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式冷暖灯饰吊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1613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对流式冷暖灯饰吊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给房间提供冷暖循环气流的吊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带取暖功能的风扇,也只是局部对流,不能在整个空间循环对流,更不会上下对流。其发热体一般由电阻丝或红外线组成,工作温度会超过1100℃,属于高温明火加热器,吊扇运转时一旦有易燃物进入发热体,极易发生火灾,使用极不安全。同时,冬天冷暖空气的物理现象导致室内上下温差较大(一般室温差6~10℃),风扇产生的冷热气流不能形成大面积循环流动,造成室内温度的不均衡,给人体带来过冷或过热的不舒适感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对流式冷暖灯饰吊扇,使得室内空气由上至下乃至全屋循环达到均衡,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且避免了忽冷忽热的环境温度,并且使室内产生像大自然一样的微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对流式冷暖灯饰吊扇,包括吊杆、无刷直流电机、风叶、LED灯饰件、散热体和PTC发热体,无刷直流电机包括转子、定子、转轴、顶壳和底壳,顶壳盖合于底壳,转轴穿过且通过轴承安装于顶壳及底壳,转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吊杆,转轴的另一端安装LED灯饰件,定子套接于转轴,且内置于顶壳及底壳,转子贴合于顶壳及底壳的内壁,定子、转子之间设有转动间隙,风叶的根部固定于LED灯饰件、底壳之间,风叶的上方安装散热体及PTC发热体,散热体用于传导及辐射PTC发热体的热量。

采用PTC发热体作为发热元件,具有自动保持恒温的,内部最高温度≤260℃,使用温度≤150℃的特点,无明火,因此安全可靠,热交换效率高,节约能源,而且功率可以自动调整,同时使用寿命长;风叶旋转产生的风吹向风叶上方PTC发热体,通过控制芯片智能控制风量、灯光、暖气,并控制无刷直流电机的正转和反转,即冬天反转向上吹、夏天正转向下吹(PTC发热体不工作),使得冬天热空气上升、夏天冷空气下降,从而风叶吹风来达到向上对流及向下对流的空气循环效果,使得室内冬暖夏凉、体感舒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风叶有5片且均为直叶片,每片风叶通过叶叉固定于底壳,每片风叶对应地与每片所述叶叉成13°~18°的倾斜角。由此,该倾斜角比市场流通的吊扇的角度大一倍,风叶的设置角度使得风量更均匀、风量更大、风噪声更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风叶由上铝薄板、中塑料板和下铝薄板三层压合成的铝塑复合板制成,风叶的总厚度为2.5mm~4mm,上铝薄板、下铝薄板的厚度均为0.25mm~0.4mm,中塑料板的厚度为1.5mm~3.5mm。由此,使得风叶耐温、耐湿、轻便安全、耐用,并且方便用水清洗风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流式冷暖灯饰吊扇还包括聚流罩和引风圈,聚流罩套于吊杆并依次罩于顶壳及底壳,聚流罩的底部固定于顶壳,聚流罩的外侧壁均布有倾斜的导风片,引风圈套于吊杆并罩于聚流罩的底部,联轴器套接有支撑脚架,支撑脚架的外缘固定于引风圈的内侧壁,引风圈的外侧壁呈向内凹的弧面状,并与导风片的外缘弧度相匹配。由此,风叶产生的风通过聚流罩上导风片的作用,沿吊杆的轴向流动而形成轴流风,再通过引风圈向上流动,有利于向上对流及向下对流的空气循环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PTC发热体、散热体的数量相同,散热体由轻质铝合金制成,每一散热体包括内筒,内筒的外缘均布有弧形或直型的散热片,内筒的底部设有散热槽,内筒、散热片均位于一风叶的上方,每一PTC发热体包括发热柱和PTC热敏陶瓷片,发热柱贯通有发热槽,PTC热敏陶瓷片插入发热槽,发热柱内置于内筒,发热槽、散热槽对接。由此,PTC热敏陶瓷片导电发热,通过发热柱向内筒的侧部传热,同时通过发热槽向内筒的底部传热,并都经过散热片辐射热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流式冷暖灯饰吊扇还包括吊架、吊管和固定盘,散热片的顶部吊架,所述吊架为U形架或V形架,所述吊架通过吊管固定于固定盘,固定盘内置于引风圈,固定盘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座及套盘,固定座、套盘套接于吊杆,固定座固定于吊杆,吊杆设有穿线孔,穿线孔设于套盘内,吊管穿过引风圈且连接于套盘,每一PTC热敏陶瓷片的引出导线依次穿过吊管、套盘、穿线孔并从吊杆穿出。由此,通过U形架、吊管将散热体吊装于吊杆,通过固定座将吊管、套盘固定于吊杆,通过套盘、穿线孔布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热槽、散热槽相匹配,散热槽包括一圆孔和六个或四个矩形槽,一个圆孔设于内筒的中心,六个或四个矩形槽相对于一圆孔中心对称。由此,设置了散热槽的形状,提高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散热体包括环形架,环形架用于固定于天花板,并置于风叶的上方,风叶置于环形架内,环形架均布有散热格栅,PTC发热体包括发热盒和PTC加热片,每一散热格栅的外侧安装一发热盒,每一发热盒内置PTC加热片。由此,通过环形架安装散热格栅、发热盒及PTC加热片,使得热量呈环形分布均匀。

