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离心式鼓风机及吸收体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8303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多级离心式鼓风机及吸收体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生用品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多级离心式鼓风机以及具备该鼓风机的吸收体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卫生巾、纸尿裤、拉拉裤等吸收体在制造过程中,为了保证无纺布等片状材料能吸附在负压输送装置的传送带上进行高速传送,因此需要设置鼓风机用于提供吸附所需的负压源。

目前提供负压源的鼓风装置受叶轮形状和壳体结构影响较大,普遍存在送风性能不佳,以及壳体内部气体易产生逆流导致噪音过大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级离心式鼓风机以及具备该鼓风机的吸收体制造装置,解决传统装置送风性能不佳、能耗大、噪音大的问题。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级离心式鼓风机,其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可旋转主轴,以及与主轴相连的驱动部件;在壳体上具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

前述鼓风机还包括安装于主轴、且可在主轴带动下转动的多个叶轮,相邻叶轮之间设置有固定于壳体内壁且供气流从空气吸入口向空气排出口方向逐级排出的引风盘。所述叶轮具有:圆环状且呈同心布置的盖板和底板,以及设置于盖板与底板之间的多个螺旋状分布的导流板。优选的,导流板靠近主轴的一端具有朝向空气吸入口倾斜的斜面,该斜面可以更大程度保证空气顺利进入叶轮并逐级向空气排出口排出。

优选的,离心式鼓风机的级数为2-10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主轴带动叶轮旋转,空气从空气吸入口进入壳体内部,再经叶轮、引风盘、下一级叶轮……,最终从空气排出口排出,上述结构有效降低空气在壳体内部产生的逆流,使得气流逐级排出,达到提高鼓风能效,减少噪音产生的目的。

进一步的,上述引风盘内部设有腔室,并且引风盘上还设有防止空气逆流干涉的隔挡结构。该隔挡结构设有从腔室一侧侧壁向上延伸且与壳体内壁相连的第一隔挡部,以及从腔室另一侧侧壁向下延伸且接近主轴但不与主轴相抵接的第二隔挡部。

而且,第一隔挡部的设置可有效防止空气在叶轮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不经过引风盘直接进入下一级导致空气在壳体内部相互干涉现象的发生。

第二隔挡部的设置是为了将从引风盘出口侧的空气顺利引入下一级叶轮。另外,第二隔挡部之所以不与主轴相抵接,也是为了防止主轴旋转时与固定于壳体内壁的引风盘产生干涉。

在所述鼓风机中,较为理想的是,将空气吸入口设置于壳体的侧壁,空气排出口设置于壳体的顶部偏外侧位置,壳体内部的主轴水平设置。如此布置可缩短空气吸入口与叶轮之间的距离,同时使得气体能在离心力作用下顺利排出,进一步提高设备的能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题,一种吸收体制造装置,其包括:将片状材料保持在其表面并高速传送的负压输送装置,向负压输送装置提供负压源的前述多级离心式鼓风机,以及连接负压输送装置与鼓风机之间的导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题,一种吸收体制造装置,其包括:将工件保持在吸附件上并高速传送的传送部件,向传送部件提供负压源的前述多级离心式鼓风机,以及连接传送部件与鼓风机之间的管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解决传统装置送风性能不佳、能耗大、噪音大的问题,并且能够有效降低空气在壳体内部产生的逆流,使得气流逐级排出,达到提高鼓风能效,减少噪音产生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示意了空气在壳体内叶轮与引风盘之间的流动关系图。

图5为叶轮的侧视图。

图6为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略去了盖板。

图7为概略的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实施例2的吸收体制造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概略的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实施例3的吸收体制造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一并参阅图1至6,一种多级离心式鼓风机101,包括:一壳体1,该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空气吸入口2,壳体的顶部偏外侧位置设置有空气排出口3;

一主轴4,沿水平方向设置于壳体1内部且可在驱动部件驱动下旋转;

多个叶轮5,安装于主轴4、且可在主轴4带动下转动;

若干个引风盘6,设置在相邻叶轮5之间,且固定于壳体1内壁、用于供气流从空气吸入口2向空气排出口3方向逐级排出;该引风盘6内部设有腔室7,并且引风盘6上还设有防止空气逆流干涉的隔挡结构;

驱动部件8,用于驱动主轴旋转,包括电机9和传动部件10。

如图1所示的离心式鼓风机的级数为三级。为使得鼓风机101在各种工况下轴向力都得到平衡,在主轴4上还设有平衡盘12。为防止气体在壳体1内的温度过高,鼓风机101上还设有未示出的散热元件。进一步的,为方便调节叶轮在主轴上的位置,在主轴上还设有位置调节机构。

具体的,叶轮5具有:圆环状且呈同心布置的盖板51和底板52,以及设置于盖板51与底板52之间的多个螺旋状分布的导流板53。该导流板53靠近主轴4的一端具有朝向空气吸入口2倾斜的斜面54,该斜面可以更大程度保证空气顺利进入叶轮并逐级向空气排出口排出。

引风盘6上的隔挡结构包括:从腔室7一侧侧壁向上延伸且与壳体1内壁相连的第一隔挡部61,以及从腔室7另一侧侧壁向下延伸且接近主轴4但不与主轴4相抵接的第二隔挡部62。

叶轮5上靠近主轴4的一侧是第一进风侧91,靠近壳体1内壁的一侧是第一出风侧92。对应的,引风盘6上靠近壳体1内壁的一侧是第二进风侧93,靠近主轴4的一侧是第二出风侧94。

另外,为保证空气从叶轮5的第一出风侧92排出后能够更多的进入引风盘6的第二进风侧93,在安装时还应当确保叶轮5与壳体侧壁11或者第一隔挡部61的距离在满足不互相干涉的情况下,两者间距足够小。如此可以增加间隙处的气压,防止空气向此处逆流产生噪音,进而进一步提高能效。

工作时,主轴带动叶轮同时旋转,空气从空气吸入口进入壳体内部,再经图4所示的轨迹,即第一进风侧91→第一出风侧92→第二进风侧93→第二出风侧94,重复3次后,经最后一级叶轮的第一出风侧92、空气排出口排出。上述结构有效降低空气在壳体内部产生的逆流,使得气流逐级排出,进而达到提高鼓风能效,减少噪音产生的目的。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吸收体制造装置包括:将片状材料P1保持在其表面并高速传送的负压输送装置102,向负压输送装置提供负压源的如实施例1所述多级离心式鼓风机101,以及连接负压输送装置102与鼓风机101之间的导管103。

导管103连接至负压输送装置102的负压孔。

实施例3,

如图8所示,吸收体制造装置具有:将工件P2保持在吸附件上并高速传送的传送部件104,向传送部件提供负压源的如实施例1所述多级离心式鼓风机101,以及连接传送部件104与鼓风机101之间的管路105。

在上述传送过程中,工件P2会伴有变速和/或变向运动。该传送部件104 包括但不限于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1178828C说明书第12页以及说明书附图图5所示的结构。该传送部件的功能在于可将工件从上一级变速和/或变向传送至下一级。

以上所述及图中所示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