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联式双段鼓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0803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鼓风机,特别是一种并联式双段鼓风机。



背景技术:

鼓风机是主要由电机、空气过滤器、叶轮、空气室、底座等部件组成,靠叶片之间的容积变化将空气吸入、压缩、吐出,由于叶轮在机体内运转无摩擦,不需要润滑,使排出的气体不含油,是化工、食品等工业理想的气力输送气源。

但是现有的鼓风机,在相同转速以及相同压力下,其通风量是一定的,无法更改,而要想获得更大的通风量,需要提高转速、压力来达到需求,而这样就会导致其耗能量,增加成本。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不更改原有结构,且能在同转速同压力下增大通风量的鼓风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不更改原有结构,且能在同转速同压力下增大通风量的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并联式双段鼓风机,包括:风盖,和与风盖嵌套连接的风桶,其中,风盖与风桶之间至少设置一对中风桶和中风盖,且中风桶的位置靠近风盖一侧,中风盖的位置靠近风桶一侧,且风桶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进风口和出一个风口;两个风叶,分别设置在风盖与中风桶之间以及中风盖与风桶之间,其中,分别沿中风桶和风桶的厚度方向开各设有一个凹腔,分别作为两个风叶的嵌装位置;马达,一端为输出端,其中,风桶、风盖、中风桶、中风盖以及两个风叶均嵌装于输出端上,实现两个风叶的并联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并联式双段鼓风机中,每一个凹腔的底部呈凸台状设置,且沿凸台的厚度方向设置有阶梯状通孔,作为风叶安装于中风桶或者风桶上时的定位孔。

在上述的一种并联式双段鼓风机中,风盖与其中一个风叶之间以及中风盖与另一个风叶之间均通过轴承组件配合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并联式双段鼓风机中,中风桶与中风盖之间设置有一个叶片固定套,其中,位于风盖与中风桶之间的风叶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和叶片固定套的一端进行定位,位于中风盖与风桶之间的风叶两端分别通过叶片固定套的另一端以及风桶中的阶梯状通孔进行定位。

在上述的一种并联式双段鼓风机中,风叶呈圆盘状设置,沿风叶的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片扇叶,其中,若干片扇叶等弧度分布,且每一片扇叶呈圆弧状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并联式双段鼓风机中,鼓风机还包括进风组件和出风组件,且进风组件和出风组件分别连接于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进风组件与出风组件相互平行。

在上述的一种并联式双段鼓风机中,进风组件和出风组件分别位于风叶的两侧,且进风组件的轴线方向、出风组件的轴线方向以及风叶的轴线方向两两平行。

在上述的一种并联式双段鼓风机中,风桶与马达的输出端之间依次设置有羊毛毡和油封。

在上述的一种并联式双段鼓风机中,马达包括定子,和与定子嵌套连接的转子,其中,转子的一端作为马达的输出端,定子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端盖,靠近转子输出端的端盖为前盖,远离转子输出端的端盖为后盖,且在定子上可拆卸嵌装有一个控制器。

在上述的一种并联式双段鼓风机中,在后盖的一侧依次嵌装连接有散热风扇与散热罩。

在上述的一种并联式双段鼓风机中,鼓风机还包括一个脚座,可拆卸连接于风桶上,作为鼓风机的支撑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提供的一种并联式双段鼓风机,在马达的输出端增加一组中风桶、中风盖以及风叶,并与原有的风桶、风盖以及风叶之间形成并联结构,即两风叶之间形成并联结构模式,从而使得鼓风机在相同转速、相同压力的条件下,获得更大的通风量,另外,中风桶、中风盖、风桶、风盖以及两个风叶之间均采用嵌装可拆卸连接,便于增加或者减少中风桶、中风盖以及风叶的数量,已满足工业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并联式双段鼓风机的爆炸图。