本实用新型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集吊扇、暖气、灯饰、智能、安全可靠以及节能环保于一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散热体及PTC发热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吊扇主体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3、4所示,该对流式冷暖灯饰吊扇包括吊杆1、无刷直流电机2、风叶3、LED灯饰件4、散热体和PTC发热体,风叶3的上方安装散热体及PTC发热体,散热体用于传导及辐射PTC发热体的热量。无刷直流电机2包括转子21、定子22、转轴23、顶壳24和底壳25,顶壳24盖合于底壳25的上方且螺栓连接固定,转子21粘合紧贴于顶壳24及底壳25的内壁,转轴23的两端分别通过6202深沟球轴承26安装于顶壳24及底壳25内。转轴23的上端通过联轴器13连接吊杆1,定子22套于转轴23固定,并内置于顶壳24及底壳25,定子22、转子21之间设有转动间隙。该无刷直流电机2为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结构简单、运行效率高、电磁噪音低,比同等规格、同等风量的传统电容分相电机节能50%~90%,转速50转/分其最低运转功率3W,电机温升低至≤5°~20°,中低速运转时电机基本不热。

转轴23的下端安装LED灯饰件4,风叶3设于LED灯饰件4、底壳25之间,风叶3由铝塑复合板制成,使得风叶3耐温、耐湿、轻便安全、耐用、强度高,并且方便用水清洗风叶3。风叶3有5片且均为直叶片,风叶由上铝薄板、中塑料板和下铝薄板三层压合成的铝塑复合板制成,风叶的总厚度为2.5mm~4mm,优选为3.5mm,上铝薄板、下铝薄板的厚度均为0.25mm~0.4mm,优选为0.3mm,中塑料板的厚度为1.5mm~3.5mm,优选为2.9mm。方便无刷直流电机2正反转时风量均等,每片风叶3通过叶叉5固定于底壳25,每片风叶3对应地与每片叶叉5成13°~18°的倾斜角,优选为18°,该倾斜角比市场流通的吊扇的角度大一倍,风叶3的设置角度使得低转速、大风量、安静、低噪声(低于30db),完全满足儿童及老人睡眠要求。LED灯饰件4采用LED灯具及驱动器,使用寿命长、热量散发少、使用安全可靠,冷暖光双色设计,节能效果十分明显。

