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体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2438发布日期:2018-06-28 03:3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泵体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体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体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LNG高压泵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高压泵筒体(含封头),另一部分为高压泵泵体(含电机及泵)。厂家在发货时先将筒体发至项目现场,待筒体在现场安装后,才将泵体发出,泵体在现场安装,一般现场采用的是泵体卧倒着与封头连接,连接后再整体吊至筒体内,泵体卧倒着安装,容易把封头与泵体的安装方向装反,定位不是很方便。而且在上紧螺栓时,由于泵体处于卧式,螺栓上紧的扭矩不是特别均匀。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体安装结构,旨在解决泵体安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泵体安装结构,包括高压泵筒体、高压泵泵体以及封头,其中,所述高压泵筒体顶端设有工装,所述工装与所述高压泵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高压泵泵体插入所述高压泵筒体中,高压泵泵体底端凸起部分与所述工装接触,通过所述工装支撑所述高压泵泵体。

所述的泵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工装安装在所述高压泵筒体的封头法兰面上。

所述的泵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工装上设有多个连接孔,与封头法兰面上的固定孔对应,通过所述连接孔与封头法兰面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的泵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孔个数为4个,且均匀分布。

所述的泵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工装设有多个,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封头法兰面上。

所述的泵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工装设有四个。

所述的泵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工装为不锈钢材质制成。

所述的泵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孔为椭圆形孔。

所述的泵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工装的厚度为15-20m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体安装结构,包括高压泵筒体、高压泵泵体以及封头,其中,所述高压泵筒体顶端设有工装,所述工装与所述高压泵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高压泵泵体插入所述高压泵筒体中,高压泵泵体底端凸起部分与所述工装接触,通过所述工装支撑所述高压泵泵体,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泵体安装结构,能够方便快捷的对高压泵泵体进行安装,保证安装稳定性以及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泵体安装结构的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泵体安装结构的工装与封头法兰面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体安装结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体安装结构,包括高压泵筒体、高压泵泵体以及封头,其中,所述高压泵筒体顶端设有工装101,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泵体安装结构的工装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工装101与所述高压泵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高压泵泵体插入所述高压泵筒体中,高压泵泵体底端凸起部分与所述工装101接触,通过所述工装101支撑所述高压泵泵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体安装结构,针对现有泵体安装时需要卧倒着安装,容易把封头与泵体的安装方向装反,定位不是很方便。而且在上紧螺栓时,由于泵体处于卧式,螺栓上紧的扭矩不是特别均匀的问题,具体的,所述泵体安装时,包括高压泵筒体,高压泵泵体以及封头,所述高压泵筒体事先已经安装好,所述高压泵泵体与封头安装好后,装入所述高压泵筒体中,所述高压泵筒体的顶端设有工装,所述工装与高压泵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高压泵泵体在插入所述高压泵筒体的过程中,所述高压泵泵体底端的凸起部分可与工装接触,从而,通过所述工装支撑所述高压泵泵体,工作人员可在所述高压泵泵体放置在工装上时,安装封头,将封头与高压泵泵体安装后,拆除所述工装,将高压泵泵体放入高压泵筒体,完成泵体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的泵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工装101安装在所述高压泵筒体的封头法兰面102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泵体安装结构,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泵体安装结构的工装与封头法兰面的连接示意图。所述工装与高压泵筒体顶端可拆卸连接,能够在高压泵泵体插入所述高压泵筒体中停在空中,安装封头,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工装与高压泵筒体的封头法兰面连接,封头法兰面上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工装与封头法兰面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高压泵泵体与封头安装后放入所述高压泵筒体中后,所述封头可与法兰面的固定孔连接,完成整个泵体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的泵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工装101上设有多个连接孔111,与封头法兰面上102的固定孔201对应,通过所述连接孔与封头法兰面通过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泵体安装结构,所述工装与封头法兰面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所述工装上设有多个连接孔,与封头法兰面上的固定孔对应,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工装放置在封头法兰面上,将连接孔与封头法兰面上的固定孔对齐,然后通过螺栓加固,使工装固定在封头法兰面上,从而使工装能够对高压泵泵体起到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泵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孔111个数为4个,且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泵体安装结构,所述连接孔的个数为多个,多个连接孔能够加固工装与封头法兰面的连接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优选为4个,均匀分布,相邻的连接孔的距离为5-10cm。

进一步的,所述的泵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工装101设有多个,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封头法兰面102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泵体安装结构,所述工装可为一个整体,在知道封头法兰面的面积以及知道高压泵泵体的凸起部分的面积时,可将工装制作成整体,当然本实用新型所述工装优选设有多个,通过多个小工装配合,实现对高压泵泵体的支撑,所述工装设置多个,均匀分布在封头法兰面上,分摊受力,使高压泵泵体处于所述工装上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泵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工装101设有四个。本实用新型所述工装设有多个均匀分布,优选为4个,呈直角分布,即相邻的两个工装的夹角为90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泵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工装101为不锈钢材质制成。本实用新型所述工装用于对高压泵泵体起到支撑的效果,因此,对于工装的强度需要有很大的需求,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工装为不锈钢材质制成,使用寿命长,且不易对高压泵泵体造成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的泵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孔111为椭圆形孔。本实用新型所述工装上的连接孔用于与封头法兰面上的固定孔连接进行固定,为了增加容错率,即保证多个连接孔均能对齐,优选连接孔为椭圆形孔,可进行螺栓安装位置的微调。

进一步的,所述的泵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工装101的厚度为15-20mm。本实用新型所述工装的强度需要足够,因此,优选所述工装的厚度为15-20mm,较佳实施例采用15mm即可完成安装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体安装结构,包括高压泵筒体、高压泵泵体以及封头,其中,所述高压泵筒体顶端设有工装,所述工装与所述高压泵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高压泵泵体插入所述高压泵筒体中,高压泵泵体底端凸起部分与所述工装接触,通过所述工装支撑所述高压泵泵体,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泵体安装结构,能够方便快捷的对高压泵泵体进行安装,保证安装稳定性以及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