图中,100、风盖;200、风桶;210、凹腔;220、凸台;221、阶梯状通孔;230、进风口;240、出风口;300、中风桶;400、中风盖;500、风叶;510、扇叶;600、马达;610、定子;620、转子;630、前盖;640、后盖;650、控制器;660、散热风扇;670、散热罩;700、轴承组件;800、叶片固定套;900、进风组件;1000、羊毛毡;1100、油封;1200、脚座;1300、出风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并联式双段鼓风机,包括:风盖100,和与风盖100嵌套连接的风桶200,其中,风盖100与风桶200之间至少设置一对中风桶300和中风盖400,且中风桶300的位置靠近风盖100一侧,中风盖400的位置靠近风桶200一侧,且风桶200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进风口230和一个出风口240;两个风叶500,分别设置在风盖100与中风桶300之间以及中风盖400与风桶200之间,其中,分别沿中风桶300和风桶200的厚度方向开各设有一个凹腔210,分别作为两个风叶500的嵌装位置;马达600,一端为输出端,其中,风桶200、风盖100、中风桶300、中风盖400以及两个风叶500均嵌装于输出端上,通过两个风叶500的并联设置,在相同转速,相同压力的条件下,可获得更大的通风量,依次满足工业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并联式双段鼓风机,在马达600的输出端增加一组中风桶300、中风盖400以及风叶500,并与原有的风桶200、风盖100以及风叶500之间形成并联结构,即两风叶500之间形成并联结构模式,从而使得鼓风机在相同转速、相同压力的条件下,获得更大的通风量,另外,中风桶300、中风盖400、风桶200、风盖100以及两个风叶500之间均采用嵌装可拆卸连接,便于增加或者减少中风桶300、中风盖400以及风叶500的数量,已满足工业需求。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示,每一个凹腔210的底部呈凸台220状设置,且沿凸台220的厚度方向设置有阶梯状通孔221,作为风叶500安装于中风桶300或者风桶200上时的定位孔,提高风叶500旋转时的可靠性,进一步优选地,风盖100与其中一个风叶500之间以及中风盖400与另一个风叶500之间均通过轴承组件700配合连接,使得每一个风叶500的两端均通过轴承组件700与阶梯状通孔221定位,进一步提高风叶500旋转时的可靠性,另外,通过轴承组件700定位风叶500,降低了风叶500端部的磨损,延长鼓风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示,中风桶300与中风盖400之间设置有一个叶片固定套800,使得位于风盖100与中风桶300之间的风叶500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700和叶片固定套800的一端进行定位,位于中风盖400与风桶200之间的风叶500两端分别通过叶片固定套800的另一端以及风桶200中的阶梯状通孔221进行定位,实现两种不同的定位方式,提高鼓风机安装的灵活性,另外,两个风叶500的定位安装方式不仅限于上述两种。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示,风叶500呈圆盘状设置,沿风叶500的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片扇叶510,其中,若干片扇叶510等弧度分布,且每一片扇叶510呈圆弧状设置,使得风叶500的外形呈类似旋涡状,用以进一步加大鼓风机的通风量。

优选地,如图1所示,鼓风机还包括进风组件900和出风组件1300,且进风组件900和出风组件1300分别连接于进风口230和出风口240,其中,进风组件900与出风组件1300相互平行。进一步优选地,进风组件900和出风组件1300分别位于风叶500的两侧,且进风组件900的轴线方向、出风组件1300的轴线方向以及风叶500的轴线方向两两平行。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示,进风组件900和出风组件1300内均设置有消音结构,用以降低进风或者出风时的噪音。

优选地,如图1所示,风桶200与马达600的输出端之间依次设置有羊毛毡1000和油封1100,提高风桶200与马达600之间的密封性,防止空气中的灰尘或者大分子颗粒进入风桶200内,而影响鼓风机工作的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示,马达600包括定子610,和与定子610嵌套连接的转子620,其中,转子620的一端作为马达600的输出端,定子610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端盖,靠近转子620输出端的端盖为前盖630,远离转子620输出端的端盖为后盖640,且在定子610上可拆卸嵌装有一个控制器650,通过控制器650驱动转子620旋转,从而实现两个风叶500旋转。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示,在后盖640的一侧依次嵌装连接有散热风扇660与散热罩670,用以降低马达60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得马达600在工作时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工作温度,延长马达600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如图1所示,鼓风机还包括一个脚座1200,可拆卸连接于风桶200上,作为鼓风机的支撑架,使得风盖100、中风桶300、中风盖400、风桶200以及两个风叶500均处于悬空状态,不会触碰地面,增大鼓风机的通风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