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流风轮的叶片组件、混流风轮及具有混流风轮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2851发布日期:2018-08-28 22:38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流风轮的叶片组件、混流风轮及具有混流风轮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无叶风扇的风轮采用的是混流风轮或离心风轮,但因其体积小,风压不足,会导致送风风速低,而如果通过提高风轮的转速的方式来满足风压,又会造成噪音变大,用户体验差的缺陷。

因此,为了提高风压同时降低噪音,通常会采取增大叶片稠度的方法,通过增加叶片数,抑制叶栅内分离流,提高静压,并减少风叶噪音,减少二次流损失,但是从空气动力学角度来看,由于风轮叶栅通道前窄后宽,稠度过大会造成气流在前端(即靠近进风口的位置处)堵塞;同时,稠度过大也会使摩擦损失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混流风轮通过增加叶片稠度提高风压时易导致叶栅通道在靠近进风口的位置处堵塞、摩擦损失增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增加叶片稠度提高风压的同时不会导致叶栅通道在靠近进风口的位置处堵塞、减少摩擦损失的混流风轮的叶片组件、混流风轮及具有混流风轮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流风轮的叶片组件,包括:

底盘,与混流风轮的风轮轴固定连接,并与混流风轮的壳体围成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远离所述底盘的一端设有进风口,靠近所述底盘的一端设有出风口;

若干第一叶片,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中并以所述风轮轴为中心沿所述风轮轴的外周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叶片自所述进风口延伸至所述出风口;

若干第二叶片,与所述第一叶片交错分布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中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处,且所述第二叶片的弦长比所述第一叶片的弦长短。

所述第二叶片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叶片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平齐设置。

所述出风口为呈环状的侧向开口。

所述第二叶片和所述第一叶片在以所述风轮轴为中心的周向方向相对应部位的形状一致。

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叶片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叶片。

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叶片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叶片。

所述第二叶片的弦长为所述第一叶片的弦长的15%-75%。

所述第二叶片的弦长为所述第一叶片的弦长的30%-70%。

所述第二叶片的弦长为所述第一叶片的弦长的40%。

所述第一叶片、所述第二叶片分别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混流风轮,包括上述的混流风轮的叶片组件,及所述壳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混流风轮的装置,包括上述的混流风轮。

所述具有混流风轮的装置为无叶风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流风轮的叶片组件,包括:底盘,与混流风轮的风轮轴固定连接,并与混流风轮的壳体围成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远离所述底盘的一端设有进风口,靠近所述底盘的一端设有出风口;若干第一叶片,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中并以所述风轮轴为中心沿所述风轮轴的外周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叶片自所述进风口延伸至所述出风口;若干第二叶片,与所述第一叶片交错分布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中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处,且所述第二叶片的弦长比所述第一叶片的弦长短。通过在混流风轮的靠近出风口的位置处设置弦长比第一叶片弦长短的第二叶片,既能够实现增加叶片的稠度进而提高静压,又可以避免因进风口至出风口之间的叶栅通道在靠近进风口处过窄造成堵塞及摩擦损失增大,进而还可以降低噪音。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流风轮的叶片组件,所述第二叶片和所述第一叶片在以所述风轮轴为中心的周向方向相对应部位的形状一致。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提高静压及降噪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流风轮的叶片组件,所述第二叶片的弦长为所述第一叶片的弦长的30%-70%。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提高静压及降噪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提供的混流风轮的叶片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提供的混流风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混流风轮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盘,2-第一叶片,3-第二叶片,4-风轮轴,5-安装腔体,6-进风口,7-出风口,8-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流风轮的叶片组件,包括底盘1、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

底盘1与混流风轮的风轮轴4固定连接,并与混流风轮的壳体8围成安装腔体5;所述安装腔体5远离所述底盘1的一端设有进风口6,靠近所述底盘1的一端设有出风口7;

第一叶片2具有若干个,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5中并以所述风轮轴4为中心沿所述风轮轴4的外周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叶片2自所述进风口6延伸至所述出风口7;

第二叶片3具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叶片2交错分布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5中靠近所述出风口7的位置处,且所述第二叶片3的弦长比所述第一叶片2的弦长短。所述弦长,即指叶片靠近进风口6的一端与叶片靠近出风口7的一端之间的直线距离。

通过在混流风轮的靠近出风口7的位置处设置弦长比第一叶片2弦长短的第二叶片3,既能够实现增加叶片的稠度进而提高静压,又可以避免因进风口6至出风口7之间的叶栅通道在靠近进风口6处过窄造成堵塞及摩擦损失增大,进而还可以降低噪音。

所述第二叶片3靠近所述出风口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叶片2靠近所述出风口7的一端平齐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平齐设置是指,所述第二叶片3靠近所述出风口7的一端到风轮轴4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叶片2靠近所述出风口7的一端到风轮轴4的距离相等。

所述出风口7为呈环状的侧向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叶片3和所述第一叶片2在以所述风轮轴4为中心的周向方向相对应部位的形状一致。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提高静压及降噪的效果。

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之间具体的交错设置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叶片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叶片3,也可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叶片3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叶片3。在本实施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叶片2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叶片3。

第二叶片3的弦长与第一叶片2的弦长之间的具体比例关系可以有多种,优选所述第二叶片3的弦长为所述第一叶片2的弦长的15%-75%,为了获得更好的提高静压及降噪的效果,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叶片3的弦长为所述第一叶片2的弦长的30%-7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叶片3的弦长为所述第一叶片2的弦长的40%。

所述第一叶片2、所述第二叶片3分别与所述底盘1固定连接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5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流风轮,包括实施例1中所述的混流风轮的叶片组件,及所述壳体8。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混流风轮的装置,包括实施例2中所述的混流风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具有混流风轮的装置为无叶风扇。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