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通风机及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6022发布日期:2018-12-07 22:2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离心式通风机及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心式通风机及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流体行业主要分为输送液体(水泵)和空气(通风机)两大类,且现有的通风机只能进行单独的输送而不能进行混合输送和分离。

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在污水处理行业中需要对污水中的水分子和空气进行分离后,才能实现单独对气味进行处理的目的,也即现有的通风机无法达到混合输送及分离的效果,以实现对污水中气味的处理。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离心式通风机及污水处理系统,既能够混合输送又能够分离污水中的水分子和空气,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式通风机及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通风机无法达到混合输送及分离的效果以实现对污水中气味进行处理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心式通风机,包括:蜗壳型机体,所述蜗壳型机体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气口,所述蜗壳型机体内设置有叶轮,临近所述叶轮的叶片出口处设置有蜗壳内多孔板,所述蜗壳型机体内还设置有蜗壳型线内连续多孔板、且所述蜗壳型线内连续多孔板临近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污水由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蜗壳型机体内,在所述叶轮的高速旋转作用下经所述叶轮的叶片与所述蜗壳内多孔板碰撞并由所述蜗壳内多孔板排出,且再次与所述蜗壳型线内连续多孔板碰撞,经多次高速碰撞后污水中的水分子与空气在短时间内暂时分离,同时在所述叶轮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压力下,分离后的水和空气经不同的方向排走而达到水气分离。

其中,所述叶轮的叶片形式为后倾式,所述叶轮连接有电机。

具体地,所述叶轮通过安装轴套与所述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型号为:B35或B5,所述电机的防护级别为:≥IP55,所述电机的转速为:≥2900rpm。

实际应用时,所述蜗壳内多孔板的孔径为0.2-1.0mm。

其中,所述蜗壳内多孔板的两侧分别通过前盘和后盘与所述蜗壳型机体连接。

具体地,所述排气口连通有排气箱。

进一步地,所述蜗壳型机体还设有空气进口,且所述空气进口临近所述进水口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进口和所述排气口上分别设置有方便连接的水管直通接头。

优选地,所述蜗壳型机体的材料为30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离心式通风机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包括:蜗壳型机体,蜗壳型机体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气口,蜗壳型机体内设置有叶轮,临近叶轮的叶片出口处设置有蜗壳内多孔板,蜗壳型机体内还设置有蜗壳型线内连续多孔板、且蜗壳型线内连续多孔板临近排气口处设置;污水由进水口进入蜗壳型机体内,在叶轮的高速旋转作用下经叶轮的叶片与蜗壳内多孔板碰撞并由蜗壳内多孔板排出,且再次与蜗壳型线内连续多孔板碰撞,经多次高速碰撞后污水中的水分子与空气在短时间内暂时分离,同时在叶轮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压力下,分离后的水和空气经不同的方向排走而达到水气分离。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既能够混合输送又能够分离污水中的水分子和空气,从而能够有效地对污水中的气味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式通风机。

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与上述离心式通风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也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污水处理系统,既能够混合输送又能够分离污水中的水分子和空气,从而能够有效地对污水中的气味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中叶轮部分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中叶轮部分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1-蜗壳型机体;11-进水口;12-出水口;13-排气口;2-叶轮;3-蜗壳内多孔板;4-蜗壳型线内连续多孔板;5-电机;6-安装轴套;71-前盘;72-后盘;14-空气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心式通风机,包括:蜗壳型机体1,蜗壳型机体1设有进水口11、出水口12和排气口13,蜗壳型机体1内设置有叶轮2,临近叶轮2的叶片出口处设置有蜗壳内多孔板3,蜗壳型机体1内还设置有蜗壳型线内连续多孔板4、且蜗壳型线内连续多孔板4临近排气口13处设置;污水由进水口11进入蜗壳型机体1内,在叶轮2的高速旋转作用下经叶轮2的叶片与蜗壳内多孔板3碰撞并由蜗壳内多孔板3排出,且再次与蜗壳型线内连续多孔板4碰撞,经多次高速碰撞后污水中的水分子与空气在短时间内暂时分离,同时在叶轮2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压力下,分离后的水和空气经不同的方向排走而达到水气分离。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离心式通风机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蜗壳型机体1,蜗壳型机体1设有进水口11、出水口12和排气口13,蜗壳型机体1内设置有叶轮2,临近叶轮2的叶片出口处设置有蜗壳内多孔板3,蜗壳型机体1内还设置有蜗壳型线内连续多孔板4、且蜗壳型线内连续多孔板4临近排气口13处设置;污水由进水口11进入蜗壳型机体1内,在叶轮2的高速旋转作用下经叶轮2的叶片与蜗壳内多孔板3碰撞并由蜗壳内多孔板3排出,且再次与蜗壳型线内连续多孔板4碰撞,经多次高速碰撞后污水中的水分子与空气在短时间内暂时分离,同时在叶轮2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压力下,分离后的水和空气经不同的方向排走而达到水气分离。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既能够混合输送又能够分离污水中的水分子和空气,从而能够有效地对污水中的气味进行处理。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中,如图1和图2所示,分离后的水和空气经不同的方向排走而达到水气分离时,水由出水口12排出,空气由排气口13排出,从而实现水气分离的目的。

