构整流通道(1)的入口部分(1-1)是呈喇叭状的环状管件,能快速保证流体流动状态平稳,不剧烈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核主泵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核主泵水力通道,通道由整流通道1、导叶通道2、叶轮通道3组成,整流通道1的入口部分1-1与导叶通道2相连接,导叶通道2的出口部分与叶轮通道3的入口部分相连接,叶轮通道3的出口部分与整流通道1的出口通道1-2相连接。

整流通道1的出口通道1-2的内部为空腔1-3,整流通道1的出口通道1-2内部有七枚叶片,整流通道1的入口通道1-1呈喇叭状的环状管件,内有7枚叶片。

导叶通道2内有七枚叶片。

叶轮通道3内部有5枚叶片,叶片为轴流式叶片。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小型核电站用一种核主泵水力通道结构,整流通道(1)的入口部分(1‑1)与导叶通道(2)相连接,导叶通道(2)的出口部分与叶轮通道(3)的入口部分相连接,叶轮通道(3)的出口部分与整流通道(1)的出口通道(1‑2)相连接。本发明在泵装置中起到整流液体和传递液体的作用。在叶轮的作用下将泵入口流入的液体增加势能后传递到泵的出口处。该水力通道结构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边界的组成部分,承受着反应堆系统的高温和高压,能够保证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的结构完整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平;蔡龙;刘祥松;李藏雪;李梦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19
技术公布日:2018.0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