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封闭活塞压缩机的油位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903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封闭活塞压缩机的油位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飞溅润滑的半封闭活塞压缩机的电机腔与储油腔是通过壳体铸件上的开口直接相通的。这样的结构存在不足,铸件开口比较大,储油腔与电机腔的油位高度相等,在压缩机运行时,电机腔中大量的润滑油会跟随制冷剂进入制冷管路中,循环的制冷剂带油量过高,这将会影响制冷系统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封闭活塞压缩机的油位控制装置,能够解决压缩机运行时存在的制冷剂带油量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半封闭活塞压缩机的油位控制装置,包括壳体隔板、阀体和活动片,压缩机的电机腔和储油腔位于壳体隔板两侧,隔板上设置一连接电机腔和储油腔的通孔,阀体安装储油腔一侧的通孔处,通孔靠近储油腔一侧设置一活动片,支架对活动片起限位作用,当储油腔的油位高于电机腔时,活动片位于阀体最底端,此时活动片将电机腔和储油腔之间的通道封死,润滑油不会从储油腔流入电机腔;当电机腔内的油位高于储油腔时,电机腔中的润滑油将活动片推离阀体底端后流入储油腔,通过活动片来实现润滑油的单向流动,储油腔的润滑油不会流向电机腔,电机腔的冷冻油可以流向储油腔,这样电机腔中只会有少量的润滑油,压缩机运行时制冷剂带油量很低。

其中,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对活动片起限位作用的支架。

其中,所述支架两侧设置有密封圈,防止储油腔中的油流入电机腔。

其中,所述阀体位于储油腔内的顶部设置有挡圈,挡圈上设置有一定数量的开孔。

其中,所述阀体设置于靠近储油腔底部的位置,且与储油腔底边形成大于零度小于九十度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压缩机运行时存在的制冷剂带油量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半封闭活塞压缩机的油位控制装置的剖面构造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阀体、2-支架、3-挡圈、4-活动片、5-密封圈、6-储油腔、7-电机腔、8-壳体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半封闭活塞压缩机的油位控制装置,包括壳体隔板8、阀体1和活动片4,压缩机的电机腔7和储油腔6位于壳体隔板8两侧,隔板8上设置一连接电机腔7和储油腔6的通孔,阀体1安装储油腔6一侧的通孔处,通孔靠近储油腔6一侧设置一活动片4,当储油腔6的油位高于电机腔7时,活动片4位于阀体1最底端,此时活动片4将电机腔7和储油腔6之间的通道封死,润滑油不会从储油腔6流入电机腔7;当电机腔7内的油位高于储油腔6时,电机腔7中的润滑油将活动片4推离阀体1底端后流入储油腔6。

优选的,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对活动片4起限位作用的支架2。

优选的,所述支架2两侧设置有密封圈5,防止储油腔6中的油流入电机腔7。

优选的,所述阀体1位于储油腔6内的顶部设置有挡圈3,挡圈3上设置有一定数量的开孔。

优选的,所述阀体1设置于靠近储油腔6底部的位置,且与储油腔6底边形成大于零度小于九十度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参见图1,在压缩机壳体的电机腔7和储油腔6中设置有壳体隔板8,壳体隔板8的储油腔6侧安装有阀体1,阀体1内装有活动片4,支架2对活动片4起限位作用,当储油腔6的油位高于电机腔7时,活动片4位于阀体1最底端,此时活动片4将电机腔7和储油腔6之间的通道封死,润滑油不会从储油腔6流入电机腔7;当电机腔7内的油位高于储油腔6时,电机腔7中的润滑油将活动片4推离阀体1底端后流入储油腔6,这样就保证了电机腔7中的冷冻油液面始终不高于储油腔6,减少压缩机运行时制冷剂带油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