聚流罩16套于吊杆1并依次罩于顶壳24及底壳25,聚流罩16的底部固定于顶壳24,聚流罩16的外侧壁均布有倾斜的导风片161,引风圈17套于吊杆1并罩于聚流罩16的底部,联轴器13套接有支撑脚架14,支撑脚架14的外缘固定于引风圈17的内侧壁,引风圈17的外侧壁呈向内凹的弧面状,并与导风片161的外缘弧度相匹配。风叶3产生的风通过聚流罩16上导风片161的作用,沿吊杆1的轴向流动而形成轴流风,再通过引风圈17向上流动,有利于向上对流及向下对流的空气循环效果。

如图2所示,PTC发热体、散热体的数量均为3~8个,优选为5个,散热体由轻质铝合金制成,每一散热体包括内筒6,内筒6的外缘均布有弧形的散热片61,内筒6的底部设有散热槽62,内筒6、散热片61均位于一风叶3的上方,每一PTC发热体包括发热柱7和PTC热敏陶瓷片8,发热柱7贯通有发热槽,PTC热敏陶瓷片8插入发热槽,发热柱7内置于内筒6,发热槽、散热槽62对接,发热槽、散热槽62相匹配,散热槽62包括一圆孔621和六矩形槽622,一圆孔621设于内筒6的中心,六矩形槽622相对于一圆孔621中心对称。PTC热敏陶瓷片8导电发热,通过发热柱7向内筒6的侧部传热,同时通过发热槽向内筒6的底部传热,并都经过散热片61传导及辐射热量。

如图1所示,散热片61的顶部固定有吊架9,吊架9为U形架或V形架,优选为U形架,吊架9通过吊管10固定于固定盘11,固定盘11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座111及套盘112,固定座111、套盘112套接于吊杆1,固定座111固定于吊杆1,吊杆1设有穿线孔1a,穿线孔1a设于套盘112内,吊管10连接于套盘112,每一PTC热敏陶瓷片8的引出导线81依次穿过吊管10、套盘112、穿线孔1a并从吊杆1穿出。

采用PTC发热体作为发热元件,最高内部温度≤260℃比镍铬发热元件节能20%以上,具有自动保持恒温的特点,无明火,因此安全可靠,热交换效率高,节约能源,而且功率可以自动调整,同时使用寿命长;散热采用热系数≤200℃的铝合金制成的散热片61,并涂上耐高温的聚四氟乙烯不粘涂料作为装饰保护,方便清理灰尘。室温及热量控制直接由风叶3的风速及风量控制,功率范围由1KW~2.5KW均可调节。

上述对流式冷暖灯饰吊扇的控制芯片采用三相正弦波、无感功率模块驱动,并设有无刷直流电机正反转遥控控制,过流过压保护、堵死保护、雷击保护等,并可订制WIFI控制,还具备宽电压运转150V~250V长期正常运行。

根据空气动力学设计原理,风叶3旋转产生的风,把室内的空气由上至下(夏天)或者由下至上(冬天)旋转循环,风速在0.5米/秒~3米/秒可随意调整,使人们在室内感受与大自然同等的感觉,室内上下温度差可控制在3℃以内,因此冬天开暖气、夏天开冷气均可使用,通过控制芯片智能控制风量、灯光、暖气,并控制无刷直流电机的正转和反转,即冬天反转向上吹、夏天正转向下吹(PTC发热体不工作),使得冬天热空气上升、夏天冷空气下降,从而风叶3吹风来达到向上对流及向下对流的空气循环效果,使得室内冬暖夏凉、体感舒适。

实施例二

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散热体、PTC发热体的结构。散热体包括环形架12,环形架12用于固定于天花板,并置于风叶3的上方,风叶3置于环形架12内,环形架12均布有散热格栅121,PTC发热体包括发热盒和PTC加热片,每一散热格栅121的外侧安装一发热盒,每一发热盒内置PTC加热片,PTC加热片与散热格栅121匹配。通过环形架12安装散热格栅121、发热盒及PTC加热片,使得热量呈环形分布均匀。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