此外,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中,蜗壳内多孔板3与蜗壳型机体1的形状线条一致。

并且,蜗壳型机体1的作用是将离开叶轮2的气体导向蜗壳出口,并将部分动压转变为静压。蜗壳的结构是复杂的空间曲面体,理论上,蜗壳的型线是螺旋线,但由于螺旋线结构较复杂,难于手工绘制,因此在生产中通常用简化的模型来近似。其中,蜗壳型机体1的型线不仅直接关系到蜗壳内的流动损失,还对叶轮2的气动性能有很大影响,其能够直接影响风机的效率及输出流量、压力等性能参数。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中叶轮部分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中叶轮部分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其中,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中,上述叶轮2的叶片形式可以为后倾式,即叶轮2的叶片的出口角小于90度,采用后倾式叶片能够有效提高叶轮2的旋转效率;并且,该叶轮2可以连接有电机5,从而通过电机5带动叶轮2进行旋转并产生离心力,进而使污水中的水分子与空气在短时间内暂时分离并及时通过不同的方向(水由出水口12、空气由排气口13)排出。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叶轮2的叶片的出口角大于90度时,叶片的形式为前倾式。由于当离风机大小和转速都一样时,出口角越大,产生的压力越高,因此前倾式与后倾式相比的优势是全压头更大。但前倾式风机动压头占全压头的比重也更大,气流速度高,在转换成静压时的损失也就更大,因而效率没有后倾式来的高。

具体地,为了提高叶轮2旋转时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中,上述叶轮2可以通过安装轴套6与电机5连接。

进一步地,实际生产制造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中,上述电机5的型号可以为:B35或B5;并且,该电机5的防护级别可以为:≥IP55,电机5的转速可以为:≥2900rpm。

当然,电机5的具体型号、防护级别和转速在此也不做限制,其他合理型号、防护级别和转速均可。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上述B35型或B5型电机均属于FF法兰安装;其中,B35型电机带底脚,B5型电机不带底脚。

实际应用时,为了较好地实现水气分离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中,上述蜗壳内多孔板3的孔径可以优选为0.2-1.0mm。例如:0.2mm、0.5mm、0.8mm、1.0mm等。

当然,蜗壳内多孔板3的孔径的具体尺寸在此也不做限制,其他合理尺寸均可。

并且,为了进一步较好地实现水气分离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中,上述蜗壳内多孔板3上可以设有多个孔,该多个孔可以均匀分布。

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中,上述蜗壳型线内连续多孔板4上也可以设有多个孔,并且该多个孔也可以优选为均匀分布。

其中,实际装配时,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中,上述蜗壳内多孔板3的两侧可以分别通过前盘71和后盘72与蜗壳型机体1连接,从而保证蜗壳内多孔板3与蜗壳型机体1的形状线条一致。

具体地,为了能够集中对污水中的气味进行较优化的处理,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中,上述排气口13可以连通有排气箱,从而通过该排气箱的设置对分离后的气体进行收集,进而有利于进行后续的一系列除臭等处理。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蜗壳型机体1内的叶轮2高速旋转时产生负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中,上述蜗壳型机体1还可以设有空气进口14,且该空气进口14可以临近进水口11设置,从而可以通过该空气进口14进入适量的空气,以有效防止蜗壳型机体1内的叶轮2高速旋转时产生负压,而导致对分离工作的进行造成影响。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中,上述空气进口14和排气口13上可以分别设置有方便连接的水管直通接头,从而在非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水管直通接头连通水管并对空气进口14和排气口13处进行清洗。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式通风机中,上述蜗壳型机体1的材料可以为30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

当然,蜗壳型机体1的具体材料在此也不做限制,其他合理材料均可。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304不锈钢是不锈钢中常见的一种材质,密度为7.93g/cm3,业内也叫做18/8不锈钢;耐高温800度,具有加工性能好,韧性高的特点,广泛使用于工业和家具装饰行业和食品医疗行业。304是一种通用性的不锈钢,它广泛地用于制作要求良好综合性能(耐腐蚀和成型性)的设备和机件;为了保持不锈钢所固有的耐腐蚀性,钢必须含有18%以上的铬,8%以上的镍含量;304不锈钢是按照美国ASTM标准生产出来的不锈钢的一个牌号。

此外,316不锈钢是一种不锈钢,因添加Mo元素,使其耐蚀性、和高温强度有较大的提高,耐高温可达到1200-1300度,可在苛酷的条件下使用。主要用途有纸浆和造纸用设备热交换器、染色设备、胶片冲洗设备、管道、沿海区域建筑物外部用材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式通风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中,由于包括有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式通风机,因此污水由进水口11进入蜗壳型机体1内,在叶轮2的高速旋转作用下经叶轮2的叶片与蜗壳内多孔板3碰撞并由蜗壳内多孔板3排出,且再次与蜗壳型线内连续多孔板4碰撞,经多次高速碰撞后污水中的水分子与空气在短时间内暂时分离,同时在叶轮2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压力下,分离后的水和空气经不同的方向排走而达到水气分离。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既能够混合输送又能够分离污水中的水分子和空气,从而能够有效地对污水中的气味进行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