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排气促动泵的二级柱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2515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排气促动泵的二级柱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ME型船用低速柴油机的排气阀液压驱动系统的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排气促动泵的二级柱塞。



背景技术:

在ME型船用低速柴油机工作时,需要通过液压排气促动泵为排气阀提供液压驱动力,而液压排气促动泵主要是通过二级柱塞在排气促动泵中体内的上下运动、挤压,来达到给液压油加压的目的,并最终通过这些高压液压油为排气阀提供驱动力。

现有的液压排气促动泵的二级柱塞,包括柱塞本体,柱塞本体的头部为具有倒角的圆柱体。这种二级柱塞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二级柱塞与排气促动泵中体的运行环境为高压油环境,二者之间有一定的配合间隙,那么船舶在海上运行时的振动或者船体的侧偏就有可能导致柱塞本体在上下运动时发生偏摆,进而导致其剐蹭排气促动泵中体的内壁面,造成拉伤;(2)柱塞本体的头部在压缩液压油时因受到高压油作用而膨胀,从而导致头部区域与排气促动泵中体的配合间隙减小,若膨胀不均匀,局部区域有可能间隙为零,进而导致这些区域拉伤;(3)如果二级柱塞与排气促动泵中体的圆度等形位公差的精度有较大差异,会导致配合间隙分布不均匀,也会导致柱塞本体周围压力油膜厚度不均,在运动时也容易发生偏摆,然而由于此类零件尺寸较大,加工时受热胀冷缩、材料均匀程度等因素影响,其加工精度难以稳定控制,合格率时高时低,使得加工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排气促动泵的二级柱塞,以降低拉伤率,同时降低对加工精度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排气促动泵的二级柱塞,包括柱塞本体,所述柱塞本体的头部由圆柱体与具有倒角的圆锥台一体联接构成,且圆柱体与圆锥台的联接处圆滑过渡。将柱塞本体的头部指定长度区域设计为一定锥度(即形成圆锥台),其锥度不能太大,否则柱塞本体的头部体积会有较大程度的减少,从而大大增加其运行时候的压缩空间,进而导致其增压效果减弱;同时,带锥度的区域长度不能太长,由于增加了锥度,必然导致圆锥台与排气促动泵中体配合区域的间隙增大,如果圆锥台过长,则相当于间隙配合的间隙整体增大,势必会导致二级柱塞与排气促动泵中体配合之后的泄漏量增加,这也会导致二级柱塞的增压效果减弱。因此,所述圆锥台的长度为D,锥度为1:n;其中,0.15C≤D≤0.19C ,1330≤n≤2000,C表示柱塞本体的头部的总长度。

优选的,所述圆锥台的长度为0.17C,锥度为1:1665。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

柱塞本体的头部设计圆锥台后,圆锥台能提供较好的导向作用,并且在头部受压膨胀的时候,由于膨胀主要集中在圆锥台上,而圆锥台与排气促动泵中体的配合间隙已扩大,则避免了出现膨胀后配合间隙减为零的可能;同时圆锥台与排气促动泵中体的配合间隙增大,减弱了柱塞本体的头部间隙分布不均对二级柱塞运动轨迹的影响,大大降低了因二级柱塞偏摆而引起拉伤的概率。这样不仅降低了售后维护成本,而且可以放宽二级柱塞的形位公差精度,降低了加工难度,减少了加工成本,同时使得产品质量的控制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Ⅰ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排气促动泵中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Ⅱ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的液压排气促动泵的二级柱塞,包括柱塞本体1,柱塞本体1的头部的总长度为C,由圆柱体11与具有倒角的圆锥台12一体联接构成,且圆柱体11与圆锥台12的联接处圆滑过渡。圆锥台12的长度D等于0.17C(也可以是0.15C、0.16C、0.19C等),锥度为1:1665(也可以是1:1330、1:1500、1:1800、1:2000等)。

如图3、图4所示,上述二级柱塞与排气促动泵中体2装配后,两者有三个接触面,圆锥台12与排气促动泵中体2的配合间隙为A和圆柱体11与排气促动泵中体2的配合间隙为B。当上述二级柱塞在排气促动泵中体2内工作时,圆锥台12能提供较好的导向作用,且最小间隙处(即圆柱体11与圆锥台12的联接处)为圆滑过度,即使柱塞本体1发生偏摆,也不会出现锐边接触的可能;另外,当柱塞本体1的头部受压膨胀时,由于其膨胀主要集中在圆锥台12上,而圆锥台12与排气促动泵中体2的配合间隙A又足够大,从而避免了因膨胀而导致拉伤的可能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