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级压缩机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2612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双级压缩机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压缩机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双级压缩机头。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一般分为单级或双极两种规格,双极压缩机的出气量比单级高出13%~15%,一般用气量不大的工厂体现不是很大,但在某些用气量很大工厂这百分之十几是相当可观的,13%换算成电费大概一年8W-10W左右,所以说为什么现在很多大企业都选择双级的原因,就在于此;

双级压缩,其压缩过程为自然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器进入第一级压缩,在压缩腔与少量润滑油混合,同时将混合气体压缩到级间压力。压缩后的气体进入冷却通道,与大量油雾接触,从而大大降低了温度。降温后的压缩气体进入第二级转子,进行二级压缩,被压缩到最终排气压力。最后通过排气法兰排出压缩机,完成整个压缩过程。

根据工程热力学理论,空压机在压缩过程中恒温压缩最省功。(温度高的时候气体的密度越低,压缩需要用的功就多)。不仅如此恒温压缩不但可以减少消耗的功,还能降低压缩后气体的温度,使空压机材料的使用更为宽广和经济,使空压机的运行更为可靠。但是恒温压缩,就要使气体热量随时与外界交换,气体温度与外界相等,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而通过双级压缩加中间冷却是降低排气温度的有效方法。喷油降温需要设计专门的喷油回路,而且需要时常维护,避免喷油管路堵塞,影响其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改进初级压缩与次级压缩中间气体的冷却方式,减少维护频率的双级压缩机头。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级压缩机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横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将壳体内由上至下分为初级压缩腔、次级压缩腔,所述初级压缩腔右端设有进气端盖,所述次级压缩腔右端设有排气端盖,所述初级压缩腔内设有初级压缩螺杆,所述初级压缩螺杆左端穿透壳体,所述初级压缩螺杆右端穿透进气端盖,所述次级压缩腔内设有次级压缩螺杆,所述次级压缩螺杆左端穿透壳体,所述次级压缩螺杆右端穿透排气端盖,所述初级压缩螺杆左端套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次级压缩螺杆左端套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通过中间齿轮啮合,所述中间齿轮左端嵌有输入轴;所述初级压缩腔左端与次级压缩腔左端之间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U形管,所述U形管左端连通初级压缩腔左端内,所述 U形管右端连通次级压缩腔左端内。

进一步限定,所述U形管通体套有若干环形散热片。

进一步限定,所述U形管两端均固定设有法兰盘,所述U形管两端通过法兰盘与螺栓配合与壳体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初级压缩腔与次级压缩腔长度比为2:1。

进一步限定,所述初级压缩螺杆与次级压缩螺杆转速比不小于2:1.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中间齿轮均为锥形齿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输出轴通过与电机、发动机等输出轴连接,将动力传送至中间齿轮,在输送至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进而带动初级压缩螺杆与次级压缩螺杆转动,中间齿轮分别于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导致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初级压缩螺杆与次级压缩螺杆的螺纹方向可以同向设置,在旋转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可以将气体向相反的方向压缩,转动的同时将空气吸入,被吸入的空气依次进过进气端盖、初级压缩腔、冷却装置、次级压缩腔、排气端盖,最终排出;U形管的两端分别连通初级压缩腔与次级压缩腔的左端,构成中间压缩气体的通道,U形管可以使用传热效果好的铜制成,进过初级压缩的气体所带的温度传递至U形管上,实现降温;还可以通过设置外置风扇对U形管进行鼓风,提高其散热效率;同时,在U形管上设置若干环形散热片,进一步提高了其与外界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其散热面积,提高其散热效率;U 形管通过法兰配合螺栓连接的方式,方便安装和拆卸,为提高其气密性还可以在法兰与壳体之间设置密封垫;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中间齿轮均为锥形齿轮,锥形齿轮其相互接触面较宽,受力面积大,提高传动部位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改进初级压缩与次级压缩中间气体的冷却方式,减少维护频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级压缩机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却装置与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壳体1、横向隔板2、初级压缩腔3、次级压缩腔4、进气端盖5、排气端盖6、初级压缩螺杆7、次级压缩螺杆8、第一传动齿轮9、第二传动齿轮10、中间齿轮11、输入轴12、U 形管13、环形散热片14、法兰盘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级压缩机头,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横向隔板2,横向隔板2将壳体1内由上至下分为初级压缩腔3、次级压缩腔4,初级压缩腔3右端设有进气端盖5,次级压缩腔4右端设有排气端盖6,初级压缩腔3内设有初级压缩螺杆7,初级压缩螺杆 7左端穿透壳体1,初级压缩螺杆7右端穿透进气端盖5,次级压缩腔4内设有次级压缩螺杆 8,次级压缩螺杆8左端穿透壳体1,次级压缩螺杆8右端穿透排气端盖6,初级压缩螺杆7 左端套有第一传动齿轮9,次级压缩螺杆8左端套有第二传动齿轮10,第一传动齿轮9与第二传动齿轮10通过中间齿轮11啮合,中间齿轮11左端嵌有输入轴12;初级压缩腔3左端与次级压缩腔4左端之间设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U形管13,U形管13左端连通初级压缩腔3左端内,U形管13右端连通次级压缩腔4左端内。

优选的,U形管13通体套有若干环形散热片14。

优选的,U形管13两端均固定设有法兰盘15,U形管13两端通过法兰盘15与螺栓配合与壳体1连接。

优选的,初级压缩腔3与次级压缩腔4长度比为2:1。

优选的,初级压缩螺杆7与次级压缩螺杆8转速比不小于2:1.

优选的,第一传动齿轮9、第二传动齿轮10、中间齿轮11均为锥形齿轮。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级压缩机头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