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声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499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声风机。



背景技术:

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

风机在运转中产生的噪声常常成为影响工人和干扰环境安静的祸源,严重干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休息,以至成为公害。而风机离散(旋转):与叶轮的旋转有关。特别在高速、低负荷情况下,这种噪声尤为突出。机壳及电机的噪音可以通过加装隔声罩来解决,将风机置于独立的风机隔声间内,在风机间内进行吸声、隔声处理。 在风机排风口外安装消声器,内置消声插片,使噪声在通过特殊构造的消声器时削减。消声器是降低空气动力设备进、排气口辐射或沿管传递噪声的有效措施。现有的消声处理结构较为复杂,且效果较差。

中国专利号为00267095.X,公开了一种低噪声空调离心通风机,有框架,框架连接风机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机壳内装有叶轮,叶轮装于主轴上,在机壳内壁装有消声装置,机壳内壁上装有的消声装置采用消声蜗壳板。上述实用新型在机壳内加装消声蜗壳板,其消声效果差,维护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阻隔风机发出的噪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声风机,包括风机机壳、安装在机壳内的电机和与电机转轴连接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为双层结构,机壳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上设有若干个通孔,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具有间隙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充填有隔音材料制作的隔音层,所述内筒的外壁上设有无纺布,无纺布位于隔音层与内筒之间。机壳为双层结构,机壳包括内筒和外筒。或者可在原机壳内加装一个内筒(原机壳为外筒),叶轮与内筒之间留有叶轮转动的空隙。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具有间隙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充填有隔音材料制作的隔音层,叶轮转动(风机)产生的噪音通过内筒上的通孔被隔音层吸收,同时无纺布避免隔音层的外泄。

所述的无纺布粘贴在内筒的外壁上。

所述的隔音层为消声棉材料制成。

所述的隔音层的厚度为40c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机壳为双层结构,机壳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上设有若干个通孔,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具有间隙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充填有隔音材料制作的隔音层,所述内筒的外壁上设有无纺布,无纺布位于隔音层与内筒之间。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具有间隙的空腔,空腔内充填有隔音材料制作的隔音层,叶轮转动(风机)产生的噪音通过内筒上的通孔被隔音层吸收,同时无纺布避免隔音层的外泄。风机噪音可大大减小,这种措施的原理是阻性消声器,风机等于置于一个阻性消声器之中。阻性消声器是生产利用声波在多孔性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中传播,因摩擦将声能转化为热能而散发掉,使沿管道传播的噪声随距离而衰减,从而达到消声目的。

2、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粘贴在内筒的外壁上;的隔音层为消声棉材料制成,所述的隔音层的厚度为40cm,材料,以及隔音层厚度的选择,进一步提高了风机降噪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机壳,2、电机,3、叶轮,4、内筒,5、通孔,6、隔音层,7、无纺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消声风机,包括风机机壳1、安装在机壳1内的电机2和与电机转轴连接的叶轮3,机壳1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机壳1包括内筒4和外筒(或者在原机壳内加装一个内筒,原机壳为外筒,叶轮与内筒之间留有叶轮转动的空隙)。在内筒4上设有若干个通孔5,内筒4与外筒之间形成具有间隙的空腔(即夹层),所述空腔内充填有隔音材料制作的隔音层6,隔音层为消声棉材料制成,隔音层的厚度为40cm。

进一步的,在内筒4的外壁上设有无纺布7,无纺布7位于隔音层6与内筒4之间。无纺布粘贴在内筒的外壁上。

其工作原理是,叶轮转动(风机)产生的噪音通过内筒上的通孔被隔音层吸收,同时无纺布避免隔音层(即消声棉)的外泄,风机噪音可大大减小,这种措施的原理是阻性消声器,风机等于置于一个阻性消声器之中。阻性消声器是生产利用声波在多孔性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中传播,因摩擦将声能转化为热能而散发掉,使沿管道传播的噪声随距离而衰减,从而达到消声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